<h3> “騎游世界”群為感謝香港日高運動服裝公司贊助,于2018年5月啟動《中國紅騎行隊》20人騎行《京杭大運河》1800公里30天的旅程,宣傳綠色環保出行,全民健身運動!</h3><div> 這一條路線所經過的是整個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整個傳統文化最為厚重的地區之一,對于認識中國現狀,了解中國過去,有著非凡的意義。</div><div>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div> <h3>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并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br></h3><div> 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div><div> 沿途跨越8個省份與直轄市,有著相當的地域跨度,沿途經過海冰景色,平原地帶,丘陵地貌,多種地理風景。</div><div> 騎行經過北京、杭州、天津這樣的超級大都市,太湖、洪澤湖,微山湖等中國大湖泊,孔府這樣的圣人故里,還有名揚海外的西湖,蘇州園林,江南古鎮等眾多不同類型的景區景點,對于渴望不一樣風景,渴望看遍中國名山大川的人來說,是必要與超值的。</div><div><br></div> <h3> D1-我們是從南往北沿大運河騎行,起點為聞名天下的杭州西湖,止點為中國首都北京。</h3><h3> 第一站為杭州至嘉興烏鎮,全程約90公里,這里道路縱橫,有多條道路可達到,直接道路是沿國道320騎行,途經余杭-桐鄉-烏鎮-嘉興。如果要選擇沿運河騎行,可能要多出10余公里。</h3><h3> 烏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距桐鄉市區13公里,距嘉興29公里,與周莊、同里、甪直、西塘、南潯并稱為江南六大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稱。烏鎮是國家5A級景區,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h3><div><br></div><div><br></div> <h3> D2-第2站從嘉興出發沿省道202,227,國道524騎行,途經吳江市經太湖水域到蘇州,全程70公里。</h3><div>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城市,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園林眾多,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有近2500年歷史,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蘇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div> <h3> D3-從蘇州到無錫一直沿運河和太湖邊國道312騎行,全程約50公里,路況良好,無大坡和山路。</h3><div> 無錫位于江蘇省南部,太湖邊上,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運河絕版地、市區的錫惠公園是錫山和惠山是著名的風景區,江南水弄堂就位于無錫。無錫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div> <h3> D4-無錫到鎮江沿運河國道312騎行,全程120公里,途經江蘇常州到鎮江市。</h3><h3> 常州位于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地處江蘇省南部,北攜長江,南銜太湖,與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滬寧鐵路、滬寧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均穿城而過。常州還是季子故里,近代工業發祥地,現代裝備制造城,銀領搖籃,科教名城。</h3><h3> 鎮江位于長江下游,旅游資源豐富,名勝古跡眾多。鎮江旅游景點以其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形成了“城市山林”、“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著名的“白蛇傳”中的水涌金山寺,白龍洞,法海寺就在鎮江長江邊上。</h3> <h3> D5-從鎮江經楊州到高郵市全程90公里,大運河到鎮江后從長江以南過江進入長江以北繼續北上。從鎮江過長江后騎行省道243,244,333,基本上是沿京杭大運河北上。</h3><h3> 途經煙花三月下楊州后到達高郵市,高郵市地處長江三角洲,位于江蘇沿江經濟開放帶的北側,京滬高速公路和京杭大運河縱貫全市南北,運河大橋、湖區漫水公路和高郵、珠湖船閘連接運河東西。因秦王嬴政時筑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別稱秦郵,“華夏一郵邑,神州無同類”,是全國2000多個縣市中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h3><h3> 高郵市,位于中國京杭大運河沿岸,高郵湖畔,隸屬于地級揚州市。高郵因秦時筑高臺、置郵亭而得名。境內山清水秀、旅游資源豐富,有"魚米之鄉"之稱。主要景區有龍虬莊遺址、高郵湖、蘆葦蕩、古悟空寺、揚州天山漢墓等,菱塘回族鄉入選全國美麗鄉村,菱塘村被命名為江蘇最美鄉村。高郵相繼開辟了上海、南京、常州、蘇州、無錫、鎮江、揚州至高郵的7條旅游專線,吸引了無數游客前往。</h3> <h3> D6-高郵到淮安112公里,走省道237一直沿京杭大運河北上騎行,這條路全是沿運河邊騎行,從高郵湖到洪澤湖,可以飽覽運河和兩大湖的美好風景。</h3><h3> 淮安位于江蘇省中北部,江淮平原東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地區,是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緊密圈層城市。坐落于古淮河與京杭大運河交點,境內有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與揚州等為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江淮流域古文化發源地之一。</h3><div> 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秦時置縣,境內有著名的“青蓮崗文化”遺址。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沖,駐有漕運總督府、江南河道總督府。歷史上與蘇州、杭州、揚州并稱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有“中國運河之都”的美譽。中國大運河淮安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div><div> 淮安地處江蘇省長江以北的核心地區,鄰江近海,為南下北上的交通要道,區位優勢獨特。是江蘇省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長江三角洲北部地區的區域交通樞紐。</div><div> 淮安人杰地靈,是一代偉人周恩來總理的故鄉。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div><div> 淮安有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周恩來故里景區、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蘇皖邊區政府舊址紀念館等,生態旅游景區古淮河文化生態景區、里運河文化長廊、洪澤湖古堰景區、第一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晏園等。</div> <h3> D7-淮安出發沿京杭大運河一路向北,經45公里騎行到泗陽,再騎行52公里到宿遷,全程97公里。</h3><h3> 泗陽縣位于中國“十大新天府”之一的蘇北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淮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沿運河城鎮軸交叉輻射區。泗陽東臨周恩來故鄉淮安,西接項王故里宿遷,北靠花卉之鄉沭陽,南瀕洪澤湖,與泗洪、洪澤、盱眙隔湖相望。中國大運河泗陽段(京杭大運河及古黃河遺產點)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有“平原林海,世外桃源”之美譽。</h3><h3>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繁榮,古稱下相、宿豫,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宿遷自古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長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于此,贊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中國大運河宿遷段(京杭大運河及乾隆行宮遺產點)入選世界遺產名錄。</h3><div> 宿遷境內有項王故里、駱馬湖、洪澤湖濕地等著名旅游景點。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4]、中國金融生態市、聯合國環保節能新型示范城市、全國文明城市[5]。宿遷是中國酒都,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出產于此。2012年8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酒業協會授予宿遷“中國白酒之都”的稱號。</div> <h3> D8-從淮安出發沿京杭大運河繼續北上,騎行62公里到達邳州市。</h3><h3> 邳州隸屬于江蘇省徐州市,古稱邳國、下邳、東徐州,位于蘇魯交界,東接新沂市,西連徐州市銅山區、賈汪區,南界睢寧縣,北鄰山東省蘭陵縣,1992年撤縣建市。</h3><div> 邳州歷史悠久,境內大墩子文化遺址距今6000年,是江蘇文明最早的起源之一。境內有邳州市艾山風景名勝區、沙溝湖水杉公園、國家銀杏博覽園、小蘿卜頭紀念館等旅游景點。</div> <h3> D9-從邳州出城京杭大運河在此分成兩條運河,一條繼續往北沿國道104進入山東臺兒莊,騎行100公里運河流入微山湖,另一條往西80公里到徐州,再從徐州往北60公里進入微山湖。在此可選擇騎行直達微山湖,也可經徐州再進入山東到微山湖。</h3> <h3> D9-此條線路是往西沿運河國道206到徐州,全程80公里。如何走這條線路到微山湖,共要二天140公里。</h3><h3> 徐州,簡稱徐,古稱彭城,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連蕭縣,東臨連云港,南接宿遷,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徐州交匯,素有“五省通衢”之稱。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醫療、會展中心,也是江蘇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h3><div> 原始社會末期,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徐州稱彭城自始起,是江蘇境內最早出現的城邑。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3][5],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云集中心,一直是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div><div> 徐州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div><div>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div><div> 徐州是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11],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際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美譽。</div><div> 徐州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37平方公里。徐州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占全市面積的90%。現轄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徐州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div><div> 徐州有九里山、云龍湖、云龍山、彭祖園、楚王陵、戲馬臺、窯灣古鎮、徐州潘安湖濕地公園等旅游景點,有彭祖、劉邦、孫權、李煜、張道陵等歷史名人</div> <h3> D10-從徐州出來沿大運河往北60公里進入山東微山湖風景區。</h3><h3> 微山湖是位于中國山東省微山縣南部的斷陷湖。北與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首尾相連,水路溝通,合稱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積最大,達660平方千米,水深3米左右。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運河傍湖而過。</h3><div> 微山湖水面主要歸山東省和江蘇省兩省管理。廣義的微山湖是南四湖的別稱,是中國第五大淡水湖,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是中國荷都、北方水鄉、鐵道游擊隊故鄉。 微山湖南北長120公里,東西最寬處達25公里,水域面積達1266平方公里。狹義的微山湖是指1960年在微山湖湖腰建成了攔湖大壩的下級湖,與昭陽湖、南陽湖、獨山湖共同構成了南四湖。</div><div> </div> <h3> D11-大運河進入微山湖后,一直沿湖流向運行。從微山湖景區東岸騎行25公里后穿過微山湖到西岸騎行55公里到魚臺縣,全程80公里仍是在微山湖旁。這是鐵道游擊隊曾經戰斗過的地方。</h3><h3> 微山湖是位于中國山東省微山縣南部的斷陷湖。北與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首尾相連,水路溝通,合稱南四湖。四湖中以微山湖面積最大,達660平方千米,水深3米左右。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京杭大運河傍湖而過。</h3><div> 微山湖水面主要歸山東省微山縣管理,而湖西灘地(濕地)使用權由江蘇所有,其中沛縣轄微山湖湖區水面面積約400平方公里(含部分昭陽湖水面面積),湖岸線長62公里;徐州市銅山區轄微山湖湖區水面面積約100多平方公里,湖岸線長60公里。微山湖岸線長總共120公里。</div><div> 魚臺縣是山東省濟寧市轄縣,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南四湖西岸,行政區域面積653.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19萬人,</div><div> 魚臺縣地勢平坦低洼,平均海拔35米。地處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7℃。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東臨南陽湖、昭陽湖,有京杭運河、東魚河、新老萬福河、復新河等大小河流17條。</div> <h3> D12-從魚臺縣出來一直往北離開了微山湖,沿濱湖路騎行52公里到達山東濟寧市。</h3><h3> 濟寧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東鄰臨沂地區,西與菏澤接壤,南面是棗莊市和江蘇省徐州市,北面與泰安市交界。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八大城市之一。</h3><div> 濟寧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是東夷文化、華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滸文化、運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儒家創始人至圣孔子、亞圣孟子、復圣顏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div><div> 元明清時期,京杭大運河促進了濟寧商品經濟的繁榮,使濟寧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01.82億元,</div><div> 濟寧市11縣市區人文旅游資源豐富,曲阜孔廟、孔府及孔林和境內的京杭大運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孟廟、孟府、水泊梁山、微山湖、寶相寺、嶧山、少昊陵等1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四座國家森林公園。</div> <h3> D13-從濟寧出發沿運河省道337騎行80公里到達著名的水泊梁山。</h3><div> 梁山位于魯西南,處于山東省的泰安、濟寧、菏澤和河南省的濮陽四地市交界處。梁山縣是古典名著《水滸傳》故事發祥地,是全國首批命名的武術之鄉。</div><div> 水滸梁山是忠義之鄉、武術之鄉、運河文化之鄉;是山東濟寧東文西武文化發展格局中武文化的代表,是“東方武城”;是京杭運河的新開端,是水滸文化的聚集地、繼承地、和發揚地;有“中國水滸,大義梁山”之譽。</div> <h3> 水泊梁山風景區位于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境內,景區面積4.6平方公里 。因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的梁山起義得名。</h3><div> 1985 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山東省政府首批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級旅游區,成為山東省水滸旅游線的核心景區。 2008年水泊梁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區。</div><div> 水泊梁山風景區境內有六條國家、省級公路交匯,與京福、京滬高速公路、京滬鐵路毗鄰,相距不足百公里,濟荷高速公路、京九鐵路橫貫縣域腹地,并與泰山、曲阜形成金三角旅游區。</div><div><br></div> <h3> D14-從水泊梁山出來走國道220經東平湖沿京杭大運河在此進入黃河,再轉省道258到達山東聊城,京杭大運河在此經過,全程80公里。</h3><h3> 東平湖風景區總面積62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總量40億立方米。 東平湖古時稱蓼兒洼、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豐年間才定名稱為東平湖,她是《水滸傳》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遺存水域,1985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同時也是山東省推出的水滸旅游線路中的重要景區。</h3><h3> 聊城位于山東省西部,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有2500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豐富,文物古跡眾多,如光岳樓、山陜會館、陽谷的景陽岡、東阿曹植墓、臨清的鈔關、舍利塔、清真寺、螯頭磯等, 聊城的自然資源與人文景觀相互交融形成了豐富的旅游資源。</h3> <h3> D15-大運河從聊城出來一路北上南水北調到臨清市,走省道258全程60公里。</h3><h3> 臨清市是山東省的縣級市,由聊城市代管。臨清位于山東省西北部,漳衛河與古運河交匯處,與河北省隔河相望,是山東西進、晉冀東出的重要門戶,是京九鐵路自北向南進入山東省的第一站,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從市區穿過。</h3><div> 臨清歷史悠久,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明清時期,臨清憑借大運河漕運興盛而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中國30個大城市之一,素有“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譽。2006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div> <h3> D16-從臨清市出發沿運河北上騎行85公里到故城縣,此路段無省道國道,估計是沿運河縣道。</h3><h3> 故城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京杭大運河西畔,西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東與山東省武城縣及德州市隔衛運河相望。故城縣轄9鎮4鄉,總面積941平方公里,2013年,故城縣總人口為51萬人。</h3><div> 故城縣屬黃土地貌,海拔高度在150-763米之間,平均海拔436米左右。</div> <h3> D17-故城縣至山東德州計35公里,京杭大運河至此為南運河。</h3><h3> 德州,古稱安德,簡稱德,山東省地級市。位于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h3><div> 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歷史悠久。明清時期是全國33個工商業大城市之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現存禹王亭、秦漢墓群、東方朔畫贊碑、蘇祿國東王墓、四女寺、文昌閣、定慧寺,董子讀書臺等眾多歷史古跡。“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射日”英雄后羿、“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滑稽之雄”東方朔、大書法家顏真卿、邢侗等都在德州留下了熠熠生輝的印跡。</div><div><br></div> <h3> D18-從山東德州出來一直沿南運河經雜技之鄉吳橋縣,再進入河北境內經國道104騎行115公里達到河北滄州市。</h3><h3> 滄州市,簡稱“滄”,是河北省轄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北依京津,南接山東,京杭大運河貫穿市區,因東臨渤海而得名,意為滄海之州。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221公里。</h3><div> 滄州市是國務院確定的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境內有滄州鐵獅子、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紀曉嵐墓地、獻縣單橋、黃驊古貢棗園等七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內有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淡水湖泊。</div> <h3> D19-從滄州出發,一直沿國道104南運河北上,經青縣、天津靜海區到天津市109公里。</h3><h3> 天津,簡稱津,直轄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h3><div>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11月21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div><div> 天津位于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中國北方第一個自貿區。</div><div> </div> <h3> D20-京杭大運河從天津出來,由南運河稱為北運河,沿國道103騎行110公里到達北京通州區,這里是京杭大運河的起點,也是我們騎行的終點。</h3><h3>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縱貫南北的人工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工程最長的人工運河。運河起止點:北京~浙江杭州;運河縱貫省市:京、津、冀、魯、蘇、浙;運河長度:1800千米;運河溝通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h3><h3> 大運河起點是北京通縣北關,歷史上開鑿經過了三個歷史階段: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首次在揚州開挖邗溝,溝通了長江和淮河。</h3><h3> 7世紀的隋煬帝時期和13世紀的元代,又先后兩次大規模地開鑿運河,終于建成了這條溝通我國南北漕運的大動脈。</h3><h3> 從天津到通縣北關、張家灣一段,叫北運河,又稱之路河,全長186公里。從通縣至北京城的一段名通惠河,該河是元代初年由偉大的水利專家、天文學家郭守敬設計修建的。</h3><h3> 因北京地勢比通縣高,在通惠河上修筑了五道閘門,控制水位,使南來的大船才可直達北京城內的積水潭。那時積水潭"舳艫蔽水",成為一個南北漕運的大港口,附近市場繁榮,盛況空前。</h3><h3> 京杭大運河暢通了數百年,這對促進大江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解決南糧北調等問題,均發揮了重要作用。</h3><h3> 但自19世紀后,由于南北海運開辟,津浦鐵路通車,加之黃河改道淤塞運河中段,因此部分河段被斷航,只有江浙一線仍暢通無阻,并成為旅游熱線。</h3><h3> 為適應我國現代旅游業迅猛發展的需求,近年來已在北京通縣北運河、溫榆河等四條河流的交匯處,即通州北關、張家灣的</h3><div> 古運河遺址中,興建起大運河旅游區及紀念館等,廣大中外游人便可到此一覽昔日京杭大運河的迷人風姿。</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磐安县|
抚松县|
金沙县|
西青区|
海城市|
天长市|
枞阳县|
祁门县|
平湖市|
七台河市|
青浦区|
叙永县|
中江县|
延津县|
商河县|
富阳市|
读书|
葵青区|
玉溪市|
新乡市|
康平县|
西宁市|
咸丰县|
繁昌县|
阜城县|
阿尔山市|
昌图县|
临夏县|
织金县|
衡东县|
静安区|
神木县|
乐陵市|
博客|
深圳市|
西乌珠穆沁旗|
鄂温|
蒙自县|
杭州市|
泸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