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農歷戊戌年(2018)清明節到了,我們不妨看一看與我國清明節有關的ABC.</p> <p class="ql-block"> <b>清明節</b></p><p class="ql-block"> 《歷書》曰:" 春分后15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世當氣淸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之說。</p><p class="ql-block">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即冬至后的第108天。其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b>節氣和紀念祖先的節日</b> 淸明最早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后的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p> <p class="ql-block"> <b>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 " 時年八節 " 之一</b> 一般是在公歷4月5日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15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也叫民族掃墓節。</p> <p class="ql-block"> <b>清明節起源</b> 據說始于古代帝王將相 " 墓祭 " 之禮,后來民間也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p><p class="ql-block"> <b>另一介子推傳說 </b>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介子推走到避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時,落下眼淚。19年后,重耳做了國君,即晉文公。即位后他重賞了當初伴隨著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其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p> <p class="ql-block"> <b>寒食節 </b> 他打好行裝,悄悄地到綿山隱居了。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巳到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尋找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不見介子推蹤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顆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血書,上寫道:"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年,晉文公率重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 " 清明柳 ",并曉喻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下圖為介字推抱樹而死)</p> <p class="ql-block"> <b>清明節被列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b>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國務院明令每年清明節全國放假一天。</p><p class="ql-block"> <b>我國清明節習俗</b></p><p class="ql-block"> <b>*插柳</b></p> <p class="ql-block"> <b>*踏青</b></p> <p class="ql-block"> <b>*蕩秋千</b></p> <p class="ql-block"> <b>*放風箏</b></p> <p class="ql-block"> <b>* 植樹</b></p> <p class="ql-block"> <b>* 掃墓,即上墳</b></p> <p class="ql-block"> <b>* 飲食習俗:吃青團</b></p> <p class="ql-block"> <b>他們安息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中山陵 </b>建于1926年3月至1929年春,從牌坊到墓室的水平距離700米,高差70米,計392級臺階,占地2000畝,由著名設計家呂彥直設計。主要建筑物有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1929年6月1日舉行奉安大典。陵墓的平面呈警鐘形,象征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于喚醒民眾,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奮斗不息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b>人民英雄紀念碑</b> 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心,在天安門南約463米,正陽門北約440半的南北中軸線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紀念中國現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紀念碑。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會決定,為了紀念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開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是年5月1日揭幕。該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塊花崗巖,長14.7米,寬2.9米,厚1米,重60.23噸,鐫刻著毛澤東同志1955年6月9日所題寫的 "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 八個金箔大字。</p> <p class="ql-block"> <b>毛主席紀念堂</b> 以紀念開國領袖毛譯東而建成,位于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華門舊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會的決議,毛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p> <p class="ql-block"> <b>毛主席紀念堂落成</b> 于1977年5月24日。占地5.72公頃,總建筑面積為33867平方米。主體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黃色花崗石建筑的明柱,柱間裝有廣州石灣花飾陶板,通體青島花崗石貼面。屋頂有兩層玻璃飛檐,檐間鑲葵花浮雕?;袃蓪悠脚_,臺幫全部用四川大渡河旁的棗紅色花崗石徹成,四周環以房山漢白玉萬年青花飾欄桿。</p> <p class="ql-block"> <b>瞻仰毛爺爺遺容的地方</b> 毛主席紀念堂開放的一層廳室 北大廳是瞻仰參觀入口和舉行紀念儀式的地方。大廳正中安放著漢白玉毛譯東坐像,展現領袖親切慈祥、栩栩如生的形象(見下圖)。背景是一幅氣勢磅礴的巨幅絨繡壁畫《祖國大地》,展現偉大祖國錦秀壯美的河山。瞻仰廳居中,是瞻仰毛澤東遺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b>南大廳為瞻仰參觀出口大廳</b> 北側漢白玉墻面鐫刻著鎏金的毛澤東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手跡,抒發了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堅強決心和豪邁氣概。 </p> <p class="ql-block"> <b>南大廳為瞻仰參觀出口大廳</b> 北側漢白玉墻面鐫刻著鎏金的毛澤東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手跡,抒發了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堅強決心和豪邁氣概。</p> <p class="ql-block"> <b>瞻仰毛主席遺容的隊伍始終不斷</b> 毛主席紀念堂自1977年9月9日開放以來,至今已有40多年了。40余載歲月更替,但在天安門廣場上毛主席紀念堂周圍,這支瞻仰毛主席遺容的隊伍始終不斷,有兒子背著父親,孫子扶著奶奶,懷抱著嬰兒的母親,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即將舉行婚禮的年輕人……成為天安門廣場上感人的風景線。一次,毛主席紀念堂一位職工在早上8點,拍下一張反映群眾瞻仰毛主席遺容的照片,四人一排,隊伍綿延3公里多。攝影人給這張照片起了個《思念河》的標題,十分感人。 </p><p class="ql-block"> 毛爺爺身著灰色中山裝,覆蓋中國共產黨黨旗,安臥在晶瑩剔透的水晶棺內。水晶棺的泰山黑色花崗巖基座四周,分別鑲嵌著黨徽、國徽、軍徽和毛澤東生卒年份。</p> <p class="ql-block"> <b>瞻仰毛主席遺客的我國各族群眾和國際友人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數字</b> 據2017年3月7日《新京報》稱,迄今這里已接待全國各族群眾和國際友人已達2.2億余人次。其中外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國際知名人士120多位。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數字,無言的說明了中國各族人民對偉大領袖的深切緬懷,說明了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擁戴、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說明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b>慈湖陵寢</b></p><p class="ql-block"><b> </b>蔣介石于1969年4月5日去世。3月26日病危,自知來日不多,口授遺囑,吩咐自己死后,棺木暫安慈湖,將來安葬于南京紫金山麓中山凌。4月16日,蔣介石大殮,在慈湖賓館舉行了安靈儀式。此后,慈湖賓館改名為慈湖陵寢。</p> <p class="ql-block"> 蔣介石病逝后,遺體作防腐處理。按照奉化習俗,在大殮前,蔣經國親自為其父穿了七條褲子、七件內衣、包括長袍馬褂,遺體貼身包裹著絲棉。蔣介石棺前是一個由黃色雛菊扎成的十字架,標明其基督徒身份。</p> <p class="ql-block"> 陵園門口的蔣介石紅色坐像</p> <p class="ql-block"> 在我國寶島臺灣,蔣氏雕像有數百座</p> <h3> 衛兵</h3> <h3> 蔣陵門口的衛兵</h3> <h3> 放置在黑色花崗巖上的銅棺</h3> <h3> 當年叱咤風云的北伐軍總司令</h3> <h3> 祭奠先烈 掃墓</h3> <h3> 邱文亮先生與夫人安息地</h3><h3> 在2018年4月5日清明節之際,我們2000名小紅帽深切緬懷前走遍悉尼 結伴旅游群群主邱文亮先生。邱先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小紅帽們,讓我們在受人尊敬的索凡老師的率領下,繼承邱文亮先生的遺志,他的精神、品質和作風鼓舞小紅帽們繼續結伴旅游、走遍悉尼大地,快快樂樂度過毎一天?。ㄏ聢D為邱文亮先生與其夫人合葬于其故里-山東省青島市浮山懷念堂公墓)</h3> <h3> 小紅帽們向邱文亮先生敬獻白花</h3><h3> 據劉慧英介紹,清明節當天,去祭拜邱老師,心情沉重。看到他可親可敬的樣子,大家流淚了。邱老師在天之靈會保佑小紅帽全體群員健康快樂!感謝遠道而來的群友為邱老師祭拜!</h3><h3> 曉曉: 感謝國內小紅帽群友前去青島邱老師骨灰靈堂祭奠邱老師!讓他們在天上保護我們。??????</h3> <p class="ql-block"> <b>我國十大帝王陵墓 </b></p><p class="ql-block"> 夏商開始,歷代帝王陵墓都按照家族血緣關系,集中在一個地區。陵區占地非常驚人,通常少則10數里,多則百多里,時至今日,這里便成了坐地收費的旅游區。國內網友選出了中國最恢宏的十大帝王陵墓。</p> <p class="ql-block"> <b>No.1 黃帝陵 </b>黃帝以他懲罰邪惡,首次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據說黃帝活了118歲。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間,突然一聲霹靂,一條黃龍從天而降。它對黃帝說:"你的使命已經完成,請你和我一起歸天吧。"黃帝自知天命難違,便上了龍背。當黃龍飛越陜西橋山時,黃帝請求下駕安撫臣民。黎民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個個痛哭流涕。在黃龍的再三催促下,黃帝又跨上了龍背,人們拽住黃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黃帝帶走了黃帝之后,只剩下黃帝的衣冠了。</p> <p class="ql-block"> 人們把皇帝的衣冠葬于橋山,起冢為陵。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陵的由來。但是,也有人說,黃帝死后就安葬在橋山。</p> <p class="ql-block"> 黃帝陵區約有4平方公里,山水環抱,林木蔥郁。參觀者到達橋山山頂,首先看見路立的一塊石碑,上刻 " 文武百官到此下馬 "。陵前有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 " 黃帝陵 " 3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 祭亭后面有塊石碑,上書 " 橋山龍馭 " 4字。再后面便是黃帝陵。該陵位于山頂正中,面南,陵冢高約4米,周長約50米,陵前40米處有一約20米高的臺,其旁有一石碑,其上書有 " 漢武仙臺 " 4字。</p><p class="ql-block"> 該臺系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巡游朔方歸來時,祭奠黃帝,祈仙求神時所筑。黃帝陵下的軒轅廟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物??邕M廟門,左邊有顆巨大的柏樹,相傳為黃帝親手所植,故稱 " 黃帝手植柏 ",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 <b>No.2 乾陵 </b>建于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才基本完工,氣勢雄偉壯觀。據史料記載,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墻,四個城門,還有獻殿闕樓等許多宏偉建筑物。內城總面積為240平方米。城墻四面,南朱雀門、北玄武門、東青龍門、西北虎門。</p> <p class="ql-block"> 從乾陵頭道門踏上石階路,計587級臺階,其臺階高差為81.68米。走完臺階即是一條平寬的道路,直至 " 唐高宗陵墓 " 碑,該路名為司馬道。唐高宗陵墓碑高2米。此碑右前側另一墓碑,是郭沬若題寫的 " 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 " 12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 <b>No.3 秦始皇陵</b> 位于陜西省西安市30000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據史料記載,秦始皇贏政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建時間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創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當時,修建陵園全靠人力,工程十分艱難。</p> <p class="ql-block"> <b>No.4 明十三陵</b> 自永樂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禎葬入思陵上,其間230多年,先后修建了13座金碧輝煌的皇家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二位太子、30余名妃嬪、一位太監(世系表)。13位皇帝的陵寢建筑風格、整體布局基本相同,均為前方后圓,只有面積大小、筑飾繁簡略有差異。該陵是中國歷代帝王陵寢建筑中保存較好的一處。建筑雄偉,體系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物價值。</p> <p class="ql-block"> <b>No.5 成吉思汗陵</b> 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東勝區70公里。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其陵究竟在何方仍是個謎。至今其乃是其一個衣冠冢。它幾經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鎮。其規模不算大,占地約5.5公頃,但是,頗有特色。北距包頭市185公里,這里綠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壯麗景色。</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在統一蒙古諸部后,于1206年被推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國。1227年在西夏病死。成吉思汗是一位傳奇性的歷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寢對旅游者有很強的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b>No.6 漢陽陵 </b>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于今陜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后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高陵縣三縣區。該陵占地20平方公里,有190多個外葬坑,其中圍繞帝陵的81個外葬坑地位和等級最高。出土文物頗豐。</p> <p class="ql-block"> <b>No.7 清東陵 </b>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馬蘭峪西,東距遵化26公里,西至北京125公里,是我國現存規模龐大、體系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b>No.8 西夏陵 </b>現存裕陵、嘉陵、泰陵、安陵、獻陵、顯陵、壽陵、莊陵、康陵13座帝陵。坐北朝南,按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次序葬制排列,形成東西兩行,有254座陪葬墓。每座帝陵均是一完整的建筑群體,占地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p> <p class="ql-block"> <b>No.9 茂陵 </b>漢武帝劉徹的陵墓 位于陜西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興平縣城東北南位鄉茂陵村。西漢時,茂陵地屬槐里縣茂鄉,武帝在此建陵,故稱茂陵。其不僅在西漢帝陵中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從他即位第二年(公元前139年)開始,到他死時,共用了53年。茂陵陪葬的珍寶在漢帝陵中最多,其中有的為稀世珍寶。</p> <p class="ql-block"> <b>No.10 橋陵</b> 唐睿宗李旦之墓 位于蒲城縣城西北15公里的豐山。其海拔為751米。這里是峰戀起伏,溝壑縱橫,形成各自獨立山頭。唐睿宗李丹是唐朝第五代皇帝,高宗李治的第八子,則天皇后的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為一明智的君主。他卒于開元四年六月(公元716年),冬十月葬于橋陵。并因此將蒲城縣改名為奉先縣。</p> <p class="ql-block"> 掃墓時,我們可以捧著一束鮮花??寄托哀思。</p> <p class="ql-block"> <b>他們用詩詠清明</b></p><p class="ql-block"><b> </b>【 并不吝賜我,在此謹表誠摯的謝意。(按習作者接受其詩稿時間先后排序)】</p> <p class="ql-block"> <b>清明將臨 遙思母親</b></p><p class="ql-block"> (七彩霞)</p><p class="ql-block"> 母親去另一世界</p><p class="ql-block"> 和父親回合</p><p class="ql-block"> 已有十二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年清明</p><p class="ql-block"> 我們四姐妹</p><p class="ql-block"> 都相約去掃墓和祭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5年三月</p><p class="ql-block"> 為和女兒團圓</p><p class="ql-block"> 我到了地球的這一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載清明</p><p class="ql-block"> 不能去松鶴墓園</p><p class="ql-block"> 把父母大人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起母親</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的晚年</p><p class="ql-block"> 她一定孤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己退休后</p><p class="ql-block"> 仍迷戀講壇</p><p class="ql-block"> 沒有更多的去陪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又臨清明</p><p class="ql-block"> 想起母親</p><p class="ql-block"> 淚水漣漣……</p><p class="ql-block"> 2018.4.2 清明節前</p> <p class="ql-block"> <b>思 念</b></p><p class="ql-block"> (小草)</p><p class="ql-block"> 楊柳低垂清明節,</p><p class="ql-block"> 親人異鄉思君切!</p><p class="ql-block"> 遙望遠方寄鄉情,</p><p class="ql-block"> 思思念念心悲烈!</p> <p class="ql-block"> <b>小紅帽還贊文亮</b></p><p class="ql-block"> (楊錫銘)</p><p class="ql-block"> 街風猶暖花正紅,</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覺又清明。</p><p class="ql-block"> 小紅帽還贊文亮,</p><p class="ql-block"> 晝是人杰夜鬼雄。</p><p class="ql-block">(↓圖正在拉手風琴的是楊錫銘先生與其婦人)</p> <p class="ql-block"> <b>清明時節梨花開</b></p><p class="ql-block"> (艾欣)</p><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梨花開,</p><p class="ql-block"> 嫣然雅淡香雪海。</p><p class="ql-block"> 含淚新綻入紅塵,</p><p class="ql-block"> 帶雨初晴出鳳臺。</p><p class="ql-block"> 薄粉施黛素裊婷,</p><p class="ql-block"> 疏影落魂瘦詩才。</p><p class="ql-block"> 千朵肌骨霽月放,</p><p class="ql-block"> 萬簇馨蕊光風來。</p><p class="ql-block"> (注:鳳臺指李白《鳳臺曲》)</p> <p class="ql-block"> <b>邱君精神放光彩</b></p><p class="ql-block"> 【朱珠(寶珠)】</p><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雨紛紛 </p><p class="ql-block"> 紅帽家人思邱君</p><p class="ql-block"> 冬去春又來 </p><p class="ql-block"> 精神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 <b>相見歡,清明</b></p><p class="ql-block"> (水畔網行)</p><p class="ql-block"> 清明冷雨凄風,</p><p class="ql-block"> 亂桃紅,</p><p class="ql-block"> 最是傷心,</p><p class="ql-block"> 墳嶺覓音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枝翠,</p><p class="ql-block"> 肝腸碎。</p><p class="ql-block"> 思無窮。</p><p class="ql-block"> 欲問蒼穹,</p><p class="ql-block"> 兩界可相通?</p> <p class="ql-block"> <b>清明節</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該詩由高哥推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清明祭掃雨紛紛</p><p class="ql-block"> 男女老少吊英靈</p><p class="ql-block"> 墓前鮮花白如雪</p><p class="ql-block"> 紙錢煙雨憶親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清 明</b></p><p class="ql-block"> (杜枚)</p><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雨紛紛,</p><p class="ql-block"> 路上行人欲斷魂。</p><p class="ql-block"> 借問酒家何處有?</p><p class="ql-block"> 牧童遙指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 <b>爹娘恩重如天地</b></p><p class="ql-block"> (春風好)</p><p class="ql-block"> 十月懷胎不靠天不靠地</p><p class="ql-block"> 一朝分娩驚天動地</p><p class="ql-block"> 哇啼引來闔家歡天喜地</p><p class="ql-block"> 父母盼兒女出人頭地</p><p class="ql-block"> 龍鳳呈祥頂天立地</p><p class="ql-block"> 盤古開天地</p><p class="ql-block"> 忤逆子顏面掃地</p><p class="ql-block"> 羊羔吮乳尚知膝跪地</p><p class="ql-block"> 孝敬父母當肝腦涂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親你親沒有爹娘親</p><p class="ql-block"> 天大地大沒有父母的恩情大!</p> <p class="ql-block"> 恰逢今年的清明節之際,小紅帽們,我們置身于南北球的異域,讓我們遙望北方天堂的故親,送上一份思念,點亮一盞心燈…</p><p class="ql-block"> 祭奠我國的先輩先烈們!</p><p class="ql-block"> 讓我們每一位小紅帽祭祀自己的烈祖列宗!</p><p class="ql-block"> 小紅帽們,我們要在索 凡老師率領下,心連心,肩并肩,手挽手,繼承先輩們的傳統,在悉尼這片大地上,將 " 走遍悉尼 結伴旅游 " 群建設成華人華僑溫馨的大家庭。</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乡县|
双桥区|
奉新县|
定南县|
赞皇县|
临城县|
南召县|
师宗县|
邛崃市|
肃南|
紫云|
嘉善县|
滨州市|
永仁县|
旌德县|
长治市|
台北市|
雅安市|
宣威市|
临颍县|
鹤壁市|
错那县|
开封县|
赤城县|
浮梁县|
交城县|
淮北市|
怀仁县|
台湾省|
乐昌市|
上犹县|
达拉特旗|
莒南县|
调兵山市|
民丰县|
尼木县|
墨玉县|
祥云县|
百色市|
萍乡市|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