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地處皖中大別山余脈合肥市最高峰,虎洞原生態(tài)國家森林公園“牛王寨”的腹地有一片野生茶樹,長在灌木叢中,叫灌木野生茶,它是虎洞景區(qū)牛王寨僅存的一片野生古茶樹。我少小離家打工,走南闖北,也品嘗過中國各大名茶,但總覺得,所有的茶葉都不及我家鄉(xiāng)“牛王寨”灌木野生茶的味道。</h3> <h3>牛王寨海撥高不過596米,山脈也只有五六公里,在巍峨蜿蜒的牛王寨大山中,實在算不上是什么大山名山,但它的傳說故事很多很美“大寨門”、“小寨門”、“張飛嶺”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物產(chǎn)也十分豐富,它是綠茶之源,曾是合肥市的重要茶源地,茶馬古道就從這里穿境而過。遙想當年,一隊隊運茶的馬幫,一擔擔運茶的商販打此經(jīng)過時,那場面該是何等的繁華壯觀!據(jù)說牛皋當年在牛王寨和楚漢相爭金戈鐵馬的戰(zhàn)爭勝利去京城之前曾差人在此購茶,隨馬車運去的棺材里面,裝的全是虎洞“牛王寨”的綠茶。</h3> <h3>牛王寨其實是沒有茶園的。在這里,你看不到那一行行,一排排修剪得整整齊齊的茶樹。牛王寨的茶樹就長在叢林中,長在巖縫里,長在云深霧重處。茶樹沒施過化肥,沒打過農(nóng)藥,完全是原生態(tài)。由于茶樹生長在懸崖密林中,采茶好比爬巖洞取燕窩,十分困難,生產(chǎn)成本極高,一兩野茶一兩金,非常珍貴。</h3> <h3>牛王寨灌木野生茶,見證著歷史,她的味道陪伴,才是最長情的訴說。這就是家鄉(xiāng)的野生茶,布滿歲月的味兒,這茶在歲月中風干欲塵,它仍可彌足留香,是滿載歲月滄桑的痕跡。愿牛王寨的野生茶永遠安好,茶香萬里,亙古不變。</h3> <h3>據(jù)一位植物專家說,野生茶樹在地球上已經(jīng)所剩無幾,這片古茶樹能在北緯30.58度人口相對稀少的區(qū)域存活下來,本身就是一個奇跡。上世紀50年代大建虎洞水庫那些年,公社干部想把這片樹林雜木砍去當燃料,遭到山民的一致反對。分山到戶那陣子,虎洞林場周邊山上的樹木幾乎毀滅貽盡,唯有這片雜木樹沒人去動它。</h3> <h3>"誰不說俺家鄉(xiāng)好!"也許,人們對家鄉(xiāng)的情感是與生俱來的。我是喝牛王寨腳下山泉水,聞虎洞牛王寨的荼蘼長大的,對家鄉(xiāng)自然懷有一種血濃于水的情感。“牛王寨”,他以獨特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四方眾多的目光,開發(fā)利用好這里的旅游資源,成為許多有識之士和家鄉(xiāng)人民的美好夢想與愿望。眾多的目光聽說現(xiàn)在牛王寨在興辦旅游,每天有很多游客前來游玩爬山,尤其是那片野生茶樹還能夠保存下來,我感到十分欣慰。要知道,我家鄉(xiāng)的那種采野茶可是一番亮麗的風景。</h3> <h3><font color="#010101">春天,到過茶鄉(xiāng)柯坦,走進虎洞茶山的懷抱,都有一種愿望和心情,那就是登一回“牛王寨”,采一下牛王寨的野茶,感受這里的茶香與秀麗!</font></h3> <h5><font color="#ed2308">虎洞景區(qū)</font></h5><h3><br></h3><h3>2018.04.04</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庆阳市|
临澧县|
临城县|
全椒县|
绩溪县|
永修县|
涡阳县|
福泉市|
崇明县|
衡阳县|
榆社县|
岳阳县|
陇川县|
浦江县|
大埔县|
清徐县|
石首市|
镇康县|
九龙城区|
孟津县|
剑川县|
肥乡县|
上饶市|
桂阳县|
宁明县|
云龙县|
都匀市|
中方县|
丰城市|
万安县|
仪征市|
铜山县|
内丘县|
波密县|
色达县|
噶尔县|
田阳县|
松原市|
藁城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