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3月12日記</h3> <h3><font color="#010101">1955年6月6日,由獨山子1219青年鉆進隊來到黑油山附近定出一號井位。同年7月6日開鉆,井深626米,10月29日完鉆噴出工業性油流,日初產原油3.7噸,成為克拉瑪依油田發現的標志。<br></font><font color="#010101">從此使克拉瑪依油田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發現和開發建設的第一大油田。</font></h3> <h3>克拉瑪依大油泡雕塑環境藝術位于克一號井景區石油紀念廣場,其中主題雕塑克拉瑪依大油泡高15米,最大直徑為28米,并由四個門洞和四個支點組成,其中門洞高3.5米,其設計靈感來自于黑油山油池中源源不斷溢出的油泡,故人們親切的稱之為"大油泡"。</h3> <h3>和朋友參觀“大油泡”,老孫突發靈感,隨口說出<b><font color="#ed2308">“富的流油、美的冒泡”</font></b>宣傳語,寓意:克拉瑪依的富有和美麗,版權所有,官方注意。</h3> <h3>"克拉瑪依" 維吾爾語為"黑油",故這個天然石油瀝青丘由此得名黑油山。這座黑色的瀝青山以及它地下埋藏的石油在這里已沉睡上億年。 由于地殼變動,地下石油受地層壓力影響,沿石裂隙不斷向地表滲出,石油中輕質部分揮發,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結堆成此黑油山。</h3> <h3>《清明續文獻通考》記載“清石峽 ,其中多石油",“現有九泉,以山頂一泉為最大”,油旺時每日可取二百數十斤”。直到解放初期還有一位名叫賽里木巴依的維吾爾族老人住在附近的地窖里收集原油,用毛驢運到附近地區換取生活用品。</h3> <h3><font color="#010101">新疆第一口油井位于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南邊泥火山的北坡,是一口在清末開始開采的油井。 </font></h3> <h3>由于山周圍有大量的石油露頭,又稱為"油山"。1902年,新疆省烏蘇縣政府在城內創辦工廠,在獨山子用土法采油煉石油,自此,"獨山子"地名開始被正式稱呼。 </h3> <h3><font color="#010101">1909年由新疆商務總局籌銀30萬兩,從俄國購進挖油機一部,在獨山子開鑿了這口油井,也成為新疆第一口具有工業開采性質的油井。鉆成時間比中國大陸第一口油井(陜西"延一井"鉆成于1907年)僅晚兩年。</font></h3> <h3>引額濟克工程(635引水工程):國內唯一“北水南調”工程。引額爾齊斯河水至克拉瑪依市,水干渠總長324公里。<br></h3> <h3>額爾齊斯河</h3> <h3>額爾齊斯河發源于阿爾泰山南坡,自源頭至國界546公里,在哈巴河縣流出國境,是我國唯一的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流入哈薩克斯坦齋桑湖、下游為俄羅斯境內的鄂畢河)。</h3> <h3><font color="#ed2308">克拉瑪依九龍潭</font></h3><h3>2000年8月額爾齊斯河水由阿勒泰福海引至克拉瑪依九龍潭。注入炎熱干旱的克拉瑪依市,給戈壁石油城帶來清涼和希望,并由此形成克拉瑪依河。源頭即九龍潭,河盡頭則是克拉瑪依西南郊的阿依庫勒水庫,全長8.51公里,這個距離恐怕是世界上最短河流之一。</h3> <h3>克拉瑪依阿依庫勒水庫</h3> <h1><b><font color="#ed2308">石河子</font></b></h1><h3><font color="#010101">石河子市是新疆建設兵團八師所在地,原是新疆兵團總部所在地(后總部遷至烏魯木齊),由陶峙岳起義部隊改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2兵團官兵建設起來的,以"戈壁明珠,軍墾名城"的美譽著稱于世。</font></h3> <h3>利劍出鞘</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荣成市|
茶陵县|
乾安县|
和顺县|
黄龙县|
新干县|
于田县|
祥云县|
绥化市|
根河市|
江口县|
闻喜县|
宿迁市|
石渠县|
吴江市|
西乌珠穆沁旗|
贡觉县|
阳城县|
洛宁县|
拉孜县|
柳林县|
东乡县|
湘乡市|
湘潭市|
邵阳县|
江达县|
越西县|
陕西省|
福海县|
娄烦县|
和平区|
扎兰屯市|
南安市|
崇阳县|
东源县|
福泉市|
延安市|
安多县|
永州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