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167efb"> 李智紅/攝</font></b></h1> <h3><b> 寶豐古鎮是古代云龍先民的發祥地之一,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龍縣縣城,清代曾是云龍州治所,與麗江古城一樣,大理寶豐古鎮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城。從寶豐南新出土的石器和科浪出土的青銅器(現藏于縣文管所)印證了這一點。根據云南史料記載,云南井礦鹽業在秦漢時期就已產生,公元前110年,今安寧、大姚、云龍已產鹽。從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南北朝時期,云龍為比蘇縣,古白語中“比蘇”即“出鹽地”的意思,漢朝設置比蘇縣的根本原因就是這個地方產鹽。從現存的歷史典籍記載中可以得出,從漢朝起經歷唐、宋、元、明、清歷代王朝,云龍境內一直開采鹽井。</b></h3><h3><b> 寶豐古稱雒馬,雒馬井,金泉井。雒馬就是黑身白鬣(音獵)的馬,鬣,馬頸上的毛。關于"雒馬"地名的來歷,我們很難考證了,但給這一鹽井取這么一個明顯帶有中原文化色彩和美好寓意名字的人一定受過漢文化的熏陶。雒馬井是云龍八井中最南端的一井。秀峰塔上"擎柱一峰回地軸,劈開雙峽放江流"的對聯從一側面對這千年古鎮人杰地靈作了一個最好的詮釋。</b></h3> <h3><b><font color="#808080"> 李智紅,彝族,云南永平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會理事、《讀者》雜志連續四屆簽約作家,魯迅文學院第十七期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學員,現任大理州文聯黨組成員,副調研員。作品曾先后在全國5000多家公開出版發行的報刊以及海外100多家報刊發表并獲省級以上各類獎項100多個。已出版《西雙版納的美》《花開的聲音》等文集10部。其中,散文集《布衣滇西》獲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五屆文藝基金獎,記實散文集《鄉愁大理》入選“云南省迎接黨的十九大重點文藝創作文學圖書”項目扶持,長卷散文《云南表情》獲中國作家協會2015年度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重點作品項目扶持。</font></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南雄市|
梁山县|
镇雄县|
崇义县|
南通市|
乌鲁木齐县|
韩城市|
镇赉县|
麻栗坡县|
横峰县|
民乐县|
辽宁省|
江孜县|
广丰县|
长沙市|
青海省|
年辖:市辖区|
招远市|
思南县|
福海县|
大埔县|
托里县|
毕节市|
焦作市|
增城市|
德保县|
马尔康县|
天水市|
离岛区|
青神县|
永寿县|
六盘水市|
霍城县|
台湾省|
广平县|
海城市|
乌拉特中旗|
无为县|
怀远县|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