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懷念我的父親</h3><div><br></div><div>一年一度的清明又到了,我想寫點文字懷念一下我的父親。</div><div><br></div><div> 父親排行老四,自小體弱多病,七八歲才學會開口說話。</div><div><br></div><div>父親的爺爺是個秀才,除了給人寫寫對聯打點官司扯扯皮以外沒有留下任何產業,我爺爺解放前靠租田種地過活,世代貧窮,土改時成分劃為貧農,爺爺也當上了農會主席,再加上家族有人參加了革命,父親根正苗紅有幸到鎮農中讀書,算盤打得是呱呱響,在當時也算個文化人。</div><div><br></div><div>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爺爺在白蓮河水庫參加搞建設時,奶奶五九年長期孤單一人在家,口糧吃沒了,吃觀音土,最后餓死家中,風雪交加的晚上父親走幾十里的山路哭著跑回家時,奶奶已被鄉親們送上了山,父親那年剛好十五歲。</div><div><br></div><div>父親總對我們說將來無論怎樣都要對鄉親好,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父親后來一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鄉親。</div><div><br></div><div>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一年后爺爺也出了事故死于非命,可憐的父親一下子失去了雙親!</div><div><br></div><div> 從此以后,父親和自小殘疾的兄弟相依為命,又過了兩年,一個我的堂伯又年輕輕地意外去世,伯媽改嫁遠走他鄉,堂伯臨死向我父親托孤三歲的幼子,也就是我后來不同父不同母的哥哥,一直撫養到十八歲送去當三年兵再回來成家立業為止。</div><div><br></div><div>父親讀完書本來分工在財政上班,當年為支援農村建設,在村里老干部的召喚下,毅然決定回到基層村里當一個種田開會,開會種田的基層干部,一直干了三十多年到退休為止,盡管后來有一同學當年的本縣縣委書記幫忙上調,父親也是放棄,父親總是推辭說家里離不開他。</div><div><br></div><div>三個大小男人,三間土磚破瓦房,三個人搭伙在一起過日子。這樣一來找對象也是難事,媒人連上門的都沒有,直到遇上我母親,另一個苦命人,才讓父親成了個家,才真正過上了正常的生活。</div><div><br></div><div> 我記得小時候總有工作組伯伯在我家吃住,他們閑時和父親下棋很是熱鬧,我下棋就是那時所學。</div><div><br></div><div>他們下,我趴著邊上看,慢慢我也能下兩下,有伯伯來家時棋癮犯了,父親忙著有事總叫我先湊合下,伯伯們無法只好將就配合,開始讓我車馬炮,直到后來伯伯們被我一一打敗,每下一回伯伯們不贏不罷休。</div><div><br></div><div>一回家就有棋下,日子過得愜意極了,可惜如今找個下棋的人也很難。</div><div><br></div><div>古話說義不生財,但父親卻異常好客且遠近聞名。</div><div><br></div><div>我記得剃頭的鬮豬(家鄉方言,即給要成年的公豬做結扎手術)的賣酒的賣茶葉的只要一來,準在我家吃飯,父親叫母親盡量多炒幾個菜喝酒,酒喝多了,剃頭下次再剃,更甚一次鬮豬的酒喝多了把幾十斤的豬鬮死了,父親也沒要人家賠,一笑置之,這也后來成為鄉親們茶余飯后談論父親好客的笑話。</div><div><br></div><div>賣酒的更不用說,他們用酒換糧食,換來的糧食放在我們家,我們家就是個中轉站倉庫,亂七八糟,當年年少,我很反感這些,怨恨父親為什么對非親非故的人怎么這樣好。</div><div><br></div><div> 父親是個溫和的人,但有時也很倔強。</div><div><br></div><div>開會時和領導有不同意見認為自已是對的敢于為民說話甚至拍桌子,他的外號麻大膽就是那時候上面干部起的,所以文化大革命住學習班挨批斗那是家常便飯。</div><div><br></div><div>有一年上面來清算經濟問題,上面說出納賬不對要定出納的罪,父親認為缺乏證據調查完了再說,事實上后來證明了沒貪污,但我父親為此事住了兩個月的學習班,前幾年我回家見過這位叔叔,聊起了父親說兩句眼淚就叭叭往下掉,連說好人啦好人啦!</div><div><br></div><div> 小時候我總是反對父親定的一些規矩,比如來客了小孩一般不能上桌吃飯,小孩何時都不能坐上席,挾菜不能用筷子來回上下翻,開始不遵守后來慢慢地倒也習慣了,到現在同學朋友聚會吃飯有重要人在席,我一般是退居次席的。</div><div><br></div><div>父親又是對我們很溺愛的。</div><div><br></div><div>父親一生沒穿過多少象樣的衣服,除了過年重要事時穿了又穿好多年的中山裝。每到過年時,父親總會給我們兄妹做好新衣服,有一年臘月二十九我們的新衣服到手了,只是小妹一定要一雙球鞋,大哭大鬧一晚上睡覺也不消停。父親沒做聲,三十中午吃飯時父親回來了拿出一雙球鞋,小妹高興極了,后來才知道父親是起大早到縣城來回五十里地走去走回的。</div><div><br></div><div>這就是我父親,總是盡量滿足我們。</div><div><br></div><div>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從來沒打過我們,小時候頑皮母親氣不過只能背著父親偷偷打,當父親面前是絕對不允許的,每每我們做錯了事母親想打的時候,我就跑去找父親或等天黑父親回來躲在父親的身后,等父親同母親交涉談判完了,再一腳跳進家門。</div><div><br></div><div>我仁慈的父親,就是我的避難所!</div><div><br></div><div> 父親對我們是那樣的縱容,甚至更多的是用沉默代替鼓勵的言語。</div><div><br></div><div>我學業的屢次失敗,父親從沒說過一句責備的話,等過一陣只是偶爾問一下我還想在哪兒讀,父親一生不喜歡求人,但他總是有辦法找到熟人托關系聯系學校讓我繼續學業。</div><div><br></div><div>讀完書出了社會,我初離家幾年,到年底總是囊中羞澀不想回家,父親總會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我回到家他依然不問賺不到錢的原因,等三十晚上吃完年飯后再談一下怎么做人等等一些道理和制訂一下來年的計劃和目標,父親總是有耐心!</div><div><br></div><div> 每當有人聊起別人家的孩子怎么有出息怎么會賺錢,父親一般很少發言,聽別人告訴我說父親當年總對人說一句:“我兒不笨!”如今我的兒子也大了,盡管目前一愁莫展,當我性急時,我忽然想起父親的那句話:“我兒不笨!”</div><div><br></div><div>兒孫自有兒孫福,聰明人才能自救,多點耐心,多點信心,給他時間讓他磨煉,讓他去打拼自已的人生!</div><div><br></div><div> 光陰似箭,一晃父親已離開我們十多年了,但一直活在我記憶里,從未遠離!</div><div><br></div><div>父親,愿天堂路好走!有空我會回家看你的,咱爺兒倆再好好聊聊!</div><div><br></div><div>父親,我下輩子還做你的兒子!</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兴县|
东城区|
三穗县|
霸州市|
太康县|
旬阳县|
临城县|
西林县|
康乐县|
浦江县|
柳江县|
蓬溪县|
弋阳县|
遂平县|
鄂州市|
浦北县|
佛冈县|
海口市|
阿克陶县|
景谷|
墨江|
博湖县|
中宁县|
陇西县|
历史|
秭归县|
子长县|
临夏市|
正安县|
红原县|
盐边县|
古蔺县|
三明市|
林甸县|
大城县|
米林县|
若尔盖县|
祁阳县|
桐柏县|
淳安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