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晚霞映紅了伊洛瓦底江,這是多么美好的時(shí)光,海鷗飛來飛去的自由歌唱。靜靜的江水向東流,只有那歌聲輕輕回蕩。"美麗的伊落瓦底江,我來了!</h3> <h3>【伊洛瓦底江畔】 聽著這首緬甸民歌《海鷗》畫完這幅畫。</h3> <h3>【烏本橋】百年不朽的烏本橋,長達(dá)12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從橋上游走一圈,至少要花費(fèi)半個(gè)小時(shí)。 烏本橋更為出名的原因,是因?yàn)樗痪挼槿朔Q為"愛情橋"每當(dāng)日落時(shí)分,會(huì)有很多年輕情侶聚集于此,一同欣賞絕世美景。 </h3><h3> 其實(shí),馬哈根楊僧學(xué)院就在橋附近,每天橋上的出家僧人也不是少數(shù)。</h3> <h3>【單腳滑船】茵萊湖上的漁民用單腳劃著獨(dú)木舟下網(wǎng)捕魚那才叫一絕。</h3><h3> 漁民金雞獨(dú)立,一只腳站在船邊,另一只腳懸空夾著船槳?jiǎng)澊雌饋砭拖喈?dāng)有難度,需要有超高的平衡技巧。單腳劃船的技巧是由于茵萊湖人原始的捕魚方法所需,千百年來一代一代傳承下來。</h3> <h3>【水上小賣部】緬甸農(nóng)村也是像我們一樣,每幾天趕一次集,要賣買的東西都必須得等到街子天去交易。然而有些聰明的人看得到商機(jī),就在自己家里開起了小鋪?zhàn)樱鳇c(diǎn)小本生意,一般也就是代銷點(diǎn)柴油(因家家都用小發(fā)電機(jī)劃船)鹽、食用油、小另食之類。</h3> <h3>【河道上的木橋】這里的人把木橋架高,使過往的小船和行人互不影響。在我看來則是一個(gè)非常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h3> <h3>【劃小船的女孩】在緬甸,剛會(huì)走路的小孩就會(huì)劃小船,因?yàn)樗麄兊穆芬彩沁@湖中的船。</h3> <h3>【飄浮的村莊】緬甸茵萊湖上,漂浮著一片片的水上村落,人們出行全靠小船,就連擺攤的商販也是在小船上,村莊周圍是飄浮著的菜地,這些地可以隨湖水的漲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樣劃來劃去。島上的蔬菜既不會(huì)因湖水暴漲而淹沒,也不怕干旱無雨而干枯。陳毅元帥游覽茵萊湖時(shí)被這種奇景所吸引,寫下了"飛艇似箭茵萊湖"、"碧波浮島世間無"的詩句。</h3> <h3><br /></h3><h3>【漂浮的村莊】緬甸茵萊湖人生活在湖中,菜也是種在湖里,在樓下用竹子圍一片就能種植蔬菜,用水倒到是方便了,燒火做飯得用種的蔬菜去陸地上換柴火。無形中這也許是一種生態(tài)平衡。</h3> <h3>【曼德勒的村莊】從飛機(jī)上往下看,曼城周邊的村莊幾乎都是鐵皮屋頂?shù)哪緲牵议T口水道縱橫,人們出行交通靠劃小船。</h3> <h3>【依佤瑪?shù)拇迩f】緬甸眾多村莊中,最早開發(fā)的是伊瓦瑪,這里有曲折蜿蜒的水渠、高大的柚木房屋,還有成群結(jié)隊(duì)的旅游船及劃著船出售紀(jì)念品的小販。不過,最出名的還是每隔五天輪換到這里的水上市場,漁民們帶著魚干和鮮魚來此交易,婦女們帶著新鮮的蔬菜、水果來叫賣,山民們則用牛車運(yùn)來土法制作的蔗糖和山貨。</h3> <h3>【有太陽能電池板的屋頂】文明進(jìn)步終究會(huì)來到,這間屋子頂上開始裝上了太陽能電池,屋里有了電視機(jī)。</h3> <h3>【緬甸的小巴士】緬甸公共汽車很多是這種小汽車改裝而成的。后面雙排座,每到一地,圍上來賣另食的比坐車的人還多。</h3> <h3>【農(nóng)貿(mào)市場】緬甸女子的頭頂功超厲害,無論什么東西都往上一頂,而且行走自如。菜市場里,人們交易的稱重工具居然還在使用著七千年前古埃及人發(fā)明的天平秤。這種秤有兩個(gè)秤盤,一邊是稱物品一邊放法碼簡單易用。</h3><h3> 市場里賣的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蔬菜水果與國內(nèi)大同小異外,更多的是些千奇百怪的罕見物,特別是野生大猩猩的頭、整只烤全??、成串的燒烤耗子、澆了蘸水的蝙蝠、米線里做帽子菜的水蟑螂??</h3><h3> 緬甸農(nóng)貿(mào)市場,來到了必須去逛一逛的地方</h3> <h3>【水上早市】在緬甸因萊湖,每周一次趕集,一大早天蒙蒙亮四處的人都來趕集,吱吱嘎嘎的柚木雙頭牛車?yán)截洠藗冾^頂肩扛著土產(chǎn),來到湖邊的一塊空地上擺放著,只等水上的人劃著小船來賣買交易,太陽升起來時(shí),街子也就散了。當(dāng)?shù)厝朔Q之為露水街。</h3> <h3>【浣衣】田園生活就是如此簡單。</h3> <h3>【水上小攤販】在茵萊湖區(qū),小商販劃著小船向游客兜售小紀(jì)念品之類的東西。她們往往是悠閑的飄在水面上,并不是非要你買不可。<br /></h3> <h3>【雪茄作坊】雪茄是茵萊湖最具特色的手工業(yè)之一,水上村落中有很多雪茄作坊。制作雪茄時(shí),制作工人坐在地上,身邊放置著一個(gè)蘆葦編制成的簸箕,里盛著他們制作雪茄所需的煙絲,雪茄外包皮則采用一張干燥的樹葉。雪茄卷制工人在使用這種樹葉卷制煙絲等材料前,先將這種煙葉浸入水中,使葉子變得更加柔韌。然后用漿糊把卷制成的雪茄粘合起來,最后貼上標(biāo)簽。熟練的雪茄制作工人在不到一分鐘的時(shí)間里就可以完成整個(gè)雪茄制作過程。煙葉中摻有棕櫚糖、丁香、肉桂、羅望子等香料,抽起來味道比香煙要溫和得多,卻也豐富得多。煙卷則由一種樹葉制成的紙包裹,不含任何人工合成劑。</h3> <h3>【白牛榨油】古老的工藝,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h3> <h3>【手工制糖】在浦甘山中一個(gè)竹棚里,見到工人用最原始的手法熬糖,地爐里燒著棕櫚葉片,幾口大鍋一字排開,鍋里煮著榨出來的棕櫚果汁,慢慢的熬干水份,糖就制成了,我拿了一塊嘗嘗,不怎么甜,淡淡的有一點(diǎn)草香味。</h3> <h3>【螞蟻搬家】在伊洛瓦底江一個(gè)碼頭上,我見一群碼頭工人們?cè)谛敦洠麄兡_穿人字拖鞋,有的甚至穿籠箕(緬語筒裙)像螞蟻搬家一樣不停地來回在沙灘上搬運(yùn)貨物。干過體力活的人都知道,在松軟的沙灘上抬重物要比平路上更加沉重。至今給我深刻的印象。</h3> <h3>【依洛瓦底江邊上的裝卸工】工人們腳穿人字拖,抬著重物走在江邊的沙灘上,勞動(dòng)強(qiáng)度可想而之。</h3> <h3>【修路工人】工人們用頭頂著碎石頭去填路,這樣的場景也只能在這里見到</h3> <h3>【水上人家】木屋時(shí)間久了,就起包漿(古玩專用術(shù)語),這個(gè)時(shí)候的畫就好畫了。這個(gè)是我愛去東南亞國家畫畫的原因</h3> <h3>【娘瑞的湖邊村】獨(dú)特的自然風(fēng)光,秀麗的湖光水色,這就是緬甸。</h3> <h3>【緬甸民居】緬甸鄉(xiāng)下多數(shù)民居還很簡陋,但是室內(nèi)確干干凈凈,我特意進(jìn)去一家人探其究竟,他們一大家子十分歡迎我的到訪。盡管語言不通,從他們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h3><h3><br /></h3> <h3>【茵萊湖畔的小村莊】在娘水鎮(zhèn)邊上的樹林中有很多小村子,大多是鐵皮頂?shù)跄_屋。溝渠互連互通,人們出行的路上到處都鋪了木板便橋。這是畫畫的好地方。</h3> <h3>【在井邊】在曼德勒隨處可見這樣的水井,井邊總是有婦女在洗衣服或洗澡。她們十分大方、友善。</h3> <h3>【依洛瓦抵江上】伊洛瓦底江一部分源頭在我國境內(nèi),匯入緬甸成為這個(gè)國家的母親河,孕育了悠久文明和豐饒物產(chǎn)。陳毅當(dāng)年訪問緬甸時(shí)有詩曰:"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h3> <h3>【浦甘牧牛】在緬甸蒲干,放牛人靠手中的彈弓就可以放上百頭牛,黃沙被牛踩得遮天蔽日,場景蔚為壯觀。</h3> <h3>【牛車】緬北山區(qū),柚木牛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這種牛車造型粗獷結(jié)實(shí)耐用,兩條體型巨大的牛拉著車,慢慢悠悠在山路上行走,畫面感十分好。</h3> <h3>【緬甸牛車】在緬甸,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看到牛群和牛車路過,都會(huì)讓人激動(dòng),因?yàn)檫@種柚木牛車被兩條牛拉著,實(shí)在太美了。</h3><h3><br /></h3> <h3>【緬甸牛車】緬甸白牛體型巨大,拉著柚木車走在泥濘的山路上顯得霸氣十足!</h3><h3><br /></h3> <h3>【山路】高大的白牛拉著柚木牛車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慢慢的行走。這是緬甸的特色</h3> <h3>【湖上的陽光】傳統(tǒng)的生活,簡單的快樂,緬甸,最值得去的東南亞國家之一。</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文成县|
泸州市|
新竹县|
平利县|
嘉黎县|
巴里|
定兴县|
延川县|
台中市|
黑河市|
天柱县|
苗栗市|
西贡区|
云和县|
胶州市|
新乡市|
阳泉市|
石家庄市|
东至县|
抚州市|
德州市|
高密市|
五莲县|
三门县|
迁安市|
若羌县|
正安县|
文昌市|
修文县|
从化市|
英山县|
兰溪市|
平顺县|
大姚县|
安西县|
峨山|
合作市|
贵港市|
镇平县|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