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序曲(春花有約)</h3><h3><br></h3><div>給三月畫上個圓滿的句號,應該去踏一次青,看一樹繁花開落。。。</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特別感謝柳 芭老師為本美篇撰寫“序曲”和“尾聲”美文。)</div> <h3>2018年3月23日</h3><h3>一段“平湖月”黿頭渚賞櫻的絕美視頻,一條“老寶寶”的呼喚外出旅行的微信,開啟了我們的無錫賞花之旅……</h3> <h3>四班老同學石蓮菊,號稱“旅游達人”,她每日來去匆匆,走南闖北,行走在大自然山水花草之間……今日她重新發布去年無錫游園賞櫻美照為本次活動搖旗發力。</h3> <h3>雷厲風行,制定出3月27日活動方案。</h3><h3>這可是我們兩個班群第一次外出活動,也是我們兩個班群繼1993年南門“水晶宮”聯合活動,相隔25年后的又一次兩個班聯合活動,因此只能成功,不能失誤!</h3> <h3>柳 芭老師撰寫美文為我們活動吶喊助勢:</h3><div>欣聞江蘇師范學院附屬中學65屆高三(4)班(《情系山水》)、高三(5)班(《三五成群》)聯合組織《無錫黿頭渚賞櫻、蠡園賞桃》活動,很是贊賞。</div><div> 活動選擇時間好,三月春光融融,醉人心扉;選擇地點好,距離不遠,觀景佳處;選擇方式好,租輛大車,參與者活動過程中微汗不汗,稍累不累,恰到好處;最欣賞的是兩個班兩個群聯合組織,一起活動,好似又回到上世紀的59年、62年,我看著他們一起在階梯教室那小洋樓里上課,在偉績碑旁說說笑笑,在西花園漫步嬉戲……。如今,他們又和合在一起,和諧在一起,和樂在一起!真好![強][強][強]</div><div> 誠摯祝福兩個班、兩個群賞櫻賞桃活動圓滿成功!</div><div> 誠摯祝福兩個班群興旺發達、行穩致遠![強][太陽][握手][玫瑰][玫瑰][玫瑰]</div> <h3>“情系山水”“三五成群”老同學積極響應報名,短短幾天共有26人報名參加本次話動。</h3> <h3>2018年3月27日晨8點半我們的專車準時從桂花公園出發了,26位老同學老朋友像當年學生春游一樣激動不已,要去重新拾回逝去的芳華。</h3> <h3>看當年的我們,青澀年少,純情可愛。</h3> <h3>這車廂上掛的旺旺狗是我們這些跨入高齡,進入本命年的吉祥物。</h3> <h3>這是車內唯一的豪華座,小桌子可坐四人一起打牌。</h3> <h3>為保證車內舒適整潔的環境,細心熱心的崔 琇大姐真是個有心人,為大家每人準備了一只清潔袋裝垃圾。</h3> <h3>久違了,五班劉巧云遇見了幾十年未見的四班董 斌,他們是59年前婁葑小學的發小。</h3> <h3>五班的陳奎麟長期患病,十分想念當年的“葑門幫”發小,現在蘇州就缺了個“小囡”杜菊英,三發小商議決定等她下月回蘇一起去看望陳奎麟。</h3> <h3>一車內中學不同班,小學是發小的還有好多。</h3><h3>四班于一平和五班蔡潔如,牟育平是平江實小發小。</h3> <h3>四班陸杲旦和五5班張以定,蔡潔如,韓大楨三位是天賜莊小學發小,而最早的同窗始于景海幼兒園。</h3><h3>咦,蔡潔如你究竟是平江實小還是天賜莊小學的呀?</h3> <h3>車過當年5班朱家深就讀的無錫輕工業學院(今“江南大學”)無錫黿頭渚景區就要到了。</h3><h3>“魯南人”朱家深,這個稱得上半個無錫人的山東蘇州人千里之外給這次出行提了不少建議,為我們活動出謀劃策。</h3> <h3>【上篇】桃花之約(蠡園)</h3><h3><br></h3><h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h3><div>桃花開放時候最是肆無忌憚,</div><div>紅如火,白如雪,粉如美人面。</div><div>遇著風吹,如霰雪一般</div><div>或許春日就該美得如此張揚。</div> <h3>今日天氣晴好,去黿頭渚賞櫻車輛堵在公路上,連綿長隊望不到頭,司機和我們當機立斷改變計劃先去蠡園,再去黿頭渚。</h3><h3>可惜四班董建萍昨日剛從國外旅游歸來,今日一早就趕到黿頭渚橫云飯店訂的三桌午餐只能放棄了,只是辛苦董建萍了!(后又因董建萍手機發生故障,到活動結束也未能聯系上她,實屬遺憾!)</h3> <h3><font color="#010101">無錫蠡園位于無錫市西南2.5公里蠡湖西岸的青祁村,因蠡湖而得名。相傳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幫助越王滅吳之后,攜佳人西施于此泛舟,后人為了紀念范蠡,便以其名命名此湖。蠡園景點有“梅埠香雪”、“柳浪聞鶯”、“南堤春曉”、“曲淵觀魚”、“東瀛佳色”、“桂林天香”、“楓臺顧曲”、“月波平眺”等,號稱“青祁八景”。(“平湖月”制作蠡園美景併圖)</font></h3> <h3>今日蠡園桃花已初現芳容,老同學漫步在桃紅柳綠的蠡園南堤好不開心。</h3> <h3>桃紅</h3><h3><br></h3><h3> 《春曉》 孟浩然</h3><h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h3><div>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div><div><br></div> <h3>柳綠</h3><h3><br></h3><h3>《詠柳》 賀知章</h3><h3>碧玉妝成一樹高,</h3><div>萬條垂下綠絲絳。</div><div>不知細葉誰裁出,</div><div>二月春風似剪刀。</div> <h3>百鳥和鳴,千花競發,</h3><div>桃紅柳綠,風和日麗。</div><div>一年節令,此為最佳時也。</div> <h3>4班部分男同學蠡園合影。</h3> <h3>五班女同學蠡園合影。</h3><h3>怎么少了一人?</h3> <h3>來了,8位女同學到齊了。</h3> <h3>四班女同學蠡園合影。</h3> <h3>我們在同一棵桃樹旁。</h3> <h3>4班12位同學蠡園合影。</h3> <h3>酷吧?太酷了!數一數有幾個墨鏡姐?</h3> <h3>數數有幾男幾女?</h3><h3>這一次我們四班可不再是“陰盛陽衰”了。</h3> <h3>同一橋上合影。</h3> <h3>五班劉巧云和四班汪婉容(大囡)合影,可惜還少了個小囡(杜菊英)</h3> <h3>四班薛祖玫和五班韓大楨,史達聰高中畢業一起從蘇州到蘇北盱眙農場,近60年的深厚友情延續至今。</h3><h3>此照的拍攝者為同去農場的四班查全初。</h3> <h3>查全初攜夫人蔣光黎游園。</h3> <h3>蘇城太小,蔣光黎遇到了幾十年未見的老鄰居五班的陳家瓔,當年在古城區西美巷兩家門挨門,從小就玩耍在一起。</h3> <h3>郁建民和劉巧云夫婦是五班的6年同窗,他們現居住在常熟,為參加這次活動今日一早就趕到桂花公園。</h3> <h3>白桃見到過嗎?</h3> <h3>董 斌和夫人在蠡園的合影。</h3> <h3>桃花艷,哪有我衣服艷?</h3> <h3>四班王蕓蘇和五班蔡潔如,兩人父輩都在蘇大工作。</h3><h3>王蕓蘇不久將要定居澳大利亞,她十分珍惜這次和老同學的聚會。</h3> <h3>十點半進園,十一點半離園。</h3> <h3>離開蠡園再留個影。<br></h3><div>老丁和5班牟育平是大學同學,自到蘇州成家,這個上海人就成了蘇州女婿了。</div> <h3>【下篇】櫻花之約(黿頭渚)</h3><h3><br></h3><h3>一樹櫻花開,總能讓人聯想到少女。</h3><div>頷首低眉,含羞帶怯。</div><div>是徐志摩筆下的溫柔女子,</div><div>不勝涼風的嬌羞。</div><div>清風一起,</div><div>漫天都是一片粉色的綺旎。</div> <h3>黿頭渚瀕臨太湖北半圓,因巨石突入兀立湖中形似大黿翹首而得名,風景區山水縈繞,山長水闊,茂林修竹,景色天然,具有得天獨厚的風景資源,享有”太湖第一名勝”的美稱.早在明代以前,它就為人們所向往,被認為是無錫境內的“桃花源”。郭沫若先生贊為:“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趙樸初先生稱之為黿頭渚景色勝天堂。</h3> <h3>黿頭風光,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無錫黿頭渚櫻花谷內有三萬多株櫻花樹,花開之時,如云似霞、滿樹爛漫,宛若仙境。遠遠望去,繁華滿樹,似雪非雪勝雪。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陽光投射在輕盈透明的花瓣上,粉中透白,午后的風徐徐吹起,落櫻如雪霏般婉轉而下,黛粉的花瓣遍布著整片天,仿佛在眼前跳起一曲無聲的舞。</h3><div>太湖黿頭渚是一個絕佳的賞櫻之地。</div> <h3>按預定十一點半離蠡園,大家在車上用餐(自備食物),十二點一刻到黿頭渚景區。</h3> <h3>未進景區門,先照個集體照。(后證實這個決策是多么英明,景區內人山人海,要拍集體照是不可能的。)</h3><h3>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共26人太湖黿頭渚合影。</h3> <h3>“三五成群”“情系山水”的相隔25年第二次相聚。21位老同學雖都已年愈70,但個個笑容滿面,分外精神。</h3> <h3>1992年春節期間,中學畢業28年,高三4班和5班在南門輪船碼頭的第一次聚會合影。</h3><h3>找到當年的你了嗎?找到后你一定會說“哇,我好年輕啊!”</h3> <h3>再看一張相隔25年的兩個班部分同學在四班梅潤身的“水晶宮”的珍貴照片。你在嗎?趕快找一找!這張照片還有當年教五班俄語的徐紀忠老師呢。</h3><h3><br></h3><h3><br></h3><h3>(以上兩張照片的提供者是四班胡浩川。而這兩張珍貴照片的拍攝者是于一平,他熱情為大家拍照,自己卻沒有出現在照片中,實是遺憾。)</h3> <h3>坐觀光車進入主景區。(平湖月拍攝)</h3> <h3>我們來得正是時候,黿頭渚櫻花已進入觀賞最佳期。</h3> <h3>這里是櫻花的海洋,這里是櫻花的世界。</h3> <h3>櫻花樹下:</h3><h3>一個人 兩個人 三個人 四個人</h3> <h3>陸杲旦和薛祖玫夫婦是四班的6年同窗,他們早在小學時就在市“少年之家”相識。</h3> <h3>再發一段“平湖月”拍攝的視頻,讓我們倘佯在櫻海花浪之中。</h3> <h3>走累了,休息片刻。</h3> <h3>胡浩川背的雙肩包里只有一件物品,那是一只為大家準備飲用熱水的碩大的保溫瓶(容量相當于一熱水瓶。)</h3> <h3>于一平夫婦在櫻花樹下留影。</h3> <h3>程家鏞和夫人在黿頭渚的合影。</h3><h3>這次兩班活動共有6對夫婦參加。</h3> <h3>長春橋畔花如海,人如潮。</h3> <h3>換個角度拍長春橋,還是花如海,人如潮。</h3> <h3>花窗里的櫻花,別樣風景。</h3> <h3>這夢幻般的美景使得那帆船駛進櫻花灣,再也不想離去了。</h3> <h3><font color="#010101">因此我們想要登上這艘客船馳向蘇城也就成了不能實現的夢想。</font></h3> <h3>櫻花飄落,恍若仙境</h3> <h3>櫻花樹下,親如姐妹</h3> <h3>登上黿頭渚的礁石,我們把“老”字扔一邊,齊聲高喊:“我-們-還-年-輕!”</h3> <h3> 美哉太湖 碧波萬頃</h3><h3> 美哉櫻花 如云似霞</h3><div> 三五成群 情系山水</div><div> 包孕吳越 不虛此行</div><div><br></div><div>站在黿頭上聎望外太湖,我們心潮逐浪高……</div> <h3>看到了“包孕吳越”四個字。</h3><h3><br></h3><h3>站在浩渺的萬頃湖邊,你會感到“包孕吳越”四個字竟如此大氣磅礴,豪氣萬丈,正是這吳越兩地共有的太湖孕育了吳越千萬子孫,無私奉獻了豐富的物產及生命之水,才使吳越兩地成為富甲天下的魚米之鄉,一個包字,一個孕字所含之義竟如此之多情多義,真可謂千古絕句。同時你又會為中國語言文字之博大精深而喝彩,這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文字都無法比擬的。 </h3><h3> (魯南人)</h3><h3><br></h3> <h3>這是“情系山水”“三五成群”首次聯合外出活動,伴隨這次活動的成功,我們將一一開啟“常熟之旅”“南通之旅”“嘉興之旅”“上海之旅”“黃山之旅”“泰山之旅”“合肥之旅”“濟南之旅”“棗莊之旅”“深圳之旅”“銀川之旅”“哈爾濱之旅”……</h3><h3><br></h3><h3>老同學,你準備好了嗎?</h3> <h3>【尾聲】</h3><div>百花生日的前一天,江蘇師范學院附屬中</div><div>學65屆高三(4)、(5)班兩個班群組織的無錫黿頭渚蠡園賞花活動圓滿成功。數以百計張圖片、視頻雪片似的飛到我的手機屏幕上。看到他們個個神采飛揚,我很自然而然地想起當年他們的“練肩”來:從瑞云峰池塘里,拎起來兩大桶水,挑在肩膀上,走到東操場,再折返瑞云峰。一擔接著一擔,一個跟著一個,走在這條并不平坦的小路上,時而青磚,時而泥土,時而又大塊石板,還有上下坡,這些人卻走得一步一個腳印,實踐著“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這條路上盡芳華!不可不謂是另一種壯觀!今天,他們來到了另一塊巨石旁,續顯風采,個個精神煥發,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健步如飛;身材正好,行優雅言得體,我真舍不得用個“老”字。而且,同學情深,躍然圖上……照片,兩個人,三個人,多個人……,都是情,皆為樂!風景絕佳處,情深動太湖!</div><div> 所有照片都要收藏好。有人要我存在電腦里,我卻更想永久收藏在我的腦海里。</div><div> 桃花破萼柳垂條,春意盎然里,他們玩了一天,我在家里跟了一天;他們開心了一天,我樂了一天!</div><div> 柳 芭</div><div>2018.3.28</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名山县|
泰兴市|
鄂伦春自治旗|
乐陵市|
额济纳旗|
鄂伦春自治旗|
唐山市|
前郭尔|
英德市|
吴桥县|
潼南县|
安岳县|
齐河县|
开封县|
育儿|
邯郸县|
疏勒县|
方城县|
阿巴嘎旗|
明光市|
江西省|
前郭尔|
崇仁县|
吉隆县|
明光市|
凤山县|
依安县|
韶关市|
彝良县|
襄汾县|
南雄市|
报价|
东平县|
尖扎县|
乐清市|
玉环县|
通化县|
泸西县|
织金县|
陵川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