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小時候,看到過丹頂鶴,是在畫里,松鶴祝壽圖;還有那故宮博物院大殿前與銅鼎并列的銅鶴,只知道,那是神鳥……。三十多年以后,聽到了一首歌:“有一個女孩她從小愛養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以后...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為救那只受傷的丹頂鶴…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為此傷感過,腦海深處埋下了一個情結。<br> 2016年1月3號早晨6:00整,12小時前離開山西平陸縣黃河濕地大天鵝保護區的我,連夜驅車來到這里......江蘇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晨曦中......</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三年前喜歡上了拍鳥,拍攝這些大自然里的精靈們,是那么的讓我感到欣喜,經常的被它們感動著。曾經神往的丹頂鶴,晨曦中迎著我飛過來時,心頭又是一陣不由自主的顫抖......</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即江蘇省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國際上的稱謂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鹽城生物圈保護區”。</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了這個四十五萬公頃范圍的自然保護區;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同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在此設立了中國第九個生物圈保護區;1996年又被納入東北亞鶴類保護區暨東亞---澳大利亞遷涉禽保護網絡。</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丹頂鶴是鶴屬鳥類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厘米,頸、腳很長,通體大多白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尾部飛羽和腳黑色,最明顯的標志是頭頂鮮紅色,故稱丹頂鶴。</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與大天鵝的習性相似,丹頂鶴也是候鳥,主要的棲息繁殖地在中國的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朝鮮,韓國,日本的北海道。</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每年的十月?和十一月初,在棲息地的丹頂鶴會分批啟程,于十一月中下旬,來到鹽城市射陽縣濕地鳥類自然保護區......</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遷徒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結成較大的群體,少則40~50只,多則上百只,在一起行動......</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它們的覓食地和夜棲地一般較為固定,通常天亮后,各家族群陸續飛到覓食地覓食,它們彼此之間會保持一定距離......</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丹頂鶴對棲息地的選擇要求很高,潔凈和開闊的鹽城(射陽縣)臨海灘涂內的大片濕地,因為近年來的環境治理和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努力,成為目前國內自然條件相對來說是很好的一方凈土,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里總數只有2000多只的丹頂鶴,其中的800多只,來到這里.....</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上午八點過,覓食的丹頂鶴從五公里外的宿營地陸續飛到了我們蹲守的拍攝點。眼前五十米至150米距離之間的一片開闊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天亮之前撒上了它們愛吃的五谷雜糧,鹽城雖然是南方,但冬季的氣溫也經常在零度左右,魚蝦沉底和谷物的匱乏,這些人工撒放的糧食成了美味,吸引著它們......</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雖然是集體活動,但在到達安全的環境里覓食時,它們仍會劃分各自家庭的活動區域,太靠近時家長們會爭斗驅趕對方,這種跳躍的畫面是我們鏡頭的捕捉目標.....</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無論覓食或休息時,常有1只成鳥特別警覺,不斷抬頭四處張望,為群鳥站崗放哨……</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發現危險時的大鳥會發出“ko-lo-lo”的嗚叫聲,頭頸向上伸直仰向天空,當感覺危險迫近則騰空飛翔,所有的丹頂鶴會在瞬間集體起飛升空而去……</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丹頂鶴的視力極好,加上腿長頸長,在幾百米外就能看清活動的物體,我們無法靠近它,只能躲在為攝影愛好者搭建的,外部覆蓋了迷彩色偽裝網的攝影棚內進行拍攝,不能喧嘩,每當它們起飛降落追逐跳躍時,耳邊聽到的全是高速像機的連拍快門聲.....</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是向社會公眾完全開放的,分兩塊,一是人工馴養區,需購門票入內,面積要小的多,有自然水源、蘆葦蕩、活動場地,提供充足的食物,游客可以近距離觀賞和向它們喂食,感覺......是在動物園里,這里哺育的丹頂鶴,已完全適應了環境和生存的條件,不再遷徒.....</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另一塊要大的多,人工馴養區域之外一望無垠的濕地生態環境,才真正是野生丹頂鶴的樂園。習慣于起早貪黑晝伏夜行的拍鳥人,屏聲靜氣,偽裝隱蔽,才能拍到它們的各種自然狀態.....</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縱橫交錯的河流,遍布四周的沼澤,春耕秋收的農田,綠樹成蔭的林區,這個迄今為止國內保存和保護最為完好的候鳥棲息地之一,近年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丹頂鶴到此越冬。</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清晨,夜晚的濃霧還未散盡,聽著前方丹頂鶴的鳴叫,抓拍著它們奔跑嘻鬧跳躍的身影,守候等待中的寒意和疲憊已被欣喜代替......</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每當一組畫面拍完,來自天南海北并不相識的攝友們,這時候會抬頭互望幾眼,滿含笑容地打個招呼,問一句,剛才那個動作拍到了嗎?拍到了!不錯!繼續.....</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等待的,就是這樣的畫面。這么大的兩只鳥打架,招式看上去挺狠,容易受傷啊!拍了幾組后,不擔心了,它們是有分寸的,比誰跳的更高,翼展更寬,叫聲更嘹亮,像極了……是在為我們表演......</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丹頂鶴,中國歷史上被公認為一等文禽!明朝和清朝給丹頂鶴賦予了忠貞清正、品徳高尚的文化內涵。一品文官的補服,繡丹頂鶴,是僅次于皇家專用龍鳳圖案的重要標識,鶴被稱之為“一品鳥”......</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它與高山上的松樹并無緣份,但因其壽命長達50~60年,古代畫家們常把松樹與仙鶴繪在一起,“松鶴圖”成為長壽吉祥的標志.....</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東亞地區的居民,用丹頂鶴來象征幸福、吉祥、長壽和忠貞。早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鶴體造形的禮器就已出現......</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早在公元前的漢朝,已有漢室文官為丹頂鶴作《鶴賦》.....</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有關“仙鶴”更早的記載,發現于殷商時代的墓葬中,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上雕刻了丹頂鶴......</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宗教文化中,“仙鶴”是與我國道教始祖恭列一起的神鳥......</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渥頂鮮毛品格馴,莎庭閑暇重難群”。古人賦詩,就是認為丹頂鶴的美,在于它的整個形體和諧一致,而這種美的奧妙,無疑是因為它在那玉羽霜毛之上還具有一個渥(朱)頂,顯得典雅而風流,令人難忘.....</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丹頂鶴四季皆鳴。拍攝那天是順風,等待中未見身影,遠遠的先聽到了空中傳來的鳴叫聲,我們會立即全神貫注,知道,它們來了……</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頭部向天,雙翅頻頻振動,在一個節拍里發出一個高昂悠長的單音,是雄鳥.....</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動作相同,但不振翅,在一個節拍里發出兩三個短促尖細的復音,是雌鳥......</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雌雄同時鳴叫,這種“二重唱”是雙方對愛情的表白和傾訴忠貞的感情,也表達了對家庭的護衛,對入侵者的警告......</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高亢、宏亮的鳴叫聲,與其特殊的發音器官有關。它的鳴管長達一米以上是人類氣管的五六倍,未端卷成環狀,就像銅管樂器一樣,發音時引起強烈的共鳴,聲音可以傳到3~5公里外.....</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鶴舞.....伸腰抬頭、彎腰伸頸、跳躍踢踏、展翅行走......一連串的動作讓我們停不下相機的快門.....</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鶴舞.....屈背、鞠躬、旋轉、揚頭、亮翅.....包含了愉悅和自得、歡快與炫耀.....</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這神奇的丹頂鶴,“一鳥之下,萬鳥之上”,是僅次于“鳳凰”的“一品鳥”。“鳳凰”.....止于傳說,“仙鶴”.....活在當下!</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丹頂鶴是自然界里,對濕地生態環境變化最敏感的生物.....</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吉林西部的月亮泡,與射陽縣毗鄰的邵伯湖和高郵湖,曾是丹頂鶴的繁殖地和越冬地,因為漁牧獰獵的失控和人為的圍湖開墾,丹頂鶴從此絕跡.....</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地球上,野生丹頂鶴的總數只有2000多只,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U)2012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丹頂鶴在國際上的學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譯“日本鶴”,是德國的動物學家發現于1773年的日本的九洲和本州島,命名于1776年的,距我國史書上的記載和墓葬中的發現,至少晚了2000年.....</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19世紀未至20世紀初,日本本州島的丹頂鶴滅絕了,當年國外的動物學家認為這個品種在日本就此滅絕,因此將它的英文俗名由Japanese Crane,改為Manchuran Crane(滿洲鶴),隨著我國境內的這種珍貴的禽鳥被越來越多的發現,如今Red-crowned Crane(丹頂鶴)的學名越來越成為主流.....</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野生丹頂鶴總數不超千只,江蘇省政府為此設立保護區,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繁育這些珍貴的鳥類成為政府的一頂重要工作.....</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相關國際組織的成員地位,為鹽城的這一片生態濕地環境設下了一層很好的保護傘,至2010年統計,全球丹頂鶴總數已超過2000只.....</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保護區的科研人員和工人們,日夜辛勞,守望不止,保證了這大片的鳥類生活樂園,安全,安靜。如今,保護生態,保護鳥類,已成為鹽城人民的自覺行動.....</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陽光下,田野里,鳥叫鶴鳴,自然清新......</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做為一個鳥類攝影愛好者,能親手記錄下這份大自然里的美好,是我的榮幸!</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下午,拍攝了最后一組丹頂鶴的騰飛和離去,心中充滿了感動與感激.....</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們希望擁有自然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潔凈的水源、安全的食物,鳥兒們何嘗不是如此?一個適宜于人類生存的星球里,本應該有這些可愛的鳥類們休養生息之地!</font></b></h3> <h3><b><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在拍攝這些“神鳥”三個月之后,才編輯了這個美篇,之所以會拖延許久,一是因為想說的感想很多但理不出頭緒不知如何表達;二是之前編的美篇限于音樂的可選曲目太少,在等待美篇軟件的擴充和更新。 非常感謝美篇的軟件制作方和后臺編輯們,是您們的不斷開發和更新,讓我更加喜歡美篇這個很適合做攝影作品交流的微信平臺! 非常感謝之前看過我的幾篇拙作,給予我點贊、點評、支持、鼓勵的美篇使用者和觀賞者,期待著您們的繼續支持!<br> 畫面里的那些丹頂鶴,已在三月中旬之前,全部離開了鹽城濕地自然生態保護區,它們需要在途中休息,持續飛行數千公里,回到它們的繁殖地。今天是4月5日,它們,應該平安地抵達了,祝它們安好!它們的美好身姿,不應該,只定格在照片里;應該,長長久久地,活躍在人與自然的良好和諧的生態環境里.......</font></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芦山县|
钟祥市|
土默特左旗|
商城县|
沐川县|
绥江县|
丰城市|
罗源县|
邮箱|
宁陵县|
科尔|
鹤山市|
昌吉市|
正蓝旗|
景东|
奉化市|
惠东县|
临夏县|
包头市|
随州市|
都江堰市|
沽源县|
葫芦岛市|
文登市|
色达县|
兰州市|
巍山|
定结县|
女性|
宁化县|
讷河市|
闸北区|
阜南县|
胶州市|
东源县|
化州市|
舒城县|
义乌市|
齐齐哈尔市|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