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太平洋。"</h3><h3> 知道撒哈拉,源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三毛和她的大胡子荷西那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滿足任何一個女孩子對詩和遠方的夢想,當我終于圓了這個夢想,卻活過了三毛的有生之年,但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給我的震撼依然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削減。</h3> <h3> 皎月一輪升起在沙漠的天空,借用大咖們的一張照片來詮釋這了無生機的茫茫荒漠中動人心弦的美圖,這一天正是中國農歷八月十五中秋,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日子,我來到萬里之外的遠方來尋找我的夢。</h3> <h3> 說來即是巧合,也是神助,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的撒哈拉沙漠,居然在這月圓之夜降下了淅淅瀝瀝的雨,本來安排的月光晚餐烤全羊也只好搬到帳篷里面去吃,雖然羊肉烤的不十分熟,但是此時此地奔波了一天的我們還是吃的津津有味兒,摸著黑吃完了羊肉,聽著雨聲入眠,沙漠之夜就這樣在半夢半醒之間度過了。</h3> <h3> 不知道是誰大喊了一聲"快來看,多美的朝霞",我立馬翻身下床,顧不上梳洗,穿著睡衣就光腳跑出了帳篷,啊……</h3> <h3> 美麗的天邊,美麗的天際線,火紅的朝霞,黑紅的沙漠,還有那頂天立地的攝影大咖們,我心里不禁感慨,這畫面三毛一定見過,否則她怎會對這里有如此深刻的情感。</h3> <h3> 迎著朝陽的升起,我也來一張,將這美好的時光定格在膠片上。</h3> <h3> 腳架,攝影人,沙漠里初升的太陽,還有那一抹弧形的霞光,撒哈拉,此時此刻,我已心滿意足。</h3> <h3> 隨著太陽的高度的變化,天空,云彩的顏色由深到淺,天空越來越藍,云層越來越薄,直至最后消失。撒哈拉的云,美麗綻放,飄向遠方;撒哈拉的雨,不露聲色,來去匆匆。莫非,你們是念我不遠萬里來尋夢,抑或是念我幾十載初心不改?總而言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撒哈拉我來啦,為了那份久居內心的情懷。</h3> <h3> 迎著朝陽出發的駝隊,給藍黃分明的天際線上平添了生機。</h3> <h3> 占地面積不大的沙漠酒店。</h3> <h3> 居然還有一個游泳池,一汪清水倒影著藍天,有水的沙漠不寂寞。</h3> <h3> 不放過任何一個留影的地方,吧臺也不例外。</h3> <h3> 出發前趕緊把自己武裝起來。</h3> <h3> 還是歐洲人瀟灑,既不怕曬,也不怕沙。</h3> <h3> 把自己裝扮成阿拉伯"王子"在紅色的沙丘上盡情的拗造型。</h3> <h3>如果有來生, </h3><h3>我愿做一棵樹, </h3><h3>站成永恒, </h3><h3>沒有悲傷的姿勢。 </h3><h3>一半在土里安詳, </h3><h3>一半在風中飛揚, </h3><h3>一半灑落陰涼, </h3><h3>一半沐浴陽光, </h3><h3>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h3><h3>從不依靠,從不尋找。</h3><h3> 一一一一三毛</h3> <h3> 寸草不生的沙漠中,駝隊經過之處,總是能給我莫名的感動,感動生命的頑強和多姿多彩。</h3> <h3> 牽駱駝的小哥,在我們盡情狂歡的時候,跪在地上默默的畫著沙畫,一幅沙畫不到兩分鐘就畫好了。</h3> <h3> 當他發現我們在注意他的時候,居然左右手同時畫起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沙畫平鋪在平平的沙丘上,畫好之后,他還逐一問我們的名字,中文名字不容易記,我隨口說了一個英文名字-安娜,他高興的趕緊把anna簽在了沙畫上。</h3> <h3> 跟我的anna一起祈禱一下吧。</h3> <h3> 這幅裝扮像不像《紅海行動》里的蛟龍突擊隊。</h3> <h3> 上幾張大咖們的拍攝花絮,為了一張好照片,是不是夠拼的,在這里說一聲,攝影師們,你們辛苦了。</h3> <h3> 拍攝間隙。</h3> <h3> 借用大咖們的作品炫耀一下吧。</h3> <h3> 再上幾張自己認為比較滿意的照片。</h3> <h3> 遼闊的撒哈拉,用她的光與影,駝隊與牽駝人,還有那隨著時間推移而慢慢變幻的色彩,寂靜而生動的展現著她的魅力。我忽然覺得我們這些闖入者是否打破了她的寧靜,踐踏了她的安詳。</h3> <h3> 離開了撒哈拉,我們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四大皇城之首-黃色之都"馬拉喀什",都說風景在路上,沙漠邊緣的土地,風景實在不太多,途中經常遇到的"瑪尼堆",在此地的文化背景下,具體意義還不是很清楚,權且這樣稱呼它吧。</h3> <h3> 原住居民用以取水的坎井。</h3> <h3> 途中用餐的具有當地土著特色的餐館。</h3> <h3> 帥氣的餐館服務生。</h3> <h3> 標示非常清楚的衛生間。</h3> <h3> 南部土著民族"柏柏爾人"特色民居及物件。</h3> <h3> 建于公元8世紀的,一座用紅土、稻草建成的城堡般村落,它是摩洛哥南部古老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村落,1987年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她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阿伊特本哈杜村。好萊塢的電影制作者們對阿伊特本哈杜村極其喜愛,該村的城墻、城堡、房屋至少在20部影視片中出現過,為此贏得了"摩洛哥最美村落"稱號。其中有我們熟悉的《角斗士》、《波斯王子》、《亞歷山大》、《權力的游戲》、《阿拉伯的勞倫斯》、《木乃伊》等多部好萊塢影視劇,最近她又出現在國內的熱劇《紅海行動》的鏡頭中。</h3> <h3> 等待夕陽。</h3> <h3> 夜色闌珊。</h3> <h3> 攝影師們的不眠之夜,從這一字排開的腳架中發現。</h3> <h3> 還有早起的手機黨們,也不干寂寞。</h3> <h3> 藍天白云下的土城,不要太美啦。</h3> <h3> 如今的古城,已經沒有人居住,大多都是做生意的店鋪,真是就像不怕巷子深,到達這個古城堡需要長途跋涉六七個小時,慕名而來的游客依然不少。</h3> <h3> 終于抵達了馬拉喀什,真心覺得熱鬧的城市對我已經無感,下午火熱的驕陽下逛街也是考驗體力的運動,匆匆的走了幾條街就迫不及待的找地方去喝咖啡發呆去了。</h3> <h3> 這個黑黑的膏狀的東西,是一種洗浴用品,買了一些,到酒店試用了一下,感覺還不錯,雖然賣相差了一點,真材實料,東西杠杠滴。</h3> <h3> 這張圖片是仙人掌果,紅色的多汁,黃色的略干,口感都很香甜,聽說吃多了會拉肚子,試了一下果真如此。治療便秘,每天倆到四個足夠。</h3> <h3> 各種香料,顏料,還有我們熟悉的大切糕。</h3> <h3> 這個標志就有點兒嚇人了,不過仔細一看是做SPA的地方,不過能進去的人,估計膽子不小。</h3> <h3> 當地最火爆的一家果汁店,本以為自己沒有這口福了,不料機靈的導游小伙子還是幫我們搶到了,一杯果汁里混合了七八種水果,喝起來不是很甜,但是很香很糯。</h3> <h3>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廣場上開始熱鬧起來,出攤兒的人們開始各自尋找自己的領地,搭建平臺,展示商品,馬拉喀什的夜是不眠的夜。</h3> <h3> 紅色的民族服飾正是當地原著民柏柏爾人的傳統服飾。</h3> <h3> 太陽公公下山了,中心城區廣場上逐漸開始進入夜晚的狂歡。</h3> <h3> 無論夜市有多么美好,我還是回酒店休息吧,回去做個美夢,就是對奔波一天的我最好的獎賞啦。</h3> <h3> 在馬拉喀什,有一座20世紀最神秘的花園"馬約爾花園"。花園里有一座通體涂著魅惑的藍色的小別墅,絕妙的搭配著各種顏色,黃,白,藍,還有各種植物本身的顏色,清涼明快,似燥熱中的一股清涼,令人立刻神清氣爽。花園的藍色獨一無二,被后人稱作"馬約爾藍"。</h3> <h3> 馬約爾花園前后隸屬于兩任主人,第一任主人插畫師馬約爾用了畢生精力設計建造了它,使其成為20世紀最神秘的花園之一。第二任主人伊夫圣羅蘭(Yves Saint Laurent),法國著名時尚品牌YSL創始人,他使這座花園聞名于天下。1980年,他無意中在馬拉喀什發現了馬約爾花園,立即瘋狂地鐘情于它,并買下了這個花園,此后的三十余年中,每到春夏季節,圣羅蘭先生必來此居住,并從這個地方不斷產生出來靈感,著名的YSL18號 Bleu Majorelle 藍色甲油,色彩來自摩洛哥馬拉喀什的馬約爾(Jardin Majorelle)夢幻花園,它是YSL永恒的靈感來源。2008年,圣羅蘭先生長眠于此。</h3> <h3> 路上風景,又一奇觀,羊上樹,這個樹是有故事的,這種樹的名字叫阿甘樹,是生長在摩洛哥南部地區的一種堅果樹,由于此的土地貧瘠,地面上可以吃的草很少,于是,阿甘樹上的果子變成為羊的食物,據說這種果子味道鮮美,羊們吃的津津有味,以至于練就了一身上樹的本事,這個傳說究竟有多少演繹的成分,現在已經無法考證了,至少路邊的幾顆大樹上的羊們都是被人抱上去的,可憐的它們戰戰兢兢的站在樹上,無助的眼神看著就心疼,路邊幾顆大樹已經被作為名副其實的搖錢樹來招攬游客了。</h3> <h3> 至于阿甘樹的果子榨出來的一種叫做阿甘油的東西則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好東西,近些年來的研究發現,它含有許多獨特的化學成份,使其成為一種對付各種皮膚和頭發問題的美容珍寶!</h3><h3> 如今阿甘油一直吸引著外界不斷的關注,歐美國家每年都從摩洛哥進口大量的阿甘油,它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被公認為"液體黃金"并成為一種可靠的純天然護膚品。我從制作阿甘油的作坊里買回來一些,試用過后覺得名不虛傳。</h3> <h3> 大西洋海濱之城索維拉,飽含藝術氣息的涂鴉,仔細觀察,會發現涂鴉構思的巧妙之處。圓形的圖案是由無數個唇印??組成的,下面的則是把電表箱完美的利用起來了。</h3> <h3> 文藝青年裝B的好背景??</h3> <h3> 只剩一只??眼睛了,還那么炯炯有神。</h3> <h3> 悠閑、自在、發呆,沒有比這更合適的地方了。</h3> <h3> 漁港碼頭。</h3> <h3> 歸航的漁船。</h3> <h3> 終于明白為什么這里的??都是如此之肥了,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這只貓已經在此窺視多時了,只要時機成熟,一個箭步撲過去,收獲頗豐,一旁收拾自己的捕獲成果的漁夫大哥拿它無可奈何,我就在這里觀察漁夫和貓的游戲,幾個回合下來,漁夫也聽之任之了。</h3> <h3> 嘗一嘗大西洋的牡蠣吧,鮮咸美味,配上檸檬汁,真是不想停口,只是怕吃多了,我的胃受不了,只能淺嘗即止。</h3> <h3> 最美大西洋落日。</h3> <h3> 跟著大咖們一起,我也偷偷地學了幾招。</h3> <h3> 大西洋邊的另外一個城市賈迪達,這里曾是葡萄牙海外探險中一個重要的據點。這里的古堡要塞,堡壘和城墻是文藝復興時期早期的軍事設計。電影《奧賽羅》曾在這里取景。景點主要集中在老城區杰迪代-馬扎干葡萄牙城,2004年葡萄牙城被選為摩洛哥的第八處世界文化遺產。</h3> <h3> 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真是太幸運了,拍到了這么點兒正的一張照片,不虛此行。這張照片拍攝于葡萄牙城中的一個古老的糧倉內的一個窗戶。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出糧倉的墻足有一米多厚,窗戶的鐵欄桿也有5-6厘米的粗細,可見建筑物是何等的堅固。</h3> <h3> 古城里唯一的一個咖啡館。</h3> <h3> 高高的城墻。</h3> <h3> 馬扎干葡萄牙城最為著名的景點是城內的地下蓄水池(portuguese cistern)。16世紀,葡萄牙人為解決城市遭圍困而缺水的問題,在1641年修建了這個蓄水池。這個地下水池建筑屬歌德式建筑風格,水池由25根圓柱支撐頂部,每天下午三點鐘左右,一束光線從頂部的圓洞射入,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光影也隨之變化,形成半明半暗的效果,給人以神秘、古樸、典雅、寧靜的感覺。因此這個水池的開放時間也是下午兩點半,這個光與影的效果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丁達爾現象"。</h3> <h3> 我們相聚在一起。</h3> <h3> 感謝途中的每一次相遇。</h3> <h3> 都說詩酒趁華年,我說陳釀更香甜,有我陪你貌美如花,有你陪我浪跡天涯。回到起點,哈桑二世清真寺,結束摩洛哥之旅,這將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次旅行。</h3> <h3> 后記,摩洛哥之行,行程雖然艱苦,但是組織者精心設計的線路,導游與領隊的周到安排和服務,同行的攝影大師們的忘我投入的精神,每天都在感動著我,再次感謝與你們一路同行,感謝你們為我拍照,修片,我將永遠把這份美好珍藏在心里。</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照市|
南汇区|
曲阳县|
嘉鱼县|
邳州市|
高台县|
宾川县|
碌曲县|
赣州市|
靖远县|
忻城县|
石楼县|
曲水县|
桦川县|
汶川县|
石景山区|
绵竹市|
舒兰市|
原阳县|
平南县|
绵阳市|
红安县|
垫江县|
丽江市|
鲁甸县|
沅陵县|
揭西县|
临湘市|
建始县|
邹城市|
京山县|
平南县|
布拖县|
罗田县|
嫩江县|
永寿县|
天峨县|
乌兰浩特市|
台湾省|
甘洛县|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