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原山東省省委書記譚啟龍題寫的校牌</h3> <h3><b> 原濟南交通學校隸屬于交通部,始建于1956年,為國家培養交通運輸和公路建設的技術人才的全國著名學校,全國招生,全國分配,被戲稱交通系統的“黃埔軍校”,學校經多年發展擴大現更名為山東交通學院。</b></h3><h3><b> 1968年底從濟南交通學校分配到聊城工作的有,家來自濟南青島煙臺濰坊等地市的10多個人,各自奔赴聊城報道,八人同來的有汽683班的張德仁,張建華,于金升和684班的張同言,李仁忠,馬連營,余仲桂和張善斌。時之文化大革命后期,聊城兩派群眾斗爭混亂,聊城地區汽運公司處于無政府狀態,聊城地區分配安置大中專辦公室理應分配我們去汽運公司工作,等待分配持續近一個月的時間,迫于無奈,把我們分配到聊城地區拖拉機修配廠。</b></h3><h3><b> 1969年聊城地區汽運公司實施軍事管制,派軍管組領導,局勢穩定。中央有文件指示精神,要求地方糾正分配中專業不對口規定的問題,八人開始找地委分配辦,要求調汽運公司,經過不懈努力,終于于1969年底又一起進汽運公司,而后王克茂也由別處調入汽運公司。</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濟南交校汽684班全班部分同學畢業合影照</h3> <h3>前一排左一余仲桂,前二排左一馬連營,前三排左一張善斌,最后排右二李仁忠</h3> <h3>后排右一張同言,右二李仁忠,右三張善斌,前右一余仲桂,左一李麗(分配徐州)。</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68年汽684班在學校西大門口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69年在聊城托拉機修配廠</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69年聊城山陜會館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汽683班張建華一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青島膠州同學來聊城在家里合影</h3> <h3>左一余仲桂,左二荊繼華(分配青島膠州),左三王克茂,左四張善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左張善斌,中張德仁,右于金升。</h3> <h3><b> 光陰似箭,時間如梭,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在聊城汽運公司工作的九個人,有的調回家鄉,有的離我們而去,就四個人在聊城,已是第二故鄉。為聊城的建設發展,獻了青春獻終身。與聊城接下了不解之緣,有著不棄不離的情感。同學們都已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漸入暮年,人老思舊,老同學們的情感油然而生,由張德仁提議,今后每年聚聚,輪流做東。</b></h3><h3><b> 在2017年2月28日,由張德仁做東在聊城九龍大酒店四家舉行了第一次聚會。</b></h3> <h3>后排右一張德仁,右二于金升,右三王克茂,右四張善斌,前排右一張德仁老伴,右二于金升老伴,右三張善斌老伴。</h3> <h3>右一于金升,右二張德仁,右三王克茂,右四張善斌。</h3> <h3><b> 2018年3月23日,由王克茂何愛玲做東在聊城牛車水大酒店舉行第二次聚會,王克茂的老伴何愛玲也是同來聊城的交校汽681班的老同學。</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同來聊城的濟南交校同學</h3> <h3>左一何愛玲,左二王克茂,左三于金升,左四張德仁,左五張善斌。</h3> <h3>左一于金升老伴,左二張德仁老伴,左三王克茂老伴,左四張善斌老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年再聚身康健。</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达市|
靖边县|
鄂伦春自治旗|
平潭县|
兴安县|
化德县|
闽清县|
灵璧县|
新郑市|
河源市|
芦山县|
汶川县|
惠来县|
利川市|
临夏市|
香港|
开鲁县|
宣化县|
杂多县|
尖扎县|
清镇市|
隆回县|
杨浦区|
社会|
福贡县|
隆安县|
延吉市|
库伦旗|
饶平县|
泰顺县|
峨山|
墨脱县|
宜都市|
呼和浩特市|
体育|
长沙市|
玛沁县|
南通市|
汕头市|
根河市|
宁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