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通作柞榛鉤子工方凳,實際上我收過不少,算算五年來,我賣掉的、在家沒賣掉的,加起來一百張肯定不止了。然而,都沒有這張讓我有那么強烈的震動!</h3> <h3>首先說選料吧!柞榛,因為其個性的特殊性,十柞九空,況且還白皮多,一件家具上,除非精挑細選,多多少少都帶點兒白皮的,應該說,這也很正常。我一個認識的木匠,就是我那個"御用"木匠,我看見過他自己用老料做的凳子、椅子,竟然也有白皮,我很驚訝為什么,不是自己的嗎?他回答說,料都開好了,扔了可惜,用上吧!哇咔。。。所以說,很考究的工匠,他是絕對不會很隨和的!有些很大牌的工匠,不是老板挑他,而是他挑老板:我工細,工價也高,不是好料我不做,會砸了我的招牌的!這種工匠有沒有,當然有。。。。這個方凳,就是零白皮!</h3><h3><br /></h3> <h3>都說好的家具不用一顆釘的!不盡然也!有些釘子(不是現在的鐵釘,是木釘、竹釘),作用很大的。沒有這些釘子,早散了!你想吧,兩百來年,你天天在用,還可勁兒地擠壓、折磨它,那沒有這樣的所謂"關門釘",零件至今還全的,可能嗎?人都換了好幾茬了。。。。你仔細看這腿上的這枚釘,它可以讓左邊的拐子,緊帖著它,紋絲不動!</h3> <h3>這個其實也是一個卡子花,與其說是支撐,還不如說是裝飾更妥貼一些!但是,用這種素拐做卡子花的,我是見到的唯一(櫸木的除外)!</h3> <h3>清中早期,全素拐,也叫素鉤子。源頭結實無修,旋轉拍攝,一覽無余!軟屜!邊沿冰盤沿壓單線,束腰,打洼,下部微微翹起,跟我昨天發的楠木八仙桌束腰是同樣的做法,這樣的做工,明顯地十分講究!有時候我會想,講究的通作,真的不輸給蘇州工的,你別不信!我是一個共產黨員,講究實事求是,不是地方保護,大家可以拿事實來說話的!</h3> <h3>束腰上的這顆釘子你看到了嗎?間諜片中經常會有那句說法的,像釘子一樣釘在敵人的心臟里。大約這就是了,就是死死地釘在那兒了,拐子它沒辦法掉,兩百來年了,它還在!</h3> <h3>從這張圖的右側看,無論是卡子花、棖、還是腿,看面均作鯽魚背倒圓。這種一絲不茍的工藝,還會延續至后來的打磨上,你沿著它們的弧度去撫摸,嬰兒屁股一般的順溜、絲滑!</h3> <h3>這個角度看,弧度、釘子,盡收眼底!</h3> <h3>上腿部直徑4公分,馬蹄4.5公分,它就不是普通的挖缺做了,而是在開料時特意留出來了馬蹄的尺寸。所以說,講究的工匠,他真的是處處都會精工細做的,這跟他的性格、造脂密不可分,哦,造詣!</h3> <h3>俯瞰,純天然皮殼,真正的original,時不時地泛起絲絲寶光!</h3> <h3>底部滿灰,是那種少見的暗綠色,類似于郵政局的那種,這種顏色,我是第一次收到!通常吧,以黑色為主,偶爾也會有淡灰色的,比如我有一張楠木面條柜,它的里子,就是淡灰色里漆。當然還有紅色的。灰,很厚很厚,很競競業業的厚,跟黃花梨做工差不多!</h3> <h3>這使我突然想起了張金華的黃花梨四出頭椅子的背灰,好像也是同樣的暗綠色,我把它找了出來!可見,那是某一個特定時期的特有的材料。這樣佐證的話,這個凳子,就非常靠近張金華的黃花梨椅子的年紀。。。。In fact ,古玩鑒定,本來就是一個類比學,你指望用那些什么"熱釋光"啊啥的,沒用,真的!理論只是輔佐,重要的,你得去經手成百上千件的實物,簡單了說,你得有東西。。。。不便宜,慎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保定市|
江西省|
景德镇市|
广丰县|
清徐县|
庄浪县|
禄丰县|
伊春市|
拉萨市|
托克托县|
武城县|
三江|
东方市|
克东县|
彭州市|
中西区|
双鸭山市|
皋兰县|
贺州市|
炉霍县|
伽师县|
肇州县|
呼和浩特市|
汾阳市|
建瓯市|
婺源县|
永修县|
揭西县|
屯昌县|
津市市|
盐亭县|
南郑县|
息烽县|
平远县|
昂仁县|
万州区|
蕉岭县|
广州市|
新闻|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