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千年瓷都景德鎮,古窯民俗博物館里不僅僅可以看到陶瓷業的變革和發展的歷程,也可以了解高嶺土變成陶瓷的工序流程,還可以看到古老的徽派建筑,最特別的是陶瓷樂器的演奏表演。景德鎮的瓷器有四個特點,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磁樂器演奏一部分就是就是利用景德鎮瓷器聲音的特性,他們自己創造出了一套瓷器樂器,有瓷二胡、瓷甌、瓷笛、瓷簫等等,非常有特色。</h3> <h3>在進入古窯民俗博覽區后,我們一行人被映入眼簾的茂盛、高大、遮天蔽日而又濃郁的參天大樹所吸引,空氣和自然環境相當好,讓我們能有一份閑心來好好感受景區里獨有的魅力。</h3> <h3>來到了離景德鎮不遠的瑤理古鎮,瑤理古鎮,始建于西漢年末,群山環抱,如畫如屏,"母親河"瑤河穿鎮而過,古鎮樹木蔥郁,溪水潺潺,有江南古鎮的靈秀和靜美。</h3> <h3>瑤理不遠,只等千年,這是瑤理穿越厲史的訴說,獨自走在幽靜的小巷里,漫步在青石板路上,觸摸歲月的痕跡和歷史的包漿........... </h3> <h3>姐妹們親熱的都開始吵架了,別以為她們是真吵嘍!</h3> <h3>郭姐,雨巷我在欣賞自拍的美片呢</h3> <h3>雨巷,你在給花臺小屋做廣告嗎</h3> <h3>韓秀琴,劉婧,張紅,周迅四位美女妹妹,帥哥搶你們鏡頭啦</h3> <h3>廣州美術學校學生在瑤理寫生</h3> <h3>離開城市的喧囂,來到寧靜的古鎮,讓我們放飛了心情</h3> <h3>徽饒古道始建于唐代,均用長約4尺青石板條鋪砌而成的,由長江以北通往徽州、饒州等地的客商必經之道,故被稱"古徽道","徽饒道"即屬舊時的"國道"。</h3><h3>徽饒古道穿越是徽道的其中一段,全程15公里左右,由于年久失修,現在尚未完全開發,沿途斷崖峭壁林立,崇山峻林,自然風光秀麗,適合戶外穿越。</h3> <h3>走徽饒古道,過紅軍橋,感受徽商的盛世滄桑</h3> <h3>紅軍橋,電影"閃閃紅星"拍攝取景地</h3> <h3>肖姐,郭姐,雨巷,淑青在觀察苔花。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前不久看到,中央電視臺播放了一位支教老師在貴州威寧縣石門鄉小學,教唱經典古詩詞事跡。才知道了,清朝江南才子袁枚"苔"。</h3> <h3>郭姐,好萌萌噠!</h3> <h3>嚴田的古樟樹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了,枝葉繁茂,被村民視為樹神。</h3> <h3>閑游瑤理,歡聚包餃子,老板兒子和面,肖姐拌餡,煮餃子,姐妹們搟面皮的,包餃子的,大家一起動手,兩種野萊豬肉餡,在景區這樣餃子大餐我還是第一次,</h3> <h3>有油菜梯田花海的地方不在少數,而篁嶺油菜梯田花海之所以能脫穎而出、蜚聲中外,主要得益于油菜梯田花海與鱗次櫛比、錯落有序的徽式古建筑的相得益彰。每年3、4月份油菜花盛開季節,篁嶺數千畝油菜梯田鮮花盛開,與嶺上徽式古建筑群遙相呼應,相映成輝,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美麗圖畫。</h3> <h3>層層疊疊的金黃花海如鏈似帶,宛如金龍舞動,蔚為壯觀;桃花、梨花還有叫不出名的花,也閑不住,爭著競相開放,把篁嶺裝扮成鮮花小鎮。</h3> <h3>篁嶺有三大特色,一是地無三尺平,被譽為"掛在山崖上的古村"。自然條件的局限,使得這里的村民祖祖輩輩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造就了篁嶺古村特有的風貌:數百棟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鱗次櫛比、犬牙交錯,且錯落有序,奏出一曲輝煌的建筑交響樂;</h3> <h3>"篁嶺曬秋"以其得天獨厚的地勢+建筑元素+曬秋方式造就的特有景象,被文化部評為"最美中國符號"。最終是要將這種"符號"升華、延伸,打造成世界獨一無二的,如同"清明上河圖"一般的"篁嶺曬秋圖";</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阳曲县|
泾川县|
丹棱县|
汕尾市|
梅河口市|
周宁县|
广南县|
昭觉县|
梅州市|
比如县|
全南县|
澜沧|
宣城市|
区。|
嘉荫县|
卢龙县|
东乡县|
甘南县|
通江县|
大宁县|
灵宝市|
万山特区|
临西县|
焦作市|
沐川县|
澜沧|
交城县|
海盐县|
隆昌县|
礼泉县|
澎湖县|
靖宇县|
邵武市|
龙门县|
乐陵市|
红原县|
平远县|
泰安市|
治县。|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