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都說南潯難尋,今日有幸尋得南潯,不知是否能在這里遇到你。</h3><h3>"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h3><h3><br></h3><h3>對于江南最初的印象,來源于幼時背誦的一首漢樂府名歌——《江南》。</h3> <h3>于是,在還不能完全理解歌中的意韻時,便已對江南產生了朦朧的愛意。</h3><h3><br></h3><h3>以至于在最初的印象里,江南一直與水結緣的,或是溫聲細語中的水鄉人家;或是柔風細雨下緩緩前行的鳥篷船;亦或是夏月風中搖曳的朵朵紅蓮……</h3> <h3>而南潯卻是個例外,它有小橋流水,但那特殊的韻味卻不是藏在流水間,而是被那高大的石墻困在了大院里。</h3><h3><br></h3><h3>初春時節的南潯,不同于夏日的百花爭艷,不似深秋時天高云淡的清冷。</h3><h3>當站在水閣之上舉目遠望,或是在青石路上彳亍,才真正的意識到,早已身處地道的江南之中。</h3> <h3>在初春微風的吹拂下,沿著鎮口潮濕的青石板朝里走,可以看到晚清南潯"四象"之首的劉鏞花了40多年建成的小蓮莊,今朝的模樣。</h3><h3><br></h3><h3>園子里最經典的要數蓮花池和東升閣,前者只有在夏季蓮花盛開時才最美;如后者是一幢二層小洋樓建筑,都將中國古典園林和西歐園林的風格融合的恰到好處。</h3> <h3>當你站在張石銘古居的門前,看到那耀眼的紅磚,你一定會為在中國傳統的江南水鄉遇見這樣一所大宅而感到詫異。</h3><h3><br></h3><h3>閑逛小蓮莊,總能在磚瓦縫隙中尋覓到時光的痕跡。</h3><h3><br></h3><h3>歐式雕欄,古樸木門,洋式紅磚,在遙遠的東方,一個江南水鄉的巨富家中見識到,可謂奇跡。</h3> <h3>曾經的南潯,養育過多少文人騷客,他們在這方水土著書立說,而嘉業堂藏書樓的存在,就是最好見證。</h3><h3><br></h3><h3>坐落于南潯的鷓鴣溪,與小蓮莊隔溪相望,藏書樓就掩映在院中,樓外有園,園中有池。</h3> <h3>園內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夏日,池中綠荷亭亭,紅蓮怒放,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要一輩子沉醉在這濃郁的書卷氣中。</h3><h3>富商大賈的故事固然傳奇,可那早已是過眼云煙。如今,住在百問樓的人們,映水的朝陽,裊裊的炊煙,才是南潯本該有的模樣。</h3> <h3>你來南潯,難道不是在繁雜的都市忙碌久了,累了乏了,想在這里尋找一隅靜心之地嗎?</h3><h3>再美的霓虹,在妙的曲子,再醇的酒,你早已司空見慣。沒有傳唱至今的佳話,有著三四百年歷史的百間樓卻是南潯最美的地方。</h3> <h3>清一色白墻黑瓦的建筑,沿河分布,坐上烏篷船順著運河悠然而走,旁邊有曬著太陽的老人,有洗衣洗菜的人家,玩鬧的兒童,都是美麗的風景。</h3> <h3>故居保持清代傳統三進五間式古建筑風格,廳里每一張照片、每一封書札、每一份任命狀,都講述著張靜江先生傳奇的一生</h3> <h3>腳步至此,南潯古鎮上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值得品味,歲月斑駁了圍墻,青磚長滿了青苔,故事卻依舊不曾暗淡。</h3> <h3>橋上的游人,年年月月,來去匆匆,但朦朧中的一座座石橋,不論你來或不來,它都一直立在那里。</h3> <h3>或許,南潯并不難尋,只是它和這個世界不熟而已。</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威信县|
科尔|
江源县|
疏附县|
罗山县|
曲沃县|
开江县|
张家港市|
积石山|
台东市|
许昌县|
景泰县|
滕州市|
秀山|
平原县|
天柱县|
盘锦市|
石门县|
麦盖提县|
泉州市|
宁安市|
桦川县|
聊城市|
龙门县|
灵台县|
武川县|
河曲县|
奉化市|
岳阳县|
凤山县|
西畴县|
志丹县|
昭苏县|
阿克陶县|
星座|
娱乐|
延边|
赞皇县|
吉木萨尔县|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