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我們的松青情結 謹以此篇懷念竹三兄

良師益友

<h1>  1966年夏天,我從廣州暨南大學數學系畢業,因政治運動延至1968年7月才分配離校。我和班上共11位同學被分配到上海市,其中10位到市教育局報到。教育局在銅仁路一幢漂亮的小洋房內,接待人員告訴我們:上海市轄十個市區、十個郊縣,你們有何想法?經‘運動’洗禮的我們不加思索就回答:服從分配!我和黎竹三同學被分配到南市區松青中學。</h1> <h3><font color="#167efb">我的工作證。</font></h3> <h1>  松青中學(下簡稱松青)座落在陸家浜路1180號,南市區政治中心(時為區革委會)西邊。只有一座五層的教學辦公綜合大樓和一個曲尺型的操場,這般大小的學校在我們眼里就是一所袖珍(或者說微型)學校。政治運動結朿后松青被合併到闖新中學、求是中學等學校,校址成了區教育學院。隨著上海市政建設的發展,校址拆除建成了一座現代化的商城,西邊的三門峽路拓寬成為西藏南路的伸延線,面目一新,認不出了!</h1> <h3><font color="#167efb">原區革委會大門。(網上下載)</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原校址拆除建成現代化商城。(張慶紅提供)</font></h3> <h1>  松青是我們踏入社會工作的第一站。我們在松青渡過了青蔥歲月,那里有歷歷在目的回憶,有善待我們的師生和朋友,有說不完的故事……往事並不如煙,松青是我們心中化解不開的情結。</h1> <h3><font color="#167efb">與松青同事的老照片。前排左起:陸瑞芳、邱豐達、王志英、錢錦書、馮海。后排左起:李向良、胡冠軍、金應忠、錢文亮、孫同仇、高祖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松青合併前教職員工合照留念。時我們已先后離開上海了。(黑白照片由邱豐達提供)</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我在上海的游泳健康證,上有我的‘芳華’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1973年,竹三兄的游泳健康證。</font></h3> <h1>  我自1961年入大學至1968年離校一直與竹三兄同一寢室、同一小組;后又同到松青、同住一房;大家同是印尼歸僑、同愛好運動。十多年朝夕相處,志趣相投、志同道合,偶而有分岐也能互讓互諒,未紅過臉。更重要的是:竹三兄對我有救命之恩。那是62年大一下學期,班里到珠江南岸農場勞動,4月22日星期六傍晚收工后,大家擁到碼頭,準備渡江回校看電影。只有一艘小木船,擠上了20多位男生,膽大妄為的船工不顧超載,頂住漲潮的巨浪強行渡江,未到江中線,船翻了!我跟大伙一起掉進沒頂的江中。天冷加上衣服吸水,開始還能掙扎前進,不久就開始下沉,本能地又浮上水面。危急關頭,竹三兄從后遞給我一根扁擔,靠這根扁擔我竟神奇地游到岸邊。這件事竹三兄從不聲張,當我在眾人面前以感恩之心說起時,他只是淡然一笑!可見他高尚的人格。滴水之恩都要湧泉相報,更何況救命之恩。令我疚歉的是我一直未能報答竹三兄,反而是他兄長般地關心我,幫助我。他在彌留之際,叫兒子撥通我的電話,與我道別。真是生死離別!我欷歔、感慨、無奈……至今,我常在夢里見到他,我感恩他,懷念他。</h1> <h3><font color="#167efb">竹三兄個人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我自1952年回國后至1987年才首次獲準出境到香港探親,得到竹三兄的熱情接待。</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2006年7月與竹三兄到杭州舊地重游,1968年8月赴上海工作途經杭州時,曾游玩了2天。</font></h3> <h1>  竹三兄為人正派正直、與人為善、樂于助人,是位有情有義有擔當的‘爺們’。七十年代初,他因夫妻分居兩地無法調動到上海團聚而到香港發展。赴香港時松青領導戎潔、邱豐達、工宣隊負責人王阿三親自率一眾老師到北站歡送。大家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和祝福,場面感人!松青情結一直縈繞在竹三兄心中。改革開放初期,他事業稍有成就就出資購買了一批電子計算器寄回松青。因松青合併到闖新,捐贈的物資就轉到闖新。分別十年后94年10月他專程回上海,鼎力促成了松青教職員工第一次聚會。又是十年,2004年5月和2005年6月,他又兩次回上海,撮合了幾次松青師生的聚會。每次聚會師生歡聚一堂:個個眉開眼笑、歡聲笑語;互相傾心交談,開懷暢飲;三五成群合影留念……</h1> <h3><font color="#167efb">1994年10月2日參加松青第一次聚會的教工合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2004年5月18日參加松青聚會的師生合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2004年5月18日參加松青聚會的教工合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2005年6月參加松青聚會的師生合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李向良、蔡金華、李民、黎竹三、陳薇蓉。</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樂珠芬、俞永生、季靜莉、黎竹三。</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袁勝蓮、盧梅珍、魏慧珍、黎竹三、陳薇蓉、高玉珍、莊霞美、李向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前排左起:李民、袁勝蓮、吳林義、洪惠芬、李兆蘭、畢秀英。后左高祖福、后右張步才。</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前排左起:王慧娟、盧梅珍、吳歲寶、袁勝蓮、屈文心、魏慧珍、汪綺章,后排左起:張步才、吳樹景、陳雅芬、謝偉志、黎竹三、楊亞立。</font></h3> <h1>  參加松青聚會是竹三兄最開心的時刻,他總是神采奕奕、笑逐顏開,與久別重逢的師生友人相誠相見膝足傾談,杯觥交錯互相祝福……</h1> <h3><font color="#167efb">竹三兄、亞立兄和裘娟妹笑得多么燦爛!</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向與會的師生致崇高的敬禮!</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竹三兄與永生兄、亞立兄傾談。</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竹三兄與得意門生們的合照。左起:沈鴦、李向良、許赤葉、黎竹三、王燕娟、張慶紅。</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為大家的健康快樂干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為友誼干杯!竹三兄與張澤兄碰杯。</font></h3> <h1>  我們到松青報到時,暑假尚未結束,薛孔華在傳達室值班,校革會負責人邱豐達接待了我們,他年輕、熱情、有活力。安頓好后,給了我們一個驚喜。他召集了校革會成員郭浩健、住校老師馮海、蘇佩君、還有兩位學生連同我倆共8人分乘4輛自行車,到當時熱門的景點西郊公園一日游。天朦朦亮,每人胸前別上一枚毛主席像章作標誌,踏了一個多小時到達上海最大也是當時我們去過的最大的公園。初來乍到,我們對第一份工作既興奮、期待,也有點忐忑、怯懦。第一次郊游令我們既打消了顧慮、增強了信心,更感受到松青師生對我們的友善。那時照像機是奢侈品,故未能把美好時光記錄下來,只能放2張后來與好友邵陽重游西郊公園的老照片來集體回憶。</h1> <h1>  這是當年以校為家(住校)四位室友在分別20年后于1994年10月2日重逢時的合照。</h1>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馮海、李向良、黎竹三、張步才。</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當年意氣風發的三劍客。</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  我與步才關系最鐵。他出身好,哥哥是職業司機,哥倆親密無間。他不嫌棄我們這兩個有海外關系的外地人,哥倆曾親力親為為我介紹對象,雖緣份未至,我很感恩哥倆對我的關懷。步才上進心強,時知識無用論充斥社會,他卻組織了四、五位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同學自學正在興起的半導體物理學,雷打不動地堅持每周用一個晚上到松青開讀書會。步才人品好、古道熱腸,松青的幾次聚會,從策劃、聯系場地、聯絡師生……都是他在操辦。我至今與他保持著熱線聯系。</font></h1> <h1>  馮海曾服兵役當過海軍航空兵地勤,酒量好、酒風正,我倆的酒量就是他‘調教’出來的。他雖沒受過正規的師范專業教育,但勤奮好學,能說會道,有兩件事至今記憶猶新。一是1969年3月珍寶島之戰爆發后,他憑一份關于這場自衛反擊戰的通訊稿,運用他的軍事知識和指揮才能,通過校有線廣播網給全校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二是70年代初教改一度成討論話題,他大膽地提出把他、竹三兄和陳國賢所帶的三個班級組建成一個‘五七’連隊嘗試教育改革。方案經工宣隊和校革會批準同意后著手實施。撇開教改嘗試的結果,只從過程來看,馮海的改革創新精神及連隊幾位老師的專注、投入和干勁是值得點贊的。</h1> <h1>  蘇佩君是南京體育學院65年畢業的體育老師,家在浦東川沙,也住在學校。我們以誠相待,和睦相處。結婚生小孩后,在三門峽路分配到一套公房。住校時,課余飯后我們經常與她女兒胡彬嘻戲。母女倆后調南京家庭團聚,她在高校任教。2006年夏天,在步才兄與學生們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專程去南京探訪蘇佩君,女兒胡彬已亭亭玉立了。</h1> <h3><font color="#167efb">赴南京探訪團得到蘇佩君全家的熱情接待。前排右起:屈文心、蘇佩君、胡老師,后排右起:張步才、華坤泉、黎竹三、李向良、胡彬。</font></h3> <h1>  在松青邵陽和俞永生與我們的私交很好,他倆是上海師院數學系畢業的師兄弟。邵陽祖籍寧波,喜歡啜魚頭,智商高,對事物反應敏捷。70年代中,在輔導學生美術興趣班時才開始系統自學素描等繪畫基本功,經過不懈努力,繪畫技巧突飛猛進。76年我南下、他西調,松青一別30年后才重逢。05年在他家里,我看到掛在客廳的鉛筆畫和鋼筆畫造詣很高,有大家的風范。</h1> <h3><font color="#167efb">前排左一為邵陽。</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后排中立者為邵陽。</font></h3> <h1>  俞永生下得一手好象棋,待人溫和細膩。剛到松青的第一個國慶節,他知道我們在上海無親無戚,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家里享用俞家媽媽親手泡制的住家飯。這是我們在上海吃的第一頓住家飯,其中一道‘蟹粉蛋’令我至今念念不忘。用雞蛋、姜絲、糖、醋竟能燒出蛋白似蟹肉,蛋黃似蟹黃,從賣相到味道都象用螃蟹燒成的佳肴。</h1> <h3><font color="#167efb">俞永生(右)與蔡金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俞永生、李民、王慧娟、盧梅珍。</font></h3> <h1> 松青的領導層中,戎潔是全校教職員工公認的好領導。她外貌纖細文弱,並不威武,但一講話就能鎮住場面。我當時閱歷不深,更不敢妄議領導,所以沒探究原因。現在回想起來,她長期在教育戰線工作,熟識學校的運作和發展規律,了解教職員工的工作特點;更重要的是她理解執行黨的正確的知識分子政策,善于團結、教育、使用知識分子,因此威望高、親和力強。在那特定的歷史時期是難能可貴的。94年、04年松青師生的聚會她都來參加,04年她已古稀之年且身體欠佳,還是到會與大家相聚,她的出席為聚會增添了光彩。</h1> <h3><font color="#167efb">分別二十年,戎潔老師風采依舊。</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師生們爭著與戎老師合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戎老師一一滿足大家的要求。前排左起:唐羅根、周世震、李向良、戎潔、馮海、黎竹三、李志堅。后排左起:邱豐達、陳薇蓉、袁勝蓮、鐵法圖墨、陳偉平。</font></h3> <h1>  邱豐達是校革會負責人。1968年8月工宣隊進駐學校,全校教職員工辦了一期抗大式的學習班。大伙從家里把被頭鋪蓋搬到學校,沒有窯洞和炕頭,就睡在五樓實驗室的地板上;吃憶苦餐,聽老師傅憶苦思甜……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為增強敵情觀念,一天深夜還突擊搞了一次緊急集合。那晚我們倆都神知無知地蒙頭大睡,緊急集合號沒聽到,更沒下操場集合。第二天,當知道昨晚有‘行動’,心里都很不安。誰知到學習班結束,都沒人提起這件事。后曉得是邱豐達暗中‘包庇’保護了我們。</h1> <h3><font color="#167efb">右起:邱豐達、張慶紅、李向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邱豐達(右)與王志英握手。</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當年與俞永生學習沖曬照片,請豐達兄當模特制作的松青版宣傳畫(第一次公開發表)。</font></h3> <h1>  邱豐達不但作風民主、任勞任怨,且熱情好客。2004年參加松青聚會后,他專門請我們到浦東的新居敘舊。</h1> <h1>  學校的領導,還有一位老校長錢錦書。我們到松青時他正靠邊站,恭敬地接受批判和審查。老教工背地叫他‘老當’即老當權派也,當然前面還有個定語‘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后來他被‘解放’了,我跟他就有了交集。我們一起帶學生到金山亭林學農。他顯得很本份,工作小心翼翼。時應過了五十歲,晚上走鄉間小路或過小木橋我都要攙扶著他。遇到晚上要下生產隊看學生,叫他別去,他都堅持要一起去。老校長的本色吧!</h1> <h3><font color="#167efb">錢錦書(左)與陳雅芬交談</font></h3> <h1>  雖說松青是一所‘微型’中學,當年卻臥龍藏虎,人才濟濟。</h1><h1> 錢文亮原是市廣播電臺的干部,城府深、智商高、政治嗅覺靈敏、政治鑒別力強,用特定年代的話說是:階級斗爭經驗豐富。下放到松青就被領導看中,委以重任,專職搞政工(或叫專案)工作。因有出身不好和海外關系兩個包袱,我本應是他要關注或做工作的對象,但他卻象兄長般關心我,在工作上、情感問題上給我指點迷津。回首往事,除了我涉世不深,沒犯過政治錯誤外,是文亮兄性本善,情商高。時清湯寡水,業余文化生活單調,每當周未,只要有空他就來找我們下棋打牌、軋鬧猛,也常把邱豐達也拉來,陪我們過周未。文亮兄有兩大嗜好,除抽煙外,他還是自行車‘發燒’友。他擁有一部英國產‘萊利’牌28吋男裝自行車,要知道當年有這款自行車的感覺就如當今有一部‘寶馬’小轎車一樣。他車技高超,能左手抓右車把單手騎行。他還會升級換代,把‘萊利’車高價出讓,買回一部當時國產頂級車:永久牌28吋錳鋼男裝自行車。是金子總會發光!文亮兄的聰明才智在改革開放后得到充分的展示,94年聚會時,他已是建設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的總指揮。我感恩他,懷念他。他是好人!</h1> <h3><font color="#167efb">為久別重逢干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感恩錢大哥過去對小弟的關愛!</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祝文亮兄事業再創新輝煌!</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為‘萊利’自行車的廣告,右為永久牌28吋錳鋼男裝自行車照片。(網上下載)</font></h3> <h1>  王志英原是市技巧隊的運動健將,臂力驚人,每天堅持做好幾組單臂倒立掌。一天與幾位老師上五樓天臺,他竟在女兒墻上,背向馬路單臂倒立,嚇得老師們轉身就跑,不敢看了。他卻不以為然地跟我們講了‘江南第一武生’蓋叫天在錦江飯店屋頂單臂倒立震脅日本鬼子的段子。時受讀書無用論影響,學生思想混亂,無心向學。有少數受不良習氣影響,在校欺小怕硬、喧嘩打鬧,影響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志英的屋頂單臂倒立對這些小混混倒是起了震脅的作用。</h1> <h3><font color="#167efb">我和邵陽身后就是志英背向馬路單臂倒立的五樓天臺女兒墻。</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2004年松青聚會時,志英與當年他領導的紅衛兵團干部合照。前排左起:林雯、張青華、王志英、陳雅琴、許赤葉。后排左起:王儉、孟雄、丁玲英、戴雅揚、張慶紅、童偉忠、孫國強、陳衛中。</font></h3> <h1>  楊亞立是復旦大學著名數學家夏道行的研究生。在那特定的年代他也被分配到松青來了,因此他是松青學歷最高的老師。他為人低調、務實,盡管到一所微型學校與一群小學畢業升初中的學生打交道與他苦學了多年的數學毫不搭架,因學歷高偶而也有些閑言冷語,他默默地承受下來,努力做好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他為人誠懇正派,是我們在松青可以彼此坦誠相見,說悄悄話的同事。</h1> <h3><font color="#167efb">亞立兄(右)與竹三兄合照。</font></h3> <h1> 金應忠是復旦大學國際關系系的畢業生。該系是外交家的搖籃,專門培養外交人材。據他說班里就有位綽號‘摩洛哥大使’的學霸。應忠在特定年代是復旦學生組織的骨干,鼎盛時期可以和張、姚、王、徐等叱咤風云的政治人物對話。到松青后,他對自已的定位精準。我們是好朋友。</h1> <h3><font color="#167efb">左二、三為金應忠和他的學生沈鴦。</font></h3> <h1> 王定國是上海師院歷史系畢業生。為人處事小心謹慎、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有遠大的理想,積極靠攏黨組織。在松青入黨后,很快就調到南市區革委會工作,后聽說曾任露香園街道黨委負責人。我們相處時間雖不長,給我們留下很好的印象。</h1><h1><br></h1> <h3><font color="#167efb">王定國(左)與竹三兄交談。</font></h3> <h1>  特定的歷史時期,才會有特定的故事。</h1><h1> 1968年8月25日中央發出‘派駐工人宣傳隊進駐學校的通知’,我們趕上了接受工人階級再教育這一課。在歡迎工宣隊駐校的大會上,有一個教工自我介紹的環節。輪到薛孔華時,口直心快的她可能沒認真考量,脫口而出:我姓薛,薛仁貴的薛;叫孔華,孔夫子的孔,中華的華。階級斗爭觀念淡薄的我們覺得:么問題。可工宣隊負責人發現大有問題。三個字涉及兩個古人,其中孔夫子當年就是大批判的靶子,華姐的自我介紹成了知識分子必須加強思想改造的依據。不久前通過學生與華姐Ⅴ信聯系,得知她晚年生活過得很舒心,身體很好;一對子女不但事業有成,還很孝順。祝華姐健康快樂!</h1> <h3><font color="#167efb">華姐到瑞士與女兒團聚合照。</font></h3> <h1>  當年志英各方面表現都不錯,與我們關系也融洽。他積極爭取入黨,我們覺得他的願望很快會實現。一天,令我們納悶的是:昨天還神兜兜的英哥,怎么哭擦烏拉地蹾在二樓工宣隊辦公室寫檢討?一打聽,原來他在一次會議上神差鬼使地喊錯口號了。我們深信他是口誤,由于檢討深刻,英哥過關了。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改革開放后,一個不小心英哥成了珠寶古董鑒定師,心寬體胖,發福了!</h1> <h3><font color="#167efb">大家情不自禁地仰望著中厚人家英哥。</font></h3> <h1> 松青青年女教師魏慧珍工作盡職盡責,善于把握學生的思想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有針對性、耐心細微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因此她帶過的班級各方面的表現在年級里都是杠杠的。評她為先進青年教師絕對么問題。可當年卻將她作為‘可教育好的子女’的典型來培養。我個人認為有‘擴大化’之嫌,她的家庭出身不屬于這個范疇。可當時我們只能私底下相視而笑。</h1> <h3><font color="#167efb">竹三兄與魏慧珍交流當年做學生思想工作的心得體會。</font></h3> <h1>  松青的每張老照片,照片中的每位老師我幾乎都可以說出他(她)們的故事。</h1><h1> 68年底69年初,迎來了我們到上海的第一場雪。天剛亮,往窗外一看,雪花飄飄;屋頂上、樹枝上、路面上都鋪上一層積雪,冰雪復蓋的上海分外妖嬈!雪不仃地下,馬路上的積雪被踏成一層濕滑的冰。陳萍老師那時應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仍冒著風雪堅持到學校上課,沒想到一打滑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骨折了。老教師的敬業精神可敬!</h1> <h3><font color="#167efb">陳萍與陳雅芬。</font></h3> <h1> 謝偉志祖籍蘇州,說話吳儂軟語,身材修長纖弱卻精神奕奕,性格率直。她是老數學教師,我將是教數學的新兵,故我虛心地請她在教學上多加指教,她客氣地欣然同意,可惜后來一直不在同一年級組教學。沒想到30年后,04年6月松青師生聚會后,謝老師特意請從外地來滬的袁勝蓮和我(竹三兄回港了),還有幾位老教師到家里聚會,謝老師做了一桌豐盛的本邦菜款待我們,聚會結束后怕我不識路還叫家里的晚輩帶我穿弄堂過馬路送我到公交車站。感謝謝老師的熱情接待和無微不至的關懷。</h1> <h3><font color="#167efb">謝偉志與洪惠芬。</font></h3> <h1> 帶學生到金山亭林學農時,高玉珍到竹三兄所帶班級協助管理女同學。別看高老師身材羸弱,工作上她雷厲風行、精干潑辣;對同事卻象春天般溫暖。分別30多年后,05年夏天竹三兄到上海參加松青聚會,她把江南造船廠附近裝修的美輪美奐的現代化豪宅慷慨地給竹三兄使用,自己和老伴則搬回南昌路的舊房子住。06年我和竹三兄去上海參加老同學兒子的婚禮,沒去打擾她,她風風火火地帶著禮物專程到普陀區來探訪我們。高玉珍的盛情令我們感動,感謝高老師對我們的關懷和幫助!</h1> <h3><font color="#167efb">前排右起:黎竹三、高玉珍、李向良。后排右起:張步才、屈文心、馮海、王志英、金應忠、李民、邱豐達。</font></h3> <h1>  竹三兄與楊彥莊因在‘五七’連隊共事過而建立了友誼。后楊老師隨丈夫到深圳發展,教師生涯造極登峰,多次被評為優秀園丁。退休后還來個華麗的大轉身,成為心理輔導專家,常在深圳電視臺出鏡,成為公眾人物。她與竹三兄常有電話聯系,06年5月我們到上海時,她正好回上海探親,難得在上海重逢。楊老師專門請竹三兄、屈文心和我在徐家匯飯聚,重溫松青往事,敘說往日的友情,享受重逢的喜悅。</h1> <h3><font color="#167efb">白頭偕老,相濡以沫。楊彥莊與丈夫的合照。(屈文心、張步才提供)</font></h3> <h1>  篇幅所限,對松青老同事們的回憶只能浮光掠影一筆帶過。</h1> <h3><font color="#167efb">紅色娘子軍松青連合照。前排左起:汪綺章、盧梅珍、袁勝蓮、屈文心、洪惠芬、謝偉志、魏慧珍、吳樹景、吳歲寶、錢政委。后排左起:王長青、王慧娟。</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袁耀龍(退休后下海為區退休教師協會創收,干的得心應手)、文靜的郭佳琴、老實巴交的樂珠芬。</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中立者為松青英語教師雙子星。</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左起:松青數學權威楊亞立、松青有線廣播電臺臺長高祖福、天生麗質的袁勝蓮。</font></h3> <h1> 松青青年教師大都需擔任班主任,負責一個四、五十人的班級。學制是四年,從一年級入學帶到畢業並完成分配。期間除了要上文化課外,還要帶學生到金山農村學農勞動;到毛巾十廠學工勞動……因此接觸學生時間比較多,特別是學農就象家長一樣與學生三同(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們平等地與學生相處,也會耐心細緻做學生的工作,因此師生關系很融洽。雖然畢業分配情況比較復雜,不盡人意的事是難免的。得益于特定年代的政治環境和氛圍,畢業30多年后,大多數學生對老師都很禮貌和友好。幾次松青聚會通知到的學生干部大都來參加:師生一起回首學生時代的往事、暢談人生的經歷、互道別后的思念……場面熱烈。</h1> <h3><font color="#167efb">竹三兄、李民、屈文心班的同學來的最多,拍起合照場面壯觀。</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心兒是永遠的琴弦,堅定也執著。</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心兒是年輕的太陽,真誠也活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眼睛是春天的海,青春是綠色的河。</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照片說明詞摘錄‘相逢是首歌’歌詞)</font></h3> <h1>  2004年6月4日晚在張慶紅同學的努力下,我與10位第一次帶滿一屆的70屆同學在外灘一家飯店相聚了。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看著10張曾經熟悉現在又陌生的臉孔,百感交集。白駒過隙,一轉眼我們都走過了三十年的風雨路!歲月雖然留不住,但師生情,同學情卻都還在!</h1> <h3><font color="#167efb">參加聚會的女同學與我的合照。左起韓志華、張慶紅、李向良、馬貽娟、楊國紅、趙麗君、林芝蓮、項小英。</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我與十位同學的合照。前排左起:王賢能、李向良、董祖德、顧湧生。后排左起:張慶紅、馬貽娟、趙麗君、項小英、韓志華、楊國紅、林芝蓮。</font></h3> <h1>  同學們知道我退休后迷上了古典音樂,送了兩張CD碟給我。在說明書上除了十位同學的簽名外,還贈送我兩句美好的祝福:‘美好的音樂天天伴你擁有好心情’,‘永葆青春,33年后再相聚’。感謝同學們!有音樂陪伴的時光是美妙的。至于33年那要等到2037年啊!這對我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侈望。隨緣吧!</h1> <h3><font color="#167efb">前為莫扎特的鋼琴三重奏,后為鋼琴家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演奏的莫扎特的迴旋曲和奏鳴曲。</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十位同學的簽名和美好的祝福。</font></h3> <h1>  最后請允許我套用一句經典的廣告詞作為結束語:我們有緣在松青相遇,並結下深厚的同事情誼和師生情誼。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澎湖县| 交城县| 大同市| 韶山市| 郁南县| 武川县| 讷河市| 昭通市| 土默特左旗| 太仓市| 达州市| 外汇| 桦南县| 周口市| 彝良县| 开阳县| 伽师县| 安吉县| 无棣县| 潮州市| 越西县| 白水县| 泾源县| 霍城县| 孝义市| 斗六市| 云林县| 嘉义县| 富顺县| 沐川县| 宁都县| 拜泉县| 托克逊县| 克拉玛依市| 临沭县| 闽清县| 永康市| 铁岭市| 怀柔区| 永登县|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