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這種折疊式鏡架,在元明刻本中經常有見到過,追溯起源的話,或為宋以及更早。型制跟帖架一樣,可以作鏡架,也可以去做帖架看書寫字,但是通常賣家更喜歡稱之為帖架,原因你懂的呀。。。。</h3> <h3>這兩個都是Grace伍經手過的黃花梨帖架,去年或前年的行情在人民幣30萬左右,我說的是拍賣行的價格。按照慣例,Grace伍,統一叫它們為明代!</h3> <h3>這個不說明代吧,清早期也是有的(實際上,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家俱都不到明代的,Grace伍是國際巨擘,她說啥,那就應該是啥了!然而于我,卻顯得惴惴不安,還是清代吧!)</h3> <h3>頂端的云紋,事實上是簡約了的饕餮紋,這種紋飾盛行于商朝的陶器和玉器,后來,則基本上是什么器上都有,尤其是家具,幾乎是無云不紋了。</h3> <h3>這個是支架和托架的支撐點。整個鏡架除了頂部兩端的云紋,其他全素。托架,看面以鯽魚背倒圓,三側平直。支架上端出榫,以便卡住托架。我見過其他的鏡架,也有嵌槽式的,只是沒有這個深邃穩固。</h3> <h3>托架上的托,做成蝙蝠狀,倒是比較的別具一格,沒有很具像,只在中間雕刻了一個蝙蝠的頭,就已是十分形似了,足見工匠的用心良苦!</h3> <h3>托架和支架,都在兩端出軸頭,落在框架的臼窩里,便于翻轉起降。奇怪的是,Grace伍的兩架,似乎更簡,它甚至都沒有做成合圍的框架。而我的不是,正方形合圍,前面起壸門券口,醬紫的話,顯然更具視覺沖擊力,不是嗎?</h3> <h3>框架的榫卯攢接。</h3> <h3>側面。</h3> <h3>在框架的末端,另外開了一個缺口,起了一糟,目的是為了使托架在下降后的安全平放,不致于影響整個平面的凸起突兀。</h3> <h3>另一個側面。</h3> <h3>背部視角。</h3> <h3>喏,這個就是降落后平放的狀態,安然而又踏實。</h3> <h3>這個是整個兒地翻了過來,也就是器物的底部,很坦坦蕩蕩,光滑,而沒有任何丑陋的隱私。。。。。Tell the truth ,乍見之時,我是有驚訝到了的,因為我孤陋寡聞呀,黃花梨的等等我倒真的有見過,柞榛的,聽都還沒有聽說過呢,可見柞榛的無器不作!總之,我想,所謂有緣啊,我是學柞榛的,這種鏡架or帖架,我看到了,盡量就不要讓它再跑了,即使后來又賣了,起碼,我已經入了手,過眼亦即擁有了。。。。。。又夜。</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宁晋县|
河间市|
楚雄市|
黄山市|
六枝特区|
万安县|
瑞丽市|
东乡|
朝阳县|
蕉岭县|
贡觉县|
娱乐|
赤峰市|
泌阳县|
微博|
隆回县|
鄂温|
遂宁市|
长治县|
揭东县|
岢岚县|
临夏县|
新沂市|
广东省|
天水市|
奉化市|
白玉县|
荥经县|
崇左市|
嘉黎县|
台北县|
涞水县|
盐城市|
新泰市|
天峨县|
镇雄县|
华池县|
历史|
锦屏县|
西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