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創文字:焉非魚</h3><h3>圖片來源:網絡</h3> <h3> 一部紅樓千萬言,寫盡各色哀婉女子,細數各個薄命女,最早出場的當數香菱。</h3><h3> "香菱"一名中一"香"字,耐人尋味得很。</h3><h3> "香菱"之"香",首先在其貌。第一回中香菱尚小,是個"粉妝玉琢"的俏女娃,眉心間米粒大小的胭脂記,后于佳節被拐,再悉已是亭亭玉立。</h3> <h3> 曹雪芹雖未對香菱之容貌作細致的正面描寫,但周瑞家的稱其"有些象咱們東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兒",秦可卿貌美是毋庸置疑的,想來香菱也應是"絕色"。</h3><h3> 何謂"絕色"?香菱可教斷袖之癖甚重的馮淵只想納其為妾,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亦不再娶;又可教見慣佳人妍麗的花花公子薛蟠對其一見著迷,為帶其歸京而背上人命官司。如若香菱沒有傾國傾城之貌,怕是難成此種局面,也就難有所謂的葫蘆案。</h3><h3> 香菱之"香",惑人至極,讓人難以抗拒。</h3> <h3> 皮相生于體表,再佳終是外在,此香難免俗氣。但香菱又被曹雪芹塑造得另有雅致的內在暗香。</h3><h3> 曹雪芹在判詞里說得清楚,"根并荷花一莖香",香菱這菱角非普通俗物,與高潔出塵的蓮花本是一根相承,有似蓮的清香也數正常。</h3><h3> 這種清香最突出的就具化為香菱比一般的丫鬟有才,這就不得不提她另一樁教人敬服的事——香菱學詩。眾多丫鬟中只有香菱能因作詩而入海棠詩社,可見其與眾不同。再者,她的老師又是清高孤僻的黛玉,黛玉之詩才數一數二,能入得了黛玉之眼者,也已是不一般,香菱幾經努力,于夢中得妙句,贏得眾人贊賞。 </h3><h3> </h3> <h3> 其實細想來,香菱有才,完全合情合理,她本就出生望族,當是有才學根基的。香菱的這股才學幽香,才使得"香菱"一"香"字更加優雅別致。就如香菱自己所說:"若靜日靜夜,或清早半夜,細領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聞呢,就連菱角、雞頭、葦葉、蘆根,得了風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h3><h3> 此股暗香,醇而不烈,最是醉人。</h3> <h3> 但《紅樓夢》絕對算不得有完美結局的喜劇,它的悲劇元素卻可細數一籮筐。而悲劇就是要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裊娜纖巧的的香菱也終究難逃乖蹇坎坷的命途。</h3><h3> 香菱本出生于當地望族,受盡寵愛,卻于元宵佳節被拐,流落他鄉。后又被賣給公子馮淵,可薛蟠又仗勢打死馮淵,把香菱強買去做小妾。雖為妾,卻更似婢。后又遭薛蟠的正房妒婦夏金桂嫉恨,屢遭虐待,名字都被改為秋菱,甚至險遭謀害。</h3><h3> 這番凄楚的人生際遇,不覺令人"哀其不幸"。而魯迅的這句八字箴言后四字是"怒其不爭",其實對香菱也適用。</h3><h3> 香菱之"不爭",是不掙扎,不反抗。這在封建時代的諸多女性身上太過常見,被拐被賣,屢被欺壓,相比晴雯在抄檢大觀園時的抵制以及鴛鴦的堅決抗婚,香菱總是對周遭人加諸于身的一切都欣然接受,不思反抗,而她的這種溫和憨厚某種程度上也是其悲劇命運的助推劑。越是"不爭"越是"不幸",真是可用她的本名來感嘆:甄英蓮——真應憐。</h3> <h3> 脂硯齋對香菱的評價更是一針見血"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幼年罹禍,命運乖蹇,致為側室"。</h3><h3> 清香再盛,溢遠流長,奈何為菱,終究難逃厄運,此即為悲劇教人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魚筆閑談</b></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市|
麻阳|
班玛县|
昌乐县|
阳春市|
罗田县|
江源县|
龙口市|
两当县|
建德市|
肥西县|
开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冕宁县|
建平县|
盐亭县|
四平市|
百色市|
彭水|
屏南县|
晴隆县|
兰溪市|
蕲春县|
四会市|
中宁县|
河北区|
乐清市|
衡水市|
泰顺县|
天津市|
灯塔市|
宿松县|
海淀区|
米林县|
若羌县|
洪洞县|
奉化市|
南投县|
专栏|
贵阳市|
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