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總有一些刺激你神經的繪本存在,它們悄悄潛伏在那里,冷不丁冒出來嚇你一跳,或是將你一軍,或是幽你一默~</font></h3><h3>這一輯介紹的繪本情節更為復雜,適合3-6歲的寶貝。</h3><h3>封面是4+??創意美勞課的作品。</h3> <h3><font>說到這些"離經叛道"的作品,首先大概不能不提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同時這也是一部凱迪克金獎作品。一個小男孩因為做錯了事被懲罰,他在心里幻想自己漂洋過海來到一個野獸王國,并征服了它們。后來他感到肚子餓了,卻發現自己并未離開家,桌上的晚餐還冒著熱氣。</font></h3> <h3><font>就是這樣一部童話繪本,讓無數成人為之動容和著迷,據說為這本十幾頁的繪本而寫就的評論至少可以裝好幾車皮。概括來說,大部分評論家認為此書表現出了童年的驚惶、憤怒、恐懼、挫敗與自我療愈。"不要輕視童年時代的恐懼與不安,它們將伴隨人的一生;不要低估孩子們的洞察力,他們什么都知道。"桑達克如是說。</font></h3> <h3><font>有人評論說,此書的問世標志著繪本的成熟。按我的理解,就是出現了一種既可以供幼兒閱讀,又可以讓成人深思的繪本。奧巴馬在白宮為孩子們講故事時,也選擇了這本書。</font></h3> <h3><font>能正視自己內心的不明黑暗,并有勇氣和力量驅散它,這大概是我最希望??能養成的性格和能力了,我覺得這是幸福的源泉和最基本的保障。</font></h3> <h3><font>順便安利一下另一部桑達克的佳作,小熊系列。雖然一看就是他的畫風,但這個系列并不陰郁,溫暖有愛。</font></h3> <h3><font>此外,《Little Bear》也名列"I can read"系列,是可以和孩子共讀的英語讀物佳作。</font></h3> <h3><font>接下來是這位埃爾維·杜萊的作品。一開始買了這兩本,《哈!不要搞錯!》和《永遠永遠不要搞錯!》。老實說,這套書有點超越我對繪本的固有認識。到手之后,既不知道怎么講,又不確定??會不會喜歡。結果發現,小孩的世界你不懂,但有人懂。</font></h3> <h3><font>也許杜萊就是一位在創作時可以把自己代入小孩思維的一位作者吧,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當然這或許跟他是法國人也很有關系),感覺他的信手拈來甚至是"胡謅"都可以支撐他把故事講下去。</font></h3> <h3><font>有些畫風有點類似畢加索,就是如果你沒把基本結構認出來就根本不知所云的那種…倒是應了畢加索一句話,他認為應該像孩子一樣作畫。例如他的杜魯嘟嘟系列,就經常會讓人腦洞大開。</font></h3> <h3><font>如果希望幫寶貝開啟一些發散式的思維,也可以讓這位外星生物來點魔法??<br />不過,必須得說一句,我覺得要講好杜萊的故事,需要的并不是什么聲情并茂、字正腔圓一類的,你最好就化身成外星人杜魯嘟嘟比較好,去模仿一種混亂的秩序感。我承認,這方面我非常欠修煉??</font></h3> <h3><font>現在,要回到五味太郎一下下。給??講包含《我說過了啊》在內的這個系列大概要追溯到兩年以前了,但我對于這一本尤其念念不忘。</font></h3> <h3><font>一只小馬跟著媽媽去散步,媽媽不斷提醒她(或者是在預言)要絆倒或者撞上樹或者跌到坑里,而小馬真的也就不斷出狀況。</font></h3> <h3><font>我之所以總是念念不忘,因為我發現自己和周圍的家長真的總是在說這句話:"(你看怎么樣,)我說了吧"、"(你這孩子就是不聽話吧,)我剛才說什么來著"、"(活該吧,)我跟你說過了吧"…就像一句共同的口頭禪一樣,也像一句咒語,竟然常常很靈驗。</font></h3> <h3><font>記得有位育兒專家說過,你是在關心還是擔心孩子,你自己一定要心里有數。真正的關心是給孩子一對翅膀,而擔心也許會影響孩子的勇氣和判斷,甚至削減孩子的福氣。<br />總之因為心里裝了這本書,我常常把到嘴邊的"我說了吧"硬生生地忍了回去。在??最信任我的判斷的時候,如果我都不信任她,她該如何去培養自己的信心和判斷力呢。</font></h3> <h3><font>在這本書的結尾,大概這位麻麻終于開了竅,說到:"要飛起來喲。"小馬果然就"飛起來了"。</font></h3> <h3><font>還有一套很好玩的繪本是馬里奧·哈默斯的大野狼系列。這個作者的畫風對于我來說嫌生猛和粗野了些,不過故事確實講得不錯,節奏很輕快,結局很給力。</font></h3> <h3><font>在這個系列里,小紅帽、三只小豬、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灰姑娘等等,都和大野狼生活在同一座森林中。大野狼常常志得意滿地出場,但每次的結局都很狼狽,讓人忍俊不禁。</font></h3> <h3><font>作者的幽默感和另辟蹊徑很讓人欣賞,??也很喜歡這套書,薄薄的四冊講了大概兩三個月。到現在,她偶爾興趣來了,還會唱念書里七個小矮人的歌謠:<br />嘿咦,嘿喲,今天天氣真熱呀~<br />嘿咦,嘿喲,一起開工干活啦~<br />嘿咦,嘿喲,穿上我們的泳褲~<br />嘿咦,嘿喲,一起跳進小溪里~~</font></h3> <h3>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池田晶子的達洋貓系列,在瓦奇菲爾德(Watchfield)魔法國度發生的奇幻故事,構思獨出心裁,畫風也很有個性。</h3><h3>這套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瑪西和爸爸》,這個故事的主角并不是達洋,而是一只叫做瑪西的小兔子。</h3> <h3>瑪西有一個勤勞又能干的媽媽,可是她的爸爸卻成天游手好閑,不是和森林里的狐貍們賭錢,就是聽信野狼的謊言去淘金。</h3><h3>即便如此,瑪西想要的生日禮物仍然是想讓爸爸回家。小瑪西等待爸爸回家的那一天讀起來真是很讓人心疼的,讓人很想直接把那個不靠譜的爸爸拎回家來。</h3> <h3>在月亮姑姑的協助下,爸爸終于在瑪西生日這天回到了家里。可是,最終的結局是,爸爸又出了遠門,一去不復返了。</h3><h3>雖然全篇的主題是一個不靠譜的父親,但卻沒有絲毫說教的意味。瑪西爸爸和瑪西媽媽的爭吵的細節,瑪西等待爸爸過程中的小插曲、瑪西爸爸偶爾回家但也表現出對瑪西由衷的喜愛,是這些動人的小細節讓瑪西一家留在了讀者心里,對結局也有了更深的遺憾。</h3> <h3>據說達洋貓系列也風靡了全世界,目前出了第1輯,一共7冊。從故事到畫風,也是個不走尋常路的主。比如,并不喜歡特意為孩子造一個完美無缺的夢,也讓讀繪本的人深深地感到這種缺失。</h3><h3>相比于其他繪本,我覺得這套書有更明顯的奇幻色彩,甚至還有些詭異的調調,想象是天馬行空式的,有人評價其為"風中飄來的故事"。</h3> <h3>還有一些繪本是專門為愛嘮叨和愛發脾氣的媽媽們準備的,比如這本林格倫大獎伊索爾系列中的《紅氣球》。</h3> <h3>卡米拉的媽媽很喜歡發脾氣,動不動就對著卡米拉大吼大叫。</h3> <h3>突然有一天,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正在大發雷霆的媽媽變成了一只紅氣球。</h3><h3>于是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h3> <h3>這位作者也是一位非常決絕的主,卡米拉的媽媽到最后也沒變回來。故事的結尾是,卡米拉看見別的小朋友的媽媽,心生羨慕,可是她同時覺得,"好事不能都占著",就牽著紅氣球回家了。</h3><h3>我估計所有讀過這個故事的家長再沖著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都會覺得有只紅氣球在眼前飄啊飄??</h3> <h3>這套書也是我個人和??都比較喜歡的系列。模仿孩童的線條凌亂的畫風,有意逾越邊框的著色,匪夷所思的故事,都是點贊的對象。個人覺得比較成功地呈現了孩童的視角和世界。</h3> <h3>看過《發脾氣大叫的媽媽》之后,我覺得《紅氣球》已經很客氣了,后面這本甚至讓我覺得有些"驚悚"。</h3><h3>這本書榮獲了德國年度繪本的最高獎項,也常常被很多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引用。</h3> <h3>"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沖我生氣地大叫。"</h3><h3>"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h3><h3>雖然,整本書都用了隱喻的手法,但這個開場還是有點讓人崩潰的。</h3> <h3>故事的結尾是,企鵝媽媽把小企鵝的所有部分都找了回來并縫補好了。</h3><h3>可無論把自己代入小企鵝還是企鵝媽媽,仍然會覺得很難過,小企鵝受傷后的疼痛感和企鵝媽媽對小企鵝的愧疚與抱歉都停在心里,久久揮之不去。</h3> <h3>如果說讀過這些繪本就會給予孩子優質而充足的陪伴,并且再不會向孩子發脾氣、再也不會忽略他們的感受,這就太夸大繪本的力量了。</h3><h3>可是,這些故事多少還是會產生一些警戒的作用,時時幫助家長們調整一下心里的天平和情緒。我覺得,這就已經足夠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开原市|
怀化市|
同仁县|
吉木乃县|
婺源县|
炉霍县|
于田县|
黎川县|
万荣县|
大石桥市|
吴桥县|
沽源县|
绵竹市|
富源县|
长治县|
罗城|
永康市|
伊宁县|
崇阳县|
维西|
汤阴县|
保定市|
湖南省|
右玉县|
赤壁市|
安达市|
汉阴县|
孝感市|
定襄县|
清原|
邓州市|
商洛市|
孟村|
临汾市|
龙口市|
巴东县|
青神县|
潼关县|
滦南县|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