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朋友問,那天我發的圖片你看到了嗎?我說沒有啊,最近比較忙,手機里亂七八糟的信息太多,可能沉下去錯過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她說,“你也跟我學學吧,只要每次連續發圈超過三條的,每天發上三次的,我都把他屏蔽了,反正也是亂七八糟的信息,眼不見心不煩。”</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我問,為什么是三三?她說,事不過三嘛!額,有道理。老祖宗的處事哲學看來永遠不過時。</font></h3> <h3>突然想起一句話:后來躺在你黑名單的人,最開始也曾照亮過你的世界。</h3> <h3>我竟很理解她。</h3><h3><br></h3><h3>現在的朋友圈兩極分化的厲害,許多的人把自己越裹越嚴,三天可見,自己可見已是常態;另一部分人卻對發朋友圈熱情似火,一日不見都是奇觀。</h3><h3><br></h3><h3>雖說現在的朋友圈早不是朋友的聚集地,但能蹲在手機上的,總歸有些原因,所以只要有緣加上的,我都不會刪除人家,也很少屏蔽別人。</h3><h3><br></h3><h3>但是如此一來,的確有很多重復的無聊信息影響翻閱的進度,聽了她的話,“不看他的朋友圈”功能也被正式派上了用場。</h3><h3><br></h3><h3>果然,手機頁面清凈了很多。</h3><h3><br></h3><h3>不過回頭看,發現屏蔽的大都是陌生的朋友,熟悉的朋友因為怕錯過什么信息而暫且放過,但能留多久取決于他的發圈頻率是否在容忍的底線,不一定是三三,但每天總不能超過10條吧?</h3><h3><br></h3><h3>任何東西,足以迷惑你的,就足以毀滅你,是可忍孰不可忍啊。</h3><h3><br></h3><h3>也許頻繁發朋友圈的人不知道,他背后的朋友是多么努力地在堅持瀏覽,而堅持時間的長短真地取決于友誼的深淺。</h3> <h3>有網友總結過朋友圈最討厭的幾件事:</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頻繁發廣告。</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大量負面信息。<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刷屏,矯情。<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請求關注,投票,砍價,點贊的。</font></b></h3> <h3>不得不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的不喜歡很可能就是我們的討厭。</h3> <h3>而不管是發廣告還是秀恩愛,頻次是最大的痛點。朋友圈是公眾場地,你的一切行為將影響到別人,所以還是思索下他人的感受。</h3> <h3>你雖然發的是自己的手機,侵占的卻是別人的地盤。人家如果忍無可忍也就無需再忍了。</h3> <h1><b><br></b></h1><h1><b>真的沒人喜歡看廣告</b></h1> <h3>這么說做微商的朋友可能覺得有點逆耳,但現實就是這樣不容掩飾——真地沒人愿意看廣告。</h3><h3><br></h3><h3>那些勉強還在看的,真的不是因為廣告,而只是因為發廣告的人是你,勉強支撐地是你們的友誼。</h3><h3><br></h3><h3>如果覺得難以理解,就想一想自己看電視的時候,突然出現廣告的心情,絕對是想去如廁的心情啊。</h3> <h3>數量頻次無下限,地毯式輪番轟炸,真的自己感覺不到有點不妥嗎,而且最重要的,到底還有多少人在看?</h3><h3><br></h3><h3>很可能被屏蔽的只有自己在系統里唱獨角戲了。</h3><h3><br></h3><h3>不是不能發廣告,而是凡事都有個界限,不能為了一點微薄的利益而葬送掉節操,畢竟人與人的感情是經不起考驗的。</h3> <h1><b><br></b></h1><h1><b>數量決定“質量”</b></h1> <h3>發朋友圈的數量真的決定著朋友在你心中的質量。</h3><h3><br></h3><h3>就算是發廣告,如果他3天發一次,那么再無聊的廣告你都能接受,如果他一天發三十次再美的畫面也讓人嘔吐。</h3> <h3>還有一種令人生厭的行為是負面信息爆棚,紅塵陌上,誰的人生會沒有痛苦與消極?</h3><h3><br></h3><h3>天天發一些陰暗的負面信息,仿佛整個世界都虧欠他,這樣的朋友圈不發也罷,因為在別人的窺探里,你的修為與素養碎了一地。</h3><h3><br></h3><h3>有的還在朋友圈這個公眾場所罵人,言辭激憤,除了讓人感覺到你的軟弱無力,真的就剩一地雞毛了。</h3><h3><br></h3><div>當你學會了控制脾氣,才會證明懂得了什么叫沒必要。你最終會發現,生活里那些真正的狠角兒,都不是能言善辯的人,而是謹言慎行;他們不因憤怒而失態,而是不動聲色地給生活一個個下馬威。</div><h3><br></h3><h3>假如笑,全世界跟著你笑;假如哭,只能一個人哭。</h3><h3><br></h3><h3>有些事,即使再好的朋友也不一定能與你感同身受,何況那些素昧謀面,或者泛泛之交的人?</h3> <h3>現實也許會有些殘忍,但畢竟它就是現實:除了愛你的人,真的沒有人會處處留意你的消息。</h3> <h3>不管是曬幸福,秀恩愛,曬旅游,曬自拍等,分享得太多,除了讓人厭倦,真地不會增添半點樂趣了。</h3><h3><br></h3><h3>有時候,孔雀開屏真不如蜻蜓點水,美好的感覺從來都源于彌足珍貴,而絕不是泛濫成災。</h3><h3><br></h3><h3>還有那些請求關注,投票,砍價,點贊的,真地就別難為自己了,人家是給你點呢還是點呢?</h3> <h1><b><br></b></h1><h1><b>適可而止才能細水長流</b></h1> <h3>其實自己不是圣人,也會犯些俗氣。</h3><h3><br></h3><h3>有的時候出去玩,看到好景好物,也忍不住想多多分享,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再美的風景也不分享過三是自己的底線。</h3><h3><br></h3><h3>如果純粹為了留念,幾個t的硬盤是最好的歸宿。</h3><h3>當然,分享歡樂的心情足可以理解,打擾的節奏最好點到為止。</h3><h3><br></h3><h3>因為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你怎敢確定別人是同樣歡樂還是只覺得煩擾?</h3><h3><br></h3><h3>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畫面也不同,但是不管怎樣,對自己的欲望有所節制,過猶不及總是有道理。</h3><h3><br></h3><h3>不讓自己的歡樂與悲傷變成別人的負擔,是朋友圈里的基本底線吧。</h3> <h3>可以偶爾任性,但不要成為慣性。</h3> <h3>因為被屏蔽了的朋友基本就很難做朋友了,所以每個人的羽毛都值得珍惜。</h3> <h3>而怎樣有教養地評價別人的朋友圈?有人總結了幾個規律:</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1. 好玩有趣的事給予點贊。除了敷衍的“點贊之交”,還有“我在默默關注你”的含義。</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2. 不要在別人的朋友圈里直接發表批評性評論,不同意見可以小窗發送。</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3. 不回復別人的評論是很傷感情的行為,如果不能及時回復,也最好補上評論。</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h3><b><font color="#808080">4. 朋友圈是個社交場合,表達的是禮尚往來、及時關注的態度,所以不要太耿直與犀利。</font></b></h3> <h3>當然,朋友圈是每個人分享喜怒哀樂的中央,想怎樣做是別人的自由。</h3><h3><br></h3><h3>我們不能操控別人的行為,就只好操作自己的手機,拉黑、刪除不人道,屏蔽就會粉墨登臺。</h3> <h3>有人說,“唯有在朋友圈的圖片與文字之間,你才可以看到你想要的完美世界”,那么別讓頻繁的雜音打亂這份完美。</h3> <h3>如果你只顧把朋友圈當做主攻的戰場,把朋友當成進攻的對象,那么也就沒人愿死抱著舊情不放。</h3> <h3>就像有人說的:沒有結局的故事太多,你要習慣相遇與離別。</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end——————</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5>提示:美篇界面二維碼不識別,轉發朋友圈或自己微信,長摁,加入公號,更多最新文章等你。</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潼关县|
丰顺县|
大邑县|
玉溪市|
黄龙县|
黄平县|
开封县|
敦化市|
武夷山市|
大荔县|
固原市|
宝坻区|
安西县|
准格尔旗|
乌恰县|
永兴县|
临潭县|
交口县|
务川|
长垣县|
慈溪市|
鄯善县|
洪江市|
庆云县|
西乌|
太白县|
朔州市|
澄江县|
英吉沙县|
西昌市|
丹寨县|
通城县|
汪清县|
梁平县|
正镶白旗|
文水县|
临朐县|
滕州市|
红桥区|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