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父母都快八十了,一生辛辛苦苦,與土地打交道,養成了生命不息,勞碌不止的習慣。從鄉下老家搬到鎮上住后,仍念念不忘伴隨了他們一生的土地。硬是千方百計從街附近租了兩塊菜園,種些蔬菜和雜糧。每年總會收獲兩籮筐蕎麥,然后軋出粉。每逢雨天或晚上,娘就會用蕎麥粉做出各式各樣的一餐,如蕎麥餅,蕎麥豆粑,蕎麥疙瘩……雖然不及美食的色香味形,也不及大廚手下的玉盤珍饈 ,卻是健康營養原汁原味的家的味道!</h3><h3><br></h3><h3>前幾天,我把娘正在做蕎麥豆粑的視頻發到了美友交流群,惹得美友們紛紛羨慕嫉妒沒有恨??,并有美友說這種吃法沒見過,所以想今天整理出來,一來大家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學以致用,二來給娘的廚藝留下一個紀念。??</h3> <h3>凡是見過蕎麥的人都知道,蕎麥開白花籽黑褐色,味道帶苦澀。所以做蕎麥食品一般都要摻入麥粉或山芋粉,為了提高營養和口感,還可以加入幾個雞蛋。</h3><h3><br></h3><h3>娘一般都只摻入小麥粉,按5:5配方,放入大瓷盆里,然后加入冷水,邊加邊攪拌成稀糊狀。放置15分鐘,娘說是為了讓麥粉充分融合吸水浸透。</h3> <h3>燙豆粑最適宜是鄉下的柴火灶,大鐵鍋,操作更方便容易,味道更純正。先大火將鍋燒熱,然后持續小火。圍著熱鍋的中下部淋上一圈菜籽油,用鍋鏟將油分散均勻,娘說,是為了防止面糊粘鍋,便于翻動。</h3><h3><br></h3><h3>開始倒入瓷盆里的蕎麥面糊,并迅速用鍋鏟將面糊向四周抹平,成一個大圓形,邊加熱邊用力向四周擠壓,盡量使其厚薄均勻。等待圓的周圍已經燙黃,中間面糊已經燙干,再快速將整塊圓餅翻過來燙另一面。這時動作宜利索一點,一氣呵成,以免遲疑把餅扯碎或者燙焦燙黑。</h3> <h3>大約5分鐘,燙熟的蕎麥餅,熱乎乎的香噴噴的,迅速取出鋪在一邊的砧板上或竹筲箕上,冷卻。然后繼續燙第二張,第三張……記得每次燙前都要淋油潤鍋。</h3><h3><br></h3><h3>其實這個時候蕎麥餅己經熟了,可以食用,北方的朋友可能就是直接用它卷大蔥大蒜吃,也是美味。</h3> <h3>今天我要介紹的是娘的做法,將燙熟的蕎麥餅切碎加青菜一起炒著吃。??我們稱之為炒豆粑。</h3> <h3>春季最好的青菜莫過新鮮的白菜苔,鮮嫩甘甜,清香可口。將白菜苔炒至六分熟,放足油鹽,我們多用菜籽油。</h3> <h3>將冷卻的蕎麥餅卷成圓筒形,放在砧板上壓扁,然后切成一圈圈細筒,倒入半熟的白菜苔上,同時添加適量豬油,則香味更濃。再大火翻炒,并放入切好的大蒜。霎時間,熱氣繚繞,香味撲鼻。稍后,呈現在眼前的炒豆粑即可裝碗食用,清香爽滑,營養豐富。無需任何下飯菜,都可以來兩碗。????</h3><h3><br></h3><h3>我們這里還有人把這種炒豆粑當下酒菜,也是芬芳齒頰,回味無窮。</h3> <h3>祖國醫學認為,蕎麥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開胃寬腸、消食化滯的功效。蕎麥含有豐富膳食纖維,是一般精制大米的10倍。同時還含有煙酸和蘆?。ㄊ|香甙),蘆丁有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軟化血管的作用。蕎麥是老弱婦孺皆宜的飲食。對于糖尿病人更為適宜。(摘自網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左贡县|
贡觉县|
板桥市|
临泽县|
建瓯市|
闽清县|
静海县|
高青县|
吉木萨尔县|
买车|
南靖县|
庆阳市|
利辛县|
普格县|
滦南县|
南陵县|
河源市|
油尖旺区|
磐安县|
化州市|
延安市|
琼中|
乌兰察布市|
建始县|
中江县|
修文县|
平凉市|
富源县|
噶尔县|
伊宁市|
特克斯县|
安西县|
钦州市|
屯昌县|
贵州省|
开封县|
上高县|
高邮市|
宝清县|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