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塵封30年前的淮南黑白老照片

曹輝

<h3><font color="#010101">  【題記】喜歡攝影很多年了,自然就喜愛和收藏有歷史的黑白老照片,有紙質的,亦有電子版的,包括平時在網絡上發現的清晰度比較高的老照片,我都根據資料的價值和主題的偏愛進行一些收集與收藏。下面是我目前保存的部分30年前紙質的淮南黑白老照片,拍攝者有的是我多年的攝友,更有一些是我當年攝影的“老師、前輩”……</font></h3> <h3> 這些塵封30年以上的黑白影像畫面相信對“80后”的人們來說,幾乎是陌生或沒有看過的,相信這些黑白老照片對許多“70后”以前淮南人以及在外面生活或工作的淮南老鄉來說,都是能引起一些當年青春記憶的,并對我們共同回憶“激情燃燒的歲月”,肯定有一定“價值感”和“共鳴”的。</h3> <h3>  19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向大江南北,亦吹向了淮南城鄉各地,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開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個世紀1978年至1988年的這十年,同樣也是中國經濟飛速增長的十年。那時候的淮南許多風景、建筑依然未有多大的變化,交通道路沒有現在方便,旅行還不像如今這樣的普及和便捷。</h3> <h3>  從照片中我們不難看到,那時候的城鄉面貌與老百姓的穿著當時還沒有多大的變化,顏色也比較單一,明顯沒有現在豐富多彩。市場經濟還處在計劃經濟時期,生活用品肉類、豆類、糧食、煤球以及家用電器名牌自行車、電視機、縫紉機等仍憑票供應。(圖為80年代的洞山“大鵬展翅”塑像,后更新)</h3> <h3><font color="#010101">  那時候對每個人來說,世俗民風都是無比的真實、淳樸,老百姓大多單純也快樂著,只是沒有現在文化娛樂和物質條件更加的豐富,當然照片也大多是黑白的單一色。因為愛好攝影,同樣也喜歡收藏老照片,于是經過多年的積累,就自然收集和保存了一些有關于淮南的部分老照片。這些老照片對不少80、90后,甚至“00”后來說還是十分罕見的,下面只是我收藏的一部分,不可能面面俱到,再說篇幅也是有限的,今天拿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只要能勾起一些同齡人的回憶就足夠了,通過呈現給大家,我相信這更會讓年輕一代直觀到我們國家和淮南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變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晃30多年過去了,這個畫面是淮南站1986年元月3日建成投用時的情景,現在看起來就不能與近幾年新建的火車站相比了,地下過道電梯沒有不說,上火車車廂梯子高度太高,對那些攜帶沉重些旅行箱的旅客上下車帶來極其不方便。作為地級市的淮南站整體甚至落后于一些縣級火車站的設施條件,候車室內竟然沒有衛生間(好在2018年初開始進行改造)】</font></h3> <h3>  【80年代中期建成的洞山賓館在那個年代還是屬于比較高的檔次,幾十年來對淮南市改革開放和市政府的對外接待、聯絡提供了優異地條件。后來他們靈活經營,面向百姓,許多年輕人在賓館舉行了婚禮,十幾年來我陸續也參加了幾回婚禮宴請,感受到了時代的變化。那里的風景也不錯,尤其是梅園里梅花綻放的季節,更是我喜歡攝影的好去處。】</h3> <h3>  【1986年建成使用的淮南市財金大廈看起來很眼熟吧,當年還是很氣派的,那時候可是淮南的標志性建筑物,施工單位為市建四公司,建筑面積9577平方米,共16層,當年是淮南市最高的建筑。現在就太一般了,如今20層以上的樓房比比皆是,甚至30層以上的高樓也不在少數。】</h3> <h3>  【看了這個畫面,你很難想到這是征訂報刊雜志的場面,80后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那時候的《大眾電影》、《電影畫報》等緊俏雜志不是老訂戶一般訂不到的。該圖就是田家庵郵電支局的同志為增加報紙的發行量,全局上下廣泛宣傳擴大訂戶,正在辦理報刊雜志預訂工作。看看現場,預訂人員多么踴躍。】</h3> <h3>  【80年代淮南交警一中隊針對夜間拉煤運貨等行車違章多的問題,組織干警經常利用業余時間上路檢查,努力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當年車輛沒有現在多,交通警察自然人員少些,現在車輛多了,管理難度更大了,隨著交警隊伍的“擴充”,于是我們身邊又多了一個新名詞“協警”。】</h3> <h3>  【先告訴你這不是公交公司,這是1986年淮南市汽車運輸公司“春運”時的畫面,他們從春節前夕到正月初四的統計報表顯示,己接送旅客30萬人次,并增開了102個臨時班次,圖為他們正在刷洗和檢查車輛,迎接第三次客運高峰的到來。這也是當年百姓交通旅行中的一支重要力量。】</h3> <h3>  【這就是80年代淮南市的公交車,畫面是時任市婦聯副主任李素華和公交公司黨委書記段昌志等正在慰問被市婦聯命名“三八紅旗集體”的四臺車組全體人員,那時候每輛車都有專門的售票人員,不像現在可以投幣上車。】</h3> <h3>  【這個畫面是1986年夏天的公交公司三路線,在當年三路線營運里程、運量、票款收入、利潤等主要指標均占全公司18條線路之首,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公交優質服務線路。如今,淮南市公交線路已遠遠超過原來的18條線路了,但三路的各項運營指標可能仍是處在前列的。】</h3> <h3>  【1986年元月26日成立的淮南市龍湖畫會,全市各條戰線的56名業余美術骨干和愛好者首批入會,時任市委書記王樂平、原市長潘效安任名譽會長,時任副市長張振明任會長,就是現在看來陣容也是蠻大的,再看看現場氣派不氣派?】</h3> <h3>  【1986年11月15日,淮南市青少年宮隆重舉行了開宮慶典,時任省關懷下一代辦公室主任李世農和時任市委書記王樂平及少年兒童2500余人參加了開宮慶典和剪彩等活動。青少年宮去的少,只聽說當年我們少年時代在業余體校體操隊一同訓練的隊友李佳在那當舞蹈老師,后來她考入了市歌舞團,多年后在少年宮辦舞蹈班堅持到現在不容易,但離開體校后一直未見。唯一去過一次還是因為共青團工作,當時團市委書記是王玉成,記得當時周維敏也在。旁邊的工人文化宮我去過多次。】</h3> <h3>  【這架戰斗機也是少年宮投用后某空軍第49師把參加過“抗美援朝”戰斗中屢建戰功并“退役”的前蘇聯生產的米格--15比斯殲擊機,贈送到這里的,飛機身長10.1米,高3.7米,屬于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戰斗機型。飛行高度15000米,武器為一門37毫米機炮,兩門23毫米機炮,備戰200發。該飛機已經在這“安家”30多年了,當年70、80后的少年兒童爭先恐后與它合影留念,當然,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在就沒有那么稀奇了。】</h3> <h3>  【這是淮南京劇名家俞宗瑩30多年前的一幅合影照,有紀念意義的是1986年元月17日在上海舉行了收徒典禮儀式,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童芷苓在那一天正式收俞宗瑩為徒,時任淮南市文化局黨委書記晁文茂(左一)及上海文藝界知名人士50余人到場祝賀。圖為童芷苓(左二)、俞宗瑩(左四)等在拜師典禮上的合影,后來我觀看了幾次淮南市的“春晚”,有幸看過俞宗瑩的精彩表演。】</h3> <h3><font color="#010101">  【正月十五鬧元宵一直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節日,80年代老百姓的業余文化生活沒有現在豐富多彩,這個圖就是當年人們傍晚在龍湖公園等待觀看盛況空前的煙火和燈展時的情景,晚上聚集人數達到15萬人,我看過兩次,如果那時候有手機,可以說沒辦法留影,那真叫人山人海。龍湖公園如今面向百姓,不收門票是好事,但公廁衛生管理跟不上,實在是與“3A級”不相符。】</font></h3> <h3>  【淮南市老干部活動中心于1986年7月1日舉行破土剪彩奠基儀式,參加剪彩的是時任淮南市委書記王樂平和到場的50多名老干部。該中心建成投用己30多年了,至今也成為了舜耕山下的一個景點,更豐富了老干部們的業余文化生活。】</h3> <h3>  【“紅雙喜”牌男女襯衫對淮南50、60后的人們并不陌生,當年穿在身上也是很“洋氣”的,生產單位是由市手管局、洛河鎮工業公司和上海襯衫三廠聯營的,1986年前后對外叫“淮滬聯營襯衫廠”。因款式新穎、質量優異,遠銷國內十余個省市,年產近20萬件,這個畫面就是1986年初該廠技術人員在生產現場進行“QC”攻關。】</h3> <h3>  【第一眼看上去有些像龍湖公園,這可不是公園,這是大通區上窯鎮政府1986年期間花大力氣改建的上窯鎮農貿市場街面一角。實際也是那一年,該鎮445米中心街才建成水泥路面,并同步解決了人行道、路燈、下水道、自來水、電訊配套工程等。上窯水泥廠也是那時上馬的,我還參加了投產慶典的幫忙。后期經常去上窯參加射擊打靶和淮化支援那里建設的“淮化苑”,包括常去后來建成的“新四軍紀念林”】</h3> <h3>  【這個畫面可是當年的淮南市毛紡織廠生產現場,當時480錠擴建項目建成并剛剛完工投產,后來該廠經營管理出現問題,許多產品包括呢子布料廉價出售,人員分流到各單位,也有分流到淮化成為了我的同事。】</h3> <h3>  【該場景是謝一礦職工物價監督檢查站人員,維護群眾利益,嚴格執法,敢于碰硬,當眾焚毀沒收來的市場上不合標準的秤。看來短斤少兩現象還是蠻多的,那時候我自己買肉類食品就經常被每斤少個一兩或二兩,偶然通過“放心秤”亦能找回。】</h3> <h3><font color="#010101">  【當年的淮南軸承廠也是紅紅火火的,看看生產車間規模不小,圖中這個場面是全省軸承行業第二次青工技術操作比賽于1986年11月6日至8日在該廠拉開戰幕,當時的青工王正芹、李洪泉分別榮獲磨工和車工第一名。廠里搞攝影的秦欣是我的老朋友。后來還有幸參加《淮南日報》在軸承廠召開的專題會議,順便參觀了幾個車間,還到過同干宣傳工作的劉福國、孫國順家作過客,并對廠區和生活區留下了一些難忘的印象。】</font></h3> <h3>  【當年,淮南軸承廠的產品在全省出口產品抽查中質量均為省同行業之首。圖片中的兩位主人翁看來也只有拍攝者秦欣認識。】</h3> <h3>【當年的安徽造紙廠真是輝煌得相當低調,卷煙廠找上門合作都不張揚,也不明確,只是通過特殊趨道發行內部煙“白紙包”,味道非常好。從圖片上就能看出來,1986年11月上旬時任安徽省省委書記李貴鮮在王樂平、宋長漢等市領導陪同下專程視察安徽造紙廠,并作重要指示,可見這個廠在淮南市的重要地位。】</h3> <h3>  【橡膠三廠那時是很“牛”的,該廠“國營”性質,還帶有大集體“橡膠五廠”,地處姚家灣,三廠的主導產品也是省優質產品:如意牌中統防滑靴,非常暢銷,印象中許多市面上的勞保棉鞋也是他們生產的。這個廠作為老企業也給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故事。】</h3> <h3>  【這個畫面是1986年4月份淮南市橡膠三廠綜合分廠的生產現場,他們當年努力改造產品結構,增加產品花樣,還專門從青島引進了20臺棉毛布機,并采取也邊組裝,邊試車,邊生產的方法,千方百計多創利潤。】</h3> <h3><font color="#010101">  【該畫面是田家庵區國慶路派出所干警正在登記收繳上來的槍枝兇器,1986年元旦、春節前后,他們連續抓獲四起械斗團伙,繳獲手雷、手榴彈、鋼珠槍、散彈槍、自制警棍、三角刀等兇器200余件。那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公開宣判大會的場面,也可以看出當時通過“嚴打”措施,對社會治安的治理和穩定還是起到很大的震懾效果。】</font></h3> <h3>  【1986年淮南市塑料一廠也是響當當的單位,那可是當年效益不錯的地方國營企業,單位好了自然也成為年輕人找對象“加分”的因素。圖為1986年第一季度該廠員工正在調試引進的打包機,爭取二季度試車投產,同時力爭投產四個新產品創省優,編織帶多創出口,拿下全年產值580萬元。】</h3> <h3>  【淮南市特種線纜廠生產的特種安裝線(又名航空導線)1985年就評上了省優產品,被廣泛運用于航空、雷達、火炮、計算機等國防科研項目和生產單位,讓人自豪和驕傲的是我國1984年發射的地球同步衛星中選用了該廠七公里航空導線,可見當年這個廠多牛呀。1986年他們的產值達到1000多萬元。</h3> <h3>  【淮南市物資局引以為傲的手球隊也創下過歷史,那就是1986年8月24日在淮南市體育場舉行的安徽省第六屆運動會,該隊四戰四勝獲得了本屆手球比賽冠軍,這確實是了不得的。這張照片的拍攝者是我的老朋友吳德周,當然那時他也很年輕的。】</h3> <h3>  【圖為1986年春節期間,淮南市標準計量局相關人員聯合工商、物價部門正在對全市4個區、15個集貿市場、103個國營(集體)商店,近2000個攤點,6個糧站進行了商貿計量大檢查。在這次檢查中,他們共沒收不合格桿秤259臺,罰款1723元。看點是他們的著裝,80后的年輕人一定以為他們是軍人呢!】</h3> <h3>【1986年的礦務局望峰崗機廠當年也是非常紅火的,圖為30多年前的大修車間領導班子在研究煤礦急需的采煤機組配套圖紙。】</h3> <h3>  【淮南上窯缸廠生產的陶瓷缸估計70、80年代在淮南市場上比比皆是,幾乎每家每戶都有該廠生產的或缸或盆,80后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個廠還生產一種園林陶瓷硫璃瓦深受各地歡迎。陶瓷琉璃瓦系采用上窯優質原料制成,色澤靚麗,造型古樸,富有民族特色,是園林式建筑的主要材料。遺憾至80年代末期,該廠一直走下坡路,人員分流到各單位,曾經在淮化硝酸車間當班長的趙澤安就是從上窯缸廠分流去的,可惜他英年早逝。】</h3> <h3>  【此畫面是淮南紡織廠工會1986年春節期間舉辦的撥河比賽時的鏡頭,要說紡織廠那也是淮南市當年為數不多,效益特別好的國營企業之一。舉辦豆腐節開始幾年,每年都能在節慶和重大紀念活動中看到紡織廠的花車,車上站著一排年輕漂亮的紡織女工,格外搶眼。90年代紡織廠開始慢慢走出了人們的視線。】</h3> <h3>  【該畫面并不是你想象的淮南煤礦開采現場,而是1986年4月時擁有1100名職工的鳳臺磷礦生產現場的一個鏡頭。當年報道縣辦企業鳳臺磷礦是因為他們自1970年籌建投產以來,實現連續15年來井下作業無重傷和死亡事故發生,被化工部評為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據了解,這個礦早己關閉。】</h3> <h3>  【圖為1986年的淮南皮件廠生產現場,淮南皮件廠因為在大通,所以對我來說比較熟悉,這個廠生產的皮手套等勞保用品、衣箱很有名,1985年該廠僅出口手套23萬打,產值200多萬元,創外匯80萬美元,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地區,深受用戶好評。后來像“魔咒”一樣,與周圍的搪瓷廠、服裝廠、鋁材廠、金屬制品廠等,因發展沒有優勢可言,被市場淘汰。】</h3> <h3>  【1986年4月的皖淮機械廠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調試機組,當年該廠在貫徹保軍轉民,以民養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在努力發展民用生產,并從意大利專門引進了一臺具有八十年代先進水平的高壓發泡機,填補了省內的一項空白。】</h3> <h3>  【1985年下半年,皖淮機械廠還“找米下鍋”,大力發展童車生產,1986年元月首批300多輛投放市場很快銷售一空,圖為當年的童車生產線一角。這個廠地處八公山區黃山社區,后來企業進行了重組,90年代去一次過后,再也沒去過,不知后來如何。】</h3> <h3>  【要問大通洛河鎮“洛澗市場”何時投用的?這張照片可以告訴你,1986年4月13日上午,在這里隆重舉行了開業典禮,時任淮南市市長宋長漢、副市長洪志光等領導同志為市場開業剪彩。那時候的工商管理人員的服裝現在看也是很前衛的。】</h3> <h3>  【看起來圖片上這個女孩有些像張海迪,她叫唐海燕,1986年她也是淮南電視臺和報紙媒體上的新聞人物,當年她是望峰崗選煤廠待業青年,她身殘志不殘,被群眾譽為張海迪式的好姑娘,值得稱贊的是唐海燕光榮參加了安徽省先進人物報告團。圖為匯報團全體同志到唐海燕家作客時的情景。】</h3> <h3>  【唐海燕那年22歲,她有著自強不息,忘我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美好心靈,最令人稱道的是自費開辦了一個墨玉香畫館兼營照片印像與放大。幾年來,她還義務為群眾裁剪服裝2000多件,被當地群眾稱之為“唐海迪”。1985年底被淮南市婦聯命名為“市三八紅旗手”。】</h3> <h3>  【1986年4月6日至9日,安徽省先進人物匯報會先后在我市洞山、田家庵、大通、八公山、謝家集、鳳臺縣等地區舉行了十三場報告會和六次座談會,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圖為當年4月6日上午匯報團在洞山市直禮堂舉行報告會的情景。當然,如今洞山那個市直禮堂也已被拆除改建住宅小區和健身活動場所了。】</h3> <h3>  【1986年4月6日,安徽省先進人物匯報團蒞臨淮南,受到了淮南市時任黨政領導王樂平、宋長漢等同志的親切接見。圖為當年接見后的合影留念照片。】</h3> <h3>  【圖上正在86年春節前夕作報告的小伙子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滾雷英雄”,他叫柏華春,30多年前的他那時也只有20多歲,因為我88年至90年代初在淮南市橡膠一廠住過,門鄰小關與他是戰友,一同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作,他們經常來往,我們經常見面,故認識了他,后來我搬到淮化集團以后未再聯系。】</h3> <h3>  【1986年的時候,淮南針織廠還是一家效益非常不錯的國營單位,記得當年該廠招工時很多年輕人爭先恐后參加報名和考試。圖上的主角叫媛媛,那時是共青團員,她1986年在大戰元月開門紅活動中,原訂個人定額600件,她竟然突破了1800件大關,提前20天完成了任務。估計她現在已經退休了,那個年代還是計劃經濟時期。】</h3> <h3>  【在計劃經濟時期,面粉廠同樣是經濟收入非常穩定的單位,淮南市面粉廠對大家的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那時也是市屬骨干企業之一,員工多時600多人,文革時期該廠就成立了革委會,主任是早在1961年就到這個廠工作的王先耀,圖為1986年欣欣向榮、干凈整潔的生產車間一角。后來經過改制,無論規模和人員都沒有達到80年代的水平。】</h3> <h3>  【對于70后前出生的淮南人可能印象比較深刻一些,每逢春節我們都會購買或批發淮南肉廠生產的香腸,那時候身體棒,騎著自行車從洞山到田東,成箱子買來再分給門鄰一些,記得廣式香腸多一些,味道相當好。早在1986年8月該廠就從丹麥引進先進的灌腸機械生產設備,每小時可灌腸二噸,比原來手工灌腸提高生產效率十倍。圖為當年新引進的生產線裝置。】</h3> <h3>  【1986年元月11日洛河發電廠一號機投產祝捷大會結束不久,該廠俱樂部工程如火如荼的正在建設之中,俱樂部總面積1560平方米,負責施工的為淮南市第二建筑公司。圖為1986年在建時的施工現場。】</h3> <h3>  【30多年前的曹淮根看上去還是很英俊瀟灑的,淮南市電視臺和新聞媒體的老同志對他都很熟悉的,他是淮南市最早從事電視攝制工作的,僅80年代初的幾年里,他共采錄了近800條電視新聞和專題,其中1985年他被安徽省電視臺就采用了68條,中央電視臺采用了7條,并在華東和全省新聞會議上榮獲二等獎和三等獎。】</h3> <h3>  【這些孩子現在應該都有30多歲了,這是1986年期間的洛河鄉幼兒園,當年從事教學工作多年的老教師馬秀同志,自1982年退休后,為了幫助政府解決農村孩子入托難問題,主動自辦一所鄉鎮幼兒園,贏得了政府的重視和當地群眾的贊揚。】</h3> <h3>  【淮化地區的人們對這個場景可能熟悉,但也限定在90后以前出生的人們,因為淮化興化公司汽水廠很多年就不生產了。80、90年代汽水廠不僅生產小瓶汽水,還生產大啤酒瓶裝的汽水,另外還生產散裝汽水,每到夏天都發票全天候供應,廠區、生活區都設點供應,一個字那叫“爽”呀!話說回來,在那個年代,嚴格來說不能以現在的衛生標準衡量,但喝自己自產自銷的汽水放心,白糖成袋成袋的投入,那貨真價實呀。那時散裝汽水都是電瓶車拉送,職工喝不了都拿塑料桶往家帶。】</h3> <h3>  【這幅照片拍于1975年,算起來也有40多年了,放這幅照片不僅僅因為自己在上面(后排左四),另一原因是這些年輕人當年在淮南市業余體校體操隊訓練和學習,就當時條件來說這是十分難得的一幅合影照,他們從姚家灣化校位置連走帶跑奔赴到舜耕山坡上用120照相機拍攝的。一年后他們各奔東西,其中有的成為了老師,有的成為了公務員,也有在事業單位和企業工作幾十年,甚至有的工作在外地再沒有機會相互再見,這么多年未能相見很是想念。】</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1> <b> 謝謝觀看!</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县级市| 栖霞市| 卓资县| 和平县| 岑巩县| 麦盖提县| 仙游县| 淳化县| 马边| 陕西省| 黄山市| 茶陵县| 万载县| 如东县| 保亭| 元谋县| 甘孜| 中牟县| 淮阳县| 安泽县| 南昌县| 兴义市| 依兰县| 鸡东县| 崇文区| 民县| 固镇县| 弥勒县| 微山县| 东山县| 兴安盟| 禄丰县| 百色市| 剑川县| 丽水市| 长垣县| 家居| 浦城县| 香格里拉县| 龙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