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縣城政府路保安公司旁有一條巷道叫北門路,沿著這條巷子一直往北走500米左右,便來到人們習慣稱呼中的“城隍廟",實際這是一座名為"崇真觀"的道觀。但在社會上知其崇真觀名的人少之又少,而城隍廟卻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地名。我們也就入鄉隨俗稱其為城隍廟。</h3><h3> 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后經明嘉靖三十三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四十五年三次維修擴建,建成左有樂善祠、右有廣福寺相襯的廟宇軒敞,棟宇森嚴的建筑。</h3><div> 城隍廟紅紫石牌坊大門內,一進三臺五棟,由低而高,門廳較小,中廳、上廳寬敞高昂,幾十根碩大的木樑柱由下向上望去,蔚為壯觀。 </div> <h3> 城隍廟供奉的神稱為“顯佑伯"。</h3><h3>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始,為了穩固統治,保證社會穩定,除了重典治理外,還需要為老百姓建立起一種信仰,使人們有敬畏心理,便要求吏部指一人以神之名在各地設立城隍,并敕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等四城城隍為"王",府城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二品)",州城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靈佑侯(三品)",縣城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四品)"。武平是縣城,故設立的是顯佑伯。</h3><h3> 城隍廟的顯佑伯神像旁是慈惠夫人的神像,兩尊神像大小如凡人,烏紗金冠,紅袍紫裙,莊嚴慈祥,目神炯炯,栩栩如生。</h3> <h3> 明太祖朱元璋曾與翰林院學士宋濂在交談中說:"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立城隍的目的是教化民眾,要民眾在社會活動中的行為符合統治者的利益,以維護社會穩定,鞏固統治政權。所以在城隍廟幾十根木柱上撰寫了發人警醒的楹聯:</h3><h3> 世事如棋,讓一著不為虧我,</h3><h3> 心田似海,納百川方是容人。</h3><h3><br></h3><h3> 反觀自己難全是,</h3><h3> 細論人家未盡非。</h3><h3><br></h3><h3> 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h3><h3> 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h3><h3><br></h3><h3> 奸邪到此終無益,</h3><h3> 良善于斯卻有榮。</h3><h3><br></h3><div> 正直聰明,善惡鑒觀厘不爽,</div><div> 秋毫洞察,吉兇報應總無差。</div><div><br></div><div> 拜斯人必學斯人,莫糊塗磕了頭去,</div><div> 入此廟便仰此廟,當仔細捫著心來。</div><div><br></div><div> 翹首一瞻,覺神目棱棱不禁落膽,</div><div> 躬身三拜,把自心問問且慢叩頭。</div><div><br></div><div> 何必問吉兇,或是或非爾心豈無感覺,</div><div> 無庸少趨避,為善為惡神明自有顯靈。</div><div><br></div><div> 為惡必滅,為惡不滅祖宗有余德,德盡乃滅,</div><div> 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盡乃昌。</div><div><br></div><div> ……</div> <h3> 說起建城隍廟(崇真觀),還有一段傳奇故事。據我縣中赤鄉上赤村的幾位老人說,上輩老人留下的傳說,城隍廟廟址是原上赤張姓祠堂舊址。明朝初期,為爭執這塊地基,上赤張姓人與城北何姓人打官司,官司持久不決,張姓人便到城隍爺那里行香許愿,若能依理打贏官司,定將這塊原張家祠堂舊址作為新建城隍廟用地。不久,官司決案,張姓人勝訴。張姓人信守諾言,獻出地基,并籌措銀兩,偕同當地的善男信女一起建廟,又從本村深山中砍伐上好的樟木送到縣城雕刻神像。此后的幾百年來,凡城隍廟的大廟會,主事者必恭請上赤張姓赴會的長者坐首席,這已是約定俗成的事。據說有一年的一次廟會上,有一個不知情又不知趣的人冒冒失失地坐上首席,竟在席間被不知何物鯁喉,不得下咽。</h3> <h3> 新中國成立后,寺廟活動大都停止。城隍廟兩邊的樂善祠和廣福寺相繼荒廢倒塌,被人占作他用。而城隍廟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被糧食部門作儲糧之地,安裝谷倉放糧。六十年代后期,糧食部門統一建立糧庫后,這里成了當地生產隊農家肥料的儲存地。城隍廟遭到破壞,加上年久失修,屋漏墻頹。</h3><div>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中國傳統文化逐漸復蘇,宗教信仰得到恢復,當地的一些熱心人士自發地組織起“崇真觀文物保護理事會",善男信女們慷慨解囊,捐錢捐物出力,修復了城隍廟,重塑顯佑伯、慈惠夫人神像。城隍廟又恢復了舊時光彩。</div><div> 城隍廟的修復和恢復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一九九O年被縣政府確認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二0一七年十一月被省文物局公示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即將為省政府發文確認。</div> <h3> 城隍廟恢復活動三十多年來,歷屆文物保護理事會都組織熱心人士和善男信女們積極做好文物的保護和修復工作,特別是近幾年來,不但逐步完善和修復了城隍廟的原來面貌,還籌措資金贖回原廣福寺舊址,重建了廣福寺。</h3><h3> 此圖和上一幅圖為重建后的廣福寺。寺中供奉的財神菩薩、五谷大帝、土地公公三尊神像。</h3> <h3> 這是城隍廟恢復活動后在對面山腳下新建的觀音廟。</h3> <h3> 城隍廟恢復活動以來,每年有三次較大的廟會:一是正月十三日的祈?;顒?二是農歷七月二十四日城隍爺生日的祝壽活動;三是農歷十二月十三日的還福(還愿)活動。開展這些活動時,方圓百里的善男信女們帶著美好的祝愿,挑著豐碩的祭品前來參加,熱鬧的場面很是壯觀。</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屯门区|
东城区|
偃师市|
北流市|
拜泉县|
扎鲁特旗|
称多县|
永安市|
天镇县|
嘉鱼县|
五常市|
德庆县|
乌拉特后旗|
清涧县|
寿阳县|
长沙县|
剑川县|
南皮县|
绩溪县|
蒙山县|
故城县|
时尚|
依安县|
巴彦淖尔市|
双流县|
宽城|
九龙城区|
和顺县|
墨竹工卡县|
晋州市|
萝北县|
杂多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万载县|
登封市|
中方县|
衡山县|
普兰店市|
绥化市|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