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此樁是6年前在花市上買的生樁。當時迷戀臨水式盆景,追求動勢美,喜歡飄逸的感覺,陸續購進了一批小樁,而獨缺臥干……</h3><h3> 當看到該樁時還是為之一振:主干勁道蒼老,收尖過渡自然,較美的左后干與前干交叉;側面飽滿,但根盤凌亂,不在一個層面圖……好在價格不貴,遂買下,重切根部,調整樹勢,向右傾斜,擬作臥干臨水。</h3><h3> </h3> <h3> 生樁重切以后在橢圓淺盆中放養,樹勢很快復壯,2年后初現雄花,當年嫁接。為提升樹格,忍痛截短了左后的交叉干,期待短截口處逼芽成功,次年再補接。(因手機故障,當時短截時的照片遺失,實在遺憾??)</h3><h3> 因為援藏緣故,2年前下地放養至今……樹勢很壯,準備上盆調整至觀賞位。(正面圖)</h3> <h3>(背面圖)前根截口十分明顯,但可喜的是截口后部逼出了2枝大根,約2厘米粗,已能支撐起樹樁。今天擬將截疤做美化處理。</h3> <h3>(左側面圖)人工培養的根盤初具美感,霸氣初露。</h3> <h3>(右側位圖)嫁接好的枝條已有2-3級。</h3> <h3><font color="#010101">(俯視圖)由于前后分幾年嫁接的原因,枝條粗細不均。雖由人做,但空間布局合理,渾然天成。</font></h3> <h3>(1)左后干截口(約5厘米)特寫</h3><h3>(2)逼芽成功后,補接口(約3厘米)特寫</h3><h3><br></h3> <h3>從另一角度觀察左后干的截口和嫁接口(愈合相當滿意)</h3> <h3> 前頂嫁接口(約3-4厘米)特寫</h3> <h3>根盤主根截疤(1)約7厘米,(2)約9厘米</h3> <h3>“美容”后的根部截口</h3> <h3> 經過美容處理以后,在觀賞位(背面)沒有任何痕跡。</h3> <h3> 總之,我處理金彈子根部大截疤的經驗是:生樁先放養5-6年,然后再洗根。剪除一些不美的根系,留下有前途的根重點培養。(今天的作業就是如此)以后每3-4年換一次盆,整理根系……從養生樁算起,大概十幾年后,即使當初再丑的根系,都會培養成很美的根盤。</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龙|
吉隆县|
莎车县|
九龙坡区|
昌图县|
岐山县|
杭锦后旗|
青州市|
天等县|
宁河县|
平阳县|
武宁县|
北海市|
岑巩县|
潼关县|
酉阳|
长治市|
陈巴尔虎旗|
阳新县|
徐闻县|
九龙坡区|
永城市|
南城县|
大余县|
响水县|
舒兰市|
大石桥市|
永靖县|
剑河县|
顺昌县|
蛟河市|
昌都县|
合山市|
洪湖市|
乌审旗|
阆中市|
江陵县|
搜索|
麻栗坡县|
沈丘县|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