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很早就聽說沙窯村也是一個有特色的傳統村落,正月初六終于成行。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了位于縣城西北29公里的河北省井陘縣小作鎮沙窯村。(其實路上邊走邊停)</h3> <h3>沿途小景致</h3> <h3>沙窯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全村共有170戶,500多口人,(目前實際常駐人口只有100多人)村域面積20平方公里,沙窯村四面環山,地勢南北走向,形成一溝兩岸兩塄四面坡,它背靠風景秀麗的大臺山、尖脖山,東倚雄偉蜿蜒的鐵龍山,南有千畝油松,東有百畝翠柏,春夏碧坡千頃,深秋南山、西山滿山黃櫨、千棵柿樹,萬山紅遍。</h3> <h3>出發前還在猶豫輕度的霧霾天氣,可是到了山里,天氣藍的沒有一絲云彩</h3> <h3>沙窯村歷史悠久,相傳宋元就有人居住,并建有寺院,元末明初井陘是古戰場,元軍火燒太行山,寺院被毀,原有寺院遺存兩株古槐,其中一株枯死,僅存一株八百齡古槐存證。明成化年間,賈莊村貧民崔氏遷此立莊,以姓氏起名為崔家莊,后因村中有三個沙石坎,故以改為沙窯村。以刨坡為修地為主,繁衍生息,歷代傳承。</h3> <h3>現在沙窯村最具有特色的是明代晚期的崔氏古居。也是這個山村的第一姓氏。崔氏故居位于沙窯村中心古槐之下,院子坐南朝北。原來四面都是瓦房,上方臺階五尺高,面闊六間。西廂房兩層棗棚,東廂房為平房,臨街五間瓦房。正門兒院內有隔山隱壁墻。現大部分已毀,遺跡尚存。</h3> <h3>沙窯村依山而建,自然形成的另一個特點:上面一家的院落,是下面一家的房頂</h3> <h3>清朝至民國。完整的四合院還有八處,石窯洞120眼,建國后所建石窯洞429眼。</h3> <h3>沙窯村古寺廟很多:像老母廟、奶奶廟、三圣母廟、龍王廟、關帝廟、蟲王廟、馬王廟、山神廟。還有其他一些墓碑保存的相對比較完整。</h3> <h3>石窯洞的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夏天不用空調,冬天用火炕和火盆取暖就可以。敞亮干凈,漂亮氣派。在清末明初只有富裕的家人才能住上石窯洞。居民至今仍在使用</h3> <h3>石窯洞的內墻又券了小窯洞,用于存儲一些小物件</h3> <h3>沙窯村和井陘的于家、大梁江村一樣,同樣是鵝卵石鋪就的石階石巷大石坡。一進村兒迎面也是關公關公閣,過閣就是75°的百米大石坡。全村像這樣的石街、石巷、石坡總長度近四千米</h3> <h3>村里有一位老藝人叫左諾諾,今年七十多歲,刺繡、剪紙還有蒸花糕對于她來說都是特別簡單的一件事情。</h3> <h3>由于這次行程的比較倉促,村里的古樹我沒有拍到,據說村兒里邊兒有一棵風水樹—棌樹,它的樹高25米。古棌樹樹齡大概在六百年以上。樹圍2.38米,樹冠直徑13米樹,樹高10米。像這個村兒里邊兒百年以上的柿子樹就有200多棵,楸樹有一百多棵。</h3> <h3>如果你想貼近自然,享受安逸自得的田園風光,請你到沙窯村一起來尋求心靈休憩之地……</h3> <h3>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載,公眾平臺請聯系授權</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固始县|
昌图县|
昌宁县|
大余县|
县级市|
安平县|
宿迁市|
灵山县|
德格县|
礼泉县|
泽普县|
临朐县|
宁津县|
惠来县|
开阳县|
习水县|
紫金县|
湘乡市|
钟祥市|
沈丘县|
辉县市|
青川县|
海南省|
松桃|
买车|
若羌县|
陇川县|
东源县|
伊金霍洛旗|
什邡市|
江陵县|
横峰县|
辉南县|
贡山|
边坝县|
德化县|
丹东市|
称多县|
布拖县|
多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