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沙溪位于大理劍川縣,是滇藏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陸路碼頭。<br> 前年夏天我曾在沙溪有過短暫的停留。這里寧靜安詳的田園風光、自然古樸的建筑外觀、恬淡閑適的生活氛圍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br> 今冬同小伙伴們在沙溪住下來,每天在寺登街上喝上一杯咖啡,發一通思古幽情;在黑潓江邊盼日出日落,等風起云涌;沒事到附近田邊轉悠轉悠,同路人聊聊天。如此享受著純粹的快樂,不正是我們所向往的,生命原本該有的形態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玉津橋<br> 位于寺登街東南面的黑潓江上,始建于明末清初。歷經坍塌戰亂多次被毀,現存的石橋為民國24年建成。它曾是南連大理地區的“第一橋”,也是茶馬古道上馬幫的必經之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曉霧生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曉霧欲破晨光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橋流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通往遠古的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黑潓江<br> 沙溪的母親河,以S型“手臂”擁沙溪入懷。黑潓江起源于劍川劍湖,屬瀾滄江的支流。因為有黑潓江,沙溪便成了高原上的“江南水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霧曉氤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行田野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生命終究難舍藍藍的白云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歐陽大院<br> 歐陽大院坐落在寺登街的西北側,是一座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式民居,兼營馬店。始建于民國初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br> 當年這里不僅有著“五星級馬店”的稱謂,茶馬古道上赫赫威名的女鍋頭趙宜弟也出自于此,曾經盛極一時。時過境遷,歐陽家不可避免地隨著茶馬古道的消亡而沒落。<br> 歐陽家的興衰史亦是一部時代更替變遷的歷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東寨門<br> 也稱“街子門”,意為進此門即為集市。全土坯打造的茶馬古道集市城門,僅容兩匹馬同時通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溫暖逆光而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余霞成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寺登四方街<br> 寺登街曾是滇西商人馬幫貨物集散地,也是滇西茶馬古道上幸存的古集市。如今,古寺、戲臺、商鋪、馬店、古槐樹、三條主要街巷均保持完好,可以想見當年盛況于一斑。<br> 興教寺始建于明朝永樂13年,是目前國內僅存的明代白族阿咤力佛教寺院。它與古戲臺遙相對應,將四方街劃分為南北兩半。寺登街里的“寺”就是指的興教寺,寺登四方街也因此而得名。<br> 古戲臺是寺登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建于清朝嘉慶年間。其主要功能是魁星閣,附帶戲臺。據說沙溪人都以登臺表演為榮,沒有上過戲臺的通不能稱為沙溪人。<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相同角度不同的光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街巷<br> 走進沙溪的街巷,千年茶馬古道的喧囂雖已退卻,但夯土構筑的土坯房;商鋪馬店門前的黑門板;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仍舊娓娓訴說著光陰的故事,留下纏繞不絕的余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攝影:S.tong</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的2016年春節大理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謝謝觀賞?▂?</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白城市|
高密市|
安丘市|
河曲县|
新民市|
开平市|
湾仔区|
建水县|
安丘市|
金溪县|
柳江县|
工布江达县|
苏尼特右旗|
蕲春县|
泸西县|
沅江市|
铜川市|
岳池县|
和政县|
遵化市|
伊金霍洛旗|
通许县|
咸宁市|
舒兰市|
闸北区|
富裕县|
鞍山市|
静宁县|
灵台县|
上饶县|
手游|
牙克石市|
留坝县|
梁河县|
施甸县|
五华县|
通许县|
怀柔区|
新邵县|
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