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西安印象

sunflower

<h3>最近有朋友問我為什么喜歡西安?居然能讓我在2017年一年之內去兩次,西安到底有多好,有哪些好玩兒的?且聽我來講講我印象中的西安。</h3><h3>第一次去西安純屬偶然,去年5月一個朋友推薦我去西安旅行,他說那里是十三朝古都,有我喜歡的歷史古跡,值得一去。于是我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路線,帶著好奇與欣喜從煙臺直飛到咸陽。飛機降落前俯瞰耀眼的夜色,腳下燈火闌珊,只覺得夢回長安。</h3> <h3>沒來西安之前,西安對于我來講還有其他的幾個代名詞就是大雁塔、兵馬俑、羊肉泡饃、biangbiang面(褲帶面—面條寬得像腰帶。)由于到達時已天黑,就近住在了咸陽。</h3><h3>第二天早餐吃了一份據說是咸陽最正宗的水盆牛肉,清澈的骨湯、幾片牛肉、些許透亮的細粉絲、再掰進去一個饃,味道真的不錯,一份價格30元,這頓早餐似乎有點兒奢侈。話說回來,這么好吃的美食,我以前怎么就沒聽說過呢?到底還是西安的羊肉泡饃的名氣更大。</h3> <h3>吃過早飯,一張不到10元的火車票,就到了西安。剛出火車站的檢票口,迎面而來的就是明城墻(4A級景區),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h3><h3>我出門之前向來不做太詳細的功課,以往要去看某個景點必定先出站、安頓好住處、打聽乘車路線,一番輾轉才能到達。剛出火車站就到目的地,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surprise(驚喜)!趕緊在火車站把行李存了,迫不及待地撫摸著城墻,感受著它的滄桑,激動萬分。</h3><h3>青灰色的城墻,每層磚塊向上縮建一點點,下寬上窄的結構,為了讓城墻更加穩固吧,所以才能完好保留至今,感嘆古人的智慧。</h3> <h3>城墻根下即是馬路,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路邊有幾輛摩拜單車,本宮毫不猶豫地掃了一輛,春日里艷陽高照,氣候最是宜人,騎行很是方便。我美滋滋的沿著城墻騎了一會兒,穿過城墻直奔鐘樓。</h3><h3>鐘樓距離火車站騎自行車十幾分鐘,鐘樓地處西安市中心繁華地段,明城墻中心的位置,環繞鐘樓而建一個環島,地面上環島主要是通往東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四個大街,環島地下便是通往四方八達的地鐵。</h3> <h3>西安鐘樓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昔日樓上懸掛一口大鐘,每日擊鐘報時,故名鐘樓。鐘樓為磚木結構,通高36米,面積1370平方米,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建國后曾多次維修和保護,1996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h3>買了票登上鐘樓,如今鐘樓內部是個瓦當博物館,各種瓦當展示及簡介。外部屋檐下,成群結隊的小燕子們歡呼雀躍,它們很喜歡鐘樓,并把家安在這里。數量可真不少,讓我聯想到哈爾濱索菲亞教堂屋頂的那些鴿子。鳥兒們總是很會給自己找地方。每天前來參觀鐘樓的游人絡繹不絕,小燕子們給鐘樓又增添了幾分熱鬧。</h3> <h3>西安鼓樓(3A級景區),在鐘樓的西北200米處左右,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830)。是中國古代保留至今形制最大、最完整的鼓樓之一。鼓樓南北各有一塊牌匾,南面的書"文武盛地",北面的書"聲聞于天"。關于這兩塊匾的來歷還有很多故事,我只知道原來的兩塊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毀壞了,這兩塊是后來按原樣復原的。</h3><h3>鐘樓、鼓樓門票單買35元,有聯票50元,我買票的時候卻沒仔細看票價簡介,售票員也未曾詳細介紹,就只買了鐘樓的票,到了鼓樓下才知道聯票有優惠,郁悶之下,決定不上去看了,聽說鐘鼓樓的夜景很美,一定要看看。先去大雁塔轉轉,晚點兒再回來。</h3> <h3>我的日程計劃就是市內自由行,鼓樓的后巷就是回民街,心想著晚上還要回來看鐘、鼓樓的夜景,那就晚上再去回民街吃美食。游覽過鐘、鼓樓,從鐘樓環島附近乘坐一趟公交車直達大雁塔,此時已是中午,大雁塔北側有個大雁塔廣場,廣場西側有很多飯店,旅游紀念品、工藝品店。</h3><h3>找個飯店歇歇腳,再來一碗羊肉泡饃。對于不愛吃面食的我,所有的羊肉泡饃都一樣,這一碗當地的泡饃也不例外。26元一碗,兩片羊肉、泡軟的饃粒,像是一碗帶硬心的疙瘩湯。聽說當地人吃這個要用手把饃掰成黃豆粒大小,吃一頓要掰上一兩個小時。飯店是沒有時間給客人掰的,都是機器碎的小丁。</h3> <h3>大雁塔(5A級景區)是西安標志性建筑,坐落在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玄奘為了保存由天竺取回的經書而主持建造的,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磚表土心,內有旋梯,七層塔身,通高64米,底層邊長25.5米。大慈恩寺坐北朝南,門票50元,登塔單獨售票30元。</h3><h3>終于來到了心心念念的大雁塔,登塔時感慨萬千,忽而想像當年玄奘是不是也這樣一步一步的上樓梯?或許就像電視劇《西游記》中的某個掃塔的片段,邊登邊掃。千百次提起西安便想起它,如今有幸親登此塔,眺望西安城市風景,心情有如窗外的景致格外美麗。最美的方向當屬大雁塔北廣場,綠樹掩映下對稱的古建筑,以及近年修建的音樂噴泉盡收眼底。</h3> <h3>登完大雁塔,參拜大慈恩寺,末了又去看看北廣場的音樂噴泉。直至傍晚才返回鼓樓,來到回民街。西安回民街是西安特色小吃最集中的地方。</h3><h3>回民街所在北院門,原為清代官署區,因陜西巡撫衙門在鼓樓之北,故名北院。90年代末,部分回民開始租此地經營餐飲,北院門變成了現在的回民街。</h3><h3>回民街是鐘鼓樓后多條街道的統稱,這里有近300種特色風味小吃,絕對是吃貨的天堂。每逢節假日這里的游客都會爆滿,不乏有很多當地人。</h3> <h3>回民街的小吃種類真是繁多,我只恨自己沒多長幾個肚子,一份涼皮、一個桂花糕,一個麻辣羊蹄、兩串紅柳烤肉就吃飽了,就這樣涼皮還沒吃完,浪費了一半,說實話這里的涼皮實在不合本宮的胃口,醋放的太多,估計她家的醋是不要錢來的,也不問問本宮喜不喜歡吃醋。</h3><h3>繼續走著,我瞧著那黃桂柿子餅、油炸小土豆、麻辣豆腐皮也不錯,實在是吃不下了,不想浪費,下次、下次……回民街里除了各色小吃,當然也少不了旅游紀念品、工藝品小店兒,邊吃邊逛。</h3> <h3>吃飽了,逛好了,天色已晚,此時去欣賞鐘樓夜景正合適。夜晚的鐘樓燈光層次分明,那種美一時不知如何形容,褪去了白日的嘈雜喧囂,煥發著流光溢彩,美得那么寧靜,令人陶醉。</h3><h3>有如一件"藝術珍品"矗立于城市中心,向人們展示了這座城市的四季輪回,無論黑夜白晝它的美都令人震撼,它為西安的美注入無限生機,讓市民倍感幸福,生動展示了西安做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風采。</h3> <h3>西安的旅游景點實在太多,來的時候計劃主要看大雁塔、兵馬俑、華清池、華山這幾處,剛好都在東線旅游線路上,且兵馬俑和華清池都在臨潼,兩處景點很近。賞完鐘樓夜景便去火車站提了行李,火車站直達臨潼的小公共汽車6元一張票,住在了華清池附近。</h3><h3>第二天早上再乘坐通往兵馬俑景區的旅游專線直達景區。兵馬俑和秦皇陵是一張參觀票,票價150元,因我一個人算是散客,只好看哪個導游講的好就跟上哪個團蹭聽講解。景區很大,進了景區還需要走上十幾分鐘才能到達兵馬俑展廳。</h3><h3><br /></h3> <h3>秦始皇陵兵馬俑簡稱秦俑,各種形態的陶俑和陶馬、車整齊有序的排列在大土坑中。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位于秦皇陵以東1.5千米處。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h3><h3>主要有三個坑可以參觀,呈品字形排列,參觀順序一般為一號坑、三號坑、二號坑。最壯觀的莫過于一號坑,規模大、秦俑的數量多。這些俑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的,瞬間就氧化成陶土色了。我能這么近距離地接觸這個世界奇跡激動自然是不必說的。</h3> <h3>參觀過兵馬俑,換乘景區區間車去秦始皇陵。春日里的陵園滿眼的綠,大片石榴樹,雖無人煙卻并不感覺荒涼。秦始皇陵的地宮并沒有挖掘,只能看見碩大的封土堆,據史書記載項羽入關中時曾火燒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也有火燒留下的炭跡。據專家考證秦始皇的后宮三千佳麗也都殉葬在這里。</h3><h3>關于地宮還有總總傳說,有多少奇珍異寶,什么機關重重、水銀成河等等,給秦始皇陵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至于為什么不開放地宮最主要還是沒有更先進的技術保護這些出土的文物吧。</h3> <h3>上午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下午游覽華清宮,時間排的滿滿的。唐華清宮依驪山而建,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別宮,說白了就是楊貴妃洗澡的地方。華清宮和驪山聯票也是150元。</h3><h3>這里面主要講的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安史之亂以后開始衰落,到解放前已是湯池寥落,宮殿蕭疏。解放后政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在湯池遺址上恢復殿宇建筑,再現昔日恢弘氣勢。現亦稱作華清池,因此地有溫泉,來這里可以順便泡個溫泉足浴。下圖我身后的雕塑為"貴妃出浴"。</h3> <h3>華清宮的五間廳就是西安事變打響第一槍的地方。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扭轉了抗日的局面。當年東北軍閥奉命捉拿蔣介石,至今在五間廳的墻壁上還留著激烈槍戰的彈痕,而蔣介石聞聽槍響逃往后山,躲在一塊巨石旁,后建一亭,現在的兵諫亭就是當年的捉蔣亭。</h3><h3>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慈禧太后也曾在此居住過。此為磚木結構的廳房,有五個單間相連所以命名為五間廳,院前有一個荷花池,慈禧太后當年就在此賞過蓮。我也來效仿一下老佛爺吧,方不辜負這滿池盛開的睡蓮。</h3> <h3>一下午便在華清池度過了,下一站華山。因沒有臨潼直達渭南的汽車,先返回西安火車站,從火車站旁的汽車站乘坐華山專線大巴,晚上8點多到達華山腳下。</h3><h3>汽車站專門開辟了一個教室,由一位老先生給旅客們講解游覽華山的方式,最后當然是希望游客們可以在汽車站的商店買登山裝備、糧食供給,但并不強買強賣,游客自愿。他的路線指導、時間安排非常實用,因為白天我已經逛了兩個景點,身體有些疲累,猶豫過后我便大膽采納夜爬華山的方案。</h3> <h3>我從小很是怕黑,已經做了決定心里不免有點擔心。恰好偶遇霄妹,我們同一輛大巴車上過來的,她也獨自一人準備登山,我們決定結伴而行。她是西安當地人,此次已經是第三次登華山了。我們買夠了食物和裝備,在山下吃了一頓飽飯,各自背一個背包,晚10點左右開始出發,華山景區門票180元。</h3><h3>霄蠻有經驗的,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準備的裝備:一個頭頂置的小夜燈,一雙防滑耐磨手套,一件輕薄一次性雨衣,后來驗證都非常實用。而且霄對路線特別熟悉,一路上給我做導游,上山路上有她的陪伴很開心、幸福。</h3> <h3>夜晚的山路并不是很黑,每隔20米左右會有路燈,所以開始的時候用不著小夜燈。而且也不會覺得陰森冷清,因為還有很多陸陸續續、來來往往的游客和我們一樣夜爬華山。</h3><h3>我和霄結伴同行,一路上說說笑笑,互相拍照,走的身上發熱了,就隨時停下來喝點水、歇一歇,5月上旬山上夜里還是挺涼的,身體感覺到冷了就繼續往上爬,就這樣不知不覺爬了一個晚上。山上路燈少的時候就開啟了小夜燈,高處不勝寒,真是越往上越冷,凌晨四五點鐘的時候我們覺得很困,躲在背風的大石頭下穿上了雨衣防風防寒,小瞇一會兒。</h3> <h3>都說"五岳歸來不見山,黃山歸來不見岳",可我去過東岳泰山,又去過黃山,要說美,當屬黃山風景,奇松怪石,巍峨秀麗。泰山乃五岳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它的特點在于其氣勢磅礴。而華山也有它自己的特點,那就是"險"。</h3><h3>爬華山必備一副手套,很多地方坡度特別陡,最甚者云梯處坡度接近90度向上。且臺階窄到只能放半個腳,比如千尺幢、白尺峽處路也窄、臺階也窄,必須靠手抓扶手和鐵鏈輔助向上,真的可以說是手腳并用的爬。可我當時興奮的一點兒都不怕,倒是現在想起來有點后怕。</h3> <h3>就這樣挑戰著華山的險,終于在天亮之前趕到山頂,遺憾的是因多云天氣沒有看到日出。華山海拔2100多米,號稱"奇險天下第一山"。到達山頂后開始游覽其東、南、西、北峰,還有我是不能錯過體驗刺激的,比如:鷂子翻身—三面臨空的崖邊,長空棧道—在懸崖峭壁的側面人工搭建的20cm左右的木棧道,腳下便是萬丈深淵。</h3><h3>一一體驗并拍照留念之后已接近中午,開始下山,下山速度比上山塊些,但是膝蓋很疼,堅持就是勝利,下午5點左右到達山下。就這樣全程都沒有坐一段索道,挑戰著自己的體能,趁著年輕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美好的回憶。當然也不忘在這里搞怪一下,因為我特別崇拜金庸小說中的獨孤求敗,遂找來一根木棍效仿,看我華山論劍。</h3> <h3>上次"華山論劍"之后我去了西寧,后面的暫且不說。去年的12月末,我有點兒時間,突然又想去西安,你若想問西安還有什么可看的?旅游界是這樣說的:</h3><h3>到北京看磚頭(長城、紫禁城)</h3><h3>到云南看石頭(大石林、小石林)</h3><h3>到桂林看山頭(桂林山、水)</h3><h3>到上海看人頭(人多,擁擠)</h3><h3>到蘇杭看丫頭(蘇杭多美女)</h3><h3>到河南看光頭(少林寺和尚)</h3><h3>到錢塘看潮頭(錢塘潮)</h3><h3>到西安就要看墳頭(陽陵、茂陵、乾陵)</h3><h3>而我上次也只看了一個秦始皇陵兵馬俑而已,遂匆匆買了27號的機票,下午2點左右到達西安市。</h3> <h3>為了離鐘鼓樓、回民街近些,這次我選擇住在東大街附近,安頓好先休息一下,晚飯時間走去回民街。再次到來,我感慨萬千,"南鼓東鐘聲聞于天,秦皇漢祖文武盛地。"上次闊別西安時曾想:十三朝古都,此生有幸來一次足矣!沒想到這么快就又來了一趟。</h3><h3>既孫儷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熱播之后這里最大的變化是多了不少賣甑糕和小麻花的店鋪。回民街里買梳刻字留念,鐘鼓樓前駐足欣賞夜景。品嘗甑糕牛肚賈三灌湯包子,縱然再來幾次也不會吃重樣。真真是"八百里秦川,物華天寶;五千年歷史,人杰地靈。"</h3> <h3>當然也不忘安排好第二天的行程,報了一個西線的團。以西安市為中心,上次是游東線:兵馬俑—華清池—華山;這次是游西線:漢陽陵—乾陵—懿德太子墓—法門寺;西線游完再游北線:黃帝陵—壺口瀑布—南泥灣—延安。與其說是西安旅游,不如說是玩遍陜西。</h3> <h3>最先到達的是漢景帝的陽陵。漢景帝劉啟是漢文帝劉恒的兒子,也是漢武帝劉徹的父親。劉啟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平定"七國之亂",加強中央集權,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其為人在用人方面頗懂牽制,也非常心狠手辣,為兒子劉徹的繼位鏟平了一切路障。</h3><h3>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與父親一起開創的"文景之治"大家一定耳熟能詳。無論什么季節都可以來這里參觀,反倒是這個季節草木枯黃,有些荒涼,更覺得相得益彰。</h3> <h3>來西線旅行非常適合喜歡學習歷史的人,以前我只對明清歷史相對熟悉,讀過《一口氣讀完大清史》、《明朝那些事兒》,這次算是順便學習了漢朝的歷史,從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到漢獻帝被曹丕篡權,由西漢到東漢一共經歷了29朝皇帝。</h3><h3>在這里說明一下我喜歡歷史其實只是因為覺得那些人、那些事兒有趣。俗話說"千里不捎書",明知道自己的行李已經很沉,忍不住在漢陽陵景區又買了一本《大漢帝國》。</h3> <h3>參觀過漢陽陵又來到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早年看過《武則天》那本書,也看過劉曉慶版的電視劇《武則天》,可以說對于她的故事并不陌生,武則天—歷史上真正的一代女皇。</h3><h3>一個女人在當今社會做到萬萬人之上已屬不易,何況是在封建社會,可想而知她是怎樣傳奇的人生,以及那塊她死后留下的無字碑,多少次被后人提起。毛澤東曾贊她有治國之才、容人之量、識人之智和用人之術。我站在無字碑前,突然想起那句話—"功過留給后人去評說吧!"</h3> <h3>當天最后一站—法門寺,位于陜西省寶雞市,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第九大奇跡",法門寺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門寺佛塔被譽為"護國真身寶塔",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h3><h3>法門寺地宮是迄今所見最大的塔下地宮,其出土了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銅浮屠、八重寶函、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共兩千多件大唐國寶重器,為世界寺廟之最。</h3> <h3>法門寺原本面積不大,由于真身寶塔的重修而使得塔下地宮重見天日,大量出土的國寶及佛舍利,還有舍利的發現日恰巧是佛誕日等玄妙事件,給法門寺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也讓法門寺在國際上都很出名。</h3><h3>每年都有很多中外游客前來參觀祈福。為了法門寺的名聲和面積相匹配,政府投資上億擴建法門寺景區,外圍景區修建的非常氣派。</h3> <h3>下面的這張照片背景就是法門寺的擴建部分。</h3> <h3>西線旅行結束回到西安市里已經很晚了,一跟團就是起早貪黑、舟車勞頓的,我選擇勞逸結合的方式,打算好好休息一下,睡到自然醒,然后第三天選擇市內自由行。</h3><h3>就這樣第三天上午我去了陜西歷史博物館,博物館免費開放,憑身份證換票,但是限制參觀人次。我去的有些晚,排隊的人很多,恰好在我后面第5、6個人處立牌子提示參觀售票截止。換了票、花30元租了一個電子講解器,便進去了。</h3> <h3>陜西歷史博物館,4A級旅游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其建筑風格為唐風,位于大雁塔西北側。</h3><h3>長安歷史上先后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豐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陜西獨特的歷史文化。</h3><h3>館藏國家級珍寶不少,有大量周朝青銅器,秦兵馬俑,西漢陶俑,唐代玉器、金銀器、唐三彩、佛像等,非常值得一看。</h3> <h3>上次來西安只看了大雁塔,這次從博物館出來下午我就去看了小雁塔。小雁塔位于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與大雁塔同為唐代建筑。</h3><h3>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小雁塔和薦福寺鐘樓內的古鐘合稱為"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是西安博物院的組成部分,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且免費開放。</h3><h3>大雁塔有7層,小雁塔有15層,其最頂上2層曾因地震損毀,如今只能看到13層,和大雁塔相比我更喜歡小雁塔的滄桑感。</h3> <h3>這一天最后的計劃是在天黑前登上明城墻,然后可以在城墻上等到夜晚城樓及城墻上的燈籠亮起,這樣白天、晚間的城墻景致就都可以感受得到了。離開小雁塔后匆匆趕往永寧門(城墻的南門)。</h3><h3>登城墻門票54元,剛進去正好趕上衛兵隊伍的交接儀式,他們穿著古時的盔甲,手拿長兵器,伴著音樂不時變換隊形,很快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圍觀拍照。上次來的時候沒有登城墻,這次也算滿足了。走過月樓、箭樓,登上城樓,漫步在城墻上,一會兒看看城市建設,一會兒又陷入穿越古代的遐想。天色已晚,逐漸燈亮,燈火闌珊的夜晚,城墻別有一番景象。</h3> <h3>下面這張照片上城墻的霓虹燈剛剛亮起,天色還不是很黑。</h3> <h3>西安明城墻位于西安市中心區,墻高12米,輪廓呈長方形。城墻內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千米,鐘鼓樓就正好建在古城區中心的位置。</h3><h3>西安城墻有4座主城門: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墻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新辟了多座城門方便人們出入,至今已有城門18座。</h3><h3>站在城墻上向外看去,突然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西安這座城市了,如果有一天我有錢了,第一個愿望就想在西安古城區買套房,然后每天都可以看到城墻。</h3> <h3>接著就是北線兩日游,團費420元。第四天上午到達第一個景點—黃帝陵。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祖先軒轅黃帝的陵園,位于延安黃陵縣城北的橋山之上,是國務院公布保護的第1號古墓葬。</h3><h3>從軒轅廟入口進去參觀祭拜黃帝陵,與5000年黃帝手植柏合影,我國多位政要人物也曾在此祭拜并題字留碑于此。還有那氣勢恢弘的軒轅殿,是梁思成的女弟子張錦秋所設計的,游客們在這里爭相手托鏤空圓頂借景拍照,取聚財之意,我大抵是不太迷信的,看看則已。</h3> <h3>從黃帝陵出來一路向北就是黃土高原,坐在大巴車上往外看,有山、有塬、有溝、有壑,還有些廢舊的窯洞。山塬上種有蘋果樹等作物,洛川蘋果基地就在這里,因受日光充足、降雨量少等自然條件影響,蘋果又紅又甜。</h3><h3>看著窗外別樣的自然景色,耳邊突然想起八十年代的那首老歌《黃土高坡》:"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高亢的歌聲,昂揚的激情,濃濃的西北風。</h3> <h3>下午第二個景點是壺口瀑布,國家4A級旅游景區。以黃河為界,西邊是陜西,東邊是山西的呂梁山,此景區為兩省共有。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h3><h3>這里既是黃河最窄處、又是下臺階處,原本以為冬季的黃河會"頓失滔滔"的,雖沒有汛期的壯觀,奔瀉的黃河水加之周圍的冰溜花,結果遇見意想不到的美。頓時想吟詩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h3> <h3>下面這張照片是我在壺口瀑布邊上的陜北婆姨裝扮。</h3> <h3>兩日游包一晚住宿,旅行社安排的賓館離壺口服務區不遠。第五日起早繼續向北趕路,上午先是到達南泥灣,這里是去延安的必經之路。我又忍不住要唱兩句:"花籃的花兒香啊,來到了南泥灣啊……"。</h3><h3>1941年3月,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南泥灣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內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h3><h3>我來的時候田里的水稻早已收割完畢,留下齊刷刷的稻根。這里有個紀念碑得合影留個念,上面有偉大領袖毛主席題的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h3> <h3>經過涇陽的中華原點、銅川的藥王故里、洛川的蘋果基地,還有南泥灣,終于來到紅色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城區有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這三山對峙,中間有一條延河。寶塔山上有一個延安寶塔,為延安的地標性建筑。遠觀清涼山上有個清涼寺,很遺憾不在此次游覽的計劃內。</h3><h3>大巴先把我們送到楊家嶺,參觀中央大禮堂和七大會址,然后是棗園的革命領導人舊居,這些建筑、窯洞都是按原樣復建的。1947年國民黨將領胡宗南指揮進攻延安時曾把這里炸毀了。此番前來不僅對近代史稍加了解,同時也滿足了我體驗陜北窯洞的心愿。</h3> <h3>這里有個毛主席親手種過菜的菜園,還有一個小故事,1946年,毛澤東在楊家嶺窯洞前的小石桌旁,會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h3><h3>我想說真是越往北越冷啊,到達延安時還是上午時間,氣溫明顯比西安市低很多,我的雙手都凍硬了,蘋果手機也給凍關機了,居然還感覺到凍鼻子。這里的特產是延安紅棗,買了兩袋還不錯。接下來一下午都是在大巴上度過的,帶上耳機、聽著音樂,時而看看窗外、時而小睡,路漫漫其修遠兮,天黑才返回到西安市,就此北線兩日游結束。</h3> <h3>第六天的日程是西安碑林和興教寺,早上又是睡到自然醒,坐了幾站公交車又掃了一輛自行車,穿過一條賣文房四寶和文玩書畫的街道,走到頭就是西安碑林(4A級景區),門票50元。</h3><h3>聽著導游的講解,領悟書法的魅力,親密接觸到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代表作品《多寶塔感應碑》、《顏勤禮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漢代隸書代表《漢合陽令曹全碑》,張旭的狂草,有趣的《關帝詩竹》,以及昭陵六駿中的四幅浮雕真品……</h3> <h3>西安碑林是全國18個特殊旅游景觀之一,是收藏中國古代碑石時間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漢族文化藝術寶庫。</h3><h3>碑林的源頭可追溯至唐代的《石臺孝經》、《開成石經》,現收藏文物11000余件,著名的"昭陵六駿"有四駿藏于碑林。</h3><h3>西安碑林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h3> <h3>下午興教寺,又稱"大唐護國興教寺",位于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興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的長眠之地,這里一共有三個靈塔,其中最大的靈塔就是玄奘法師的,另兩個是他的兩個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的。</h3><h3>我雖不是佛教徒,卻很喜歡來到佛門清凈之地,每當聽到梵音繚繞,聞到檀香時就會感覺到心里特別的靜。各寺廟不同的建筑風格以及每一塊題字的匾額都會吸引我,此次當然不會錯過參拜興教寺。這里也有很多匾,其中一塊很特別的是康有為題的"興教寺"。院內人來人往,香火旺盛;臘梅綻放,滿院飄香。</h3> <h3>下面這張照片上的匾就是康有為題的字。</h3> <h3>興教寺的臘梅</h3> <h3>從興教寺回來順路再逛回民街,吃了涮肚+蕎麥饸饹,買點兒黃桂柿子餅和軍軍綠豆糕,又是美美的一天。</h3><h3>玩兒了這么多天該回家了,返京的車票訂在第七天下午。上午也不能閑著,去特產店選了些西安特產:狗頭棗、富平瓊鍋糖(習近平總書記家鄉的特產)、石榴糕、清真牛羊肉、柿餅等寄回北京,又買了兩瓶國花瓷西鳳酒準備回家給老爸。</h3><h3>說實話全國各地的特產都差不多,看著包裝華麗,而吃著一般。但是西安的柿餅一定要多買些,特別甜、非常好吃。</h3> <h3>兩次來西安,前后共十天,去過的景點:1.鐘樓 2.大雁塔 3.回民街 4.秦始皇陵兵馬俑 5.華清池 6.華山 7.漢陽陵 8.乾陵 9.懿德太子墓 10.法門寺 11.陜西歷史博物館 12.小雁塔 13.明城墻 14.黃帝陵 15.壺口瀑布 16.南泥灣 17.延安 18.西安碑林 19.興教寺。</h3><h3>可以說是日夜兼程,平均每天去兩個景點。此外鼓樓是邂逅了幾次卻沒有登上去看看,大唐芙蓉園、大明宮遺址公園、興善寺等還沒有時間轉轉。留點念想,期待下次,再見西安!</h3><h3>以上內容純屬個人感受,僅以此篇獻給想去西安旅游的朋友做參考。</h3><h3>晶晶原創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页游| 莎车县| 五指山市| 开平市| 平南县| 白水县| 岗巴县| 海南省| 杭州市| 汽车| 香格里拉县| 霍城县| 芦山县| 大名县| 彭阳县| 宜章县| 江口县| 左权县| 梁平县| 洛扎县| 丰宁| 金昌市| 九江市| 祥云县| 沁阳市| 通化市| 扶风县| 尉氏县| 望谟县| 镇坪县| 大庆市| 吉木乃县| 甘肃省| 广丰县| 武强县| 东乡族自治县| 岫岩| 安塞县| 原阳县| 芷江|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