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很多人感慨,現在過年除了吃吃喝喝以外,越來越沒有年味了。在我看來,近幾年來,隨著農村文化禮堂這個平臺的全面建成,過去淡化了得年味和傳統民俗文化又漸漸回來了。那么,年味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來,年味就是鄉里鄉親準備過年忙碌的身影;就是全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的氣氛;就是媽媽忙前忙后做的那一頓年夜晚;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家家戶戶貼上喜慶對聯慶祝新春的味道;就是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氛圍。在海鹽,只要你用心體會,會發現不一樣的年味。</h3> <h3> 臘八節|一進臘月門,便有年滋味,過了臘八就是年。</h3> <h3> 打年糕|一進入臘月,海鹽農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習慣,每家每戶都會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寓意"年年登高"。</h3> <h3> 做年團子|在海鹽農村,過年做團子已延續了上百年的習俗,蒸團子,過大年,寓意"團團圓圓,蒸蒸日上",蒸出來的團子除自家食用外,還會送一些給城里的親戚和朋友,家鄉的年味通過圓圓的團子不斷地傳承著。</h3> <h3> 殺年豬|過去海鹽農村生活條件艱苦,一年難得吃上幾次肉,平日喂豬攢糞,好不容易等到年底,豬也肥了,就將它殺掉,補償一年的辛勞。殺年豬,是過大年的前戲,一家殺豬,全村人都會趕來圍觀,特別熱鬧。</h3> <h3> 寫春聯、貼春聯|這是我們中國人過年必不可少的儀式感,不僅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而且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淳厚的鄉風民俗和濃郁的年味,感受到萬家團圓、和和美美、喜氣洋洋的春節氛圍。</h3> <h3> 農村文化禮堂|近幾年來,隨著海鹽農村文化禮堂的全面建成,以文化禮堂為依托,農村文化搞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尤其是春節前后,各種活動密集推出,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h3> <h3> 辦年貨|除了買穿的、玩的及食材等年貨外,買些炒貨、燈籠或喜慶的掛件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h3> <h3> 祭祖習俗|祭祀先祖,是海鹽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俗稱"請公公"、"拜太太",每到除夕到來時,家家戶戶都要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由家長主祭,燒三柱香,叩拜后,最后燒紙。</h3><h3><br></h3> <h3> 燒頭香|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民間風俗,有說新年(初一)燒一年中第一爐香功德最大,可以得到最佳的保佑和祝福。每逢除夕夜海鹽天寧寺、云岫庵等寺廟人山人海,信眾爭相燒頭香、撞頭鐘,祈求來年好運。</h3> <h3> 逛廟會|是中國特有的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今年春節南北湖夢都煙波峽影視基地以北方廟會文化為主題背景,以民俗表演、民間技藝、地方小吃、影視體驗為特色內容的廟會,隆重登場,熱鬧非凡。</h3> <h3>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等,是過年的最后一個節日,在海鹽,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有: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h3> <h3> 看到這里,你是否感覺在海鹽過年很有年味吧。愿我們的年味永遠飄香,成為你我他心中美好的記憶,成為留住我們的精神家園和文化基因。</h3> <h3>攝影/文 徐建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霞浦县|
密山市|
宣汉县|
凯里市|
兴城市|
沙湾县|
昭通市|
聊城市|
静宁县|
卢湾区|
封丘县|
西充县|
茶陵县|
五峰|
天长市|
习水县|
临西县|
安远县|
柳州市|
芦山县|
镇远县|
昭觉县|
体育|
唐海县|
五常市|
大安市|
东至县|
收藏|
芦山县|
石首市|
民县|
中阳县|
朝阳市|
保靖县|
翁源县|
伊宁县|
峨边|
若羌县|
田东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