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過年了,寫在狗年初一的凌晨。今年五環內不許放煙花爆竹,所以冷清如常,唯一的區別就是陪父母看完春晚開車回來的路上,仍舊車水馬龍。</h3><h3> 躺在床上,看著手機推送的新聞,不禁想起我小時候過年的情景,說不出的一種感覺,不是嘆息,不是留戀,不是傷感,更像是神往。對,就是神往!對兒時過年的神往。</h3> <h3> 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記憶零碎。但幾個場景會歷歷在目。一個是父親每次過年才會做的地方菜“假雞”,其實就是用瘦豬肉裹上面糊先炸后燉的一道菜。那時候缺嘴,每次“假雞”剛炸完,我們就會偷偷的捏一塊放嘴里嚼著,等要燉的時候,父親才發現原來一大盆的半成品只剩一個底兒了。</h3><h3> 現在和老父親聊起來他已經完全記不起來自己會做這道菜了,每每我和哥哥回憶小時候的時候,八十五歲的老父親都會微笑著并且認真的聽著,不時的質疑或否認他曾經歷過。</h3> 那時候孩子們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可以吃好吃的,可以放鞭炮。攥著塊八毛,買上一包紅色塑料紙包著的一百響的小鞭兒,像捧寶貝一樣捧著。很少有家庭舍得一口氣的點了,都是拆散了,一個一個的點。膽兒大點的孩子敢用手捏住小鞭兒屁股,用香把捻兒點著了,遠遠的扔出去,看著小鞭兒在空中炸開,隨著一聲清脆的“啪”,心里那個舒坦就別提啦。要是落地才炸或者聲音不夠脆,都會嘟囔一句“臭子兒”。<div> 放完自己的小鞭兒,還會去人家放完鞭炮的現場去尋找沒炸的“漏網之魚”。找到沒捻兒的鞭炮,我們肯定會把鞭炮對折,露出黑色的火藥,然后把一個完整小鞭兒的捻兒夾在火藥里,這樣點著后會看到“呲花”。那時候的孩子們基本都是邊吸溜著鼻涕邊用凍得通紅的小手扒拉著別人放完的鞭炮里認真的尋找。</div> <h3> 現在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幸福。看著兒子一邊看春晚一邊用paid和小伙伴們約著打游戲,我充滿了同情。是社會進步了還是我老了?怎么會覺得過年不再那么美好,不再令人神往了?</h3><h3> 一家人喝著茶,吐槽著春晚,聽著母親的絮叨,看著父親沉沉睡去,我覺得過年至少讓一家人還能圍在父母身邊,無論是回憶還是憧憬,都不容易。所以,過年,也還挺好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景泰县|
新泰市|
金寨县|
合川市|
耒阳市|
蓬安县|
桂东县|
合肥市|
乌兰察布市|
吕梁市|
福贡县|
佛山市|
子长县|
淮滨县|
邯郸县|
庄浪县|
沂水县|
乌拉特后旗|
英吉沙县|
屯留县|
合川市|
布尔津县|
洛宁县|
台中市|
利辛县|
广元市|
手游|
宁津县|
文山县|
榆社县|
临泉县|
仁寿县|
梁平县|
资阳市|
河津市|
珲春市|
谷城县|
纳雍县|
福海县|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