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十年,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對我們而言,卻是既短暫又漫長。說它漫長,是在這五十年間,我們走過了青年、壯年,跨過了花甲之年,正邁向古稀之年。說它短暫,是五十年前的林林總總猶如發生在昨天,歷久彌新,永生難忘。</h3><h3> 五十年前,我們融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滾滾洪流,懷揣夢想與希望奔向黑土地,奔向鶴立河農場二分場。那里有萬畝良田,千頃稻花香;有百米大炕,十排土坯房;有一張張笑臉,綻放在田野上。</h3> <h3> 鶴立鎮火車站。多少次,我們從這里返回故鄉;多少回,我們從這里奔向農場。</h3> <h3> 知青,是我們一代人共同的名字。能認出芬芳年華中的你、我、他嗎?或來自西子湖畔、或來自煤城鶴崗……從不同的地方相聚在三連,這里是我們知青歲月開始的地方。</h3> <h3> 三連指導員:屈吉月</h3> <h3> 三連指導員:顧溪彥</h3> <h3> 三連張連長</h3> <h3> 知青歲月,刻骨銘心,不能忘卻的記憶。</h3> <h3> 鐘亞玲、張立云、郝榮平、叢培敏、李佳義、劉玉華、李淑珍、呂淑芹、田愛春、王加英</h3> <h3> 田愛春、呂淑芹、程彥英、王立華、王加英</h3> <h3> 田愛春、李淑珍、劉玉華、叢培敏、呂小平。</h3> <h3> 周光華、盛華華、任夏山</h3> <h3> 張秋華、呂淑芹、王加英、程彥英、于世清</h3> <h3> 任夏山、屈吉月、周霄山</h3> <h3> 當年我們默默無聞,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用我們勤勞的雙手建設了農場,開發了荒蕪的土地,改變了農場的面貌。</h3> <h3> 于世清、王麗華、王加英、呂淑芹、孫繼芹、劉玉華、田愛春、劉麗華</h3> <h3> 孟杭君、徐冰航、黎豫杭</h3> <h3> 冒雨修堤壩,肩扛草閥子走在雨水中。</h3> <h3> 霍春勝、姜代珍</h3> <h3> 黎豫杭、曹若梅</h3> <h3> 孫光華</h3> <h3> 知青是經歷了風雨的花,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綻放的花。</h3> <h3> 寧淑英、張華、姜羨華、朱艷君、陳曉冬、王金霞。</h3> <h3> 姜羨華、王金霞</h3> <h3> 宋建新</h3> <h3> 李淑珍、劉玉華、田愛春。</h3> <h3> 劉玉華、鄭硯、田愛春、呂淑芹</h3> <h3> 王麗華、程彥英</h3> <h3> 叢培敏、程彥英</h3> <h3> 王振泰、盛華華、周光華、王丹、歐向東、</h3> <h3> 趙衛平、姜羨華、王金霞</h3> <h3> 王百興、賀淑敏、李佳義、趙潤文、高痕</h3> <h3> 金寒光</h3> <h3> 田間地頭,手捧紅寶書,心向紅太陽。</h3> <h3> 王金霞、姜羨華</h3> <h3> 盛華華、王金潾、王振泰</h3> <h3> 勞動中建立起了兄弟情誼。</h3> <h3> 楊立崗、宋建新</h3> <h3> 盛華華、王振泰</h3> <h3> 周霄山、王金潾</h3> <h3> 金寒光、解小群</h3> <h3> 同樣的位置,同樣的笑容,青春不能永駐,友誼卻能長存。</h3> <h3> 周霄山、金寒光</h3> <h3> 生活中難忘的姐妹情長。</h3> <h3> 田愛春、孫繼芹、張秋華</h3> <h3> 王立華、程彥英</h3> <h3> 趙衛平、楊培梓</h3> <h3> 王金霞、姜羨華</h3> <h3> 呂淑芹、王桂珠</h3> <h3> 顧玉清、孫繼芹</h3> <h3> 賀淑敏、王百興</h3> <h3> 田愛春、孫繼芹</h3> <h3> 姜羨華、黎豫杭</h3> <h3> 王金霞、史佩佩</h3> <h3> 張秋華、任夏輝</h3> <h3> 呂淑芹、張秋華、王加英</h3> <h3> 張麗梅、殷鳳榮</h3> <h3> 王立華、程彥英</h3> <h3> 田愛春、殷鳳榮</h3> <h3> 田愛春、程彥英</h3> <h3> 鄭硯、周秀云</h3> <h3> 見過這么美的"北大荒人"嗎?與今天的靚妹相比也毫不遜色。</h3> <h3> 趙衛平</h3> <h3> 王金霞</h3> <h3> 程彥英</h3> <h3> 王麗華</h3> <h3> 鄭硯</h3> <h3> 王立華</h3> <h3> 呂淑芹</h3> <h3> 王加英</h3> <h3> 馬慧杰</h3> <h3> 呂小平</h3> <h3> 李佳義</h3> <h3> 劉玉華</h3> <h3> 田愛春</h3> <h3> 今天的小鮮肉,更不比當年原裝的帥哥強。</h3> <h3> 宋建新</h3> <h3> 楊立崗</h3> <h3> 趙忠文</h3> <h3> 金寒光</h3> <h3> 劉鋼</h3> <h3> 林汝安</h3> <h3> 鶴立河的緣,黑土地的情。走出農場的我們雖然天各一方,見面的機會不多,但只要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情。</h3> <h3> 2017年初冬,李夫與任夏山相聚在深圳。</h3> <h3> 董志國、王洪明、金寒光,相聚在海南。</h3> <h3> 李冠群、朱云飛、顧溪彥、孫光華、李顯明。</h3> <h3> 顧溪彥、姜羨華、朱大崗</h3> <h3> 王金霞、顧溪彥、趙洪歧、葉敏、徐桂深</h3> <h3> 2009年夏,在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40周年的聚會上,三連知青相聚在杭州。</h3> <h3> 當年在三連的杭州知青,如今的各路精英。</h3> <h3> 三連的杭州女知青:孟杭君、史佩佩、曹若梅、徐冰航、黎豫杭、祝文雅。</h3> <h3> 三連四姐妹的昨天與今朝,五十年的情誼,從未變樣。</h3> <h3> 楊培梓、姜羨華、趙衛平、王金霞。</h3> <h3> 2009年相聚在北京。</h3><h3> 楊培梓、王金霞、姜羨華、趙衛平</h3> <h3> 2009年,在赴杭州的火車上,參加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四十周年紀念活動。</h3> <h3> 2017年,我們再次相聚在北京。</h3><h3> </h3> <h3> 楊培梓、趙衛平、李玉耀、劉文星、王金霞</h3> <h3> 2017年秋,在王金霞的召集下,三連在京知青相聚在"黑土地"。</h3> <h3> 趙潤文、李性慈、朱大崗、王金霞、郝榮平、楊培梓</h3> <h3> 趙潤文、李性慈、朱大崗</h3> <h3> 王金霞、郝榮平、楊培梓</h3> <h3> 2018年5月19日,鶴立河二分場部分知青在北京四世同堂歡聚一堂。</h3> <h3> 高礎石、劉文興、趙洪歧、朱大崗、李經偉、聶桂英、高礎石愛人、姜羨華、楊桂麗、葉敏</h3> <h3> 清清鶴立河,濃濃鄉友情。 2018年6月4日,三連部分知青相聚在鶴崗市五指山公園,游園林,敘友情。</h3> <h3> 當年的靚妹夕陽更美。</h3> <h3> 當年的帥哥老年更紅。</h3> <h3> 7月5日,三連7姐妹相聚五指山公園,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幸福的笑容。</h3><h3> 田愛春、王立華、張秋華、鄭硯、顧玉清、呂淑芹、王加英。</h3> <h3> 知青生活是一段不可復制的人生經歷,它留給我們的曾經是一些傷痛,因為它畢竟剝奪了本該屬于我們自己的東西。有悔也好,無悔也罷,五十年過去了,我們已學會用浪漫的情懷來詮釋過去。</h3><h3> 知青是那么平凡,那么普通,就像田邊的蒲公英,就像漫山遍野的花。可就是這樣普通、平凡的知青,把青春獻給了山村,把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光,留在了一望無際的黑土地。</h3><h3> 一日為知青,一生不了情。值此紀念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五十周年之際,僅以此篇獻給鶴立河農場二分場三連的兄弟姐妹們,預祝五十周年紀念活動圓滿成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旅游|
肥东县|
靖边县|
徐闻县|
建湖县|
静海县|
桦甸市|
阳信县|
尼勒克县|
类乌齐县|
奉贤区|
石棉县|
吉安市|
延津县|
万州区|
开远市|
盐山县|
从化市|
河西区|
广灵县|
永安市|
嘉定区|
都昌县|
临江市|
祁门县|
尤溪县|
万全县|
南涧|
定边县|
普宁市|
仙桃市|
沂水县|
德格县|
庆云县|
临江市|
武汉市|
嘉祥县|
呈贡县|
乐安县|
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