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認(rèn)識柬埔寨是很早以前因西哈努克親王,還有那個搖頭的賓奴親王,那時他們是天安門城樓的常客,他們國家打仗,到中國避難。西到昆明時,全城中學(xué)停課,到東風(fēng)路夾道歡迎,還唱著他譜寫的歌曲。那時只知道柬埔寨是個貧窮落后,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小國。</h3> <p class="ql-block">后來知道了柬埔寨有個吳哥窟,與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世界七大奇跡齊名。</p> <h3>到柬埔寨旅游前,朋友一再告誡行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課,不然到時看到的只是一堆石頭。臺灣學(xué)者蔣勛先生到吳哥前后多達到12次,對吳哥王朝有很深的研究,他長達10多個小時的視頻"吳哥之美"和同名書籍都是最好的學(xué)習(xí)范本。</h3> <h3>柬埔寨古時稱扶南、真臘、吳哥等,最強盛時期是9~14世紀(jì)的吳哥王朝,創(chuàng)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1863年柬埔寨成了法國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柬埔寨被日本占領(lǐng)。1945年日本投降后,柬埔寨再次被法國殖民者占領(lǐng)。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宣布完全獨立</h3> <h3>蔣勛先生說:"沒有一個地方像吳哥,使我陷于茫然中,好像觸碰到內(nèi)在最本質(zhì)的生命底層。"</h3> <h3>Lonely Planet選出的全球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里,柬埔寨吳哥窟成功榮登第一寶座。</h3><h3>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TripAdvisor網(wǎng)站列出了全球最佳文化歷史旅游勝地排名,柬埔寨也是榮獲第一名。</h3><h3><br /></h3><h3>"此地廟宇之宏偉,遠勝古希臘、羅馬遺留給我們的一切,走出森森吳哥廟宇,重返人間,剎那間猶如從燦爛的文明墮入蠻荒。"</h3><h3> ——亨利·穆奧</h3> <h3>如果殘缺也是一種美,那一定說的是吳哥窟的塔布籠寺。樹石交纏、破敗荒涼的景象,卻能遙想當(dāng)年的輝煌,只是人去樓空,留下一堆廢墟供后人揣測與嘆息。</h3> <h3>看著這些殘垣斷壁,那些從崩塌的建筑中長出來的大樹,或者被樹根緊緊抱住還沒有完全倒塌的建筑,現(xiàn)在它們混然一體,不分彼此地緊緊地結(jié)合在一起。這樣的結(jié)合帶給人們的是一種歷盡滄桑后的殘缺之美。這些被遺棄的廟宇,因為戰(zhàn)爭或瘟疫,都城已被放棄,供奉神靈的廟宇也只能破敗。穿行在廢墟中,輕撫著那些帶著歷史印記的斷石,還有已經(jīng)不再完整的壁畫雕刻,想像著它曾經(jīng)的模樣和有過的榮光……!</h3> <h3>電影《古墓麗影》,安吉利拉朱莉的成名作,以吳哥的荒蕪為背景拍攝。</h3> <h3>電影《花樣年華》的結(jié)尾,為什么導(dǎo)演王家衛(wèi)不隨便找一個樹洞拍攝,非要千里迢迢去吳哥窟拍攝那些鏡頭?梁朝偉飾演的主人公內(nèi)心深處承受了的秘密,那些未曾表達的心緒,那些最美好的年華和感情的追憶,與何人說?無人能懂。只有在吳哥窟這么有歷史感的場景中,才能將時間流逝的張力用鏡頭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有些秘密,只有吳哥窟的樹洞聽見。</h3> <h3>由此可見,吳哥古跡中的很多景點都是深受電影導(dǎo)演們厚愛的,因為這里所透露出的神秘感絕對是世界罕有的。</h3><h3><br /></h3><h3> </h3> <h3>吳哥窟最能打動人心的不是恢弘的宮室廟宇,而是至高無上信仰的殘骸;不是昔日君王的榮耀,而是世事滄桑的對比;不是巍峨凝立的建筑,而是暗然流動的時光。恰如黑白明暗,華貴對破敗,凋朽對新生。歲月如歌,滄海桑田;天地悠悠,白駒過隙。千百年的歷史和這些在古都廢墟中漫生的草木,讓人回味和感悟,</h3> <h3>這是吳哥寺邊上的一個小商品市場,路邊的古樹少說也有好幾百年,正可謂枝繁葉茂,濃郁蒼勁。</h3> <h3>很喜歡這張照片。古老斑駁的雕像久遠的屹立在橋上,河水一個世紀(jì)一個世紀(jì)在不斷流淌,遠處的人們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勞作,這一切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h3> <h3>石雕一般都比較粗獷,但吳哥窟這樣精致的花紋在這里隨處可見,這里的每個細(xì)節(jié)每個不起眼的角落都能讓人驚嘆驚喜。</h3> <h3>女皇宮采用高棉特有的紅土建造,她色彩艷麗、易于雕刻。因此女皇宮又以她精美、細(xì)致的壁畫雕刻而著稱。這座小小的寺廟,有著太多精致的壁畫,它們向你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h3> <h3>現(xiàn)在吳哥窟己不僅是柬埔寨的了,它已成為世界的文化遺產(chǎn)。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號召世界各國認(rèn)養(yǎng)修復(fù)吳哥窟的寺廟,這項工程正在加緊進行著,在現(xiàn)場我們己看到了印度、德國、日本、中國認(rèn)養(yǎng)的廟宇都在修復(fù)中。要到柬埔寨的朋友抓緊時間趕快行動吧,現(xiàn)在還能看到100年前法國探險家誤打誤撞爬進密林中發(fā)現(xiàn)吳哥古跡歷經(jīng)千百年后斷垣殘壁的樣子。一旦修復(fù)工程完成,誰都不知道會是什么樣了,有道是:過度的修復(fù)也是一種破壞。正像斷臂維納斯,出土后很多藝術(shù)家都企圖修復(fù)女神的雙手,但修復(fù)各種造型的雙手都不盡人意,只有讓她還是斷臂的才覺得是最美的。古跡廟宇的修復(fù)投資浩大、工程繁雜,一旦修復(fù)完成,即使不盡人意也不可能拆除,恢復(fù)到原來的殘缺之美啦!</h3> <h3>這是在巴肯山等待觀看日落的人們,山頂?shù)陌涂纤轮荒苓M去300人,其余的人只能在半山腰觀看日落,一月份是吳哥最涼爽的季節(jié),因為涼爽所以是旅游旺季,游客人數(shù)多,這300人一般都是下午二、三點鐘就進去等著了,即使是最涼爽的季節(jié),這些在山頂?shù)娜艘惨谌喽鹊母邷氐拇筇栂卤袢膫€小時后才能看到日落。</h3> <h3>日出日落,是亙古不變的為我們所熟悉的自然現(xiàn)象,哪里都可以看到。那為什么一定要在不同的地方觀看呢?正如你不在沙漠荒野看日落就不能深刻地感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不登上吳哥的巴肯山看日落就不能深刻感受吳哥王朝的鼎盛繁榮與衰敗沒落,因為吳哥王朝的開國君王就是在登上巴肯山后,俯瞰大地,從而決定定都在山下這片原野上的。</h3> <h3>俯瞰這一片大地,落日漸漸墜下,留下一片殘陽如血,曾經(jīng)輝煌一時,眾多建筑奇跡般的在荒原中拔地而起;之后歷經(jīng)劫難,戰(zhàn)火燎燒生靈涂炭,建筑又被洶涌生長的叢林湮沒;如今劫后余生,這個國家、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都在劫難之后堅強生存。這一切無不讓人唏噓感嘆!</h3><h3><br /></h3><h3>蔣勛在《吳哥之美》中寫道:"沒有巴肯山的高度,或許我看不到吳哥王朝原來是我靜坐時短短的一個夢。我是落日里發(fā)呆的一頭石獅,看到夜色四合,看到繁華匆匆逝去,不發(fā)一語。"</h3><h3><br /></h3><h3> </h3> <h3>柬埔寨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隨處可見他們的古典民間舞蹈。</h3> <h3>在柬式傳統(tǒng)音樂的伴奏下,舞者通過舞蹈手勢,生動的詮釋了佛教關(guān)于輪回、生命循環(huán)的過程和意義,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凋零,重回土壤再從破土而出重新發(fā)芽,花開花落,因果循環(huán),生生不息。</h3> <h3>這是從網(wǎng)上下載的一張圖片,介紹了吳哥舞蹈中各種手式的含義,什么叫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個手式就包含那么多種意思,真的了不起,你只有越深入才越了解它的含義。</h3> <h3> 夜色將黑色的幃幕徐徐降下,這里瞬間亮起了一片燈海,酒吧、餐廳內(nèi)閃爍著五彩燈光,悠揚的樂曲,蕩漾在夜色中,空氣中迷漫、飄夾著烤魚、烤肉的香味。</h3> <h3>這是吳哥的酒吧街,也有人叫洋人街,因為這是外國游客最喜歡去的地方,它讓這個古老神秘的國度增加了現(xiàn)代時尚之感。</h3> <h3>開篇的那幾張照片介紹的是吳哥寺,它占地面積之大,建筑之宏偉,當(dāng)?shù)厝藚s稱它為小吳哥,而下面我們看到的巴戎寺占地面積不大,建筑也不算很宏偉,其中有的通道僅能一人通過,當(dāng)?shù)厝藚s稱它為大吳哥,我真不知道他們的小與大是怎么區(qū)分的,后來才知道大吳哥是指整個吳哥城,巴戎寺只是其中一景點。然而走進巴戎寺后也真正感受到它內(nèi)在的大,因為這個寺就是舉世聞名的"高棉的微笑"。</h3> <h3>巴戎寺遠看就像一堆石頭山,走進了看,高高低低的山是排列著的49座形狀相同的巨石塔,每座石塔各有一座四面佛,近200個佛陀的笑臉。這些四面佛都是典型的高棉面容,謎樣的佛臉神秘地微笑著,嘴角上揚,眼睛微閉,像是凝視遠方又像是閉目俢行,臉上表情各異卻又說不出到底哪里不同,安詳中帶著幾分神秘。</h3> <h3>在景區(qū),常會看到老外手捧一本旅游指南,或是漫游日志、史記專著等,看得是那樣認(rèn)真,尋覓得那樣執(zhí)著。他們很少成群結(jié)隊,嘻笑打鬧,搔首弄姿,來個"到此一游的"咔嚓。他們往往單槍匹馬,獨往獨來,對著景點,欣賞、研究、遐想、思考......,每每這時,都會升起一種由衷的敬佩!</h3> <h3>嘴角淡淡的微笑,這個笑容好像是了解了人生最深奧的一些秘密,然后從心里有一種喜悅。</h3> <h3>最使人驚嘆不已的是這些微笑的佛陀在平時看時眼睛都是睜開的,但有時看時由于角度和光線不同,眼睛又是閉下的,這一睜一閉真是高妙啊!千百年前的工匠盡能雕刻創(chuàng)造出如此神奇的藝術(shù)品,怎不讓人叫絕。眼睛閉下,是在修行,心懷慈悲,精近智慧。眼睛睜開是看到人間的一切苦難,普渡眾生。</h3> <h3>當(dāng)一切的表情一一成為過去,最后,仿佛從污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蓮花,那微笑成為城市高處唯一的表情,包容了愛恨,超越了生死,通過漫長歲月,把笑容傳遞給后世。</h3><h3><br /></h3><h3> ——蔣勛《吳哥之美》</h3> <h3>只有身在期間的人能感受那種像醉倒的感覺,200多張巨大的微笑,你看著他時,他在看你又沒在看你,你沒看他時,你感覺到他在看你又沒在看你,唉!這種感覺真是太神奇了!</h3><h3>面對那古老而神秘的微笑,使你感覺到一伸手就可以觸及的千年時光。</h3> <h3>微笑,如水面升起的蓮花,靜靜綻放。強無聲息,只有極靜定的微笑,若有若無。當(dāng)一切喜怒哀樂成為過去,最后萌生的領(lǐng)悟超脫了一切,只剩下靜謐的微笑。</h3> <h3>高棉的微笑,是和平與美好的象征。然而悲催的是,這塊到處鐫刻著微笑的地方,卻遭受著最嚴(yán)酷的戰(zhàn)爭摧殘和血與火的洗禮。且不說八百年前,吳哥王朝在最鼎盛后逐漸走向衰落,被暹羅打敗,作為皇宮與神殿的吳哥窟也慢慢淪落成了一片廢墟,就在上個世紀(jì)下半葉,各個政治派別爭斗的炮火連續(xù)幾十年無情翻耕著這片土地,剝奪了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直至現(xiàn)在,吳哥窟周邊的原始森林里還密布著尚未排除掉的地雷,在吳哥窟的各個景點門口,都有下肢殘缺的地雷受害者組成的小樂隊在演奏,為自己的下半生募捐。</h3> <h3>就在柬埔寨內(nèi)戰(zhàn)達到最殘酷的時候,這個微笑還是在感動著全世界,它告訴世人說:苦難會過去,人只要有慈悲和智慧,他們會達到生命平和的一個狀況。</h3> <h3>學(xué)者蔣勛先生說:"《金剛經(jīng)》的經(jīng)文最不易解,但巴戎寺的微笑像一部《金剛經(jīng)》。"</h3><h3>誰人能讀懂?誰人能參透?</h3> <h3>或許,正因為遭受了太多的戰(zhàn)爭與苦難,才最渴望和平,更向往美好吧,這塊土地雖然幾乎天天被烈日暴曬,遭陣雨抽打,但這里的人們性情是非常溫和的,無論是酒店的待者還是突突車司機,亦或是田野間的農(nóng)人,甚至于那些拖著殘肢的地雷受害者,他們黧黑的臉上總浮著親切的微笑。高棉的微笑之所以著名,不僅僅因為神,更因為人。</h3> <h3>手捧蓮花,正在敬神的新郎新娘。</h3> <h3>寺廟里祈福的新郎新娘。</h3> <h3>拍攝婚紗照的新郎新娘。</h3> <h3>小時候,微笑是一種心情,長大后,微笑是一種表情。</h3> <h3>景區(qū)的工作人員。</h3> <h3>我們賓館的服務(wù)員。</h3> <h3>木雕工藝品店的售貨員。</h3> <h3>一個演員。</h3> <h3>吳哥寺擺放祭品工作人員。</h3> <h3>賣水果的大媽。</h3> <h3>一個小學(xué)生。</h3> <h3>旅游者甲。</h3> <h3>旅游者乙。</h3> <h3>旅游者甲乙丙丁。</h3> <h3>微笑是兩個人之間最短的距離。</h3><h3> ——維克托·伯蓋</h3> <p class="ql-block">手持相機和回首的僧人,是要走進精神的天堂還是要步入世俗的人間。</p> <h3>不知道這樣燦爛的、源于內(nèi)心的笑容是來自貧窮落后的國度還是來自夢幻般的精神天堂?!</h3> <h3>小和尚在聚精會神地看手機,見我用相機對著他,轉(zhuǎn)過頭來報予一個"高棉的微笑"。</h3> <h3>8年前到吳哥,一進景區(qū),一群孩子就會圍上來,抻著小手:"姐姐漂亮,姐姐漂亮",為的是獲取幾顆糖果或幾塊糕點,雖然我的老婆和同行的其他女同胞都是年近六旬的老奶奶了。這次到吳哥,行前老婆準(zhǔn)備了一大包糖果,可這次沒有抻小手的孩子了,換來的是在景區(qū)兜售紀(jì)念品的小孩子,主要賣明信片和冰箱貼,用稚嫩的童聲向你友善地說著"one dollar"(一美元),或用漢語說著"你好",所有的一切都來得那么和諧那么自然。</h3> <h3>從姐妹廟出來,一位女孩引起我的注意,她衣著得體,頭戴耳機。</h3> <h3>哦!她盡然是一個向游客推銷紗巾的女孩。想當(dāng)年喊"姐姐漂亮"的孩子也應(yīng)該長到她這個年齡了吧。</h3> <h3>是在勤工儉學(xué)?或是弟弟病重在家?我不知道她的故事,卻從她的臉上看到她的故事。推銷紗巾是為生存,頭戴耳機是為精神追求。那份淡定,那份從容,那份"高棉的微笑"......。</h3> <h3>人生如寄,一切都將過去,沒有人能在歲月的蒼容里劃一道不滅的痕跡。不管你是意氣風(fēng)發(fā),還是平淡落寞,都將被收羅在歷史的塵埃中。流云過千山,本就一場夢幻,只要不被生活的煩惱籠罩,活著就是微笑。</h3><h3> ——延參法師</h3> <h3>寫到這里,我沒有理由地想起英國詩人蘭德的《生與死》:"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shù);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zhǔn)備走了。"微笑面對一切,生命真美!</h3> <h3>人們說人生是一次遠行,旅行是一場修行,是一種領(lǐng)悟,從柬埔寨回來,我更深的理解一個詞,那就是"微笑"!從今往后,那充滿魅惑的高棉的微笑,不僅展現(xiàn)在神的臉上,也會蕩漾在我的心頭。</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左贡县|
瑞安市|
芮城县|
武冈市|
济阳县|
周口市|
扶余县|
竹北市|
金昌市|
阳西县|
墨脱县|
廉江市|
东丰县|
定日县|
台南市|
浦城县|
旬阳县|
秭归县|
六枝特区|
靖西县|
宕昌县|
塔河县|
邵东县|
兴业县|
高邑县|
股票|
栾城县|
揭阳市|
深州市|
孟村|
宁海县|
罗甸县|
郧西县|
仙桃市|
彩票|
高碑店市|
思茅市|
布尔津县|
航空|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