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陸軍第123師下轄步兵367團、368團、369團,前身為東北野戰(zhàn)軍4縱12師,解放戰(zhàn)爭初期參加過扭轉南滿戰(zhàn)局的新開嶺戰(zhàn)役和四保臨江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中激戰(zhàn)塔山,一個師打出了"塔山英雄團(367團)"、"白臺山英雄團(369團)"二個英雄團,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的英雄部隊。1979年對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123師368團擔負佯攻茶靈作戰(zhàn)任務,367團、369團擔負高平以西地區(qū)內層穿插作戰(zhàn)任務。</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3師召開戰(zhàn)前誓師大會(照片由123師政治部干事、戰(zhàn)地記者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方珍師長和張序登軍長在交換戰(zhàn)況(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師政委王政陪同軍區(qū)王淳主任觀察敵情(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3師對越作戰(zhàn)指揮員們(陳朝榮拍攝)</span></h3> <h1>1979年對越作戰(zhàn)中,121師和123師在高平以西地區(qū)進行內外雙層穿插迂回,是北集團方向對高平越軍進行大迂回大包抄的關鍵一環(huán)。</h1><h1>按照戰(zhàn)役計劃,對越作戰(zhàn)打響后,121師首先出境,突破邊境對面通農(nóng)縣莫隆地區(qū)的越軍防線。123師(欠368團)于121師后跟進,在通農(nóng)與121師分路,向東經(jīng)通農(nóng)至安樂公路接近166號公路,然后以367團加強坦克團與廣州軍區(qū)獨立坦克團部分坦克組成快速穿插部隊,沿安樂、龍萬、扣旺、北卡、河安、打蘭、北朗、壽強方向的簡易公路前進,于戰(zhàn)斗發(fā)起7小時后插至扣屯地區(qū),配合121師構成對內正面,切斷高平越軍退路與阻擊銀山、太原越軍增援,協(xié)同南集團42軍全殲高平之敵。</h1><h1>扣屯是一個小村寨,位于高平以西約5公里的公路交叉口,正是高平南去太原的3號A公路和西去原平的3號B公路的咽喉要地。扣屯屬于丘陵地帶,山高在250米左右,山上雜草叢生,灌木較多。扣屯西側2公里處有一個312高地,是這片地區(qū)的制高點。從莫隆至通農(nóng)有簡易公路,通農(nóng)向東瑪班是較為狹窄的傍山公路,只能單車慢速通行,公路兩側均為徒峭石山,安樂經(jīng)郭來、波列至扣屯為田間小路,其中北朗至波烈段為山間小路,河流較多,水深均為1米左右,可徒步前進,坦克通行困難。123師的穿插路線總長約90公里,沿途崎嶇彎多,峽谷林立,道路兩側草深茂密,星布稻田河溝,越軍還設置了很多火力點,對于穿插部隊的機動十分不利。</h1> <h1>越軍在莫隆、通農(nóng)、班莊、扣屯地區(qū)的防御配置是:莫隆地區(qū)放了通農(nóng)縣獨立營和布蓋公安屯,莫隆、通農(nóng)、宗梅方向約有越軍1個連和特工、公安和民軍各一部,班莊地區(qū)放了地方軍852團和原平縣獨立大隊,扣屯地區(qū)放了346師851團3營和特工隊。另外,對越作戰(zhàn)打響后,越軍增援高平的北太省獨立4營、5營、1、2、6營分別進至原平縣、靜肅礦區(qū)和通農(nóng)至那岸地區(qū),新組建的海興省隊183團也向扣屯以南的納隆地區(qū)運動。</h1><h1>在較早前的戰(zhàn)役計劃中,41軍原以越南茶靈以北的龍邦地區(qū)為突破口,與42軍配合,南北夾攻高平市,圍殲越軍346師。越軍在茶靈一帶布防的是號稱"決戰(zhàn)決勝團"的346師677團,在扼守公路的八達嶺、八姑嶺、831等高地嚴密設防,準備與中國軍隊中的"塔山英雄團"血戰(zhàn)到底。后41軍突然奉命改變進攻路線,367團將防務移交給368團,與369團和師炮團一起,隨師部悄悄地轉移到西面的念井地區(qū),進行向高平以西的大穿插大迂回。由368團接替367團任務,正面進攻八達嶺、八姑嶺地區(qū),牽制346團的主力。這一"聲東擊西"的戰(zhàn)略,越軍677團尚蒙在鼓里,在戰(zhàn)斗打響幾天后才發(fā)覺中國軍隊的新動向。</h1> <h1>2月17日凌晨5時許,41軍121師發(fā)起攻擊,突破了越南莫隆一帶的國界,為主力部隊穿插打開了口子。6時起,41軍指揮工兵和民兵搶修從119號界碑至越南莫隆的5公里急造軍路,于10時30分完成,保障了坦克部隊及運輸車輛的前出。</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萬炮齊轟越軍陣地(陳朝榮拍攝)</span></h3> <h1>123師以367團為穿插先鋒,加強41軍坦克團1營、2營及廣州軍區(qū)獨立坦克團2營,有62式輕型坦克和63式水陸坦克及其他履帶式車輛共80余輛,在軍、師炮火支援下進行穿插。這種大規(guī)模裝甲部隊的穿插實戰(zhàn),在解放軍戰(zhàn)史上還是首次。(陳朝榮拍攝)</h1> <h1>123師由師政委王政和許副師長、副政委及367團團長張國明團長、陳光忠副團長等組成師、團前方指揮所。王政委和367團張團長親自指揮2營(營長鄭仁軒,教導員賈清芳)配屬1營2連、炮連、機槍連和師防化、偵察、噴火班,搭乘軍坦克團1營、廣州軍區(qū)獨立坦克團2營的35輛62式輕型坦克、17輛63式水陸坦克、3輛63式裝甲輸送車及運動保障隊帶1輛推土機組成穿插先遣隊,在通農(nóng)與121師分路,向扣屯穿插,預定于17日傍晚插至扣屯:許副師長和367團陳光忠副團長指揮1營(營長葉英昌、教導員傅啟風)、3營(營長刁偉鵬、教導員賈德芳)則尾隨坦克,徒步向前穿插:123師王方珍師長率師基本指揮所和軍預備隊369團隨后推進:李徳元副師長指揮由偵察1連、偵察2連組成的師偵察大隊,于16日晚23時秘密出境,向扣屯地區(qū)穿插,與123師穿插先遣隊會合,然后依托周邊有利地形組織防御,配合軍主力圍殲高平之敵。(陳朝榮拍攝)</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行進途中(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支前民工開赴前線(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民工抬著傷員回來(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通農(nóng)縣城(陳朝榮拍攝)</span></h3> <h1>跟隨121師、123師行動的,是大批由廣西支前民兵、民工組成的后勤保障隊伍,執(zhí)行向前輸送彈藥、物資和后送傷員、烈士的任務。民兵、民工們通常都是肩挑2箱子彈或4一6發(fā)的火箭彈,還要扛著82無后座力炮、82迫擊炮、60迫擊炮等武器彈藥,負擔很重。民工沒有武器,除班以上干部和部分民兵外,很多民兵也沒有配帶槍支,只配了2一4枚手榴彈,一旦遭到伏擊,自衛(wèi)能力很差。為了從火線上把傷員救下來,民兵、民工們也要跟著部隊沖鋒向前,犧牲、負傷是常事。此外,因邊境上的中國邊民長相、口音與越南人非常相似,經(jīng)常有越軍特工混入民兵、民工隊伍,進行襲擾破壞。在部隊進行清查時,因為嚴酷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有些民兵、民工被部隊誤傷、誤會,造成不應有的犧牲,教訓也是沉重的。戰(zhàn)役計劃預定123師以步兵搭乘坦克分隊,于攻擊發(fā)起7小時后插到扣屯地區(qū)。實際上因為道路復雜難行,沿途受到越軍的騷擾阻滯,加上部分坦克發(fā)生故障和淤陷阻塞道路,不斷有步兵和坦克掉隊。到17日傍晚時分,367團穿插先遣隊才開進27公里,到達通農(nóng)以北地域,這時已有6輛62式輕型坦克、全部63式水陸坦克及所搭載的步兵掉隊。先遣隊奉命在此組織臨時防御,等候掉隊的步兵和坦克,已無法按時完成穿插任務。</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清點敵軍械庫(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搬運炮彈(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將敵人彈藥裝車、共裝了22車(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炸掉它"(陳朝榮拍攝)</span></h3> <h1>部隊在通農(nóng)集結休息了5個多小時,其間因夜色黑暗道路難行,另一路穿插的121師361團走錯了路,也與367團混在一起。還有越軍特工混入民工隊伍發(fā)動襲擊,經(jīng)常導致混亂部隊開火還擊時也造成了輕微誤傷。異國作戰(zhàn)的特殊地理民情,讓部隊指戰(zhàn)員們的情緒部非常緊張。當夜23時半,穿插先遣隊以367團2營4連為前鋒,后續(xù)為5連、6連,搭乘62式輕型坦克沖在前邊,63式水陸坦克爬坡能力較差,搭載配屬部隊跟在后面,繼續(xù)沿通農(nóng)、魁剝、安樂的簡易公路向河安地區(qū)連夜前進。</h1><h1>過了通農(nóng),沿路出現(xiàn)了小股越軍的火力阻擊。坦克1營的1連、2連前出進行火力掩護,先遣隊主力繼續(xù)穿插,一路邊戰(zhàn)邊行。到了18日早晨6時許,尖兵4連搭乘坦克已進到了離扣旺不遠的溝里橋,突遭公路南側溝里村及東側無名高地方向越軍火力猛射。先頭2輛坦克沖過溝里橋后,緊隨其后的推土機中彈失去控制,將橋面堵塞。4連連長劉粵軍當即指揮部隊跳下坦克展開戰(zhàn)斗隊形,向越軍控制的高地進行包抄迂回,坦克則沖下公路在兩側稻田展開以火力支援步兵進攻。經(jīng)過近2小時的戰(zhàn)斗,攻克溝里村和無名高地,擊斃越軍9人,俘虜6人,其余10余名越軍四散逃走。4連犧牲2人,傷1人。隨后坦克將損毀的推土機推下橋,清開通道,團指率領4連搭乘坦克繼續(xù)向前穿插。</h1><h1>為了搶時間,4連沒有留下兵力占領溝里村和無名高地。在4連通過后,越軍重新占領了無名高地,阻擊后繼到來的5連,雙方展開激戰(zhàn)。經(jīng)過一番戰(zhàn)斗,5連再次攻克無名高地,繼續(xù)向前推進。行至扣旺村時,遭到東南側310高地上的越軍火力阻擊,2輛坦克被擊毀。5連與越軍進行了幾次爭奪,于中午12時拿下了310高地,并攻占了越軍設在附近的一個較大軍火倉庫,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越軍的武器裝備是中、蘇、美式雜陳,有大量是中國制造,與解放軍現(xiàn)役裝備一樣,這次繳獲正好補充了穿插先遣隊的彈藥損耗。因越軍騷擾不斷和戰(zhàn)斗疾勞,5連隨后就地組織防御進行休整。而5連后面的6連到達龍萬地區(qū)時,也與附近越軍發(fā)生纏斗,就地組織防御停止前進。</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車隊在途中受阻(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坦克兵向打蘭地區(qū)進攻(陳朝榮拍攝)</span></h3> <h1>先頭的4連搭乘坦克繼續(xù)向前沖擊,于9時許進至打蘭地區(qū)。從這里向前過北朗、壽強、波列就到扣屯了,只有10多公里。越軍在打蘭村埋伏了一個反坦克分隊,已經(jīng)嚴陣以待。前衛(wèi)的坦克1連剛到便與敵接火,因快速迅猛,有7輛坦克沖過了打蘭村。而緊接的坦克2、3連正好撞入火力網(wǎng),開戰(zhàn)不多時就被越軍火箭簡擊毀坦克4輛,擊傷2輛,坦克1營周營長也中彈負傷。營指和劉粵軍連長指揮4連立即展開戰(zhàn)斗隊形,分三路向打蘭村發(fā)起攻擊。在坦克火力的支援下,于下午14時控制了打蘭村,斃敵26名,俘敵1名,擊毀敵卡車2輛。但是坦克1營損失嚴重,坦克官兵犧牲較多,有的坦克兵被燒焦在戰(zhàn)車里,戰(zhàn)場情景悲壯,部隊士氣也受到了影響。</h1><h1>此時,367團穿插先遣隊已在安樂至打蘭約10公里地段上分隔成了三部分:張團長、2營營指、坦克營周營長和4連在打蘭村;5連在溝里、扣旺一帶;師、團前指和6連在安樂、龍萬附近。因放置無線電臺的水陸坦克掉隊,師、團前指無法與前方的2營營指及后方的師基指聯(lián)系,只能通過坦克團電臺與軍前指聯(lián)絡。</h1><h1>打蘭激戰(zhàn)剛過,張國民團長即乘坦克返回龍萬地區(qū),向師、團前指報告情況。師、團前指又上報軍前指,再上報到軍區(qū)前指。軍區(qū)前指當即指示:要123師殲滅敵人,加速穿插,圍殲高平之敵。但因通訊聯(lián)絡不暢,業(yè)務人員傳達命令走樣,來回傳遞信息的過程中形成錯誤的判斷,師前指認為先遣隊已接近河安地區(qū)的越軍346師預備隊,坦克隊形拉得太長,損失較大,而且后續(xù)步兵與沿線越軍纏斗沒有跟上掩護,恐有不測,遂下令先遣隊回撤到安樂西側地區(qū)組織防御。于是,4連和坦克1營帶著受傷的戰(zhàn)友和烈士遺體向北回撤。而先前沖過去的7輛坦克已過了壽強接近無道地區(qū),離扣屯只有5公里,也接令被迫回撤,在路過打蘭村時又遭越軍火力打擊,毀損坦克各1輛。至晚19時,穿插先遣隊全部回撤至安樂西側無名高地組織防御。打蘭一戰(zhàn),坦克1營被擊毀坦克6輛,擊傷3輛,相當于1個坦克連,這是高平戰(zhàn)役中解放軍裝甲部隊的一次重大損失。而穿插先遣隊本已行進了約70公里,接近扣屯,接令又撤回了10多公里,這一折騰時間就白白延誤了。123師開戰(zhàn)2天沒有穿插到位,而高平越軍已經(jīng)判斷出了中國軍隊的包圍意圖,一面組織層層阻擊和襲擾,一面開始將部分越軍和地方機關沿扣屯公路后撤。至此,123師內層迂回切斷高平越軍退路的戰(zhàn)略企圖已經(jīng)落空。</h1><h1>18日當晚,后面的367團1營、3營和掉隊的62式輕型坦克、水陸坦克全部到安樂地區(qū)。23時,師前指又接軍前指命令,因上級通報太原越軍會大舉北援,即令先遣隊兵分兩路,以步兵沿田間小路迅速隱蔽向扣屯地區(qū)穿插,搶占有利地形,阻擊太原援軍;坦克1營、2營則繼續(xù)沿公路推進。師前指立即重新部署,以坦克1營、2營搭載367團1營2連、3營8連和機槍連繼續(xù)走公路前進,師前指王政政委、張國明團長親率367團2營3個步兵連加1個炮連徒步走鄉(xiāng)村小路向扣屯地區(qū)穿插。</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沖過去(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強渡(陳朝榮拍攝)</span></h3> <h1>19日2時,2營開始徒步穿插。路線是經(jīng)波潤、郭來、葵非、北朗、班克、波列至扣屯西側的312高地。沿途多是鄉(xiāng)間土路,坑坑洼洼,或是成片的水稻田,必須從中淌過去,弄得泥濘不堪。路上又遇到數(shù)條小河,也要徒涉而過。2營指戰(zhàn)員連續(xù)穿插作戰(zhàn)2天,體力消耗很大。沿路坦克遇襲時,步兵迅速下車迎敵,出發(fā)時準備的干糧和背囊扔在車上,坦克中彈起火時就損失掉了。如今身上帶的干糧已吃光,但任務艱巨,只能奮力向前。沿路以尖兵連展開,進行小群多路進行搜索。遇到小股越軍武裝零星阻擊的,即將其打散。敵人稍多,則留少數(shù)兵力還擊牽制,主力繼續(xù)穿插,一路邊打邊走。遇到河流,就奮勇洇渡,為輕裝前進,很多官兵將身上的絨衣、絨褲、襯衣、襯褲甚至褲頭都扔掉了,只剩下一套外面的軍裝。早春天氣晝夜溫差很大,夜間寒冷,為補充體力,官兵們就摘食路邊的野青葉子,一路兼程前進。又經(jīng)19日一上午,在營炮連的火力支援下,師前指率2營沖過郭來山埡口,攻占那仍橋,打下葵非村,殲滅了部分攔路的小股越軍,于下午14時進至北朗地區(qū)。</h1><h1>這里的地形是四面山地夾路,對穿插部隊的態(tài)勢非常不利。在北朗村公路拐彎處,2營遭到占據(jù)公路兩側山上和北朗村中越軍的火力夾擊,后側面那仍、葵非附近石山上越軍的高射機槍也向穿插部隊猛射。因越軍火力猛烈,穿插部隊被彈雨分割成幾段。戰(zhàn)后才知道,原先在班莊一帶的越軍852團已移到扣屯,開始掩護高平越軍和政府機構撤退。這股攔路越軍里就有852團高射機槍連,對穿插部隊威脅很大。師、團前指立即指揮6連攻擊北朗村,打掉了越軍幾個火力點,暫時穩(wěn)住了陣腳。但越軍從山地上居高臨下以火力封鎖道路,一時無法突破,雙方形成對峙。師王政委和367團團長緊急分析判斷,認為軍情如火,不能被拖在這里,決定一面呼喚軍、師炮火支援,一面以部分兵力向兩側山頭的敵人發(fā)起佯攻,掩護主力從北朗東側無名高地殺出一條路。</h1><h1>師、團前指令5連正面攻擊東側山埡口,6連2個班迂回到山埡口后面配合攻擊。在師屬炮火的有力支援下,將山埡口攻克,師、團前指率部分連隊經(jīng)此插到了北朗東側無名高地。這時跟上來的只有5連、6連部分人員,炮連和4連大部分被隔斷在后面。師、團前指將部隊展開占據(jù)兩側高地,以火力牽制周圍山頭的越軍,掩護后續(xù)部隊突圍。到17時30分,4連一部沖了過來,炮連還沒跟上。師、團前指連續(xù)派出兩批部隊前往接應,直到當晩22時才將炮連接應上來。為了爭取時間,師、團前指于21時率4連和先頭沖過去的其他各連300余人,沿班克、波列一帶繼續(xù)向扣屯方向穿插。營指和6連繼續(xù)在北朗東側無名高地收攏部隊,制作擔架,救護傷員。</h1><h1>師、團前指率先頭部隊一路忍饑耐渴,星夜兼程,涉水過河,衣裝濕透,沿途打退小股敵人的襲擾,終于在2月20日早晨5時占領了扣屯西側的312高地。至此,從安樂地區(qū)出發(fā)算起,共徒步穿插43公里,歷時27個小時。先頭部隊隨即在312高地周圍展開防御。20日上午,越軍以從班到排的兵力向312高發(fā)動了幾次進攻,都被先頭部隊擊退。</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出征前李德元(后排右三)副師長和偵察大隊部分指戰(zhàn)員合影(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出征前化妝成"人民軍"的偵察1連(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敵前偵察(鄭世潤拍攝)</span></h3> <h1>營指率6連及收攏的后續(xù)部隊則于20日清晨出發(fā),抬著烈士、傷員追趕師、團前指。中午12時,進至班克附近,遇到123師偵察科長求救。原來李德元副師長率123師偵察2連穿插至無道地區(qū)時遭遇越軍伏擊,情況危急,李副師長已身負重傷。營指立即將情況上報,師、團前指命令火速派出兵力營救李副師長和偵察2連。營指當即指揮所率2營序列中的4連、5連、6連、機槍連、炮連各一部轉頭向東插向扣隆、無道地區(qū)。</h1><h1>李德元副師長率偵察2連在接近通農(nóng)時與偵察1連失散,一路與123師穿插部隊和走錯路的121師預備指揮所、362團3營、師后勤前梯隊混合前行。18日22時許,123師基指電令偵察2連前往那郭地區(qū)接守367團3營打下的一個彈藥庫。李德元副師長率偵察2連連夜前進,幾次改道,涉水過河,終于在19日下午進至那郭地區(qū),卻沒有找到彈藥庫,戰(zhàn)后才知道是師基指下達的座標有誤。李德元副師長下令開設電臺,因為地形因素和越軍的無線電干擾,一直和師基指聯(lián)系不上。李副師長決心率偵察2連繼續(xù)向扣屯地區(qū)穿插。20日早上天降大霧,為爭取時間,偵察2連大膽地沿河安、打蘭、壽強公路跑步前進。進至無道村附近,離扣屯地區(qū)只有6一7公里,偵察2連繼續(xù)沿公路搜索前進。剛出無道村口,偵察2連突然遭遇埋伏在公路兩側的越軍火力強襲,立即傷亡一片。</h1><h1>偵察2連遇伏地域兩側都是長弧形狀土山,山上修建有兩道平行的塹壕和縱橫交錯的交通壕、掩蔽部,上面分布著很多單兵掩體和散兵坑,塹壕到公路的直線距離在100米至200米之間。公路右側的村邊處有一座小山包,山包上挖有塹壕與掩蔽部,山包的周圍零星分布著10多間大小不一的房屋,都設有火力點。伏擊李副師長和偵察2連的越軍有3個連左右,占據(jù)公路兩側有利地形,用重機槍、迫擊炮等火力將偵察2連壓在公路上。李副師長右腿中了6發(fā)子彈傷勢嚴重,滾倒在一個排水溝里。偵察2連指導員朱秀珍在指揮部隊反擊時中彈犧牲。因地形不利,偵察2連攻又攻不上,撤又撤不下,頑強地與敵軍相持了一上午,已傷亡50多人,情況非常危急。</h1><h1>367團2營的營救部隊在中途遇到越軍阻擊,營指令5連一部進行牽制,4連和6連一部側翼迂回,沖過封鎖線接近無道村。4連連長劉粵軍和6連連長王化民指揮部隊兵分兩路,先奪下扣隆北側無名高地,然后將重機槍和火箭筒運上高地,壓制周圍越軍火力,掩護6連1個排迅速沖上公路營救偵察2連。越軍火力猛烈,沖上公路的部隊傷亡不小,又被壓了下來。劉粵軍又調來2挺重機槍、3挺輕機槍和1門60炮,集中壓制越軍威脅最大的火力點,6連再次沖上公路。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激烈戰(zhàn)斗,終于將李副師長和偵察2連營救出來了。營指將各部撤出了戰(zhàn)斗,繼續(xù)向扣屯穿插。當晚19時,終于進到312高地,與師、團前指會合。</h1><h1>從312高地望去,高平西通原平和南去銀山、太原的公路盡收眼底。因為兼程疾進,穿插先遣隊在路上扔掉了多余的裝備,包括背包、衣服、罐頭和干糧,而后勤保障又沒有跟上,此時367團2營已斷糧3天,全靠尋找木瓜、野萊、樹葉充饑。</h1><h1>從21日起,2營與小股越軍發(fā)生戰(zhàn)斗,部隊糧彈俱缺,攜帶的87名傷員缺醫(yī)少藥,友鄰部隊又沒有攻擊到位,處境非常困難。367團2營雖占據(jù)扣屯,離高平最近,但以1個營的兵力,戰(zhàn)力疲憊,自保尚且勉強,更不要說向高平發(fā)動攻擊了。從這個態(tài)勢上說,123師內層迂回雖堵住了高平越軍西逃之路,但已無力向前推進,無法與南集團一起總攻高平的戰(zhàn)役企圖。</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民工正在搬運炮彈(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打開敵倉庫,迅速運糧(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從敵軍需庫中搬出大批物資(陳朝榮拍攝)</span></h3> <h1>22日上午,外層穿插的121師進至扣屯西側的班俊地區(qū),與367團2營取得了聯(lián)系。下午,121師穿插部隊攻占了越軍設在班俊的彈藥庫與軍需庫,獲取彈藥、物資一批、糧食萬余斤,并組織運糧隊運至扣屯,367團2營終于得到了補充。隨后367團2營與陸續(xù)進至扣屯的121師各部形成統(tǒng)一防御,將高平以西的通道牢牢封鎖。從23日到27日,367團2營連續(xù)打退越軍的5次夜襲,斃敵40余人,俘敵8人。因原平、太原方向的越軍沒敢大部來援,367團2營完成了阻擊援敵任務,于2月27日奉命返回河安地區(qū)與123師歸建。</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榴彈炮、加農(nóng)炮向敵陣地猛烈轟擊(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炮兵緊張地測量炮擊方位(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畢副師長和炮團干部測量炮擊座標(陳朝榮拍攝)</span></h3>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10高地上的前線指揮部,師長和諸兵種司令官在研究敵情(陳朝榮拍攝)</span>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迂回包圍(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追擊敵人(陳朝榮拍攝)</span></h3> <h1>再看坦克分隊那邊。坦克1營、2營搭載367團1營2連、3營8連和機槍連走公路。因為后勤保障跟不上,傷員無法后送,又不忍心將犧牲的戰(zhàn)友尸體丟棄,穿插部隊就將烈士遺體包裹好綁在坦克前面,受重傷的戰(zhàn)士用繩子固定在炮塔后面,于19日早晨繼續(xù)沿公路向前穿插。在進至扣旺南側的310高地時,遇到越軍火力阻擊。因為前一天穿插先遣隊后撤龍萬地區(qū)等待,給了越軍喘息之機。越軍卷土重來,在扣旺一帶高地和公路兩側的竹林、甘蔗地里配置了較強大的反坦克火力,有2個連左右的兵力防守,死死阻擊住穿插分隊。公路上的坦克迅速沿兩側展開進行還擊,步兵向高地、竹林和甘蔗地里發(fā)動進攻。坦克每一次開炮,前面的烈士和后面的傷員都要隨坦克一起震動,戰(zhàn)斗情景非常悲壯。在整個79年對越作戰(zhàn)中,坦克穿插打得如此慘烈的,只有123師穿插先遣隊。</h1><h1>因為越軍火力猛烈,坦克分隊打了一天未能突破,雙方形成僵持。戰(zhàn)斗過程中,367團1營、3營的其他連隊陸續(xù)徒步趕到了戰(zhàn)地。20日早晨,123師基本指揮所率軍預備隊369團也進到了龍萬地區(qū)。從當時的情況看,扣旺向南,公路可直通河安縣城,向東經(jīng)一條山間簡易公路行3一4公里則能到達那懷,那里是越軍346師師部和越南中央第二廣播電臺所在地,位置非常重要。在扣旺公路附近,分布著310、302、315、304等高地,形成了扼守公路和護衛(wèi)那懷的屏障。根據(jù)原來的戰(zhàn)役計劃,123師插至扣屯,配合121師和南集團42軍拿下高平,那懷地區(qū)的越軍就無路可逃,不必急于強攻。如今越軍頑強擋住公路,而367團2營又已插到扣屯,123師基指便轉變戰(zhàn)斗決心,堅決攻殲河安公路及那懷地區(qū)的越軍,打通公路,端掉346師師部。</h1><h1>20日上午,123師基指指揮367團和369團,在坦克1營和2營火力支援下發(fā)起攻擊。針對越軍部署,攻擊部隊交替掩護,逐段躍進,苦戰(zhàn)一天,嚴重消耗了越軍的兵力火力。21日,123師再次強攻,在坦克支援下終于打下了302和310高地,沿公路前推到了那念以北地域。越軍進行了頑強反擊,被123師擊退。當天123師又向304和315高地發(fā)起攻擊,因地形不利,越軍火力猛烈,攻擊受挫。22日,123師在王方珍師長指揮下,在軍、師炮兵85加農(nóng)炮、122榴彈炮、152加榴炮、130火箭炮的火力支援下,猛攻304和315高地,砸上去250多噸炮彈,又拉上去2個步兵營,終于將其攻克,打開了那懷地區(qū)346師師部的外圍屏障。同時123師以坦克支援步兵繼續(xù)沿公路攻擊,沖過那念,掃清了那郭以南兩側諸高地。22日晚,123師攻克河安縣城。至此,從平孟經(jīng)安樂到河安的公路全線打通。</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3師指揮部研究圍剿346師指揮所方案(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師長在觀察炮擊(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炮兵和偵察兵同山共濟互相支援(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判斷敵情(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用60炮轟擊(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向敵陣地發(fā)起沖鋒(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二廣播電臺外景(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北越軍事基地、通信站外景(陳朝榮拍攝)</span></h3> <h1>那懷一帶石山圍繞,山洞眾多,灌木叢生,越軍火力點以交通壕相連接,互相依托,形成交叉火力。各石山間是水網(wǎng)稻田,射界良好,進攻部隊難以隱蔽,高地附近和山間公路兩側則有大量反坦克、反步兵地雷。敵346師師部周圍有12個高地防護,居高臨下易守難攻。這里又是越南中央第二廣播電臺所在地,還有大型軍事通訊站、通訊學校、軍械庫、軍需庫、油料庫及電廠、機修廠等軍事設施,成為防守高平的?心地帶。</h1><h1>2月25日,123師集中兵力在炮火和坦克的支援下發(fā)起進攻。這種搜山打洞的戰(zhàn)斗非常殘酷,攻擊部隊冒著彈雨沖鋒,攻克了一個高地后繼續(xù)發(fā)展相當艱難,形成對峙則遭幾個方面的火力側射,到處形成混戰(zhàn),還有肉搏戰(zhàn),進展緩慢而傷亡很大。為加快攻擊進程,師指命令工兵掃清公路兩側的地雷,炮兵將火炮前推進行直描射擊,坦克作為移動火炮打掉越軍的火力點,噴火兵配合步兵挨個打洞,依托既有陣地頑強向前推進。苦戰(zhàn)3天,終于攻至346師師部所在的10號高地。越軍阻擊火力十分密集,戰(zhàn)斗一時膠著。攻擊部隊即將6門85加農(nóng)炮推到距越軍陣地200至400米處展開,上穿甲彈一齊發(fā)射,轟開了由鐵門、石墻、磚墻和網(wǎng)狀門四套結構成的346師師部坑道口,配合步兵拿下了坑道。至28日,那懷終被攻克,敵346師師長黃扁山大校當時戰(zhàn)場失蹤,根說黃扁山逃出圍剿后,在高平以東地區(qū)與解放軍周旋。123師隨后對那懷地區(qū)反復清剿7次,其間擊斃越軍500多人。</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審問第一名戰(zhàn)俘(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令越軍戰(zhàn)俘寫出單位及姓名(陳朝榮拍攝)</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越軍戰(zhàn)俘(陳朝榮拍攝)</span></h3> <h1>123師的進攻至此結束,轉為對安樂至河安公路的保障任務。在整個穿插進攻戰(zhàn)斗中,123師擊斃越軍1130人,殺傷179人,俘虜187人,繳獲各種槍支418支(挺)、火炮45門,繳獲擊毀汽車177輛(其中擊毀19輛),繳獲電臺17部,炸毀發(fā)電廠1座,炸毀營房43座,炸毀中央電臺1座,炸毀汽油庫、彈藥庫4座,炸毀糧庫、軍需庫4座。</h1><h1>123師在這次對越作戰(zhàn)中也付出了很大代價,參戰(zhàn)的12000人中,陣亡323人,負傷1056人,失蹤1人。</h1><h1>41軍坦克團1營、2營戰(zhàn)斗12天,共斃越軍577人,摧毀火力點89個、無后座力炮和迫擊炮8門、火箭筒14具、高射機槍5挺,摧毀軍械彈藥庫和軍糧庫各1座、汽車5輛。2月28日,41軍坦克團奉命撤回國內,同時將被越軍擊毀的坦克炸碎一起帶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3師對越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英雄榜"</span></h1> <h3><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3師召開慶功祝捷大會(陳朝榮拍攝)</span></h3> <h1>一、中央軍委授予367團6連為"穿插英雄連"稱號。</h1><h1>二、廣州軍區(qū)授予368團2連為"八姑嶺英雄連"稱號。</h1><h1>三、廣州軍區(qū)授予368團2營機槍連9班為"英雄機槍班"稱號。</h1><h1>四、中央軍委授予唐立忠為"一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h1><h1>五、中央軍委授予劉勇為"一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h1><h1>六、中央軍委授予陳全鋼為"一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h1><h1>七、廣州軍區(qū)授予岑榮深為"戰(zhàn)斗英雄"稱號。</h1><h1>八、廣州軍區(qū)授予張紹榮為"戰(zhàn)斗英雄"稱號。</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讓歷史記住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捍衛(wèi)了祖國尊嚴的一代軍人!</span></h1> <h3>說明:</h3><h3>1、根據(jù)網(wǎng)絡資料制作成美篇作品,向原創(chuàng)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h3><h3>2、該美篇作品圖片來自原123師政治部干事陳朝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中县|
峡江县|
孟州市|
九龙城区|
南川市|
浑源县|
内黄县|
仪陇县|
昭觉县|
彭阳县|
阿巴嘎旗|
高州市|
清河县|
江门市|
临沧市|
新营市|
沙湾县|
台东市|
镇巴县|
乌鲁木齐县|
乌鲁木齐市|
西和县|
墨玉县|
临潭县|
沙坪坝区|
攀枝花市|
崇左市|
泸溪县|
惠州市|
南汇区|
阳高县|
紫云|
中江县|
安龙县|
灵璧县|
包头市|
峨山|
桂平市|
珠海市|
高尔夫|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