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南京獅子山原名盧龍山,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在盧龍山大敗陳友諒,為明王朝建都南京奠定了基礎。朱元璋稱帝后,改盧龍山名為獅子山,下詔在山頂建造閱江樓,并親自撰寫了《閱江樓記》,又命眾臣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后入選《古文觀止》。600多年來,雖有兩篇《閱江樓記》流傳于世,但終因種種原因未能建成。</h3> <h3>獅子山照壁</h3> <h3>獅子山高78.4米,周長2公里,占地約14公頃。從江面看此山,似一只蠕動的青螺,又如少女頭上的發髻,古有“吳檣遠眺,看隔江螺髻離離”之句。因其地處南京城北,古有“北山”之名。</h3> <h3>石獅</h3> <h3>獅子山擁有眾多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獅子山風景區,以獅子山為中心,包括山巔、山坡、山麓及其周圍的一系列人文景觀。具體來說,即以“閱江樓”為主要標志,山巔有孫中山觀江亭、古炮臺遺址、度假村;山坡有徐達將軍廟、玩咸亭、獅字林碑刻;山麓有靜海寺、三宿巖和天妃宮碑</h3> <h3>盧龍勝境</h3> <h3>朱元璋像</h3> <h3>閱江樓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下關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飲霞吞霧,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江南四大名樓之一,也是南京閱江樓景區的主要景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h3> <h3>閱江攬勝牌坊</h3> <h3>江南第一樓牌坊</h3> <h3>鄭和航海廣場</h3> <h3>林則徐塑像</h3> <h3>鐘亭</h3> <h3>大戲臺</h3> <h3>靜海寺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儀鳳門外,北倚獅子山,東接天妃宮,西臨護城河,為明成祖朱棣為褒獎鄭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存之一。</h3> <h3>靜海滄桑牌坊</h3> <h3>寺名取四海平靜,天下太平之意,明清時規模宏大,殿宇林立,氣勢恢宏,號稱"金陵律寺之冠"、"金陵八大寺之最 "。為供奉鄭和從異域帶回的羅漢畫像、佛牙、玉玩等物品,和奇花異木的活株而敕建。</h3> <h3>靜海寺屢遭戰火,歷代均有修葺,擴建終成今制,是中英《南京條約》議約地,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現已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br></h3> <h3>天妃宮,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下關獅子山麓,是明成祖朱棣為感謝天妃娘娘媽祖等諸神護佑鄭和航海平安而敕建,與靜海寺相鄰,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鄭和下西洋的重要歷史遺存之一。</h3> <h3>碑亭</h3> <h3>天妃橋</h3> <h3>攝影地:閱江樓、靜海寺、天妃宮</h3><div>攝影/后期:野貓</div><div>文字:部分文字來源網絡</div><div>謝謝瀏覽!</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华县|
沙洋县|
阳城县|
唐山市|
平泉县|
高雄县|
黔南|
洛南县|
武宣县|
平乡县|
开阳县|
安庆市|
闸北区|
遵义市|
嘉义市|
扶沟县|
泸西县|
闵行区|
柘城县|
商水县|
云南省|
黑龙江省|
崇信县|
黄山市|
潢川县|
西充县|
天津市|
瑞金市|
美姑县|
唐海县|
康平县|
德兴市|
射洪县|
临洮县|
怀安县|
含山县|
延津县|
那曲县|
于田县|
长治县|
富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