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i><font color="#808080"><b>題 記 攝影、文/蒙蒙<br></b></font>——————————————————————<br>柬埔寨,一個世界公認的最不發達國家,被稱為“世界上最貧窮的旅游勝地”。而住在柬埔寨洞里薩湖的人們,則是這個貧窮國家里最貧窮的一群人。<br>洞里薩湖,是柬埔寨最大的淡水湖,從暹粒一直通到首都金邊再流入湄公河。洞里薩湖不僅僅是那里的景色而聞名遐邇,而是因為在這個湖中生活著一群沒有國籍的越南難民后裔,祖祖輩輩在此繁衍生息,關于他們的悲慘生活,他們的傳聞故事,才是真正吸引了人們一批又一批的乘船去那里探秘。<br>有記載說,在越南南北戰爭時期,一部分越南漁民為躲避戰爭而來到柬埔寨。戰爭雖然早已結束,但他們卻從此再也不能回自己的祖國,成為了沒有國籍的越南難民,同時他們不被所居住的柬埔寨所接納,只能祖祖輩輩飄蕩在洞里薩湖上生活,成為柬埔寨的一個旅游人文景觀、一個畸形的“水上人家”。<br>洞里薩湖屬于暹粒旅行中的一個自費38美金的游覽項目,去,還是不去?我很糾結……<br>聽朋友介紹說,洞里薩湖沒有美景可觀賞,洞里薩湖的水臟得比黃河還要黃,洞里薩湖的乞討者比蝗蟲還要多,環境臟亂丑陋不堪,因此不建議我去這個地方。<br>我思忖再三,最后還是出于對水上村落的好奇心驅使,也出于一覓洞里薩湖落日美景的向往,于是決定親眼去看一看這個傳說中的“國中之國”。<br>我們乘船從暹粒到洞里薩湖,沿途兩岸看到了搖搖欲墜的水上房屋,在湖中捕魚農作的難民,以及岸上打球、騎自行車、嬉笑打鬧的孩子們的身影。游船剛靠岸便有不少難民拖家帶口的向我們乞討。我們在岸上停留了不到二小時,但這短暫的停留,卻是我在整個柬埔寨行程中最撞擊靈魂與心靈的一次洗禮,讓我最難忘的是那些在洞里薩湖討生活的孩子們,那些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孩子,那些靠乞討為生的洞里薩湖難民們,那些與我們這個現代文明社會完全不同的最貧瘠、最原始的生活群體。<br>人類,是個生存能力適應性很強的動物,可以與險惡的環境作頑強搏斗,可以簡單到只求最低限度的溫飽茍且活著。很多事實證明,當人類一時無法改變所處現狀的時候,只有改變自己去適應生存的環境。<br>為了生存,為了活著,天災人禍下的人與螻蟻其實沒有什么不同。<br>???????????<br>我想,也許洞里薩湖的人,從另一方面詮釋了適者生存的現實意義,簡單快樂就是他們的生活真諦。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能在這片湖上頑強謀生,世代繁洐,生生不息。<br>————————————————————————</i></h5><h3></h3><h5></h5><h5></h5><h5></h5><div><h5></h5><h5></h5><h5></h5></div><div><h5></h5></div><div><h5></h5></div> <h5>越南浮村,就是柬埔寨洞里薩湖上一個處于漂浮狀態的村莊。有水上船屋,水上衛生院、水上學校,水上警局,水上運動場,水上餐廳,水上工廠……人類賴以生存及<i>各種</i>社會活動,一切都在水上維持著最低水準的生活狀態。</h5> <h5><i>洞里薩湖兩岸隨處可見搖搖欲墜的水上民居。</i></h5> <h5><i>岌岌可危的住房與衣不遮體的孩子們。</i></h5> <h5><i>用混濁與骯臟來形容洞里薩湖一點不為過。</i></h5> <h5><i>在這里,沒有wifi、沒有通訊信號、甚至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機,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最原始的生存空間。</i></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i>用木樁和繩子挷扎成簡陋的籃球場,隔岸可見一群孩子們在球場上打得正歡,給殘破貧瘠的浮村帶來了活力與朝氣。</i></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湖上的教堂</h3> <h5><i>這些沒有國籍的越南難民,終生被禁止上岸,他們日常生活吃喝拉撒都在洞里薩湖上。</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i>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的水上難民生活。</i></h5> <h5><i>這里的難民大多以捕魚為生,男人們有的開著木船接待外來游客賺錢,有的在湖中撒網捕魚為生。船,是他們生活中最奢侈,也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i></h5> <h5><i>柬埔寨沒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居住湖邊的人家,每年隨湖水的漲落而不斷搬遷,湖干了往湖中搬,水漲了往湖邊遷。</i></h5>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上學校</h3> <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水上商店(小賣部)</i></h5> <h3>他們終生被禁止上岸,只能以湖為居,打漁為生,在湖水退走便在灘涂搶種一些植物維持生計。</h3><h5><br></h5> <h5><i>兩個歐洲游客租船在船老大陪同下游覽洞里薩湖,了解一些難民在此生活的狀況。</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每天劃著小船到碼頭邊向岸上的游人乞討是洞里薩湖女人和小孩討生活的基本方式。</i></h5><h3 style="text-align: left;"></h3>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每當游船剛一靠岸,便有許多難民伸手向游客乞討小費與食品。</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這位母親抱著一個身上纏著蟒蛇、看上去不到三歲的男孩在乞討,這情景讓我不寒而栗。</i></h5> <h5><i>一個雙目失明的小女孩,懷里緊緊的抱著一只瘦弱的小貓,也許這只小貓是她唯一的、心愛的玩具。</i></h5> <h5><i>懷抱著嬰孩的年輕母親,看上去只有十六、七歲的模樣,其實她自己還是個孩子。</i></h5><h3></h3><h5><br></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i>母子倆手中拿著我送的圓珠筆愛不釋手。</i></h5> <h5><i>右邊的小孩問要了我兩支筆,左邊的男孩呵斥著叫他拿一支給他。</i></h5> <h5><i>脖子上纏繞著蟒蛇的孩子讓我驚恐萬狀,我只能遠遠的躲在一個角落,不敢靠前。</i></h5> <h5><i>在洞里薩湖,每戶人家少則三四個孩子,多則七八個孩子,在這種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孩子的死亡率很高。</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和蟒蛇一樣的赤條條……</i></h5> <h5><i>自小在水上長大,劃船便成了每個孩子都會的看家本領,而且水性都十分好。</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坐在小小的洗澡盆里劃來蕩去,是這里的孩子們自由、快樂的生活方式。</i></h5> <h5><i>他們是洞里薩湖的孩子,在大自然的懷抱里,日出而玩,日落而息,在遠離現代文明的隱世秘境中自給自足,自成方圓。</i></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i>這個全身赤裸裸的孩子大概只有兩歲多,我想他大概乞討得有些累了,扔下蟒蛇想逃到母親懷里。</i></h5> <h5><i>年輕的母親溫柔的撫慰和勸說孩子,讓他繼續背起蟒蛇向游人乞討。</i></h5> <h5><i>孩子似乎被母親說服了,他張開雙臂彎曲身子,順從的讓母親把蟒蛇套在自己的脖子上。</i></h5> <h3><i>“乖兒子,乖乖的忍一忍噢,再幫媽媽要點小錢噢……”</i></h3><h5><i>雖然聽不懂那女人在說什么,但通過她的表情與語氣,我基本可以揣摩到她所要表達的意思。</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在母親的訓導下,孩子拎起蟒蛇往自己的脖子上套。小小年紀,卻已經懂得盡己所能的為母親分擔憂愁。</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蟒蛇在孩子的甩動下不停的舞動著,孩子瘦弱的身驅也隨之扭曲著。。</i></h5> <h5><i>蟒蛇與孩子,都同時在生命線上掙扎著……</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母親忽然心疼的抱起孩子,眼神無奈而凝重。</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i>懂事的孩子撫摸母親的臉龐,想安慰母親。</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孩子在母親的懷里撒著嬌、用小手摳著母親的眼睛,用小嘴咬著母親的鼻子。</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終于,母親被調皮可愛的孩子逗笑了。。。</i></h5> <h5><i>母親把孩子擁入懷中,俯下身使勁的親吻孩子。</i></h5><h3><i></i></h3><h5><i>默默的看著眼前的這一幕,我忽然有種想哭的感動……</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太陽快落山了,金色的夕陽余輝灑在湖面上,這時候的洞里薩湖是美麗而靜謐的。</i></h5> <h5><i>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著夕陽悠閑泛舟湖中的漁民收工回家……</i></h5> <h3></h3><h5 style="text-align: left;"><i>落日黃昏中的洞里薩湖有一種凝重的美麗,美得有些滄桑,靜得有些凄涼。</i></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i>美麗的剪影,溫馨的畫面。</i></h5>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洞里薩湖的故事是凄美的,</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洞里薩湖的落日是醉人的,</h3><h3>洞里薩湖的孩子是讓人終身難忘的………</h3><h3><br></h3><h3><br></h3><h3>??????????</h3><h3><br></h3><h5><br></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昌县|
肇庆市|
南乐县|
太和县|
阿图什市|
密云县|
通江县|
工布江达县|
凌海市|
富川|
固始县|
玉田县|
砚山县|
长岛县|
晋城|
洞口县|
资讯
|
甘德县|
黑山县|
周口市|
广安市|
曲阳县|
景德镇市|
宿松县|
河池市|
渭南市|
万荣县|
开封市|
洛隆县|
延庆县|
同仁县|
历史|
鹤岗市|
庐江县|
桦川县|
肥城市|
西峡县|
清远市|
澄迈县|
盐源县|
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