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約北宋神宗年間,有兩名法國貴族翻越了比利牛斯山,來到歐洲南部,組織當地人打擊入侵的阿拉伯人,勝利之后建立了一個國家----葡萄牙。 </h3> <h3>在葡萄牙這塊不到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個曾被網民稱為"全球最值得去的 50 個地方"之一的去處,羅卡角。羅卡角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北約30公里處,地處歐洲大陸的最西端,早前這里修有一個給漁船指路的燈塔。</h3> <h3>當人們了解了它的地理位置的意義之后,又建了一個紀念碑,上書:"這里是大地的盡頭,海洋的開端。" </h3><h3>中文譯作:"地止于此,海始于斯。"</h3> <h3>葡萄牙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海洋開發而強大起來的七大國之第一,猖狂了約八十年。他把從全世界搶到的財寶運回來之后,為了炫富,在海邊修建了一座狀似海船的城堡,取名為"貝林塔"。就這么一個不大的城堡,如今已經成了葡萄牙人曾經是海上霸主的紀念性建筑。</h3> <h3>葡萄牙除了"羅卡角"之外,沒有多少旅游資源。鄉下有一間"骷髏教堂",太遠,時間晚了點,沒去成。在老皇宮旁邊一家食店,嘗到了正宗的"葡式蛋撻"。</h3><h3><br /></h3><h3> 葡萄牙的老皇宮。</h3> <h3>比起彈丸小國葡萄牙????,人口大他 4 倍,面積大他 5 倍的西班牙????,早年的日子可是過的苦多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時,西班牙先是被羅馬帝國給統一了,這一過就將近八百年。好不容易熬到羅馬人滾蛋,斯科特人又跑來坐了三百年江山。到了唐開元天寶年間,剛剛送走了斯科特人,又被阿拉伯人占領了,這一占又是一個將近八百年,那會兒的歐洲都開始文藝復興了。所幸,翻身后的西班牙很會使用人才,葡萄牙的麥哲倫、意大利的哥倫布統統為他所用,來了個"地理大發現",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盜)國。猖狂了大約 200 年。</h3><h3>十六、十七世紀時,全世界 60% 的黃金都入了他的腰包。那時從世界各地搶來的黃金,通過水道先運到塞維利亞市的一座軍事碉堡,再通過這里轉運到內地,鼎盛時,幾乎每天都有黃金運來,于是這條河被叫做"黃金運河",塞維利亞市的這座碉堡,現今就叫做"黃金塔"。</h3><h3>"黃金塔"本是阿拉伯人修建的堡壘,西班牙人在上面加建了一個尖,就成了西班牙的建筑了。</h3> <h3>像這樣改造的建筑,在塞維利亞市不在少數,就連皇宮和教堂都是如此。阿拉伯人的清真寺,硬是改成了歐洲第三大天主教堂----在清真寺高高的"宣禮臺"頂上,立了個"勝利女神"像,房子的主人就由默哈默德變成耶穌基督了。</h3> <h3>兼職做風向標工作的"勝利女神"。</h3> <h3>阿拉伯人蓋的皇宮,西班牙人接著用。</h3> <h3> 阿拉伯風格的內飾都沒有變。</h3> <h3>近年來該市新建的地標性建筑"西班牙廣場",你都說不清是西班牙風格還是阿拉伯風格,這就是歷史文化的積淀,把自己都搞暈了。 </h3> <p class="ql-block">都說"有錢沒文化",這話對塞維利亞市不適合,人家有了錢后,立馬就有了文化,出了個大文豪塞萬提斯,他的著作《唐吉訶德傳》賣的比莎士比亞都好,僅次于圣經,名列世界第二。不過現在可能不是了,紅寶書遠遠超過了他。</p><p class="ql-block">還有歌劇,《塞維利亞的理發師》、《唐璜》、《波西米亞人》、《卡門》,這些故事里的原型人物,都取自那個時代的塞維利亞市。以前不懂,也沒注意這事,現在明白了:現在的塞維利亞市人口 90 萬,而四百年前的塞維利亞市,人口超過 200 萬!可以說那時,她就是世界的中心。</p> <h3>早聽說馬德里的皇宮是歐洲三大皇宮之一,而且從未受到過戰爭的劫掠,很是期待。沒想到外觀平平常常,入內還不允許照相。1800 多房間,只開放了 32 間,小器。</h3> <h3>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就是家底兒厚,總有一些新興暴發戶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h3><h3>在國王宴會廳樂隊演奏間里,擺放著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一把低音貝斯,都是公元 1700 年前后,意大利出產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此款名琴現存世 300 多把,這其中還有低音貝斯,我是第一次知道,見到。當今世界上,只有最具天賦的演奏員才有資格用到它。但是大多數演奏員也買不起,只能借來用。我曾經聽過以色列演員沙漢姆用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演奏門德爾松的小提琴協奏曲,他每在音樂會上演奏一次這首曲子,就要支付 5 萬美金的租金!這還是很多年以前的價格了。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有兩把琴,其中那把借來的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價值一億多 一一??美金!</h3><h3><br /></h3> <h3> 皇宮對面的教堂。</h3> <h3>首都馬德里的西班牙廣場。西班牙每個城市都有一個最大、最重要的廣場,叫做"西班牙廣場"。</h3><h3>紀念碑后面右側的那幢大樓,前一陣子被中國首富,地產商王健林買了下來,他想拆了重建個什么玩意兒,沒想到當地老百姓開了個"聽證會",說我們從小看著這幢樓長大的,不許拆。無奈,王健林只好再想辦法把這幢樓脫手吧。此事雖未辦成,但說明中國的"大拆大建"已經開始沖出國門,走向世界。當中國強大到可以讓聽證會封口的時候,備不住有人會買下美國曼哈頓島上的帝國大廈,也拆了重建。</h3> <h3> 皇家馬德里足球隊的主場。</h3> <h3>哥倫布廣場,大樓前那根和電線桿子一樣高,稍粗一點的,是哥倫布雕像紀念碑。</h3> <h3>科爾多瓦市位于西班牙的中南部,在西班牙的歷史上還是有點重要,我們就不必在意它了,只是有一處景點還是可以去看看。阿拉伯人曾在這建了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到了西班牙人掌權時,沒舍得拆,只在清真寺的中間頂上開了一個大窟窿,加個圓頂,就改成天主教堂了。</h3> <h3>更可貴的是,拆下來的建材沒有亂扔,掛在廊子里,都給好好保存了起來。這一點,不知比咱們的文化觀念強多少倍。</h3><h3>華夏民族每當后朝推翻了前朝,總愛"斬草除根",想把前朝的一切,都從人民的記憶中抹去。早年楚霸王一把火燒了阿房宮三個月,今人又要拆向全世界,整個一敗家子、暴發戶的嘴臉! </h3> <h3>西班牙的前首都托萊多那是一定要去的,公元前二世紀羅馬人在此建城,公元五世紀斯格特人立為首都,直到十六世紀西班牙人發了橫財,才將首都遷到了現在的首都馬德里(最早也是羅馬人建的城)。</h3><h3>托萊多三面環水,地勢險峻,大皇宮和教堂、修道院,建的非常漂亮,有氣勢。</h3> <h3>馬德里北面偏西方向,有個賽戈維亞小城,來西班牙游覽的朋友一定不要忘記去看看。那里有一條羅馬人修的引水渠很不簡單,全部用巨石壘成,卻沒有用任何粘合劑,巋然屹立 2000 多年。</h3> <h3>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h3> <h3>哥特式的"貴婦人教堂",因外形粗了點而得名。</h3> <h3>該市的阿拉嘎薩城堡,就像童話世界里的一樣。</h3> <h3>西班牙的第三大城市瓦倫西亞也不應落下,那里的瓦倫西亞大教堂里,供奉著耶穌在最后的晚餐中用過的圣杯。</h3> <h3>正逢圣誕節來臨,教堂外的草地上,剛剛布置了耶穌降臨時的場景。</h3> <h3>"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h3><h3> 一一 高迪。</h3><h3>到過巴塞羅那的人,都會記住這位偉大的建筑設計師高迪,看過他的建筑作品之后,你就會覺得巴塞羅那所有其它的景點,都黯然失色。</h3> <h3>1882 年圣家族大教堂開工,一年后原設計師撂了挑子,高迪接手,當時他就說:"這個項目不是從我手上開始的,也不會在我手上結束。" 果然,1926 年高迪不幸被電車撞死,工程進展還不到一半。</h3> <h3>跨了兩個世紀,如今這項工程還在進行中,聽說是快要完工了。</h3> <h3>圣家族大教堂的每一處設計,雕像,裝飾,都能從圣經上找到出處。準確地說:圣家族大教堂,是用石頭寫下的圣經,是用建筑來拯救人們的信仰。</h3> <h3>富商奎爾先生想進軍房地產業,請高迪設計一個高檔小區,高迪設計并施工修好了小區內的所有道路和公共設施,海浪型的長廊,百柱廳....所有建筑造型奇異、色彩豐富、構思巧妙。</h3><h3>可惜他在世時,一棟也沒有賣出去。</h3> <h3>若干年后,一位倒霉蛋醫生相中這里,買下一棟,成為這個小區唯一的住戶,可是住了一段時間后,覺得實在不方便,又想賣掉,不巧的是,就在這段時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把此地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公園,不允許買賣,這棟房子就這樣徹底砸在這位醫生的手上了。</h3> <h3>偉大的高迪一生只設計建造了 23 項工程,都在巴塞羅那,其中 7 個被定為世界文化遺產,上述兩項都是。</h3><h3>這事要是擱在中國,我敢說百分百的要被定性為"爛尾工程"----還是"世紀的"。</h3> <h3>據說高迪在設計圣家族大教堂時,靈感就來源于距巴塞羅納不遠處的這座"圣山"。</h3> <h3> 圣山上的修道院教堂。</h3> <h3>修道院里,還藏有幾幅畢加索的真跡,</h3><h3><br /></h3><h3>西班牙的旅行到此戛然而止,讓人覺得意猶未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娱乐|
米泉市|
历史|
石台县|
长子县|
洛川县|
兴隆县|
龙泉市|
孝昌县|
迁西县|
武威市|
泌阳县|
天全县|
雷波县|
丁青县|
宾川县|
葵青区|
长宁区|
福泉市|
进贤县|
屏边|
新沂市|
射阳县|
新邵县|
南丹县|
建昌县|
武川县|
花莲市|
广东省|
正蓝旗|
黄陵县|
孙吴县|
乌兰县|
商水县|
忻州市|
乐山市|
大安市|
改则县|
旌德县|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