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人類的腳步不會永遠停留在童年階段,但人類對靈魂追求的腳步,卻永遠在童年階段生了根!這幾天,我魂飛夢繞想回家過年!<br></h3><h3> 從喝臘八粥以后,人們稱喝了“糊心飯”,便進入年的氛圍。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修煉、打坐,已饑餓不堪,幾欲放棄,只是一個牧羊女子給他一碗糜乳,他喝了以后,保持體力,便盤腿于菩提樹下繼續打坐,終于在12月初八悟道成佛。以后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神圣的節日,便要喝粥,同時也吹響了過年的號角。<br></h3><h3><br></h3><h3> 記得小時候,農村人喝了臘八粥之后,人都干什么很謹慎,說話要小聲,干活要小心,對于孩子也關懷。我高高興興的,蹦呀、跳呀的跟著父親跑前跑后,兄弟姐妹無人敢管。</h3><h3> </h3><h3> 于是我每天在外面瘋耍,與鄰居的小紅、蕎葉、鎖勞,踢毽子,跳房子。餓了,便拿一個“油餅”,一邊吃饃,一邊與同伴玩耍。媽媽擔心我,呼我的乳名“三娃”,我答應一聲,便帶理不理的繼續玩著。媽媽出來硬拖住我的手,將我扛回家中。</h3><h3> </h3><h3> </h3> <h3>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情何以堪,義何以憂?最重要的是在這過年的炮聲中,我們要飛回老家,尋找媽媽剪窗花的笑容,識別與伙伴捉迷藏的嬉戲場地、重溫與伙伴、閨蜜踏雪時的足跡!或許離家的時間長了,忘記了回家的路;或許我們走累了,大腦處于缺氧狀態。我們不知道從何而來,又不知去向哪里;人生匆匆忙忙幾十年,我們肯定走遠了,但出發點是我們的家,給我們動力的也是我們的家,我們趕快回家過年吧,一年長年在外,就這幾天,回家過年,我們只有這幾天時間!</h3><h3><br></h3><h3> 二十三送灶神,傳說灶神是保護百姓五谷豐登,財源廣進的菩薩,她每年都要向玉皇大帝稟報凡間百姓的疾苦,所以每年人們跪拜她,祈求灶王爺給玉帝美言,讓我們年年豐收,家庭和睦美滿。父母每年在禱告、祈福中慢慢老去,現在我們禱告、祈福,兒女們在一旁觀看,我們頭發慢慢變白。<br></h3><h3><br></h3><h3> 我和一位陰陽先生交好,他說:祭灶神,實際上是敬畏鬼神,敬畏生命,說白了是用憐憫心對待妻子,安撫妻子年年如斯,辛苦守望。我倒覺得這位先生言之有理。二十三這天,我點香跪拜,口里念念有詞,什么“灶神有靈,保佑我們一方平安”,什么“灶神寬懷,向玉帝美言。”……妻子一旁點紙,擺放貢品,煞是費心。</h3><h3> </h3><h3> </h3> <h3> 記憶中的童年,打二十三這天起,農人就開始大量殺豬、宰羊,每天人們掛著喜慶的笑臉。殺完豬還要給屠夫給一塊肉,叫傷命骨,媽媽當天做了肉菜,還要分送給鄰居幾碗,這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愛的種子。</h3><h3><br></h3><h3> 由于大人寬松,我第一次嘗試了偷盜的滋味,趁“鎖牢”家人吃飯的空擋,將他們家的小狗“盼盼”偷來。盼盼全黑色的毛,靦腆的像個大姑娘,當我拿起饃饃吃的時候,它就瞅著我汪汪直叫,給它一小塊饃,它一口吞下,又向我汪汪的叫,在一旁的媽媽直發笑,說:人都沒吃的,看把你先人怎么養?我說,盼盼也要過年么,不能讓它餓著肚子!一會兒,一個饃饃我與盼盼共享了,我肚子還有點餓,于是我拿出殺手劍,拉長哭聲、流著眼淚、軟磨硬磨,向媽媽要來了饃。</h3><h3><br></h3><h3> 我可憐它,每晚都放在自己的被子里和它同眠,它很忠實的,每天跟在我后面,屁顛屁顛的亂跑。我走快了,它追不上,又汪汪的叫我,這樣招來家里大人的責怪,但他們在這過年的檔口,也不能把我怎樣!鎖牢家的人發現了狗,但就是賴于過年的份兒不說我,鎖牢的媽媽也強裝笑顏,還夸獎我“看三娃心疼嗎,把盼盼喂的戀戀的”。</h3><h3><br></h3><h3> </h3><h3><br></h3><h3> </h3> <h3> 剪紙、貼窗花,是我們鄉下人過年少不了的風俗,這也是人類童心的守望吧。傳說商代就有人用金銀箔接空貼花,唐代有“鏤金做勝”的風俗,勝就是用紙或金銀箔或絲綿剪刻而成的花樣。看來人類追求美好的愿望是代代相傳的。</h3><div><br></div><div> 那年二十三,媽媽和姐姐剪了一堆的窗花,圖案五花八門。現在想起來,真佩服她們有那樣的手藝……有蓮花套鯉魚的,諧音連年有余;有雞鳴星月的,諧音吉星高照;有牛郎織女隔河相望的,有烏鴉反哺的,等等。看后令人遐想,隨便到村莊誰家游玩,都有窗花的裝扮。農民用他們靈巧的雙手,剪出了一家一村的歡笑,貼上了五光十色變幻的窗花,裝扮了我們青少年的夢幻!</div><div><br></div><div> </div> <h3> 年是我們小孩捉“小雞”的游戲,選倆個兒大的、有體力的,一個充當老鷹,一個充當老雞。老雞后面有一長串“雞娃”,每個“小雞”抓著其前的后襟。開始游戲,前面的“老鷹”捉完了后面的“小雞”,就算老鷹贏了;如果捉不到,或捉了一兩個,就是老雞贏了。誰贏誰輸還有一定的獎罰。我個子小,當然充當小雞,那一種膽戰心驚,那種歡聲笑語,是城市小孩無法體驗到的!</h3><h3><br></h3><h3> 吃過三十晚上的年夜飯,我們就提著父親紙湖的燈籠夜游。“大爺,給你拜年了”,“奶奶,給你拜年了”,“姨娘,給你拜年了”。他們有的給兩顆糖,有的給兩個核桃……東家出來,西家進去,樂呵呵的,我穿著開襠褲子,棉襖前襟破爛的小口處 ,還掉著棉花,嘿,人還真高興的!</h3><h3><br></h3><h3> 下雪是我們農村過年的點綴……有了雪花,就像雨后出現了彩虹,又像夏夜天空點綴的星星。我與蕎花堆雪人、打雪仗,應驗奶奶的童話———六葉雪花平落預示福厚、命大、婚姻順利;側落預示了福薄、命小、婚姻坎坷。我們張開右手,在院子風跑,她尋找她的他,我尋找我的她,希冀雪花平落手中!我們互相對視,誰也不肯說出自己的秘密。</h3> <h3> 悠悠歲月,沉淀了我們美好的記憶,拉遠了我們與少年夢的距離。過年的灶神送走后,我們等待著她帶來來年的福運,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我們會魂飛故里,給已故的爸爸、媽媽磕一次頭,給家鄉父老叩一次頭!撫摸一下我們割草的山,捏一把兒時放炮的、震聾耳朵的土,飲一口我們曾吃過水的那一眼泉水……</h3><h3><br></h3><h3> 無數次的夢回故里,笑著和鎖勞、跳過、蕎葉等跳房子;哭著向媽媽要饃饃分與小狗,蹦蹦跳跳的給各位大爺、奶奶、姑姑叩頭拜年,又惦記著和“蕎花”那一次下雪測命運時的平落和側落,她的他、對她相愛如初嗎?牢記少年的記憶真好,故鄉的年啊,令我魂飛夢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柏乡县|
泰州市|
柘荣县|
白山市|
白朗县|
毕节市|
寿光市|
垫江县|
读书|
长葛市|
太原市|
龙海市|
宜良县|
廊坊市|
阿拉善左旗|
甘洛县|
家居|
天长市|
武冈市|
增城市|
资源县|
黑水县|
千阳县|
乌苏市|
塘沽区|
体育|
新源县|
普定县|
新野县|
南召县|
鸡西市|
元江|
岐山县|
衡南县|
霍林郭勒市|
乌兰察布市|
新建县|
柳林县|
马公市|
松潘县|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