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拍攝花鳥是我接觸大自然、尋找快樂時光、結交良師益友的平臺之一,也是學習提高拍攝水平的主要手段。在幾年的拍攝過程中我結識了很多喜歡攝影的朋友和老師。記得那年我在公園里遇到了“聽雨”老師,當時他在找翠鳥,我便幫著他很快就找到了那個小“藍精靈”(翠鳥),通過交談我們成了朋友。“聽雨”老師有幾十拾年的拍攝經歷和精湛的拍攝技術以及近乎完美的審美眼光。他還是個熱心人不保守從他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也從單一的拍鳥轉變為拍圖。也就是說不論什么鳥只要有故事能拍出美圖的我都去拍,只要能使畫面活起來就行。這一點在下面交流的照片中有所體現。俗話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我發現攝影這行最不缺的就是老師,只要有心每個攝友都是老師,每人身上學一點就夠我受用了。所以我要感謝每位老師和朋友,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和幫助。說到感謝,我還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我的夫人,她一直默默的支持著我,當年公園里拍鳥的人很少,有時游人也很少,為了我的安全她始終陪伴在我身邊為我壯膽、看管器材使我能夠集中精力拍照。好了,不多說了請大家觀賞我這幾年拍的部分花鳥片吧。謝謝!<br></h3> <h3>紅頭長尾山雀,以昆蟲為食,能保護植物少受蟲害。</h3> <h3>荷花<br>荷花應在每天的12點以前漫射光的情況下拍攝,雨天更佳,這是聽雨老師的建議。下面是幾張習作供朋友鑒賞。</h3> <h3>細雨綿綿荷塘游,潔花碧葉鏡中留;<br>陣陣春風輕拂面,積水漫提潺潺流。<br>這首打油詩描述了我在南湖拍攝這張菏葉流水圖的情景。</h3> <h3>相伴</h3> <h3>棕臉翁鶯<br>這只鳥是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老校區院子里拍到的,這種鳥在城里很少見,要不是“西電”生態環境保護的好它是不會來的。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點個贊!<br>那天我在學校院子里找紅頭長尾山雀時,意外的發現了棕臉翁鶯,拍下了這組照片的最后那張,當時它還有尾巴,可第二天在臘梅樹上找到它時尾巴卻不見了,也罷!禿尾巴的它也是好鳥,開拍!收獲不小。沒想到當晚我把照片發到鳥友群里后,第二天竟引來了幾十位拍鳥愛好者扛著“長搶短炮”云集此院圍剿(拍攝)“小棕臉”。事后聽說學校保衛處都知到此事了。<br>拍鳥我一般首選逆光拍攝,逆光角度我控制在花透光與不透光的邊界處,這時鳥身上的光與花(環境)之間的光比最小(逆光的情況)。逆光拍的片子有層次、有味道。</h3> <h3>白玉蘭花<br>拍攝玉蘭花要在用光上下功夫,把光用好了爭取能拍出點油畫的味道。具體步驟如下:1、在晴天日落前一小時來到玉蘭樹下找到你認為合適的花枝,最好是獨枝;2.、選擇機位構圖,這里考慮到光線是順光還是逆光我一般都選擇逆光,同時還要考慮背景的明暗、虛實根據表達的主題而定;3、調整好像機的工作狀態,我的設置是M檔全手動單點對焦、單點測光;4、架好像機等待合適的光照強度,隨著日落光照強度會越來越弱、越來越紅對花瓣的穿透能力也越來越低;5、當花瓣上的白色開始由面到點發生變化能分出層次時,將測光點對準花瓣最亮處調整參數(快門)正常曝光按下快門一張片子就拍攝完成了。這時像機里的景象是花瓣在柔美的光照下像晶瑩剔透的白玉,一個個鑲嵌在銅質的燈架上猶如一盞盞明燈照亮了人們的心田。<br></h3> <h3>這張片子是通過前景虛化來減弱光線的方向感,讓照片有一種電影膠片的感覺。</h3> <h3>紅玉蘭花<br>一團團紅玉蘭花爭相開放、春意盎然。像春天里的一團火把殘留的絲絲寒意一掃而光。</h3> <h3>麻雀</h3> <h3>排隊進餐</h3> <h3>三月初,滿園梨花含苞待放,一群麻雀在樹上嘰嘰喳喳鬧個不停,雄鳥頻頻咤起雄鷹勢!雌鳥們的萌態就像一朵朵花咕嘟,好美的一幅鬧春圖。</h3> <h3>雄鳥咤起鷹勢求偶</h3> <h3>瞧!我在不濟也比花咕嘟上吧?</h3> <h3>白頭翁</h3> <h3><br><br>孑立空枝顫,<br>任憑風雪寒。<br>春來猶尚早,<br>何故唱冬天?<br>這首詩是我大學同學“與人為善”為此片所題。</h3> <h3>領雀嘴鵯</h3> <h3>單臂懸掛,超級運動員!</h3> <h3>白鹡鸰</h3> <h3>這幾張白鹡鸰片子是在不同的背景條件下,調整逆光角度后拍出的有點水彩畫和油畫味道的作業片。</h3> <h3>白番鴨<br>這只白番鴨在木塔寺公園里游玩了十幾天,從哪來的不得而知。有一天它來到了我常拍翠鳥、菏花的地方,我拍下了它。</h3> <h3>金絲桃花</h3> <h3>相思鳥<br>相思鳥很好看。但每當看到它們的片子時,我心里總有幾分酸楚感。因為公園里的相思鳥都是人為“放生”到這里的,它們戶外生存能力很差,不是被貓吃掉就是餓死在樹叢之中。當我知道此結果后就再也不想拍它們了。</h3> <h3>小柳鶯<br></h3> <h3>海棠花</h3> <h3>大山雀</h3> <h3>巜雪梅》宋·盧梅坡<br>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曰暮詩成天又雪,與梅并作十分春。<br><br></h3> <h3>紅梅花</h3> <h3>闌尾雎</h3> <h3>闌尾雎雌鳥</h3> <h3>透過竹林拍到在夕陽下剛剛喝完水的小家伙,瞧!小家伙靈氣十足。</h3> <h3>紅尾雎</h3> <h3>紅耳鵯</h3> <h3>流動的??,慢門、逆光拍小翠。</h3> <h3>太陽鳥</h3> <h3>棕頭鴉雀</h3> <h3>黃腹山雀</h3> <h3>食雪止渴</h3> <h3>戴勝</h3> <h3>紅綬帶鳥</h3> <h3>這是我第一次和鳥友一起到洋縣拍攝綬帶鳥,一大早從西安出發,下午兩三點我們趕到了鳥導家,休息了片刻之后,就在鳥導的指引下來到了他們村后的小樹林旁,看見有十幾個先到的人在距樹林外七八米處,架著相機圍著一個綬帶鳥巢拍照,見狀我們也各自找了個機位開始了拍攝。原來這個鳥巢里有幾只小鳥,大鳥半小時左右回來喂它們一次,拍了幾次以后天色慢慢暗了下來,鳥友們也紛紛離去。現場就剩下我一個人了,我想等日落,看會不會有奇跡出現。又等了一半小時左右,伴隨著日落一束束紅彤彤的光線穿過樹縫射入昏暗的樹林中,只見有一束光順著樹桿一點一點向上爬,我趕緊調相機參數試拍了幾張,滿意之后就將鏡頭對準鳥巢繼續等待。光束終于爬上了鳥巢,此時彤紅的鳥巢格外醒目,在急切的等待中奇跡在最后的幾秒中終于出現了!大鳥飛回來了!我趕緊按下快門,咔!咔!咔!留下了這美好的時光。</h3> <h3>白綬帶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襄汾县|
高台县|
错那县|
黔西县|
沂南县|
广河县|
泰宁县|
信宜市|
咸阳市|
宣武区|
青田县|
临沭县|
富锦市|
日照市|
南乐县|
鹤山市|
开平市|
寿宁县|
蓬莱市|
驻马店市|
彭山县|
黑水县|
安多县|
仁布县|
师宗县|
龙陵县|
嵊泗县|
浦东新区|
屯门区|
会宁县|
阜新|
曲麻莱县|
措美县|
福清市|
古蔺县|
衡山县|
成武县|
辉南县|
喀喇沁旗|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