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宋皇宮遺址,開封龍亭,我祖父張景豪先生和這座宮殿有不解之緣。</h3> <h3>開封府宣化牌樓</h3> <h3>開封大宋御河楓橋</h3> <h3>汴梁一隅</h3> <h3>大河岸邊</h3> <h3>百年遺墨展廳</h3> <h3>百年遺墨展廳</h3> <p class="ql-block">祖父:張景豪(1913,2,9-2003.4.5),筆名張文,別號白云山人,悅心齋主,河南滑縣人氏,現代著名畫家,美朮教育家。1913年2月9日生。8歲隨高祖父讀四書五經。自幼喜愛丹青,客廳掛有鄭板橋的墨竹和黃庭堅的六條屏,看到興致處不時臨摹幾筆,頗得高祖父贊揚,1927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入藝術科,在李劍晨老師指導下學習素描與水彩畫,1932年畢業,同年考入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繪畫系,習中國畫,在校長林風眠,教授潘天壽,李苦禪的教育下,畫藝升華,在校學習期間開辦個人畫展,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1936年杭州藝專畢業,同年回到開封,經河南大學教授張邃青先生推薦,去滑縣中學仼美朮教師一年,在開封龍亭大殿內舉辦個人畫展,當時〈〈河南民報〉〉刊登照片及展覽內容,1937年抗戰爆發后,即到湖北省武昌參加郭沫若領導的抗日宣傳隊,以筆代刀畫抗日宣傳畫,在武昌還有音樂家時樂蒙先生,倆人商定一起去延安,終因在漢口錯過登船時間不能成行,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先后在河南汲縣師范,省立鄭州中學任美朮教師。1949年5月來到開封,7月考入河南大學師訓二班,50年3月畢業,在開封藝朮師范學校任班主任及素描教師。</p> <p class="ql-block">建國初期,"改造舊年畫"運動如火如荼,創作新年畫1950年10月在上海《大公報》發表版畫〈送公糧〉50年代初,先后在《河南日報》發表連環畫《王貴與李香香》、《新婚姻法》52年8月《黃繼光》53年1月《邱少云》54年開封藝術專科遷往鄭州,同時在原址籌建開封第二師范,任美朮教員。</p> <h3>1954年在《河南青年報》發表國畫(群羊)。連環畫單行本《紅領巾救火車》55年《小英雄屈季》于56年先后由河南人民出版杜出版,國畫(試新犁)(農業生產忙)于57年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并獲優秀獎,1957年政治運動柀錯劃成右派,下放河南內黃縣白條溝農場勞動。在極其困苦的條件下,筆耕不輟,勞動之余為老鄉畫像。頗受當地人們尊重。</h3> <h3>1962年5月返回開封,和劉葆松先生,葉桐軒先生,賈慎齋先生,龐白虹先生,蔡德全先生,張光斗先生共同組建開封市工藝美朮學校。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人材。</h3> <h3>1966年文革開始了!珍藏傳承幾代人的書籍,畫冊,手稿,瓷器包括黃庭堅書法六條屏,鄭板橋墨竹以及老師林風眠,潘天壽,李劍晨,李苦禪等和同學同事互贈字畫,都在一遍遍口號聲中,灰飛煙滅。徹底破四舊,立四新。</h3> <h3>1973年開封美術廠任畫師,畫出囗畫73年至79年,在歷屆廣交會上,祖父有數千張花鳥畫被外商訂購,出囗到日本及東南亞各國,畫款歸公,為國家創匯,76年國畫《雄鷹》,《潑墨山水》入選加拿大現代中國畫展。</h3> <h3>1979年,右派平反,任開封地區師范學校,美術教研組組長,83年評為副教授,84年地區師范學校改為開封師專,晉升教授。</h3> <h3>1987年10月在河南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紫藤公雞》,《墨竹》,《潑墨山水》,《雄鷹》,《風竹》5幅畫作省博物館收藏。</h3> <h3>1988年至1991年,為河南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及全國希望工程捐贈畫作十余幅。</h3> <h3>1988年國畫《大公雞》由青島博物館收藏。</h3> <h3>1989年國畫四條屏墨竹《風》,《晴》,《雨》,《露》以年畫形式,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h3> <h3>1992年《飛鷹》由開封市博物館收藏。</h3> <h3>1992年《公雞》由開封市博物館收藏。</h3> <h3>1992年《墨竹》由開封市博物館收藏。</h3> <h3>1992年10月在開封大相國寺舉辦八十歲畫展,同年國畫《群雞圖》由海南宋慶齡紀念館收藏。</h3> <h3>國畫《荷塘野趣》,1991年收錄《當代書畫篆刻辭典》。</h3> <h3>《晴雪》</h3> <h3>1993年9月,河南美朮出版社出版《張景豪畫集》。</h3> <h3>1992年《荷塘》由開封市博物館收藏。</h3> <h3>1994年6月,支援李公濤先生修建開封翰園碑林,捐畫作十余幅,捐贈畫集200套。</h3> <h3>1995年,為支援修復開封龍亭大殿,捐贈8尺大幅國畫及現金,祖父和龍亭大殿不解的緣,1937年在龍亭大殿舉辦個人畫展時,遇到國民政府省主席劉峙,即寫推薦信給郭沫若參加抗日宣傳隊,國破山河,參加抗日,匹夫有責。</h3> <h3>1998年2月,為修復開封大梁門捐款,捐畫。</h3> <h3>1998年4月,為抗洪救災捐款,捐畫,參加中國畫義賣活動。</h3> <h3>國畫《風竹》1991年由陜西黃帝陵紀念館收藏。</h3> <h3>《君子之風》</h3> <h3>《清風六月寒》</h3> <h3>國畫《風竹》,《清風六月寒》1990年10月收錄《中國當代國畫家辭典》。</h3> <h3>1999年5月《河南現代美術史》第四節載入《著名國畫家藝術教育家張景豪》一文,桃李天下。</h3> <h3>《黃山雨后》</h3> <h3>《松云飛瀑》</h3> <h3>《千巖秋風高》</h3> <h3>《山區小景》</h3> <h3>《蜀江風帆》</h3> <h3>《松鶴延年》</h3> <h3>《青云直上》</h3> <h3>雨濕松陰涼,風落松花細,獨鶴愛清幽,飛來不飛去。</h3> <h3>《雙吉》</h3> <h3>《冠上加官》</h3> <h3>連年看汝立,嘴爪世應稀,殺氣曾霄上,飛搏眾嶺低。</h3> <h3>《大吉教子》</h3> <h3>《紫滕八哥》</h3> <h3>人生路漫漫,光陰最無情。我收藏近三十年和祖父合寫的一幅《松鷹圖》時感恍如昨天。先生的畫讓人感動,洋溢著生活情采和趣味,力顯精神的張力和豪氣。筆墨霸悍,不傲氣卻有傲骨,對待困境,心寬而釋,文革中聽我叔父講!批斗會后回家提把京胡,自拉自唱,尤其喜愛馬老板連良先生的唱段《空城計》我正在城樓觀山景。以釋懷。先生的一生奮斗,他自已的創作堅持從傳統自身求出新,追求筆墨情趣,奇險,強悍精于寫意花鳥,落筆大氣,點染收捨細心,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礡,趣韻無窮,畫面靈動,引人入勝,繪畫題材多樣,每作必有奇局,結構險中求平衡,形能精簡而意遠。一生教書育人,桃李天下。<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闻喜县|
巍山|
涪陵区|
耒阳市|
伊金霍洛旗|
郁南县|
福贡县|
龙井市|
陇西县|
阿拉善左旗|
潮安县|
沈丘县|
通化县|
和平县|
蒲江县|
西城区|
道真|
漾濞|
信宜市|
津市市|
福建省|
房产|
九龙县|
清丰县|
通榆县|
马尔康县|
十堰市|
法库县|
延长县|
金华市|
兴隆县|
长宁县|
乌拉特中旗|
高台县|
新野县|
葵青区|
微山县|
思茅市|
赤峰市|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