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00年7月,你五歲半,單位組織去青島旅游。第一次帶你坐飛機,也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家旅行:看大海、觀日出、坐快艇、游嶗山……一路歡歌笑語,全程笑逐顏開。望著如此靈動開心的你,我不禁笑說:</h3><h3><b><br></b></h3><h3><b> 媽媽和你來個約定?你小時我們帶你走遍中國,你大了帶我們環游世界?</b><br></h3><h3> </h3><h3> 不曾想,無意中對你笑說的一句話,卻成了一顆種子,牢牢地長在了你的心里。</h3><h3> </h3><h3> 如今,中國尚未走遍,而環旅卻已開啟:馬來西亞、韓國、墨西哥、美國……有那么多不曾想過的地方已經親身游歷,有那么多不曾涉足的國度等待我們親臨,想想,也是神往心怡之極!</h3><h3> </h3><h3> 這一次,讓我們飛往<b>夏威夷</b>,去放大太平洋中那個極為細小的點狀地標,于寒冷的冬季,去感受那舒適宜人的熱帶風情!</h3><h3><br></h3><h3> </h3> <h3> 往返3800多的機票是你買的,"預習"工作是你布置的——必須先做一下攻略哦,不然去了會沒有頭緒,而且光是跑來跑去也沒意思。最近我作業太多,不如攻略你來做?</h3><h3> </h3><h3> 是呀,若不曾行萬里路,那么讀再多的書無非閉門造車;若沒有讀萬卷書,那么走再多的路也就是個郵差,只有將讀書與行走結合起來的旅行,才可能讓我們真正感受一些,了解一些,懂得一些,珍惜一些,才可能讓我們或體驗,或放空。于是,我找"度娘",上"蜂窩",試著把記憶中的一些個點點綴起來,并把要走的行程規劃起來。于是,行前就有了對夏威夷的一些基本了解。</h3><h3> </h3><h3> 夏威夷是美國唯一的群島州,132個島嶼中,有8個(也有說6個)大島和124個小島,其中夏威夷島(又名大島)、毛伊島、歐湖島和可愛島相對熱門。大島的面積最大,毛伊島上有著名的哈納公路,可愛島位于夏威夷幾個大島的最北端,是夏威夷群島中最古老的島嶼,而面積居于第三的歐湖島,則有夏威夷的州府所在地——檀香山(又名火奴魯魯),也是人口最多的島嶼。由于特殊的地質條件,島間往返的交通工具主要靠飛機。我們口中的夏威夷,更多是指歐胡島上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檀香山(火魯奴奴)吧。</h3><h3><br></h3><h3> 考慮到這次出行只有我們娘倆,且以休閑度假為主,我們果斷放棄"貪心",決定只在歐湖島上來一次悠哉悠哉的自駕游,而路線,則視我們的體能和心情隨機調整——陽光、沙灘、和風、椰林、沖浪、游泳、登山、自駕,無拘亦無忌。<br></h3><h3> </h3><h3> 出發!</h3><h3><b><br></b></h3><h3><b> Day1:</b><br></h3><h3> </h3><h3> 從浦東機場(PVG)經日本成田機場轉至檀香山機場(HNL),全程飛行時間14h12m,因為你訂機票時的有心,除了上海至東京的1/4行程是經濟艙外,其它往返3/4段行程全部免費升艙——腿腳有地兒放,甚至可以橫著躺倒,這真是出乎意料的待遇啊!更為難忘的是,一路上,你對我悉心的照顧——取飯,蓋毯,提重,過關,每每讓我怔怔地想起那個豁著門牙翹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時光真的太快太快,曾經童言無忌乖巧伶俐的你,已然間長成了能時時處處照顧我的"小棉襖",有點竊喜的感覺。</h3> <h3> 記憶中的夏威夷,僅限于地圖上若有若無的一個點,綴于太平洋海域。有時候也會奇怪,如此四顧汪洋的彈丸之地,孫中山居然曾住過五年之久,晚年的張學良以及宋美齡,都選擇了這里終老一生,而美國政府,則將這里作為軍事重地,并因著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事件拉開了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夏威夷,更因珍珠港事件而"名揚天下"。</h3><h3> </h3><h3> 夏威夷面積不大,只有1.67萬平方公里,跟北京差不多,但它以前卻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始建于1795年。中國人去夏威夷,比他們建國的時間還要早,大概在1778年左右,是世界上第一批到達夏威夷的外來人群。</h3><h3><br></h3><h3> 到達夏威夷的中國人發現這里的人真是奢侈,居然把檀香木當柴火燒,那可是上好的貴重木材啊!于是,精明的商人將檀香木集中收購起來運到國內,檀香山的名字也由此叫開。還有人利用當地盛產的甘蔗園開糖廠,據說孫中山的哥哥孫眉就是在此發跡的,且多次出資助力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后者在當地創立了"興中會"。<br></h3><h3><br></h3><h3> ……</h3><h3><br></h3><h3> 凡此種種,于是得知。<br></h3> <h3> 飛機準點降落。考慮到托運行李的麻煩,我們只隨身帶了兩個20寸的行李箱,出關,取車,直奔booking上預定的酒店時間尚早(約了下午4點),于是我們打算先開到酒店附近覓點食。</h3><h3> </h3><h3> 車是租租車上搞定的,日系車自重太輕,吉普車太過浪費,權衡之后,租了輛左側的福特,結實,精干,感覺性價比超高,膽小如我,又買了份第三者百萬險,以備不時之需。接下來的7天日子里,它將是我們最忠心的侍者,陪我們走遍歐胡島的山山水水。</h3> <h3> 剛出機場,就碰到了一場"太陽雨"——馳騁在陽光燦爛的高速上,雨點卻不停地在前擋玻璃上落下,隨著行駛的車輛慢慢往上攀爬,很奇妙的感覺。沒想到,原本對我們來說很難得的體驗,卻是之后日子里時常碰到的氣候。</h3><h3> 夏威夷的駕車習慣與國內相同,車輛也是靠右走。高速公路系統和美國本土不同,編號以H開始以資識別,并且不遵循本土偶數東西向和奇數南北向的編碼原則,采用以興建先后作為編碼依據的原則。目前興建完成的有四條,均在歐胡島上。我們上的,就是H1高速。此時,國內用慣的百度或高德導航系統已難聞其聲,Google Map大顯身手。</h3> <h3> 落地第一餐——豚骨拉面,讓消化不了飛機餐的胃稍微緩口氣。</h3><h3><br></h3><h3> 夏威夷是在美國五十個州里亞洲人占大多數的一個州,據說火奴魯魯市里日裔有20多萬,華裔有10多萬,走在街上,時時處處能感覺到日本人的存在。日餐館隨處可見,酒店斜對角的那家網紅壽司店門口,天天排滿了四五十人的長隊,街面上的標識除英文外也是日文居多。</h3> <h3> 吃完面條,就發現酒店在郵箱里告知最好早于下午三點入住。一看,時間已經差不多了,于是,急匆匆地輸入地址,直奔酒店。因為道路單向通行和停車場分地上和地下兩個入口的緣故,車子圍著眼前的大樓繞了好幾圈,才找到入口和停車位,總算,沒有超過三點。</h3><h3> </h3><h3> 取了鑰匙直達16樓,推門而入——房間超過預期——迎面,是一扇巨大的玻璃門,暖暖的陽光透過潔凈的玻璃射入房內,把整個房間映得更為通透明亮。尋常的美式風格,不見豪華,卻有一種莫名的舒適感。整齊的床品,整潔的衛生間,最吸引我的,還是自帶的敞開式廚房,冰箱、電子灶、鍋碗瓢盆一應俱全,連水壺也都齊全——這下好了,不用天天喝咖啡味的茶了!</h3> <h3> 敞開式廚房里,鍋碗瓢盆一應俱全。</h3> <h3> 衛生間外的干區,還有個見縫插針的梳妝臺,和衣櫥相對而立,蠻實用的。</h3><h3><br></h3><h3> 好吧,洗洗睡吧,今晚好夢,明早自然醒!</h3> <h3><b> Day2:</b></h3><h3> </h3><h3> 真的一夜好覺,醒來已近十點!沒有時差,沒有困頓!拉開厚厚的窗幔,心情似屋外的光線敞亮明凈。出門覓食,然后隨性游走吧。</h3><h3> </h3><h3> 第一站,阿拉莫阿娜購物中心。這是夏威夷島上最大的shopping mall,兩層高的建筑環繞寬敞明亮的露天式中庭連接,極具熱帶風情的棕櫚樹??把苗條的身姿給了一樓大廳,把蔥蘢的綠葉給了二樓空間,現代感的沙發和飾品輕輕松松就把休閑區打造得簡潔而舒適。</h3><h3> </h3><h3> 這里的商品不可謂不豐盛:世界頂級的奢侈品牌logo隨處可見,潮品服飾和二線時尚頻道也不時出現,服裝、鞋子、箱包、化妝品、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應有盡有,只是一想到要乘以6.7,未免泄氣。</h3><h3> </h3><h3> 據說,夏威夷4.5%的州稅在米國已屬很低了,網上有人說起夏威夷是個購物天堂,可我們感覺吃、住乃至租車的費用卻要比本土貴多了,或許是因為旅游城市物價偏高?或許是因為島國運費偏貴?亦或者是因為勞動力過少引起人工成本太高?在LA,由各色海鮮、熱炒、甜點和果蔬等豐盛的中西菜品精心搭配的大型Buffet不時可見,在夏威夷卻是不得而見,且酒吧類的自助餐廳收費將近60刀!真的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h3> <h3> 好吧,那就先來兩份地道的披薩吧,這可是朋友再三推薦過的哦……</h3> <h3> 挑選、溝通、付款、取食,一切由你搞定,我就樂享其成啦~~</h3> <h3> 逛累了,再來點薯條和果汁,特意拍個小票的單子~~</h3> <h3> 眼飽口飽肚飽后,駛離購物中心去Waikiki海灘附近兜一兜。</h3><h3><br></h3><h3> 昨晚做的功課已經告訴我們,Waikiki是個極不容易迷失方向的地方,一共有東西走向的三條主干道。最南面就是綿延不斷的海灘,與馬路毗鄰的就是鱗次節比的購物中心,中間即是沿威基基海灘而行的Kalakaua大道,這種"下海即玩,上岸即逛"的模式怕是極討游客歡心的吧?第二大道是公車為主干的Kuhio大道,也是傳說中的美食大道,沿街鋪面門口不時能見排隊長龍,信息時代造就的各色網紅爆款,讓疏于甄別喜歡從眾的人們樂此不疲地做著點贊師或是差評師,一次又一次地在心里叨上一句:"不過如此"……最北面的第三大道兩邊以酒店居多,清澈的阿拉威運河(AlaWai Canal)橫亙在碧綠的高爾夫球場南面,讓酒店陽臺的觀景效果達到最佳,也讓游客的腳步在這里閑散盤亙。球場往北,才是真正的夏威夷居民生活的區域。不得不說,Waikiki是個純粹的度假勝地。</h3> <h3> 一路驅車閑聊,居然沒有一個停車位,想著車上有"福將"壓陣,停車難題總能自動解決,就隨性地繼續往前。車窗外的隨意一瞥,全是閑適。當車子駛出Waikiki大道,駛過動物園,駛離游客漸稀的Waikiki公園,發現有居民樣的人群三三兩兩地從路邊停車帶走過,或端個水盆,或扛個滑板,或牽只小狗,或帶個孩子,著便裝的,穿泳衣的,各色人等,極為多樣。看來,這才是屬于當地居民的隱秘沙灘?不如停車細看。</h3> <h3> 說話間,右邊剛剛有輛車的尾燈亮起,貌似打算離開這里,我們就靜等在后邊。果然,運氣不是一般的好!并且,這樣的運氣在行程中將一次又一次地再予上演。"福將"得意地下車留念~~</h3> <h3> 尾隨著步行的人們轉彎、下坡再轉彎,我們果然看到了一個開闊的沙灘:碧藍的海水里有一排排整齊的浪花隨風飄來,遠處的海平線則和天際線連在了一起,涌起的潮頭上似乎隱約有點點浮動,定睛一看,是沖浪的人們正在迎風逗浪呢!起伏不定,時隱時現,那姿態,那架勢,似馳騁疆場的騎兵,不僅沒有一絲我們心中的畏懼,反而極其享受、陶醉!</h3> <h3> 近了,近了!斗浪的人正順著涌動的潮流鳧水而來,那份自在,真令人羨慕。</h3> <h3> 夕陽下的閑適一家,套用你的話說:"非常夏威夷……"</h3> <h3> 就這樣吧唧著拖鞋下了水。在家時還嫌這雙拖鞋太過花哨呢,沒想到到了這里才發現花得真搭夏威夷,又輕便又舒適。</h3> <h3> 好吧,這么愜意的地方,我也豁出去了,難得露個鏡~~</h3> <h3> 凹個造型,讓陽光和沙灘見證我們的無間~~</h3> <h3> 夕陽西下,倦鳥知歸。在沙灘上玩累了,也玩餓了,決定到傳說中有撩人味蕾的Kings Village Farmers去解決晚餐。又是兜兜轉轉的一圈,花了8刀大洋把車停在了Farmers對面的購物中心樓頂,終于見到了“廬山真面目”:巨小型的美食城,類似于國內的小商品市場,樓上樓下,服飾加小食攤,一盒水果3刀4刀,一盒海鮮飯10刀,大跌眼鏡!也算是“百聞不如一見”的另類解釋。</h3><h3> </h3><h3> 很多時候,聽風不見得就能見雨,“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倒時有所見。</h3><h3> </h3><h3> 還是繼續享受美夢吧!</h3> <h3> <b>Day3:</b></h3><h3> </h3><h3> 早餐是"牛肉飯團",典型的夏威夷餐,傳說中的巨好吃。牛奶和蘋果是配餐,要說營養,倒也夠了。喜歡的就是隨性,車隨心動,身隨車行。</h3><h3> </h3><h3> 第一站:<b>鉆石山(Diamond Head)</b>。</h3><h3><br></h3><h3> 鉆石山是歐胡島的地標之一。據說第一個發現夏威夷群島的英國人庫克船長,在夜晚看到藍寶石一樣閃閃發光的整個山頭,以為發現了鉆石,就把它稱作鉆石山。鉆石山由火山噴發形成,目前是一座死火山,其年齡約有40萬到50萬年。如今的鉆石山,是窺視歐湖島全貌的極佳觀景臺,據說,也是游客的必到之處。我們迫不及待地前往,以期對歐湖島有個整體的印象。<br></h3><h3><br></h3><h3> 又是神奇的"福將"停車模式,當我們駐車張望時,擁擠的山門外居然又駛離了一輛車子,比約好時間的還要巧。</h3><h3><br></h3><h3> 興致勃勃的你,便難得得和我來了張"到此一游"~~<br></h3> <h3> 隨人流步行40分鐘,“逮”牢你走路玩手機的模樣!</h3> <h3> 走山道,過隧道,擠人群,沒想到鉆石山的游客竟有如此多,也許是山的高度剛好適宜,亦或是老外的鍛煉意識更強一些,好多本地人都攜兒帶女地在身邊不時走過作。</h3><h3><br></h3><h3> 汗涔涔地抵達山頂,真的感覺不枉此行!<br></h3><h3> </h3><h3> 空氣清新,眼前景致的色彩飽和度特別高。 向南俯視,只見藍綠相間的海水清澈見底,水面上似有一條條白鯨濮水向前,平靜的海面上,一團團白花花的水花次第向前,恍若被奮力游動的身影劃出了一道道清晰的軌跡。細看,才發現是人們在玩帆板,由遠及近,由小變大,那矯健和自在,令人眼饞!</h3> <h3> 細看,才發現是人們在玩帆板,由遠及近,由小變大,那矯健和自在,令人眼饞!</h3> <h3> 向北遠眺,密密麻麻的建筑在群山間連成片,歐湖島的全貌在此可窺一斑,真不枉觀景臺的稱號!</h3> <h3> 下山后稍作休憩即向東而駛。</h3><h3><br></h3><h3> 第二站:<b>恐龍灣(HanaumaBay)</b></h3><h3> </h3><h3> 初見恐龍灣公園,一則驚于停車場的整潔和漂亮:較大型體育場那么大的停車場里,除了整整齊齊的停車位,就是如茵般的綠草坪,一眼望去,心曠神怡;二則訝于停車費的低廉:只需1刀就能無限期停留,這和我們習慣的在砂石路面停車場繳納10元20元停車費的差距……真的有點大!</h3><h3><br></h3><h3> 仿山洞式的售票廳。</h3> <h3> 恐龍灣(HanaumaBay),水淺,浪小,魚多,景色漂亮,是絕佳的浮潛勝地,有各種天然的珊瑚礁石和熱帶魚類。夏威夷群島形成初期,火山爆發將巖石高高送上天空,落下時砸出了一個個完整的圓形。由于慢慢被大海侵蝕,恐龍灣這個火山遺跡變成了一個水色湛藍,景色迷人的海灣。因海灣幾乎形成了圓形,遠看像是一只正趴著熟睡的恐龍,因而被稱作"恐龍灣"。</h3><h3><br></h3><h3> 可惜沒有廣角鏡頭,更拍不出360度無死角的全景,只能靠照片拼湊法腦補想象啦~~<br></h3><h3> </h3><h3> 擔心太冷,又答應你爸一定注意安全,在飄起太陽雨的恐龍灣海濱浴場不曾下水,只是飽了眼福~~</h3><h3> </h3> <h3> 從恐龍灣公園出來后,繼續沿濱海大道一路向前,奔向下一個目的地。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右側的海景近在咫尺,隨意抬眼就能看見白浪沖擊黑礁石的美景。人性化設計的休息臺隨地勢而修,隨時可停,山崖、海浪、黑礁石、海鷗和無邊無際的海平面,總是讓我想起走1號公路的感覺。</h3> <h3> 駐車細看,白色的泡沫細膩得像奶油,真想嘗一嘗那滋味。</h3> <h3> 曲曲彎彎的山路雖已澆筑了柏油路面,但終是登山,一路上行還是氣喘吁吁。再加上已是一天中的第二次登山,說不累那是假的。身上全是汗,海風吹來,粘粘的,說不出的難受。</h3> <h3> 而此時,如果發個狀態,大概是別人眼里最美的時分:碧藍澄澈的天空,一望無際的大海,烏黑錚亮的礁石,潔白細膩的泡沫,以及肆意生長的綠色灌木,讓視野顯得極為開闊、舒適,而海鳥的聲聲嘶鳴,則讓這一切變得更為深邃、無垠。此時的涼風,無疑是舒適的,吹起的豈止是衣袂,應該是包含了閑適、無憂、輕松、喜悅……吧?</h3><h3> </h3><h3> 事實上,一路上行的山路已讓我們汗流浹背,略顯狼狽,心雖是放松的,身子卻被海風撩得又黏又悶,不適感如影相隨。</h3><h3><br></h3><h3> 很多時候,我們眼里所看到的別人的幸福,也一定如我們現在的情形吧?</h3> <h3> 假裝意氣風發~~</h3> <h3> 就這樣,在無數個五分鐘之后,我們終于到達了今天的</h3><h3><br></h3><h3> 第三站:<b>燈塔(Makapuu Point Light house)</b></h3><h3><br></h3><h3> 它位于夏威夷歐胡島最東端,建于1909 年,一百多年來,一直靜靜佇立在懸崖上,為來來往往的船只指明航向。同時,它又是島上一個熱門的遠足、登高望遠之地,人們成群結隊往山上走去,也有好多年輕的父母推著推車帶孩子上山。我想,習慣成自然,米國孩子的運動能力就是這樣自然而然的培養出來的吧?</h3> <h3> 已是傍晚時分,太陽已在跑到海平面的盡頭去了。此時,蒼茫無際的海面已讓我們稍有視覺疲勞之意,兩塊露出水面的礁石成了吸睛之物……</h3> <h3> 突然,發現有黑點在空中移動,定睛一看,才發現是有人在玩滑翔傘。</h3><h3><br></h3><h3> 面對著浩瀚無垠的太平洋,我的腦海里時常升起“滄海一粟‘這詞,可看見他們隨處可見、出門就玩的沖浪、帆板、滑翔傘……運動,我想,我的差距根本不在體能和技能,應該是一種精神,一種活法,一種習慣吧?</h3> <h3> 趁天色尚早,趁斗志尚存,我們倆一合計:干脆走個小環島吧!</h3><h3><br></h3><h3> 于是,繼續向前——向前!聽著Google的指令,按著你的指點,從海岸線轉到內陸區。行駛在陌生國度的高速公路上,我的心卻是如此的踏實、平靜:你會提前告訴我“找機會切到第二個車道哦”,你會在偶爾錯過道口時及時安慰我“反正不收費,隨時上下道口”……我說我們倆一個開一個導配合如此默契,可以稱得上是"黃金搭檔",你卻說,黃金硬度不夠,應該稱作"鉆石搭檔"。</h3><h3><br></h3><h3> 好吧,那就慶祝一下“鉆石搭檔”順利完成小環島的自駕吧!</h3><h3><br></h3> <h3> 先辦入住。</h3><h3> </h3><h3> 兩天感受下來,已明確Waikiki乃至歐湖島真不是個很大的地方,我們決定開啟更為悠閑的模式——以今晚開始的Waikiki海灘公寓酒店為圓心,作連續五天環島或射線狀活動軌跡的運動。</h3><h3> </h3><h3> 這是房間的隨手拍。入門大客廳,四扇落地窗把房間照得格外明亮,整潔。進門右側有一個干濕分離的盥洗區域,配有專門的洗衣機和烘干機,和里面的臥室相連。客廳中間也和臥室相連。落地窗右側是一個整理得井井有條的廚房,冰箱、烤箱、灶具、油煙機、電飯煲、洗碗機甚至米國難得一見的水壺也和上個酒店一樣有溫馨提供,鍋碗瓢盆羹勺鏟刀甚至洗滌用品都有配置。廚房右側又是一個起居空間,往左,可以通陽臺,往右,即是臥室。“太棒了!”你在一邊嚷道。</h3> <h3> 立刻來張陽臺景觀照。</h3> <h3> 廚房洗滌區。</h3> <h3> 從臥室往外看。</h3> <h3> 廚房操作區。</h3> <h3> 可不能浪費了這么好的配置。興沖沖地問過酒店服務員后,直接去高爾夫球場對面的本地人超市買些吃的來,好好發揮一下廚房的作用:阿拉斯加的大蝦、腌牛排、雞蛋、大白菜、嫩玉米、牛奶、餅干……還有米!</h3><h3><br></h3><h3> 沒想到,還鬧了兩個大烏龍,想當然的以為灶臺下面的是烤箱,其實是保溫柜;著急慌忙的地拿起牛排就回來沒想到是豬排!<br></h3> <h3> 好吧,豬排就豬排,大廚在側,何愁無菜:不烤,先炒著吃!</h3> <h3> 肉香蛋香菜飯鮮,真正的家鄉風味——我們的“愛國胃”啊,比任何口號都要真實、迫切~~</h3> <h3> <b>day4:</b></h3><h3> </h3><h3> 美美的一覺后,來一份閑閑的早餐,玉米鮮嫩,牛奶醇厚,還有我倆各自喜歡的牛肉干和蘇打餅,一下就把胃安頓好了。</h3> <h3> 今天,我們決定走走距離較近的中線,也可以說是美國參加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b>珍珠港(Pearl Harbor)</b>。<br></h3><h3><br></h3><h3>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人一面派出大使向美國佯裝議和,一面派出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偷襲了正在熟睡中的珍珠港,造成亞利桑那號戰艦的前部彈藥庫中彈,引起戰艦彈藥庫爆炸,整個戰艦在9分鐘內沉沒,船上1177人喪生。日本軍隊派出的包括戰斗機、魚雷轟炸機、俯沖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在內的441架飛機,轟炸了歐湖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地面上390架飛機幾乎全部被摧毀,日本突襲珍珠港正式將美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h3> <h3> 還是走H1高速。幾趟下來,哪個路口轉彎,哪個路口紅燈時間較長,哪個地方要避開人行道,哪個路口上高速,似乎已了然于心。迎著太陽雨,聽著你預設的指令,切換在忙碌的車流中,真的非常安心。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目的地。</h3> <h3> 先租兩個有中文解說的耳機,在各個展廳和點位打卡聽聽介紹。</h3><h3><br></h3><h3> “生命之樹”,紀念珍珠港事件中犧牲的人們。</h3> <h3> 當年亞利桑那號在被日本的炸彈擊中后燃燒了兩天,沉船的打撈和救援極其艱難,最后,美國海軍決定放棄搜救與打撈,讓上千名水兵就在他們生前戰斗的戰艦里長眠。為了把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教材世代傳下去,也為了緬懷長眠水下的亞利桑那號水兵,就在戰艦沉沒的位置建立了一個白色的水上紀念館——亞利桑那號紀念館。</h3><h3><br></h3><h3> 因為經費原因,我們去時湊巧遇到美國政府“停擺”,紀念館上班的工作人員大幅減少。說是出于理解——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遠道而來頗為不易,所以開了一些游艇遠觀紀念館,但不作登館游覽,我們只能回憶著電影中那些慘烈的鏡頭,遠遠地繞著紀念館巡視一圈,在心里暗暗慨嘆……</h3><h3><br></h3><h3> 亞利桑那號戰艦的后方靜靜地停泊著密蘇里號戰艦。1945年9月2日,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和其他盟軍代表在此艦上接受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它退役后來到夏威夷,正式落成為戰艦紀念館,開放游客參觀,密蘇里號和亞利桑那號,前者作為美國的榮光載入美國史冊,后者作為美國的恥辱鐫入人心,可如今,都已是遙如昨日,僅僅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見證,靜靜地佇立在世人的視線里。</h3><h3><br></h3><h3> 美國和日本的關系,一會兒甜如蜜月,一會兒冷若堅冰,在反反復復中搖擺前行。他們的關系,印證了“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可是,逝去的斯人呢?何以安放靈魂?</h3> <h3> 藍天白云綠草地,陽光拉長棕櫚影。在綠如茵的草地上吹吹風,看看景,心,也隨之放松……</h3><h3><br></h3><h3> 離開珍珠港,我們驅車前往奧特萊斯。夏威夷不像美國本土,有且僅有一個奧萊。難得沒有“逛街困難戶”相伴的逛街,特別輕松,盡興而返,美味犒勞。</h3><h3><br></h3><h3> 難得沒有“逛街困難戶”相伴的逛街,特別輕松,盡興而返,美味犒勞。所謂“喜歡的就是最好”,對我們的中國胃來說,這餐晚飯別提多好吃了!<br></h3> <h3> <b>Day5</b>:</h3><h3><br></h3><h3> 玉米大蝦純牛奶,外加一個煮雞蛋。酣睡后的可口早餐真是給力,吃飽了再去鬧騰的感覺——西線大環島走起!</h3> <h3> 第一站:<b>嘟樂(Dole)菠蘿種植園</b></h3><h3><br></h3><h3> 大概在150年前, 嘟樂(Dole)種植園創始人詹姆斯.都樂,自哈佛大學農學系畢業后,來夏威夷投靠他時任夏威夷共和國總統堂兄斯坦福.都樂。在堂兄協助下,他在歐胡島的中北部購置了21萬平方米的荒地種植菠蘿,很快獲得成功,獲得了"菠蘿王"的雅號,使原本不出產菠蘿的夏威夷成為世界最著名的菠蘿出產地。現在,別說美國本土的各大超市商場,都樂品牌的水果和果汁在世界100多個國家銷售。由于生產和人力成本太高,精明的都樂公司已經把夏威夷的農作物生產規模壓縮到最低,主要種植區已經遷移到南美洲和亞洲,而把這個基地以前店后廠的模式吸引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h3><h3><br></h3><h3> 這不,下車就能感受到濃郁的熱帶果園氣息:繽紛濃郁的色彩,奇形怪狀的植物,葉片碩大的多肉,以及隨處可見的菠蘿造型,不時還有游客捧著各式造型的菠蘿冰淇淋自眼前走過……</h3> <h3> 我們決定先坐小火車,再走植物園迷宮,最后嘗嘗傳說中的嘟樂菠蘿冰淇淋,票價每人17刀。</h3> <h3> 坐上小火車,去看看昔日的菠蘿園農場,感受時光倒轉,遙想當年勞工種植菠蘿的情景。</h3> <h3> 沿途可見香蕉、椰子、菠蘿……等各種各樣的熱帶水果,還有模型版農場工人。</h3> <h3> 廣袤的田野上,密密麻麻的菠蘿席地而長,多得不可思議(估計密集恐懼癥者會有強烈的不適感),一個個精神抖擻的菠蘿于舒展的枝葉間探出或黃或綠的腦袋,和想象中菠蘿的長法大不一樣哎……</h3><h3> </h3><h3> 再玩迷宮。這是一個由大型喬木和低矮的灌木精心組合的大型迷宮,在入口處蓋章后即開始計時,要求每到一個點拓圖為證。自詡會嚴格按照既定路線尋找的我沒兩三下就失了方向,只能老老實實地跟在你的身后穿林過木,自嘆弗如。汗津津地終于自迷宮出來,發現已經用了四十余分鐘——又累又渴!</h3><h3><br></h3><h3> 于是,直接走到購物區去品嘗傳說中的"嘟樂菠蘿冰淇淋"。沒想到,游客那叫一個擠啊!無論是購買紀念品的大廳還是食品區,全是挨挨擠擠的人頭,估計這營業額不是一般的高。</h3><h3><br></h3><h3> 終于等到了冰淇淋??!可是,味道真不咋的呀!沒有綿密細致的口感,亦無特別清新的香味,嘗起來有"沙沙"的細碎聲響。好吧,"既買之,則食之",花了7.5刀的雞肋冰淇淋,再次印證了"有一種美味叫看起來"的說法。</h3><h3> </h3> <h3> 在菠蘿園的時間花得多了,此時,已是下午三點半。是繼續前行還是原路返回?</h3><h3><br></h3><h3> "你可以嗎?"你貼心地問道。</h3><h3><br></h3><h3> "應該沒有問題,有你這么好的導航在。"我已經大膽很多。</h3><h3><br></h3><h3> "那就完成預定的目標吧。"你果斷決定。</h3><h3><br></h3><h3> 這才有了我們西線的大環島游路線圖。</h3> <h3> 車子在平整的路面上起起伏伏,馳騁的快感充滿內心。和東線剛剛相反,此時,車子的左側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右側則是或山地或人家的夏威夷標配風景。</h3><h3><br></h3><h3> 看見人多的沙灘,即停即玩。</h3> <h3> 隨手拍幾張照片,和美麗的風景一起成為背景。</h3> <h3> 繼續向前,來到著名的"白沙灘"。大片大片鋪展開來的白色沙灘,把黃昏映照得潔白剔透,連海水也柔和了許多。</h3> <h3> 換上泳衣,下去走走,也只敢濕濕腳而已……</h3> <h3> 一起看夕陽的情侶。</h3> <h3> 盡興而歸的沖浪??愛好者。</h3> <h3> 天色漸晚,夕陽把沙灘染成金黃。</h3><h3><br></h3><h3> 我們繼續趕路。</h3><h3><br></h3><h3> 途經歐胡島西北角的<b>烏龜灣度假區</b>,偌大的幾個停車場居然沒有空位。夜色漸濃,我們決定不在此繞場做"福將"了,只是打醬油般的定了個位,算作到此一游。一路沿海岸線前行,天光減無,只有左側的太平洋洋面偶爾泛起的白光,在視線里漸成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偶爾間雜的居民屋或綠植真真切切地提醒我們——咫尺之外即是汪洋。<b>平等院(The Byodo-In Temple)</b>等似曾相識的景點路牌,不時在眼前閃過。</h3><h3><br></h3><h3> 此時,迎面的車燈不停閃起,彼此切換幾下遠近光后,友好地一駛而過;車內,靜謐寧靜,你不時地把吃的塞入我的口中,快轉彎了,還不忘提醒切到哪個車道。想起第一次雙人行時出現的那次慪氣,不禁莞爾,更覺開心。</h3><h3><br></h3><h3> 晚餐,就在樓下排隊吃個墨西哥餐吧,就像我們習慣把披薩稱作"外國燒餅",我們也總愛把墨西哥餐里的Taco當作中國的"春餅"——只不過餡兒不同罷了……</h3> <h3> <b>day6:</b></h3><h3> </h3><h3> 又是自然醒后brunch,打算優哉游哉地調整一天。</h3><h3><br></h3><h3> 首先,去吃個地道的夏威夷餐 。于是,忍饑挨餓地驅車半小時趕往預定的餐館Helenas,發現已近滿座,應該是接地氣的當地人餐廳。點了這些個菜,上來發現有點日餐似的"迷你"。開始擔心不夠,結果還剩下好多"不是我的菜"之體驗版。</h3><h3><br></h3><h3> 預定已經晚了,時間尚早,突發奇想去看看美國國土上唯一的"皇宮"——曾經的夏威夷共和國皇宮——依拉奧尼皇宮,真的是說走就走,拎包啟程!</h3> <h3> 依拉奧尼皇宮,是一座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筑,建于1882年,夏威夷王朝的最后兩個國王卡拉卡瓦國王(King Kalakaua)和麗麗烏庫拉妮女王(Queen Liliuokalani)曾經生活在這不凡的皇宮里。整座建筑的裝潢精美,用料講究,布局合理,設施先進,升降梯、抽水馬桶、備餐室、宴客廳……處處體現著皇室的高貴和優雅,而細細聆聽講解后,則覺世事滄桑,繁華易逝,被美國商人和美國士兵的機關槍脅迫的麗麗烏庫拉妮女王,最終也只能無可奈何地宣布退位。發動了一次失敗的政變后,更是被罰款和軟禁并軟禁于此。</h3> <h3> 皇宮前的綠植。</h3> <h3> 在保存完好的皇宮樓梯前暢想當年皇帝的正襟和皇后款款。據說,這樓梯全部是由夏威夷特產的原木精心打造的,如今看來,依然熠熠。</h3> <h3> 兩小時的駐足、移動和聆聽,除了了解到一些皇宮的前塵往事,更訝異于建筑的超前——這,大概與皇宮主人開闊的眼界和包容的心態大有關系!那個年代,想我朝正是閉關自守、煙霧繚繞的動蕩年代,照相機應該也是個稀罕物吧?泱泱大國的盛世繁華,于舉國"纏綿"的床榻旁,化為了夢想中的禮花,而西方國家蓬勃興起的工業革命,已結出各色果實,導致他們或糖衣炮彈或長槍短炮的對落后國家和民族展開了形形色色的"輸入""輸出",差距啊……</h3> <h3> 回來后,看華燈初上,滿目繁華,端坐陽臺,依舊心有蒼涼……</h3> <h3> <b> day7:</b></h3><h3><br></h3><h3> 這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最后一天。慵懶的自制brunch后,我們決定去屋頂的露天泳池游泳。換衣戴帽的折騰到樓頂,才發現真的不能和老外比——風兒吹過,涼意成了冷感,吃不消!果斷決定去附近的shopping mall閑逛。然后,到Waikiki海灘走走。</h3><h3> </h3><h3> "早點回來整行李哦!"你又未雨綢繆。</h3><h3><br></h3><h3> 此時的Waikiki海灘,該是夏威夷式人滿為患,可較之國內的海濱浴場,依然堪稱完美。</h3> <h3> 不知不覺,夕陽西下了。</h3> <h3> 看著太陽在遠處的云層中一點點地下沉,只幾分鐘的功夫,就變成了一個大火球,天空由藍變黃,在平靜的海面上劃出了一道金光大道,夜幕就這樣降臨到了棕櫚樹梢……</h3> <h3> 晚餐,來一份地道的海鮮大餐 Crackin Kitchen,不為口味對否,只為不枉此行!</h3> <h3> <b>Day8:</b></h3><h3><br></h3><h3> 一早出發開車到機場,還車候機,于廊橋向外凝望,一排排飛機正整裝待發,我的內心卻再也沒有以前的忐忑或激動。也許,走得多,看得多,經歷得多真是一個平靜自我的極好辦法——看盡大千世界的熱鬧繁華,走過五洲四海的大街小巷,你會懂得"遠方不一定只有詩意,也許還有欺騙和訛詐","眼前不一定只是茍且,一定還有努力和堅強";你會發現"旅行雖然只是從自己呆膩的地方到別人呆膩的地方",但那個陌生的地方必然有你不曾發現的自己和人家;你會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出發,就能到達;離家,更為想家!"</h3> <h3> 日本成田機場上空的隨手拍。</h3> <h3> 旅行,于每個人的意義不盡相同:有人為了紀念,有人為了尋訪,有人為了體驗,有人為了放空;旅行,于每個階段的選擇更是千差萬別,有時為了陪伴,有時為了獨處,有時長久籌劃,有時興之所至……可是于我們而言,旅行似乎有了另一番樂趣——除了享受旅途中的點點滴滴,更因著多年前你我之間那份不經意的約定。都說有目標的生活才更有意義,阿囡,謝謝你的有心和堅持,籍此,給了我們生活中更多的樂趣。</h3><h3><br></h3><h3> 此時,我似乎已遇見了下一段旅程的曼妙風景,和風景里那笑顏如花的我和你……</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丈县|
武威市|
突泉县|
肇州县|
南安市|
潮州市|
旬邑县|
雷州市|
司法|
公安县|
石首市|
白朗县|
百色市|
墨竹工卡县|
珲春市|
西藏|
故城县|
海门市|
黔东|
阿拉尔市|
资中县|
方城县|
北宁市|
建始县|
丘北县|
清流县|
启东市|
固原市|
临沂市|
陆川县|
南涧|
石楼县|
泉州市|
瑞丽市|
齐齐哈尔市|
仁布县|
儋州市|
桂林市|
泊头市|
广昌县|
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