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是雙休日。初春季節,咋暖還寒。早5點30分,我們一行踏著春天的腳印,沐著和煦的春風,隨團去陜北靖邊波浪谷一日游,7個小時的顛簸后到達目的地,吃住在農家樂。
陜北靖邊波浪谷位于距離縣城22公里處的龍洲鄉閆家寨,這些層層疊疊的紅色巖石就像一大批鋪蓋在地上上侵染過晾曬著的紅色布匹,一層層、一卷卷、一盤盤……在夕陽的渲染下,愈發的鮮艷奪目。丹霞山下,是一汪碧綠的池水,在湛藍天空的映襯下愈發的讓人陶醉,讓人心動。這瑰麗景色,吸引著游人,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這神奇的土地和奇特的景觀。 波浪谷,我們來了。 ????關于這種奇怪巖石的形成有關記載是這么說的: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數百萬年的風、水和時間雕琢砂巖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巖石的復雜層面,是由一億五千萬前侏羅紀就開始沉積的巨大沙丘組成。在那個時候,這里的地貌好像撒哈拉沙漠一樣,沙丘不斷地被一層層浸漬了地下水的紅沙所覆蓋,天長日久,水中的礦物質把沙凝結成了砂巖,形成了層疊狀的結構。? 從山上往下觀望,龍洲處于一個低洼地帶,遠處晨霧繚繞猶如大漠長煙,陜北明長城38營堡之一的龍洲古堡靜靜的躺在那里,明長城從身邊穿過,一座水庫像鏡子一樣鑲嵌在旁邊,四周被群山環繞,就像一個巨大的聚寶盆。遠處的山頂上十幾個風力發電機在緩緩的轉動。 這種紅色的石頭在學術上被稱為“砒砂巖”。成于古生代二疊紀和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之間。這是地球歷史中地質最活躍、生物最繁茂、動物最龐大的時代,每一代、每一紀,氣候、生物、地殼的風云際會,都在砒砂巖的巖層中繪上了屬于自己的獨特色彩:紅色的泥巖和碎屑巖,是古海洋封閉為內陸盆地、大地上以蕨類植物為主時沉積而成;同是紅色的陸相紅泥巖,是氣候更趨干旱炎熱時,繼續沉積的巨厚巖層;砒砂巖區是自然界中風蝕與水蝕的過渡區,再加上重力侵蝕和人為侵蝕,各種侵蝕力不僅在空間上復合作用,而且在時間上交替影響,一年中每一季節都有較強的侵蝕現象:春季萬物解凍,巖體的水分不斷蒸發,冷熱變化,裸露砒砂巖的斜坡巖體不斷剝落;夏、秋季時水蝕又開始發揮作用,尤其是7—9月,水力和重力二者合力,在坡面上切出一條條溝壑,而侵蝕下的泥沙又在溝坡上重新堆積;冬季至第二年春季植被覆蓋度低,狂風就像一把刻刀一樣直接在裸露的巖面上雕刻,尤其是4—5月,風力侵蝕最為嚴重。不斷的侵蝕“雕琢”,使得砒砂巖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有的像流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陀螺,宛如一個極具特色的地質公園。 像不像寬闊的河床? 像不像彎彎的河流? 像不像手指? 像不像一片片祥云? 像不像神秘的古城堡? 像不像布匹? 像不像歲月的城墻? 像不像一座巍峨的大山? 像不像金字塔? 像不像層層梯田? 像不像歲月的花紋? 像不像一線天? 像不像一副畫卷? 像不像陀螺? 像不像一艘巨輪? 像不像棉花? 像不像洶涌的波濤? 像不像桂林山水? 像不像月亮湖? 像不像一副風景畫? 像不像世外桃源? 像不像險峻的天路? 戶外愛好者在波浪谷 為防止人為破壞,波浪谷周圍加上了護欄。 開心的老大姐 放飛心情 歲月的沉淀 靜聽歷史的回聲 漫步波浪谷 朝霞灑在湖面上 太陽,你早 和老大姐冒著寒冷看日出 60歲的大姐,精神可嘉 陶醉于大自然 全新的一天 好美的景觀 大姐,你好有范兒 波浪谷 一線天留影 再見,波浪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射洪县|
瓦房店市|
南乐县|
台南县|
云龙县|
镇平县|
万荣县|
平安县|
四会市|
昆山市|
昆明市|
庄河市|
晋城|
渭源县|
正宁县|
建德市|
达孜县|
SHOW|
财经|
根河市|
无为县|
东至县|
阳曲县|
襄汾县|
松溪县|
牙克石市|
桐乡市|
瓦房店市|
峡江县|
方正县|
赤水市|
沙洋县|
浑源县|
稻城县|
清新县|
岱山县|
皮山县|
沁阳市|
宁河县|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