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梅里雪山是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其著名的“日照金山”是很多人夢寐以求難得一見的勝景。</h3><h3> 梅里雪山地處滇川藏三省區結合部,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區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心地,位于云南省迪慶州德欽縣境內橫斷山脈中段怒江與瀾滄江之間。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至今仍是人類未能登頂的處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護而禁止攀登的高峰。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青海的阿尼瑪卿山、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h3> <h3>先看一個延時攝影視頻,這是2017年11月初拍攝的。圖片1200多張,背景音樂2首,分3次剪輯后編輯而成</h3> <h3> 關于梅里雪山的傳說很多,而梅里雪山轉山,有著最動人的故事。轉山是藏傳佛教一種祈愿方式,據說轉山能消除今生的罪孽,給來世積下功德。在梅里雪山轉山朝拜,是整個藏族地區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不分孩子或老人,捻著念珠,握著轉經筒,繞山朝拜,只為了至尊至神地梅里雪山。</h3><h3> 梅里雪山的轉山已有700年歷史。藏傳佛教認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地球上汪洋消退,陸地升起時露出的第一座山峰,它露出之時正好是羊年羊月羊日羊辰。因此,羊年就成了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的本命年。傳說本命年在梅里雪山轉山一圈,相當于平時轉山十三圈。藏歷羊年,也是梅里雪山轉山的大年,許多人慕名前來轉山朝拜。</h3> <h3>此幅圖片是2014年第一次去梅里雪山所拍。一位上海的朋友苦等14天就為目睹日照金山,卻在我們到梅里雪山的當天無功而返,而我們住下后第二天一早就看到壯觀的日照梅里金山</h3> <h3>主峰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傳說原是九頭十八臂的兇惡煞神,后被蓮花生大師教化,受居士戒,皈依佛門,做了千佛之子領乃制敵寶珠雄師大王格薩爾麾下一員神將,從此統領邊地,福蔭雪域。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壇之上,他身騎白馬,手持長劍,威風凜凜,儼然一位保護神。</h3> <h3>卡瓦格博和其周圍諸峰,雖稱“十三峰”,但語意是取“十三”這個藏語里的吉祥數,其實不是準確的十三個雪峰,而是較多山峰的統稱。諸峰中較有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階吾學峰、瑪兵扎拉旺堆峰、粗歸臘卡峰、說拉贊歸面布峰。其中線條優美的面茨姆峰,意為大海神女,位于卡瓦格博峰南側。傳說中,此峰為卡瓦格博峰之妻。卡瓦格博隨格薩爾王遠征惡羅海國,惡羅海國想蒙蔽他們,將面茨姆假意許配給卡瓦格博,不料卡瓦格博與面茨姆互相傾心,永不分離。又有人傳說面茨姆為玉龍雪山之女,雖為卡瓦格博之妻,卻心念家鄉,面向家鄉。雪峰總有云霧繚繞,人們稱其為面茨姆含羞而罩的面紗。</h3> <h3>面茨姆峰</h3> <h3>“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并列排立的五個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于面茨姆峰北側,海拔5770.5米。而傳說為卡瓦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兒子的布迥松階吾學峰,則位于五佛冠峰與卡瓦格博峰之間。</h3> <h3>卡瓦格博東北方向的守護神就指瑪兵扎拉旺堆峰,又稱“無敵降魔戰神”(將軍峰)。粗歸臘卡意為圓湖上方的山峰,位于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h3> <h3>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農,紐巴和濃松四條大冰川,屬世界稀有的低緯、低溫(零下5℃)、低海拔(2700米)的現代冰川,其中最長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從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鋪展到2600m的原始森林地帶,綿延11.7千米,平均寬度500米,面積為13平方千米,年融水量2.32億立方米,是我國緯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現代冰川。每當驕陽當空雪山溫度上升,冰川受熱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體轟然崩塌下移,響聲如雷,地震山搖,令人心驚魄動。</h3> <h3>PS:附加歷年登山部分</h3> <h3>卡瓦格博的高聳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然而,從二十世紀初至今的歷次大規模登山活動無不是以失敗告終。人類登上地球上海拔8000米高度的歷史已經有五十多年了,在半個世紀中,盡管登山家們一座連一座地征服了世界上十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在一次又一次的沖擊中付出了一條又一條的性命,然而,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至今仍是人類未能征服的“處女峰”。1902年至今,人類十多次攀登卡瓦格博峰,都以失敗而告終。許多專業的登山者全副武裝的高昂著頭而來,下山時無不低垂著頭默默離去,而最后的登山者們,卻再也沒有下來。</h3><div>1991年,中日聯合學術登山隊的17名隊員對主峰發起了沖擊,他們從三號營地出發沖頂,上升至海拔6400米時天氣突然變得惡劣只好下撤準備第二天繼續沖頂。然而當晚當隊員與大本營進行過最后一次語音聯系后,在海拔5000多米處遭遇大規模雪崩,所有隊員全部遇難,長眠在了卡瓦格博。卡瓦格博成了人類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難的發生地。部分遺體于數年后被放牧的藏民在主峰另一側的大冰板發現。人類對雪山之神征服的嘗試又一次以徹底的失敗告終。從此也更讓人領會到藏族同胞對人與自然關系更為真誠和深刻的理解:人只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方能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若一心與自然為敵,只意欲征服自然,則必將以滅亡告終。</div><div>登山記錄</div><div>1902年,英國登山隊,首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失敗。</div><div>1987年8-9月,日本上越山岳會,因連續遭遇雪崩放棄攀登。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5100m。</div><div>1988年,美國克倫奇登山隊,攀登路線:明永冰川路線,攀登高度:4350m</div><div>1989年9月-11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偵察隊,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500米</div><div>1990年11月-91年1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二次攀登),1991年1月1日-3日梅里雪山連降大雪,中方隊員6人, 日方隊員11人在5100米營地待機。1月3日晚22時30分C3營地與大本營最后一次通話。1月4日早晨失去聯絡,中日17名隊員失蹤。</div><div>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米(1990年12月28日)</div><div>1991年1月6日-20日,梅里雪山搜索隊,中國登山協會4人1月9日到達大本營,西藏登山協會6人1月16日到達大本營,日本救援隊1月20日到達大本營因積雪過深,雪崩頻繁,1月21日終止搜索撤營,攀登高度:5300米 C2營地。</div><div>1991年4月15-6月6日,中日梅里雪山聯合搜索隊(日方12人,中方5人),因連續降雪,雪崩頻繁,被迫終止搜索。</div><div>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4500米</div><div>1996年10月-12月,中日梅里雪山聯合登山隊(第三次攀登),12月2日,日本方面預報4-6日梅里雪山有大降雪中央氣象臺和云南氣象臺也證實了此預報為避免再度發生91年的慘劇,隊伍被迫下撤,12月8日撤營。攀登路線: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300米</div><div>2010年12月-2011年1月,云南登山獨行家高家虎,獨自攀登梅里雪山,由于上山速度太快,不能適應高度,自己有吐黃水、肺部有氣泡聲、身體乏力、頭痛等癥狀,此后就再也沒有聯系。</div><div>攀登路線:西藏察隅縣擦瓦龍方向,攀登高度:5400米</div><div>迄今為止,過去15年總共有10次攀登梅里雪山。其中:中日聯合攀登有4次,日本單獨攀登1次,美國隊攀登過4次,中國單獨攀登1次。</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榆林市|
金溪县|
紫金县|
正阳县|
兰溪市|
林芝县|
长治市|
白玉县|
来安县|
山东省|
香河县|
南乐县|
新营市|
烟台市|
县级市|
靖江市|
三明市|
潢川县|
鲁甸县|
读书|
庐江县|
临澧县|
富川|
依安县|
柳江县|
平昌县|
石嘴山市|
永丰县|
习水县|
延安市|
临夏市|
河东区|
通州市|
嘉祥县|
东莞市|
大英县|
类乌齐县|
革吉县|
巴马|
汶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