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div> “ 萬花筒"般的評價</div><div> 八十年代,一篇(部)文學作品是能在整個國家引起轟動效應的。我等幸運之輩記憶猶新。如今,一部電影的上演,引發的評價猶如"萬花筒”般的令人眼花繚亂:有人評一分;有人評十分;有人認為有“家國情懷";有人認為"直戳人性";有人認為"扣問良心";有人認為"丑化XⅩ”;有人認為“抹黑ⅩX";有人認為"就是該禁"……這種現象,實在不多。</div><div> 有的人,憋著不進電影院,不相信現在的電影還能打動人;有的人,連看三遍"西東”,次次淚濕衣衫。</div><div> 是的,一禁就是五年;一上演就如此熱鬧。評價如此冰火二重天,簡直就像"萬花筒"。</div><div> 我,近十年來幾乎不看小說、不看電視劇、不怎么踏進影院,看了"西東”,在回來的路上卻是一陣陣的心靈絞痛。</div><div> 如果有一天,我給學生上電影欣賞課,我肯定會選這兩部:一是費雯麗主演的《亂世佳人》,另一部就是這“西東"。</div> <h3> 故事的"萬花筒“</h3><div> "西東"這個萬花筒往"時間"軸上一轉,先是當下,再一轉是六十年代,又一轉是二十年代,再一轉是抗戰時期……往"空間"軸上一轉,當年王敏佳被"打死"的醫院,又是張果果樂施善心的醫院;抗戰時期沈光耀開飛機經過的那棵大樹,也是60年代陳鵬帶王敏佳回云南老家的那棵大樹……如此顛來倒去,時空交錯,是個真正的故事的萬花筒。這樣的結構,本來就是最基本的電影語言的運用,卻讓我們眼花繚亂,不辯西東。</div><div> </div> <h3>有人認為導演不夠老練成熟,運用電影語言不夠嫻熟。在我看來,稚拙當然可能是不成熟,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種表達方式,猶如裝飾的仿古,也猶書法家的故意模仿兒童的字體……</h3> <h3> 充滿詩意的“萬花筒 "</h3><div> 我喜歡用"詩流注其中",這句八十年代就曾流行的話來評價這部電影。</div><div> </div> <h3> 從頭至尾,這部電影都很美,充滿詩意。</h3><div> 首先是色彩之美,似乎故意的躲避大紅大綠,銀屏上總是色彩淡淡,柔和平淡,與故事的大起大落,與主題的“家國情懷"似乎不大合拍,但卻能讓我感受到"舉重若輕"、大愛無言、大悲無痛的復雜情素。這種讓人心里癢癢的"詩意“,從頭到尾充斥胸間,欲說難書。</div><div> 再是畫面之美。鋪滿黃燦燦銀杏的道路;為解說原子核爆炸而手拉手狂奔的浪漫畫面;過目不忘,美到窒息的雪地小提琴合奏……</div><div> 這是從視覺而言。</div> <h3>若從另一角度而言,它還有優美壯美凄美……</h3><div> 優美之美,一目了然,估且不說。</div> <h3> 先來說說"凄美”。先說那凄婉哀怨慘痛的埋葬場面,這是最令人揪心的鏡頭,陳鵬臉上是雨水汗水淚水交錯,王敏佳臉上是雨水血水交織……此時影院里是啜泣聲聲,不少觀眾的臉上是涕淚滂沱,隨著劇中雨水的不停沖刷淋浴,觀眾的心靈也被一股"詩流"無聲貫注,這鏡頭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凄美”一一也許是陳鵬所代表的不正常年代里正常的人對愛情的忠貞執著:愛我所愛,無怨無悔無懼;也許是陳鵬所代表的作為正常的人最為正常的人性的光輝在閃耀:同情、憐憫、責任、道義、良心……在我看來,類似這樣的鏡頭、畫面都是一種至臻至美。</h3><div> 還有那沈母一身素服,站在"三代五將"牌匾下,忍著喪子的巨痛,而勸大林小林兄弟"喝口水再走”的一組畫面,所隱現出來的"再大的悲苦我自己吞下,再小的關懷我也要給人”的慈悲濟世情懷,高貴典雅隱忍的貴族氣質,無不凄美得讓人淚下……</div><div> 還有那殘疾的傳教士的話語:孩子們,讓我們用歌聲來抵擋寒冷和饑餓……</div><div> 這樣凄美的畫面實在太多太多。</div><div> 至于萬千民眾用血肉之軀如牛如馬碾壓機場,沈光耀這些富家子弟義無反顧血灑長空……這些或壯美或悲壯的畫面,整個銀屏比比皆是……</div> <h3> 人物的"萬花筒"</h3><div> 王敏佳被誣被冤被斗時的燦然一笑,有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和“淡定平和";有人看到了小人物的無奈與悲涼……往前一轉,我看到的是:"夾邊溝"里的累累白骨,束星北在水利工地上的勞改身影,《天云山傳奇》里馮晴嵐用破板車拉著羅群在雪地里的艱辛爬行,</div> <h3>《芙蓉鎮》里秦書田與胡玉音在凄冷的大街上的相擁相抱,《牧馬人》里的許靈均與李秀芝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敕勒川里慘淡的相親相愛,也看到了老謀子策劃鞏俐和陳道明到火車站上演自己接自己的荒誕的《歸來》,甚至我還在這"萬花筒”里看到了列賓的油畫……</h3> <h3> 再輕輕往后一轉,我看到的是《淚痕》里的瘋女子手里拿著一支紅玫瑰,耳畔響起哀怨的《心中的玫瑰》的畫面;</h3> <h3>也看到了俞在《小街》上憂傷游逛,耳邊響起了傷感得滲透心脾的《媽媽留給我一首歌》的場景。</h3> <h3>看到了江南才女林昭被殺時的鮮血迸濺,林母被索要子彈費時的悲愴臉龐;還有張志新臨刑前的慘遭割喉,與雷抒雁在大江南北高聲朗誦《小草在歌唱》……</h3> <h3> 那張果果呢,還有沈光耀、陳鵬、吳嶺瀾,這些人物,請你把他們都放進這藝術的萬花筒左轉右轉,轉出的就是整整一部一個國家的百年滄桑史,里邊的林林總總,你的想象有多遠,它的內容就有多豐富……</h3> <h3> 如果只是說這電影是清華人的百年滄桑史,是清華的廣告片,那你就可能忘記了"電影是藝術"這簡單的命題了。</h3> <h3> 人性的"萬花筒"</h3><div> "人之初,性木善"還是“性本惡";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其實不管怎么樣說,都說不出人性的復雜與多面。</div> <h3> 劉淑芬的被侮辱與被損害與侮辱他人與加害他人,而最后的跳井自盡……李想的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敢面對事實真相,從而不敢為他人分擔責任,而致他人被"整死"的心理折磨,再到后來為他人之生存而犧牲自己……張果果的為四胞胎的奔走忙碌,與他人對此的勸說與教訓;張果果的一個多月的不見家長,與四胞胎家長贈送四只胎毛筆;沈光耀的聽從母命不再從戎與最后的血濺長空;沈母的不遠千里阻兒當兵與后來聽聞噩耗的從容隱忍……</h3> <h3> 在這人性的萬花筒里,閃現的善、惡、美、丑、忠、奸、賢、佞、好、壞……誰又能一一訴說。</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江市|
陈巴尔虎旗|
米脂县|
梅州市|
连云港市|
海安县|
田林县|
勃利县|
大化|
临泽县|
宁国市|
旅游|
上犹县|
庆阳市|
枞阳县|
泸定县|
宁津县|
三原县|
财经|
全椒县|
镇赉县|
岑巩县|
青铜峡市|
依安县|
永定县|
博爱县|
垦利县|
竹溪县|
高青县|
铁岭市|
漠河县|
板桥市|
康乐县|
苍溪县|
湖南省|
安徽省|
敖汉旗|
延安市|
益阳市|
姜堰市|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