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攝影:張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字:余永東</h3><h3><br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紅團紅"</b></span></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我記憶里的"中國紅"</b></span></h3> <h3> 奶奶,紅團熟了?阿狗,再等一會吧,你去再找小伙伴玩,回頭我喊你。</h3> <h3> 奶奶一邊說著一邊用帶著紅團粉的雙手整了整我的衣領,我聞到了她溫暖的手上有著糯米粉的香味。</h3> <h3> "阿狗啊,再不快點哥哥要先嘗了",在我和小伙伴們玩的起興時,耳邊傳來了奶奶喊我回家的話語。</h3> <h3> 看著熱氣騰騰的紅團,裝在那個我熟悉的白底綠紋的鐵皮碗,奶奶就不用擔心我把碗摔破了,是因為在年關前總希望萬事都和和美美的緣故。</h3> <h3> 紅團,小時候的記憶里是稀有的本地美食,是每當臨近過年時最想品嘗的食物。裹著年的味道,家的溫馨。</h3> <h3> 紅團,是年的產物,通俗的稱之為年糕。只在過年時制作,供拜神之用,小時候那還是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只按需備量。</h3> <h3> 從做紅團這天起,過年的氣氛便開始濃厚起來。紅團用料普通,卻是一種品位極高的供品。</h3> <h3> 除過年外,逢結婚、謝天地等重大喜慶節日才做。賀喜的親戚朋友離開時,都要饋贈紅團一雙或二雙,以示感謝,受禮者亦視此為吉物。</h3> <h3> 紅團,是我這個吃過米飯里還加了地瓜米的七零后童年的美味佳肴。</h3> <h3> 紅團的皮多數用面粉,我們家以前都是用木薯粉,韌性好,光澤度高,美觀又結實。</h3> <h3> 我家的紅團的食材以糯米為主,都是自家種的,每年只種一小部分的田地,夠用就好。</h3> <h3> 別人家的紅團餡有糯米的、豆沙的,也有地瓜糊的。媽媽有時候也在糯米餡里加些大紅豆的,而我最喜歡吃糯米餡的,你呢?</h3> <h3> 做好的紅團要墊一層香蕉葉或者"雞葉"才能蒸的。我們"山頂"不種香蕉,小時候跟著媽媽去山澗里采野生的,有些艱難,不過為年而忙是件快樂喜慶的事,不覺得麻煩。</h3> <h3> 紅團剛蒸熟的口感最好,也很粘,經常糊在嘴邊,像腮紅,也用手抓,不好清洗,要溫水泡一會才好洗凈。</h3> <h3> 印紅團的模具我家有好幾個,爸爸是木匠會自制和雕刻,我喜歡用那個最小的,多數是做了幾個就膩了,找小伙伴玩去了。</h3> <h3> 紅團印中的福、祿、壽、喜,財、丁、貴和回紋或纏枝花草,與所有吉慶的用品都有關聯,與紅燭,燈籠,煙花,像一聯串年的祝福的腳步,穿越過時空,陪伴我們從故鄉走到異鄉,從異鄉回望故鄉。</h3> <h3> 紅團紅,已然把年的氣氛渲染的更濃一些了,紅團的香味里我也期盼著過年的新衣裳、壓歲錢和放鞭炮。</h3> <h3> 紅團,有著中國紅的熱鬧,在年的主題里與春聯把春節鋪墊的底氣十足,有豐收的喜悅,有團圓的祝福,也有如春的期望……</h3> <h3> 凝望紅團,仿佛看見了新娘的紅蓋頭,紅色轎子,紅色的窗花;折射出的喜慶和吉祥,是傳承千年的祝福。</h3> <h3> 紅團,是莆仙四大擔食物聘禮中最亮眼的。擔,用"斗籃"裝一擔就是至少要有一百斤。我挑過,你是否也挑過?</h3> <h3> 在城市,平日里常見的大喜事我總會聯想到他們是否也有做"紅團",想著想著又不禁失笑,原來這只是我多余的念頭。</h3> <h3> 平時偶爾去市場也看到紅團,都會想起過年時的情景,順便買兩個解饞,甜在口中,念在心里。</h3> <h3> 在我是寄宿生的時候,年初的每個星期媽媽都說多帶幾個;在我走上社會正月出遠門時媽媽總給我裝了許多,許多!</h3> <h3> 紅團,我必須承認,紅紅的顏色,甜甜的口感,就像血液一樣一直在身心里流淌,不論走出多遠,像家鄉的記憶,像家人的關懷,永遠難忘!</h3> <h3> 在我們莆仙地區,也許你會有這么一個鄰居,會有一個小名叫"紅團"的姑娘?是否把她想象成夢中的新娘?</h3> <h3> 這種天氣,我是多么渴望能守在這樣的柴火灶臺邊,做一個燒火的阿妹糕,聞蕉葉香,嘗糯米粘,舔盡碗邊的綠豆餡,滿滿鄉里的味道,暖暖童年的印記;</h3> <h3> 今天,又近年關,昨夜我夢回童年,又聽見奶奶親切的呼喚"阿狗,紅團熟啦"……</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關于紅團,關于民俗,就是關于莆仙人民的年味。紅團,你的思念我的歌。</b></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題紅團》</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余永東</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紅猶勝綺霞,</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甜似錦中花。</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偏愛家鄉味,</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夢回時有夸。</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 /></h5>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攝影作者:</b></span>張穎,網名輕舞月光;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福建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莆田市女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仙游縣攝影家協會副秘書長、仙游縣政協委員。一個教美術的老師,一個愛拍照的女子,在故鄉的山水間徜徉,發現最美的瞬間;用鏡頭記錄美好,用圖片裝點生活,快樂分享!</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b>文字作者:</b></span>余永東,網名畫滿樓,一個喜歡畫蝴蝶的詩人,或者說是喜歡寫詩的畫家;喜歡黃昏,喜歡看云;喜歡自己撰的一句話:勤能補拙,愚字本來有心;仙游縣蜚山詩社成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州市|
盘山县|
长汀县|
金堂县|
广元市|
集贤县|
富民县|
南安市|
北宁市|
罗甸县|
明水县|
琼结县|
朝阳县|
蓝山县|
阿克|
廊坊市|
清远市|
梨树县|
郴州市|
九寨沟县|
肇源县|
苏州市|
开平市|
蕉岭县|
额敏县|
通化县|
固安县|
神池县|
扎鲁特旗|
即墨市|
克拉玛依市|
陇川县|
息烽县|
永兴县|
华容县|
巫溪县|
余干县|
大渡口区|
永清县|
吴堡县|
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