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編前的話</h1><h1><br></h1><h3> 1971年年末,“人民汽車公司”接納了我這個四年級+文化水平的七一屆畢業(yè)生。</h3><h3> 在公交轉眼過去了47年。1983年我拿起了照相機,兩年后參加了北京電大新聞專業(yè)的學習,次年又報考了人大一分校新聞專業(yè),利用長期上夜班先后自費完成了學業(yè)。</h3><h3> 1998年調(diào)到公交總公司宣傳部《公交報》任專職攝影記者。三十多年的攝影經(jīng)歷主要在公交,我拍公交20年,這20年正值國家改革開放。<font color="#ed2308">陳年的照片存記憶;歲月的鏡頭會說話</font>。從人民汽車公司到公交總公司再到北京公交集團,百張照片絕大部分拍攝于一線,照片告訴我們北京公交就這樣一步一步走來。</h3><h3> 我在離開企業(yè)前掃描了我留存的外媒報紙,100張見報照片,(以北京日報,北京晚報為主。)做了手機美篇:《我拍公交20年》,把我的感想與經(jīng)驗與大家交流。</h3><h3> </h3><h3> </h3> <h3> 公交的照片不好拍,上萬輛車如同一個車,百多條線恰似一條線,數(shù)萬名司乘人員工作空間都是一個小小的車廂。抓特點、找不同、尋變化,多種手段才可避免雷同。</h3> <h3> 這張照片1991年刊登在《解放軍報》上。這是我用照片報道公交較早的照片。</h3> <h3> 這是一張很平常的照片,1993年刊登在首度經(jīng)濟信息報上。他是我早期用圖片報道公交把照片變成印刷品的前幾張照片。</h3><h3> 連拍帶洗,放大一張七寸曝光準確圖像清晰的照片寄送報社這在當時也不是兩三個月的功夫可以完成的。<font color="#ed2308">關鍵那時沒有錢,寶貴的銀子誰舍得花在這里呢。</font></h3><h3> </h3> <h3> 1994年1月20日,“把窗口擦得更亮”這是我在《北京日報》較早時發(fā)表的新聞照片,拍攝于44路。當時的說明還用了“圖為”二字,在以后這兩個字很少在照片說明中使用。</h3><h3> <font color="#ed2308">與時俱進,做宣傳,這是起碼的條件。</font></h3> <h3> 這張照片是北京日報用圖片報道北京公交服務香山紅葉節(jié)較早的照片,解放軍報,公交報都用了,按當時的標準我覺得我好棒??</h3> <h3> 這張公交與部隊共建的照片巧妙地利用了停車場戰(zhàn)士們疊好的衣帽服裝做<font color="#ed2308">前景</font>,這時候我的新聞攝影開始<font color="#ed2308">講究變化</font>,手段逐漸多了起來。</h3> <h3> 照片報導處理小物件的開始,放到現(xiàn)在哪個小物件離鏡頭還要拉近。</h3> <h3> 1995年《北京晚報》</h3> <h3> 1995年《北京晚報》報道公交的一次采訪活動。</h3> <h3> 這張照片是公交青年志愿者多年來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h3><h3> <font color="#ed2308">畫面真實生動</font>地記錄了北京西站開通時,公交青年志愿者午夜后熱情為出站乘客服務的場景。照片中的小伙子滿江濤, 如今早已是客二分公司的大經(jīng)理。</h3><h3> </h3><h3> </h3> <h3> 1989年公交試行免費工作餐。那時我在337路擔任技術隊長。</h3> <h3> 新聞照片也要構圖講究,有美感(當然不是唯一,不是全部)</h3> <h3> 1996年7月11日,旅游專線首個青年文明號命名。這也是我首次獲得《北京日報》本報特約攝影稱呼發(fā)表的第一張照片。</h3><h3> 這一年,北京日報攝影部首創(chuàng)特約攝影機制,在十年的特約攝影任職期間我發(fā)表的照片數(shù)量多年名列前茅。</h3><h3> </h3> <h3> 1997年《首都建設報》率先報道李素麗先進事跡。我受邀拍了這一版照片</h3> <h3> 1997年,北京日報</h3><h3> 定格工作的場景是新聞攝影的常用手法</h3> <h3> 公交專用道的前身,公交優(yōu)先的雛形。首條《公交車道》出現(xiàn)在崇文門三角地。</h3> <h3>1997年,北京晚報</h3> <h3> 1997年,北京日報</h3> <h3> 1997年,北京日報</h3> <h3> 1997年,北京日報</h3> <h3> 1997年,北京日報。</h3><h3> <font color="#ed2308">拍基層就要熟悉基層,懂業(yè)務,不懂要會問</font></h3> <h3> 1998年《北京晨報》創(chuàng)刊,那時《晨報》在招攝影記者,創(chuàng)刊號一版用的是我的照片,就在幾天前我也被調(diào)到公交總公司宣傳部《公交報》</h3> <h3> 1998年,北京日報</h3> <h3> 1998年,北京日報</h3> <h3> 1999年《北京晚報》</h3> <h3> 1998年,北京日報</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h3> 怎樣表現(xiàn)這個題材我還是想了辦法動了腦筋。站桿上小小的盲人文字與使用者要在畫面中突出,特寫是必須的。</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 <h3> 怎樣表現(xiàn)炎熱,冰鎮(zhèn)礦泉水降溫,觀察與發(fā)現(xiàn)來自于基層。</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h3> 在北京海關停放的第一代CNG公交車</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h3> 這是剛建成的公交指揮中心調(diào)度大廳,你現(xiàn)在比顯得是那樣簡陋。在當時全國公交都來這里參觀。</h3> <h3> 1999年,北京日報</h3><h3> “男子漢車組”,公交的一個窗口。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當年最亮的口號</h3> <h3> 路邊一下子多起來的站牌兒告訴我們這個時期公交快速發(fā)展,車輛線路驟增</h3> <h3> 2000年,北京日報</h3><h3> 照片中這位身穿軍大衣的站臺服務員是一位下崗職工,一位老大姐。之前我曾在337路擔任技術隊長,對這位老大姐還是同情照顧,現(xiàn)在回想起來,大家都不容易能幫的伸把手,對他人不可免其為難</h3> <h3> 2000年,北京日報。</h3><h3> 每到夏季,沒有空調(diào)的公交車哪個司機不是頭發(fā)打柳汗流浹背</h3><h3> 張張照片寫社會 一臺相機渡春秋</h3> <h3> 2000年,北京日報</h3><h3> 北汽出租也是北京公交集團的一部分,我的鏡頭沒有漏掉</h3> <h3> 雨衣、窗簾,司售人員想盡了辦法在車廂增加服務</h3> <h3> 2000年,北京日報。</h3><h3> 有一種照片是開放的,他會把你的視線引向畫面之外,這時畫面前已坐滿聆聽的學生</h3> <h3> 2000年,北京日報。</h3><h3> 一語雙關,全員表現(xiàn)這可能是最好的表現(xiàn)形式。</h3> <h3> 風雪公交人,一代公交人的寫照</h3> <h3> 說起新聞攝影,數(shù)碼相機普及之前對照片的要求側重于質(zhì)量,包括用光,構圖,畫面經(jīng)營?,F(xiàn)在新聞照片突出新聞價值,但技術含量仍然要有。</h3><h3> 新聞攝影需要綜合知識和熟練的基本功。真正拍好新聞,可為其它門類的攝影打下良好基礎。</h3> <h3> 2001年北京日報。</h3><h3> 這張照片后來被以較大篇幅用在公交畫冊上。一張好的照片可以將企業(yè)的宗旨和職工的精神面貌映入大家的視覺中</h3> <h3> 2001年,北京日報</h3><h3> 有人有物,新聞照片總是在處理人與物的關系,緊湊是要點。</h3> <h3> 大約在2002年左右我開始使用數(shù)碼相機,由于北京日報較早使用數(shù)碼排版,為了接軌我自費購置了掃描儀開始使用PS。</h3><h3> 想起膠片時代,晚上拍、沖、洗,早晨上班之前騎自行車送稿到報社??嘌??????</h3><h3> 開始騎車,后來有了摩托車,又有了汽車。那時我經(jīng)常到車隊,很了解基層的情況。</h3><h3> 現(xiàn)在條件這么好,我要是年輕非騎個大摩托飛遍全北京,拍遍全公交。</h3><h3> 年輕人,一定要有夢想。</h3> <h3><font color="#010101"> 新聞照片就是用圖說事兒,用可視的形象講生動的故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新聞照片的</font><font color="#ed2308">常用手法就是調(diào)整主體、陪體與背景的關系。</font><font color="#010101">它包括:</font><font color="#ed2308">大小對比、明暗對比、色彩突出、景深控制、俯仰角度……</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3> 照片為證,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公交車一刻沒有停止運營。</h3> <h3> 當年的劉美蓮在工作中,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是19大代表</h3> <h3> 試行ic卡的初期,八方達運營車還使用手持PS機</h3> <h3> 全國勞模劉俊華在奧運會公交服務中</h3> <h3> 這張照片是我引以為豪和難以忘懷的。它被刊登在2008年8月9號的北京日報上,公交的輝煌在這里被定格。當時在十多米高的電車燈桿升降維修車上,突然我的肚子疼得要命,“把不住門了”叫司機降下來就可能失去千載難逢的拍攝瞬間,責任和意志讓我挺了過來,留下了永恒的紀念。</h3><h3> 北京奧運會以后我放棄了新聞照片的拍攝專注于影展、影賽。退休以后專注人文,放眼全國。然而,新聞照片的拍攝為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h3> <h3> 致我的公交</h3><h3> 離開公交整一年了(正式退休已三年)。公交接納了我,歷練了我,培養(yǎng)了我,成就了我,盡管我是個不太聽話的孩子。</h3><h3> 感謝公交,感謝集團給了我專職攝影的平臺。感謝與我一同奔波于企業(yè)大事件報道記錄的同事劉靜、張桂芳,那難忘的日日夜夜。感謝我采訪的車隊,車間,司售人員感謝你們的真誠配合。我沒有什么報答企業(yè),報答你們,只有留下了企業(yè)數(shù)萬張照片資料,這里面可能有你,有她。</h3><h3> 同事、同仁、喜歡攝影的朋友,把工作當事業(yè)你會獲得快樂,升官發(fā)財不是唯一的選擇。說這話時我有點臉紅但我的?心一點也不虛!</h3><h3> 當今的發(fā)展讓人 瞠目結舌,眼下的條件今非昔比。新一代年輕人你們的世界精彩無限!</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九台市|
东乡县|
社旗县|
莱西市|
苗栗县|
古浪县|
嫩江县|
定陶县|
天全县|
阳城县|
文成县|
涞水县|
福安市|
清丰县|
衡山县|
邻水|
桑日县|
深水埗区|
满城县|
甘德县|
哈密市|
灵武市|
华宁县|
云浮市|
汝南县|
涡阳县|
东宁县|
任丘市|
新源县|
蓝田县|
龙门县|
奉新县|
长治市|
金昌市|
贞丰县|
鹤峰县|
常州市|
佛教|
永寿县|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