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春節(jié)的腳步越來越近了,年味兒漸漸濃起來,大街小巷洋溢著過年的氣氛。每每此時就會想到回家,不管有什么事有多忙,為了親情,為了那份對故鄉(xiāng)揮之不去的眷戀,帶上愛人,領上孩子,常回家看看。</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貼春聯 </h3><h3>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喜慶的大紅春聯貼門上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jié)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后來畫門神像于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發(fā)展為春聯。</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貼過門錢</h3><h3>門箋,俗稱“過門錢”、“門吊子”或“花紙”,是我國傳統的年節(jié)門(窗)楣吉祥裝飾物。在山東集中流行于臨沂、濰坊、棗莊等地。“門箋”一詞最初見于《后漢書·禮儀志》,到了南宋,開始把春幡勝與元旦(既春節(jié))懸掛于門首。從幡勝到門箋,從絲絹到五色紙,走過了千余年的漫長歲月,由“過門錢”改稱“門箋”。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貼窗花</h3><h3>除了春聯和福字,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添新碗新筷子</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過節(jié)添新的碗、筷子等,寓意新的一年添正財、偏財。有孩子到了成家的年齡需添人口等,是祈盼明年的所有運氣更好,人丁興旺。春節(jié)使用新碗新箸(筷),按民間的說法大致有二:一是 “添丁添碗”,表示子孫滿門,有“福”的寓意;二是“添新碗,置新箸(筷),來年米谷停無(不)住”,有“財”的寓意。一套10個新碗新筷,寄托著人們對新年的期盼。</h3> <h3>在春節(jié)到臨之際,.祝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天天都有份好心情!事業(yè)攀高,陽光大道。生活幸福,吉星高照。</h3> <h3>年味這是一個名詞。那什么是年味?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屋外煙花閃耀飄進鼻內的一股幽香;就是媽媽忙前忙后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就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瓜兒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種享受;就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種友好感覺;就是家家戶戶都貼上喜慶對聯迎接新春,慶祝新的開始;就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充滿了祝福話語的那種氣氛……這就叫年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外汇|
长乐市|
宝山区|
新龙县|
汾西县|
佛学|
嵊泗县|
林口县|
华阴市|
平阴县|
额尔古纳市|
乡城县|
特克斯县|
尼玛县|
开原市|
恩平市|
关岭|
随州市|
保靖县|
陇西县|
周宁县|
霞浦县|
金乡县|
清原|
曲周县|
蒙阴县|
台江县|
乐都县|
长岭县|
蓬莱市|
桃江县|
三台县|
松潘县|
鲁甸县|
墨脱县|
玛曲县|
万源市|
达州市|
上饶县|
南昌县|
镶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