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此文僅為追憶我的爺爺!</h3><h3><br></h3><h3><br></h3><h3>每當想到從此回到家,再也不能叫聲爺爺時,我滿眼都是淚。</h3><h3><br>如果說,奶奶的去世是種不可思議,是對生命輪回的質疑。那么爺爺?shù)娜ナ溃闶菬o盡的悲痛,是對生死離別的感受。奶奶先爺爺兩年離開了我們,而今天爺爺?shù)碾x開,徹底結束了我們王家這么多年四世同堂的幸福日子,這不僅是一位老人的離世,而是一輩人生命的終結。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生活幸福安逸的寫照,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是對親情的追悔。無論親人的年齡是否高壽,無論生前如何地盡過孝道,一旦親人離開,便是遺憾!因為心有遺憾才會更加悲痛。你會遺憾你當初說話的語氣不能再溫和點嗎?當初不能再有更多的時間陪陪他嗎?當初的當初,遺忘中的遺憾,你會遺憾在他有生之年你做的不夠好,你會發(fā)現(xiàn)你應該還有很多事要做而沒去做。我只想懲前毖后,救人救已,且行且珍惜。</h3> <h3>我的爺爺,一位樸實純厚的89高齡老者,最起碼在我們村子是高齡,按人的平均壽命73歲來算,也是高壽了。他個子不高,骨瘦如柴,卻健步如飛,一直生活在農村。<h3><br><h3>畢生所愛,旱煙和酒。</h3><h3>他對旱煙的喜愛可謂是貪婪了,每天早晨睜開眼躺在床上便會抽上一鍋,每晚睡覺前必會抽上一鍋,每晚起夜之時也會抽上一鍋。而且會隨身攜帶一個用布縫制而成的小袋子,里面裝滿旱煙,稱為煙袋,而這個煙袋會一直掛在煙袋鍋上,以便他走到那兒抽到那兒,時時冒出一股濃濃的青煙,最后消散融入到空氣之中。而那股煙,卻是綠色環(huán)保的。因為那些旱煙是他自己一年年種在地里收獲而來,也許是有自己的一份耕作,所以更會覺得有一股濃香吧。反正他老人家是種了一輩子旱煙,抽了一輩子旱煙,在他有勞動能力之日便為他垂暮之年準備好了一大袋旱煙以備余生之用。就在他走到生命的盡頭時,也是那一袋袋的旱煙幫助他維持了2個月的生命,由于病發(fā)于胃部,他不能食不能喝,每天都靠旱煙的那股味來提神,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家里都會飄著那股濃濃而又刺鼻的旱煙味。隨著爺爺?shù)碾x去,那股味我以后可能很難再有聞到的的機會了。</h3></h3></h3> <h3>酒,一直放在靠近他床頭的柜子上,以方便他隨時拿取。每天早晨起床后,沒洗臉之前他就會喝上一口,自斟自飲!家里只要來了人,他就會拿出他的酒,無菜都行。每晚臨睡覺前,他就會很自然的拿起小酒杯,抿上一口。偶爾,半夜也會。在他生命的盡頭,也就是兩個月前,才算是被迫放下了酒。<h3><br><h3>在送別他老人家時,父親特意給他帶了一瓶酒和一些煙。</h3></h3></h3> <h3></h3><h3><br></h3>如此嗜愛煙酒,卻沒有真正的去買過煙酒,只是不講究地用著家里逢年過節(jié)送禮的東西,或好或不好,只是喜歡,純純的愛。從來沒有去挑戰(zhàn)更高級的香煙或美酒,除了因為習慣了旱煙的濃味之外,更多的是怕浪費錢,他一生節(jié)儉。說起節(jié)儉,可能是因為經(jīng)歷過苦難的歲月,才會更加地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就算是在生活相對富裕的現(xiàn)在,他也沒有用更亮的節(jié)能燈來照明,而是一直用著他15瓦的燈泡。他沒有穿一身嶄新的衣服或者說是新時代的衣物,一直都會腰間系一白色的腰帶——一條大約2尺寬的白色棉布折疊之后纏繞于腰間,以前老人們采用這種穿法來保曖,而這種習慣這些年來基本上已毫無蹤跡。日復一日的相似穿著,直到最后這種穿法便成為了他人生的特殊符號。他從不浪費糧食。生活美好的今天,我們禁止去吃一些過夜的食物,而他老人家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也不會浪費一點糧食。因為胃部的不適,即使做好的飯他也未必能下咽一勺,但每次都要試試才知道。有時就會因為不能下咽而將飯剩下倒掉。初次他吩咐我將剩下的飯菜留著下次熱了再吃。我并沒有按他說的做。等他再次吃飯時,就會要他原來剩下的飯,知道被我倒掉之后,他一直在自責。最后,每當和他商量吃什么飯時,他總會說:他不吃了。吃不了還浪費。爺爺?shù)囊簧枪?jié)儉的一生。 <h3><h3><br></h3>除了節(jié)儉,就是勤勞。爺爺那輩人的一生所求,就是他的一畝三分地無雜草叢生,來年收獲累累。爺爺是一個嚴厲的人,眼中只是勞動二字,勞動大于家,大于兒女。只要被他評為聽話的孩子,那必須是一個愛勞動的人。早期由于生產水平低下,田間機器化操作水平落后,所有的田間種植和管理都是人力為之,他不辭勞苦,還要精益求精。那些年,他的子女們在他的監(jiān)督和帶領下,天未亮便下地干活,天未黑不許歸家,中間吃飯也是由奶奶送去,在地里吃。那時,是沒有家人喜歡他的。他基本上是到了85歲左右,由于身體越來越不好才不去干活了。</h3> <h3><h3><br></h3>爺爺還有一個強健的身體,一生基本上沒找過醫(yī)生看病。所以,他不相信微生物細菌的存在,他覺得這么大的人怎么會被小小的,甚至連眼睛都看不到的東西禍害呢。父親由于近幾年身體欠佳,我們經(jīng)常幫助他控制食量和體內鹽的攝入量,也不允許他抽煙、喝酒。而爺爺就很生氣,覺得我們一家子苛刻父親。他總說:我就不信吃飯還能吃出毛病啊?就算在晚年,在飲食方面,他也從不忌生冷酸辣,想吃便吃,吃的食物基本上就是面條,但是必須放足夠多的辣椒和鹽。可能是爺爺生在艱苦的年代,那會兒并沒有那么多的油可以食用,所以飯更多的是由鹽和辣椒來提味,而重鹽和重辣椒就成為他一直的習慣。在他83歲那年,他要我陪他去我們縣里轉轉,要走著去。我們縣離我們家有10里路吧,我對自己都沒信心,更何況他一個80歲老人呢,在他的堅持下,我陪他去了。一路上,我就沒走到過他前面,還走的我氣喘吁吁。那次,我真的是佩服爺爺。除了身體素質良好,而且他身材瘦小,所以更利于行走吧。如果不是胃部出現(xiàn)了問題,我覺得憑爺爺?shù)捏w質和精力活到100歲是有可能的。</h3> <h3><h3><br></h3>爺爺一生沒有走出過我們縣,一輩子生長在農村,我的家鄉(xiāng)。即沒有看重吃,又沒看重穿,只是勤勞了一輩子,無論有錢沒錢,他都不花錢。那他的一生到底有沒有追求,有沒有追求過什么呢?有,他追求家和萬事興,鄰里和睦,兒女勤勞致富,子孫安康。他對家和萬事興的理解為:每每會有兒女承前膝下,時不時的攜妻帶子孫歡聚一堂。記得小時候,爺爺和奶奶總會在算計:等到百年之后,他們離世之際,他們會有多少孝子,多少孝女,有誰會為他們磕頭,有誰給他們哭喪。所以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訓練我們磕頭了。無論追求的大小,無論幸福的尺度,只要有過,就是開心的,只要是最平凡的,就是極度滿足的。<h3>那天,爺爺離開了我們。臨走時有些安詳,有些不寧。安詳,生命終將結束,一輩子恍如塵土,不帶不棄。他將奔赴黃泉與奶奶一聚,此生不掛不念了。不寧,他的子女沒能在他生命的盡頭守在他的身邊,此生一別,來生何以再見。</h3></h3> <h3>此生作別,來生難見!愿爺爺、奶奶天堂安好!</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吉首市|
漾濞|
界首市|
遵义县|
台北市|
吕梁市|
耒阳市|
庆城县|
丰台区|
含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海晏县|
郎溪县|
固镇县|
蒙阴县|
长垣县|
昌乐县|
兰溪市|
富锦市|
苏尼特右旗|
汪清县|
高台县|
岑巩县|
四会市|
许昌市|
长乐市|
洛川县|
紫金县|
石台县|
青浦区|
江达县|
耒阳市|
承德市|
香格里拉县|
贵阳市|
乳山市|
宝应县|
三江|
应城市|
安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