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人在旅途,一份參悟在生命中孕育,一縷光華在笛聲中傳送,這是一種對生命的靜思和人生的靜悟,她劃破了重重迷霧,回蕩于山巒大地,一路奔流匯入大海。人生的軌跡</h3> <h3>從人生的軌跡和生命的歷程上看,人生可以濃縮成簡單的四張證,它們是出生證、學生證、結婚證和退休證。</h3> <h3>人生也可以簡單的歸納為四張床,嬰兒床、單人床、雙人床和病床。</h3> <h3>生命還可以演變為簡單的四個瓶,奶瓶、飲料瓶、酒瓶、輸液瓶。</h3> <h3>生命也還可以縮影為簡易的四輛車,學步車、電瓶車、小轎車和輪椅車。</h3> <h3>在人生的四季里,生命如同自然萬物一樣,同樣是經歷著孕育、生長、茁壯和輪回。那么,人們又該如何演繹自己的迥異人生呢?</h3> <h3>生活中不乏精彩、巔峰式的人生,但相對這些成功人生而言,大多數平凡的人生則是平淡清閑的。平常人可以借鑒、學習精英人士的生活習性,而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根本。</h3> <h3>生活由"生"、"活"兩個字組成,由此可見人生首先要解決好生存問題,繼而再解決活得好的問題。</h3> <h3>人生不外乎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兩個層面,其中,物質生活是基礎、精神生活是更高的追求。</h3> <h3>每個人立足社會,先要解決好人和物之間的問題,然后再解決好人和人之間的問題,最后一定要解決好人和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h3> <h3>從童年求學到三十而立,都是在解決擁有立身之本的人與物之間的問題,如果沒有學歷、知識、工作、財富這些物的東西,怎么敢三十而立?</h3> <h3>而在三十而立之后,接著是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子女、為人配偶,同時在職場又是為人上級、為人下級、為人友、為人敵,一直都在認真辛苦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h3> <h3>伴隨人生腳步的前行,依稀可見生命終點的那一條線,其實人生從一開始就是走向死亡的單行道,于是,不安、焦慮、懷疑、悲觀接踵而來,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內心,生命從何而來,終又歸向何處?相信每個人都需要答案。</h3> <h3>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人生七十古來稀。其中,50歲可以說是人生重要的分水嶺,50歲也是生命的前一半與后一半對話的時期。</h3> <h3>50歲之前,人們大多為責任而活,成長、學習、立業、婚姻、生兒育女、伺候長輩,都在進行著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拼搏和協調,成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取更多物質保障和精神滋潤。</h3> <h3>50歲之后,生命歷程越過頂峰開始往回走,肩負的責任逐步卸下,逐步邁向為自己而活的旅程,由此開啟一個全新的人生,開始思索人與內心的協調,生命從何處而來,又往何處而去。</h3> <h3>生命源于自然,最終回歸自然。愛從眼角出發、奔向鬢角,貌似很短的距離,卻要經過長途的跋涉才能抵達。</h3> <h3>所有的情都從耳鬢廝磨中發酵,最終成了心疼和牽掛。有道是,歲月一身袈裟,最終用愛渡化。</h3> <h3>記得在一本書里看過這樣一句話:"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無論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昂起頭來,快樂就會讓你變得更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一種可愛"。</h3> <h3>心態決定狀態,狀態影響事態發展的過程和結果。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心態,決定了其為人處世的總體狀態,若能懷有一顆蓬勃燦爛的心,自尊自愛、自強自樂,就能步履輕松地行走、瀟瀟灑灑地生活。</h3> <h3>人生美好、生活幸福,人生又充滿著曲折艱難,生活也布滿了苦難殘酷。其實,快樂、痛苦只是心靈上的一種感受,有的人苦中可以作樂,有的人樂中也有不滿,快樂的人生能夠引領人們生活在快樂之中。</h3> <h3>其實,痛苦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與其考慮太多,不如過好腳下每一天。之所以總結:快樂的人生,煩惱拜拜。</h3> <h3>為生命畫一片綠葉,人生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生活前行的支撐和動力。擁有希望的人生,生命就會生生不息。</h3> <h3>人生常有不如意,對生活中的煩惱、挫折和得失,若以智慧的眼光看待,就會發現,成敗禍福、悲喜得失是對立和統一的,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也可以相互轉化。</h3> <h3>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禍福相倚、悲喜相隨;樂極生悲、否極泰來。面對人生的諸多不如意,需要以智慧的眼光看待,這也是樂觀心態的內在要求。因此總結:樂觀的人生,滿目希望。</h3> <h3>古往今來,有無數的英雄好漢、有無數的風云人物,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思想、習性,以及他們的人生規劃。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應當成為人生的寫照。</h3> <h3>一個人善于學習,樂于向書本學習、向社會學習、向生活學習,既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也能擁有進入文明社會的名片,同時也為生命的成長不斷汲取新鮮的養料和不竭的動力。</h3> <h3>歷史和現實中,不乏終身學習的典范。金庸老先生可謂家喻戶曉,武俠小說家,依然在八十多歲攻讀博士學位。</h3> <h3>唐朝玄奘大法師,徒步10余萬里、歷時10余年,不畏艱難西天取經,譜寫了光輝的人生篇章。 因此得出結論:學習的人生,人生不惑。</h3> <h3>有人把人生比喻成一支箭,若要讓箭堅韌鋒利、百步穿楊,磨礪箭只能靠自己。蜘蛛雖不會飛翔,卻能凌空結網,靠的就是一股堅韌不拔的毅力。</h3> <h3>人生坎坷,是對人性的磨礪,"吃一塹,長一智"才有真正的成長。人生需要經營,應當制訂適度的目標開拓前行。</h3> <h3>曾記得媒體報道過,有一位重度殘疾男孩,盡管失去了雙臂,卻用雙腳代替雙手繼續打工,全然改寫自己的人生軌跡,讓許多健全人都驚嘆不已。因此得出結論:進取的人生,砥礪前行。</h3> <h3>生命源于自然,最終回歸自然。每個人只是歷史長河、自然萬物中的匆匆過客,紅塵名利皆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去不帶走,看穿了就能看淡,看淡后心理平和。</h3> <h3>綜觀世間人生,不乏巔峰式的精彩人生,也有低谷中的失敗人生,絕大部分的人生平淡而又尋常。</h3> <h3>人生應當避免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畢竟平安是福、平淡是真,淡泊的人生是一種境界。因此有這樣的結論:平淡的人生,寧靜致遠。</h3> <h3>人生旅途漫長而又短暫,大致可以劃分為少年、中年、老年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不同,需要把握的關鍵也不同。</h3> <h3>毋庸置疑,積極的人生應當蘊含樂觀、學習、進取、淡定等正面因子。</h3> <h3>人與物、人與人、人與己這三種關系,讓人們一直為之奮斗。</h3> <h3>少年階段側重于智商教育,為日后的成家立業奠定物質基礎,這是解決人與物問題的關鍵。</h3> <h3>中年階段側重于情商發展,平和待人、誠信為本,為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奠定基礎,這是解決人與人問題的關鍵。</h3> <h3>老年階段側重于心靈對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精神融通、靈魂充實奠定基礎,這是解決人與己問題的關鍵。</h3> <h3>人生的起點是出生,終點是死亡。生死是人生的大問題,這個環節絕對公平,對每個人都一樣,從不因為富貴貧賤而發生差異。</h3> <h3>中國的傳統文化較為忌諱談論生死問題,然而,生死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生死是一種自然規律和客觀存在,即便是兒女再孝順、家庭再和睦、事業再順利,在死亡面前也無能為力。</h3> <h3>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雖然封面、封底無法改變,書里的故事卻可以盡情抒寫。</h3> <h3>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就結束了,這樣的生命就等于直接作廢。</h3> <h3>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獲得名利,而是要覺醒生命、播種紅塵中的愛與溫暖。</h3> <h3>向死而生,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性,就會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更好地活著。</h3> <h3>因此,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該努力拼搏的時候不遺余力,該修生養息的時候坐看閑庭。</h3> <h3>用生命的終點欣賞這個世界,珍惜每一段緣分,對生命滿懷敬意和愛意,人生也就有了終極的意義。</h3> <h3>你,從高山之巔來到大海岸邊,看巨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h3> <h3>你,佇立海邊,思緒波涌,沉思著生命的歸屬、人生的意義。</h3> <h3>你,對生命常懷愛與敬意,珍惜紅塵中的每一份緣,人生因此才更加有意義。</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江县|
东阿县|
嘉兴市|
仲巴县|
临颍县|
建瓯市|
赣榆县|
泸定县|
廊坊市|
延川县|
永修县|
衡南县|
青河县|
双流县|
辽宁省|
怀集县|
巴里|
瑞金市|
门源|
吉木萨尔县|
阿城市|
丰都县|
上蔡县|
新龙县|
阿拉尔市|
东源县|
汾阳市|
龙游县|
荣昌县|
崇左市|
华池县|
肥乡县|
高平市|
鹰潭市|
花莲县|
双桥区|
南通市|
延庆县|
香港|
新昌县|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