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去過喀納斯的人,提起喀納斯,通常都會這么形容:湖光山色很美、"新疆的小瑞士"、獨特的民族風情、空氣清新、涼爽、......對風土人情的贊譽之詞大部分并沒有聽太進去,然而,空氣新鮮,氣候涼爽(以至于夏天晚上也需要穿薄羽絨服)幾個字眼,對受著酷暑煎熬的人,特別有吸引力!</h3><h3>來新疆的頭幾天,一直在烏魯木齊,天氣比北京還熱。</h3><h3>必須找個涼快地方躲躲。</h3><h3>奔喀納斯吧。</h3> <h3>行前問了不少人,喀納斯玩多久合適。大部分人都說1-2天就能轉下來,逛的細點兒3-4天足矣。</h3><h3>估計這個是到景點"轉全"需要的時間,而我雖不喜到景點"打卡",但每每第一次去一個地方,也都會想:來都來了,這么有名,即便是"炒作"起來的,也應該有炒作的理由,風景該是左近最出色,就去看看吧,所以,景點也是會去掃一遍。</h3><h3>既然得"打卡","打卡"之外,就要多"留出"幾日。<br /></h3><h3>此行,在納斯共停留七天(沒住夠,應該再多住上幾日)。重點是喀納斯和禾木。</h3><h3>正是這多出來幾日的從容,得以讓我們更深入領略到阿爾泰地區這片山水之美。</h3> <h3>烏魯木齊到喀納斯一個小時左右的飛行距離,由于飛行高度比較低,透過炫窗,北疆的荒涼得以一覽無遺,無論是山巒和平地,這片土地看上去都全無"生機",幾條彎曲的道路"陳列"其中,偶爾會有小塊的綠洲和水塘,"地大物薄"指的就是這種地方。</h3><h3>喀納斯機場很小,周圍被群山環繞,落機時天上下著小雨,從軒窗望出去是一片云霧,完全看不到地面。</h3><h3>我們坐的天津航空的這位飛行員,完成了一次"沖破云霧"的降落!</h3><h3>后來,在開往喀納斯的景區門口的機場bus上,有幸坐在"副駕"上,家在布爾津的維族司機師傅,聽說我是坐天航的飛機來的,這樣評價到:天航最準時,什么天氣都敢降,這樣的天氣,如果是南航,恐怕就會掉頭回烏魯木齊了!</h3><h3>明明是一番夸贊的話,我聽著竟有些后怕,出了些許冷汗。</h3> <h3>喀納斯、禾木、白哈巴這些主要景區內都需要搭乘景區內的區間車(這是新疆諸多以自然風光公園共同采用的觀光游覽方式),其他任何車輛是不允許進入景區的。我們需要先從機場坐bus先到區間車換乘處,然后再換景區的車進去。</h3><h3>從機場過去喀納斯區間車換乘站需要1個半小時。機場bus全程限速(70km/h),所有的車上都裝有監控設備,如果發生超速,控制臺的電話立刻就會打過來,提醒司機減速。</h3><h3>我們這倆車的司機,就是有一小段下坡路沒有踩剎車,車速超了(70)不到3分鐘,就被這"追魂"call重重警告了下。這位師傅因此還沮喪了一小會兒。</h3> <h3>機場出去不久,山路兩邊逐漸明媚開朗起來,山坡上大片的草甸子,偶有牧民的氈包和在悠閑吃草的牛群、馬群。</h3><h3>維族司機師傅主動告訴我沿途經過的這些地方的名字,他似乎很"熱心腸"但又不是很"健談",面對我不斷的提問,大多用最簡明扼要的方式作答,我當時以為他是怕說話太多會不夠專注于開車,等在喀納斯晃了幾天,接觸了更多此地的維族人才明白,很可能是他的漢語表達有限。我記起來他在出發前跟另一個司機站在一起抽煙時,一直在"滔滔不絕",而他們用的是維語!</h3><h3>新疆,在過去的幾十年,很多自治州都開設有雙語學校,也就是九年義務教育,可以選擇(自己任選)用當地的語言完成,這樣有不少人,即便上過學,可并不會漢語(我們在新疆期間遇到不少這樣的年輕人)。</h3><h3>現在這種狀況已經徹底改變了!從初中(有些地方甚至是小學)開始,只能用漢語授課。</h3><h3>沒有統一的文字和語言,溝通不暢,很難成為"一家人",這大概就是(七五)血的教訓后一個很重要的改變。</h3> <h3>第一站:喀納斯</h3><h3>我們在喀納斯呆了四天,有一天在白哈巴(住了一晚),其他的時間,都在喀納斯景區。</h3><h3>喀納斯景區說大不大,新疆的夏天天長,早上六點不到天就亮了,晚上要到十一點天才完全黑下來,所以,有急著趕路的旅行團,早上進景區傍晚就轉完離開。喀納斯湖游船、登觀魚臺、看看喀納斯河比較著名的三灣,節奏緊湊一天內都能轉完。</h3><h3>然而,僅僅去這些地方游覽,照照相留念是完全不夠的,這么好的湖光山色,要住一住,才能領略到她多層次的美!</h3> <h3>喀納斯之美,除了一年四季大氣候下的變化外,在陰晴風雨的小氣候作用下,也有很豐富的表現,如果不多住幾日,很難體會到。</h3> <h3>還有清晨和傍晚,是一天最美麗的時刻,如果不在里邊過夜,是無法得見的。</h3> <h3>另外,除了觀魚臺,喀納斯湖周邊,喀納斯村到三灣,都鋪設的木棧道,七月,景區內的山坡上河(湖)岸邊,大片的野花開滿綠色的草場,還有藍天白云雪山做背景,去徒步(散步也行)是很不錯的體驗。四天,完全沒有住夠的感覺!</h3> <h3>喀納斯景區為一山谷,喀納斯河穿流期間,景區的"盡頭"是喀納斯湖,從谷地向兩邊延展,山坡上遍布草場,山頂裸露的巖石上終年都有積雪。這樣的自然環境,小氣候"豐富"多樣。</h3><h3>這里有一天經四季的說法。事實上也真是"名不虛傳",你看著艷陽高照,做足防曬準備高高興興的出門,沒過多久,一個濃云壓過來,很可能就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急雨驟然落下,如果忘了帶雨具,有行走在草原和河灘上,自然就要被淋成落湯雞。所以,折疊遮陽帽(怕曬的加個防曬霜)和雨衣(大風時雨傘不好使)必須是背包里的基本配置,無論刮風下雨或烈日當頭都以從容應對。</h3> <h3>無論出門時天氣怎樣,都有帶上件擋風的外套(軟殼沖鋒衣最佳)。</h3> <h3>那天我們去觀魚臺,在山下乘車處下車的時候,還艷陽高照,走到一半就見從喀納斯湖的方向有一大片烏云壓過來,快到山頂的時候,烏云已布滿頭頂,狂風大作,沒過一會兒竟噼里啪啦下起了冰雹(鴿子蛋那么大),這時候如果只穿了單衣,那就只好顫抖吧!</h3> <h3>“行頭”備齊,就可以“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盡情欣賞正是因為老天爺善變而愈現多彩多姿的喀納斯。</h3> <h3>說到底在喀納斯(包括后來去到禾木)我最喜歡的活動,還是徒步。</h3><h3>這兩個景區都花了相當大的力氣修建了幾十公里的木棧道,但奇怪的是,很多棧道都鮮少人走。</h3> <h3>我們到的第一天走了幾公里喀納斯湖邊一側的木棧道,來回十幾公路,邊走邊邊"玩耍",三個小時左右,遇到的人全加起來不到五個!</h3><h3>這些木棧道窄(最多兩人并排),有些還架在水上,不適合跑,但徒步非常舒服(減震,下雨時更不會踩一腳泥),因為走的人少,維修也就疏忽了,有些地方已經"塌陷",長此以往,就會荒廢掉,實在是可惜!</h3> <h3>走的人少,主要原因有三:一則大部分來景區的人都是去幾個景點匆匆打卡,住在景區的不多;二則住在景區的很多人熱衷于騎馬、看日出、漂流、坐船游湖、去圖瓦人家小屋嘮嗑(景區和區內酒店重點推介的項目),沒有一個酒店介紹區內的徒步路線,更沒有我們在德國奧地利湖區常見的徒步線路圖。(這種免費項目,沒人用心做)</h3> <h3>我們找這些棧道純粹是誤打誤撞,走進棧道后也很少看見指路牌,前方有什么還有多遠的路,都是兩眼一抹黑,只能走走看。或者拿著個完全沒有比例尺概念的景區地圖,猜猜看!</h3> <h3>有限的時間,只探索了喀納斯幾條步行"線路",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h3><h3>1、觀魚臺木棧道。</h3><h3>這條棧道,景區有標示,是登觀魚臺必經之路,右上左下。</h3><h3>上去的這條正對著喀納斯湖,景隨步移。偶一回首,山下喀納斯新村一覽無余。</h3><h3><br /></h3> <h3>往高處走逐漸還能看到喀納斯河和河邊大片的牧場。</h3> <h3>觀魚臺實際是個小亭子。</h3> <h3>喀納斯湖"全景"展現在眼前,在山下時陽光燦爛喀納斯一汪碧水,千嬌百媚。</h3> <h3>到了觀魚臺,又趕上電閃雷鳴,冰雹轟然落下,又看了場喀納斯湖作妖的大戲。</h3> <h3>下山的是"草原"步道,七月漫山遍野的野花,在遠處雪山的襯托下剎是好看,野花至少有十好幾種,看看就好,還是不要采了。</h3> <h3>2、三灣步道。</h3><h3>這個步道不短,我們也沒走全。</h3><h3>步道的起點是區間車換乘點所在的喀納斯村(實際上可以延伸到喀納斯湖,又多出至少2km),然后一路行到神仙灣、月亮灣、臥龍灣。走下來,單程差不多十公里。當然,也可以先坐區間車到神仙灣,從神仙灣經月亮灣到臥龍灣,這樣走下來差不多6km。</h3><h3><br /></h3> <h3>其中,月亮灣到臥龍灣有兩條步道,一條貼著喀納斯河,一條挨著公路。</h3><h3>建議走河邊的步道,風景漂亮得多。這條道缺點是要從觀景臺下到河邊(很陡),到了臥龍灣還得"爬上"臥龍灣觀景臺去坐區間車回去。</h3> <h3>這段,是這條步道的"精華",一路,喀納斯河水隨著天空的陰晴變換著顏色,兩岸也隨著季節有森林草場鮮花裝點,走這小三公里,加上爬坡,會留點兒汗。但值得。</h3> <h3>3、喀納斯湖步道。</h3><h3>這條走的人就太稀少了。</h3><h3>這條棧道到底有多長,誰也說不清楚(除非親自走一遭,問到的人都沒怎么走過,我們也只走了幾公里)。</h3><h3>我們是"誤打誤撞"開始這段徒步的。</h3> <h3>上到這條步道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八點左右了,原本是想去看看圖魯克巖畫,地圖上看就在湖邊某處,就跟著地圖的指引,找了過去。這么發現d這條棧道。</h3> <h3>棧道沿湖的右側(從登船游湖的碼頭出發),一直貼著湖延展,直到見到一座小山,翻過這道山梁,就到了圖魯克巖畫!</h3><h3>中途下了幾滴雨,所以在我們爬山山梁的時候,一道彩虹橫在眼前。</h3><h3>"上天的禮物"。<br /></h3> <h3>這個就是走這個湖邊木棧道的"目的地",原住民的祖先留下來的圖魯克巖畫。</h3><h3>幾百年的歷史,現在就這么暴露在大自然,任憑風吹日曬。</h3> <h3>事實上,在喀納斯徒步,這樣的"禮物"常常會不期而遇。</h3><h3>比如,有一天清晨,沿著喀納斯湖左側的木棧道走了走,在美妙的喀納斯湖晨霧退去時,撞到一對野鴨子在一只老鴨子的率領下,在喀納斯河與湖的交匯處,正逆流奮力向前,湖水清澈,能清晰地看到他們不斷拼搏劃動的雙腿,水流兇猛,這對鴨子最終還是被沖了回來。。。行走在喀納斯,時不時可以觀摩到這樣活靈活現的場景。</h3> <h3>有了這些木棧道,加上喀納斯一天過四季變幻多樣的小氣候,干凈的空氣,盛夏也涼爽宜人的溫度(正午艷陽下除外),豐富多樣的動植物,就是住上十天半個月,也不會煩。</h3> <h3>第二站:巴哈巴</h3><h3><br /></h3><h3>喀納斯景區,從區間車換乘點共有三個方向的游覽線路。一條往賈登峪,一條往觀魚臺或白哈巴村(同方向),一條是往喀納斯湖。從白哈巴和喀納斯對岸都可以去到那仁草原,不過都要騎一段馬(有些人還專門去那里露營),一想到要好幾個小時騎馬這么受罪的事,遂放棄了。</h3> <h3>聽說白哈巴村附近中哈邊界的白哈大峽谷,十分的壯美,村里比較"原生態",住在那兒夜晚很適合觀星。特意安排過去住了一晚。<br /></h3> <h3>到了以后才知道今年國家重金沿中哈邊界拉了一條鐵絲網,辟出一個5km寬的無人區,而哈巴河剛好被劃進了"無人區",我們只能站在公路邊的觀景臺上遠遠的瞭望。</h3> <h3>原來"原生態"的圖瓦村,早已完全商業化,所有的房子統統"轉型"為民宿、餐廳和紀念品店(哈納斯村、禾木村也都一樣)。</h3> <h3>好在周圍山坡上尚有哈薩克牧民居住,門前有馬圈、草地上趴著牛群,存留著些許生活氣息。</h3> <h3>把哈巴沒有木棧道可以走,周圍有或高或低幾座山,閑來無事,可以去爬爬看,山上有小塊的空中草甸子,長滿野花,煞是好看。<br /></h3> <h3>聽說,不久在村子的一邊要建一個汽車營地,自駕過來的可以直接從布爾津開過來露營,但沒有了大峽谷白樺林,被狠狠"改造"后的白哈巴,還那么有魅力了嗎?</h3> <h3>第三站:禾木</h3><h3>行前,禾木最吸引我的是清晨和傍晚牧歸的牛羊群,還有晨起和夕陽西下時的云霧和炊煙。想象下,即便沒有滿山紅葉遍地野花,早晨和傍晚的羊群和炊煙,也會營造出一種"田園"之美。</h3> <h3>然而,到了才知道,禾木村(甚至整個禾木景區)已經看不到牧民的牛羊群了,據說是景區經營者,另找了地方(在喀納斯機場附近),讓牧民搬了出去(美其名曰:養水草)。</h3><h3>禾木村牧民原來的房子都承包出去建民宿、餐館和紀念品商店,變身為純旅游村的禾木。原住民搬走,失去了"煙火氣"的禾木,黯然了不少。</h3> <h3>盡管如此,既來之則安之,我們依然堅持,晨起觀日出,傍晚看夕陽。和我們一樣,在禾木河邊的哈巴觀景臺,每天凌晨依然站著各路人馬,長槍短炮興致盎然。</h3> <h3>那天在觀景臺上等晨霧散去時,旁邊站著一個講粵語的一家三口,爸爸曾在十幾年前來過禾木村,認識了之后,他拿出存在手機里翻拍的當年的照片(那時候還沒有數碼相機)給我看,說:"十幾年前,還沒有禾木景區,我們住在村里牧民的木屋里,很簡陋,睡大通鋪,住的地方都沒有衛生間。。。那時候村里的房子也不多,很少人。。。"</h3><h3><br /></h3> <h3>這次,我們都住在禾木山莊,是景區的所有者開的酒店,酒店的小木屋,有暖氣有熱水,有淋浴房,衛生間、有舒服的床干凈溫暖的大被子。</h3><h3>今非昔比,禾木村已"天翻地覆"。</h3> <h3>夜晚的禾木山莊。</h3> <h3>禾木村也有不錯的木棧道。最廣為人知的是哈巴觀景臺木棧道。</h3><h3>上到哈巴觀景臺看禾木村"日出",幾乎是禾木村最著名的節目。所以,從村里禾木河橋頭開始登上觀景臺的這條木棧道,通常都熙來攘往,很是熱鬧。</h3> <h3>然后,這條木棧道不止于此!</h3> <h3>登上觀景臺后一直沿棧道往前走,可以從另一端下到禾木河邊。</h3> <h3>然后從河邊的木棧道走回"起點"的禾木村頭的橋。</h3> <h3>這條"閉環"的木棧道,一路景色秀美,有草原、雪山、牛群,河邊的這段有白樺松樹林、鮮花,河水清澈倒映著對面的農莊,時不時還有馬隊從旁經過。</h3> <h3>因為這段河水湍急,偶爾還能觀摩下漂流的船在險灘中驚叫!</h3> <h3>走這段木棧道,是我在禾木村喜歡的“活動”。</h3> <h3>禾木還有一條美麗的木棧道在禾木莊園門前的小山包上。</h3> <h3>因為施工,棧道的入口被臨時的施工圍欄遮住。我們也是"誤打誤撞"才發現的。</h3> <h3>這條棧道通往禾木村,2km左右,建在這片"空中草原"間。一路除了草原美景,還可以俯瞰禾木村。</h3> <h3>在棧道禾木村的那端,是看禾木村夕陽西下的最佳位置。</h3> <h3>時至今日,喀納斯的整體開發已經很成熟了。景區的主意資源統統歸到了喀納斯集團,區間車(包括機場bus)、門票、幾個最好的山莊,餐廳,都是集團的資產,看看每天的游客量,收人可觀,集團已經在做改制上市的準備。</h3><h3>我很好奇募集到的錢用來做什么?</h3> <h3>新疆,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寄托著很多"情懷"的。但懷揣著情懷去旅行,容易忽略了真實。</h3><h3>任何的旅行,最吸引我的永遠是旅行中的真實,無論是遇到的人還是風景,美的,還是平常的,只有真實的,才是旅行中最可貴的體驗。</h3> <h3>旅行時,我很容易被打動(為一切看到的美好的東西——人、風物,不管以前是不是曾經遇到過),又很難欣喜若狂(看得越多,越"習慣"于大自然的各種百變手筆)。</h3><h3>在"平靜"中享受旅行中的點點滴滴,是旅行於我最大的魅力。<br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西林县|
双桥区|
卫辉市|
平陆县|
河间市|
泸定县|
内乡县|
冷水江市|
保靖县|
乌苏市|
延安市|
濮阳县|
文山县|
宜都市|
武隆县|
岱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猗县|
吉安县|
曲靖市|
凉城县|
揭阳市|
突泉县|
新民市|
杭州市|
凌云县|
富顺县|
安龙县|
高台县|
交城县|
平果县|
清新县|
宁南县|
健康|
北安市|
青州市|
县级市|
泽州县|
东台市|
彭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