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以前指從北京東路外白渡橋至金陵東路黃浦江西岸的道路,全長1300米。現(xiàn)在向北延伸至黃浦路,稱為北外灘;向南延伸至南浦大橋,稱為南外灘,全長4000米百余年來,它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征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 外灘的西側(cè)是當年盡顯"遠東華爾街"風采、今天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的建筑群。這里鱗次櫛比地矗立著52憧各種風格的大廈,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中西合壁式,應有盡有。</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外灘是上海華麗的象征,那么外灘的燈就是華麗中的夢幻。白天,外灘是繁華熱鬧的;晚上,則是燈光璀璨。每當夜幕降臨,棟棟巍峨大廈就沉浸在泛光灴的海洋里,一座座晶瑩易透如水晶宮殿。臨江遠眺,整個外灘建筑群的氣勢,就如一部不同凡響、恢弘壯闊的交響樂。走在其中,就如進入了夢幻世界流動的人群、優(yōu)雅的女孩、牽手而喃喃細語的情侶,恍若隔世。也許這才是上海最具吸引魔力的一面,華麗而又溫存。</p><p class="ql-block">注:此文摘自于網(wǎng)絡,感謝網(wǎng)絡作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h3> 雨后的外灘地面如鏡面一般,遠處的高樓大廈倒映在明麗的鏡面上</h3> <h3> 清晨的外灘除我之外,另有一群人在為拍攝廣告片忙碌著。</h3> <h3> (外灘信號塔) </h3><h3> 外灘信號塔位于上海徐家匯黃浦區(qū)延安東路外灘。這是一座"阿托奴博"式的圓柱形建筑,總高約50米。信號塔的斜對面便是外灘一號,從嚴格意義上講這里應該是外灘的起點。</h3> <h3> (外灘一號)</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號:現(xiàn)為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所在地,原名亞細亞大樓,建于1913年,是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辦事處。史稱"外灘第一高樓",底段與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為現(xiàn)代主義建筑風格,是上海高層建筑中最年長的建筑。</h3> <h3> (外灘二號) </h3><h3> 二號:現(xiàn)為東風飯店,曾是上海最豪華的俱樂部上海總會。有"東洋倫敦"之稱,設計上仿效英國古典主義,也參照日本帝國大廈。三角形電梯是西門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歷史。有一條110多英尺的吧臺,號稱遠東最長的吧臺。</h3> <h3> (外灘三號) </h3><h3> 三、四號:建于1916年,1854年有利銀行上海分行入駐,故稱"有利大樓"。目前底層為意大利喬治阿瑪尼中國旗艦店,往上分別為滬申畫廊、依云水療中心,黃浦會上海餐廳、Jean Georges法國餐廳、新視覺西餐廳及陸唯軒等高檔餐館。</h3> <h3> (外灘五號)</h3><h3> 五號:建于1925年,由日資航運企業(yè)日清汽船株式會社建造。曾經(jīng)由海運局使用,后來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入駐該樓,2006年改造成高級餐廳。現(xiàn)在使用單位:一二樓為華夏銀行上海分行,往上為月影鐵板燒景觀餐廳、綠韻SPA、The Glamour Bar酒吧、米氏西餐廳。</h3> <h3> (外灘九號)</h3><h3> 九號:輪船招商總局大樓,1846年美國資本企業(yè)旗昌洋行將總部遷至此地。1877年,賣給中國輪船招商局。1901年,盛宣懷投資白銀220萬兩重建該樓,現(xiàn)在為招商局集團上海總部和臺灣服飾品牌"夏姿·陳"旗艦店。</h3> <h3> (外灘十二號) </h3><h3> 十二號:現(xiàn)為浦東發(fā)展銀行所在地,原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3年。三扇青銅大門和兩旁的銅獅子,由英國專門鑄造,據(jù)說鑄成后立刻將銅模毀掉,獅子成為絕版珍品。底層中部突出一個八角形門廳,由此進入寬敞的營業(yè)大廳。門廳的頂部有8幅彩色馬賽克鑲拼成的壁畫,分別描繪了20世紀初上海、香港、倫敦、巴黎、紐約、東京、曼谷、加爾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風貌。畫旁有文字"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解放后上海市政府曾在此辦公。此樓耗資800萬兩白銀,被譽為"從蘇伊士運河到白令海峽最考究的建筑"。</h3> <h3> (外灘十三號)</h3><h3> 十三號:現(xiàn)為海關大廈,是匯豐銀行大樓的姊妹樓,建于1927年,仿造英國議會大廈的大鐘(大本鐘)制造,在英國造好后到上海組裝,此樓樓外立面的大鐘為亞洲第一大鐘,世界最著名的大鐘之一(全球現(xiàn)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鐘之一),每逢整點奏威斯敏斯特報時曲,于文革時改為東方紅。</h3> <h3> (外灘十五號)</h3><h3> 十五號:現(xiàn)為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由華俄道勝銀行于1902年興建,故被稱作"道勝大樓"或"華勝大樓",后由國民黨政府接管,歸中央銀行使用,又被叫作"中央銀行大樓"。20世紀80年代由上海航天局使用。1994年上海外匯交易中心進駐此摟至今。</h3> <h3> (外灘二十號)</h3><h3> 二十號:現(xiàn)為和平飯店,分為南樓和北樓,南樓原為匯中飯店大樓,北樓原為華懋(mào)飯店大樓。匯中飯店是上海現(xiàn)存最古老飯店之一,1854年建造,是上海最豪華的旅館。1906年翻新,翻新時,舊中國第一次在建筑物內(nèi)安裝電梯,1965年改為和平飯店南樓;華懋飯店由地產(chǎn)大亨沙遜投資,又名沙遜大廈,被譽為"遠東第一樓",1956年改為和平飯店北樓。</h3> <h3> (外灘二十四號) </h3><h3> 二十四號:現(xiàn)屬中國工商銀行,1923年由橫濱正金銀行建造。1945年后改作中央銀行行址,易名為中央大樓。1949年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qū)辦公樓。</h3> <h3> (外灘二十六號)</h3><h3> 二十六號:原是1863年美商旗昌洋行創(chuàng)辦的揚子水火保險公司辦公樓,建成于1920年,現(xiàn)使用單位為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上海分行。</h3> <h3> (外灘二十七號)</h3><h3> 二十七號:現(xiàn)為外貿(mào)總公司大樓,原屬英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1832年創(chuàng)辦于廣州,是英國最早進入中國的貿(mào)易商行。</h3> <h3> (外灘二十八號)</h3><h3> 二十八號;建于1922年,原屬香港德商禪臣洋行,后為英商格林郵船公司所有,故稱"格林郵船大樓"。1951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遷入這幢樓,稱為"廣播大樓"。現(xiàn)為央行上海清算所。</h3> <h3> (外灘二十九號)</h3><h3> 二十九號,是外灘萬國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法國人出資建造的大樓,大樓總高21.6米,平均層高達7米以上,是外灘建筑中平均層高之首。</h3> <h3> (外灘三十三號)</h3><h3> 三十三號:最早為英國駐滬總領事館,建成于1849年,1873年重建。后來由國旅上海分社、上海外資委等機關入駐,現(xiàn)為上海半島酒店。<br /></h3> <h3> (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h3><h3> 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建成于1993年,是為了緬懷自1840年以來為解放上海而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紀念性建筑。她位于外灘黃浦公園內(nèi),在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h3> <h3> (外白渡橋)</h3><h3> 外白渡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jié)構(gòu)鉚接橋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jié)構(gòu)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梁。由于處于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界處,因此成為連接黃浦與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h3> <h3> 上海大廈原名"百老匯"(Broadway的音譯)大廈,1934年由英商所建。1951年5月1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改名為"上海大廈",現(xiàn)為掛牌五星級涉外飯店。</h3> <h3> 對岸的浦東發(fā)展迅速,新樓林立,與外灘舊區(qū)形成鮮明對比,讓人感受 到上海 生機勃勃的一面。</h3> <h3> 外灘的夜景 使人仿佛處于童話般的世界,燈光的世界,讓你不知現(xiàn)在是黑夜,還是白天……</h3> <h3><br /></h3><h3> 如果要搞個中國夜景排行榜,上海外灘一定名列前茅,這個號稱"萬國建筑博物館"的地方早就聞名世界。</h3> <h3> 夜晚的外灘,夜燈璀璨,汽車川流不息,金碧輝煌之中,讓人仿佛置身一個夢幻的天堂。</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金塔县|
南溪县|
青海省|
苍梧县|
灵山县|
冀州市|
新源县|
遂溪县|
石河子市|
鄄城县|
绥江县|
泾川县|
温泉县|
柘城县|
无棣县|
太湖县|
德格县|
卓尼县|
华容县|
乐山市|
收藏|
江口县|
渑池县|
江门市|
台前县|
江津市|
苍山县|
互助|
永清县|
出国|
自贡市|
垦利县|
临沂市|
和林格尔县|
冕宁县|
阳春市|
靖西县|
德江县|
安阳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