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什么是麥子信箱?</b></h3><h3>麥子信箱是美篇美文欄目互動專欄,重拾書信時代的美好,寫封信吧!這封信不只寫給麥子,更重要是通過麥子讓更多美友一起看到。</h3><h3><br></h3><h3><b>如何給麥子寫信?</b></h3><h3><font color="#ed2308">用美篇寫好你的信件內容發布為公開,標題中帶有"麥子信箱"四字,即默認為參加麥子信箱互動。</font>如希望匿名,可在信件中注明。</h3> <h3>你是否遭遇了中年危機?你怎么理解中年危機這個詞?歡迎看完今天的麥子信箱參與討論。</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①</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更年期的女性是否確實很難相處?</b></h3> <h3>最近有一個事,一直困擾著我,即更年期的女性怎么這樣了?因為年齡的關系,周圍有不少50歲-60歲的女性朋友。一起走過,一起笑過,一起哭過,一起…突然有的人像變個人似的,玩笑不可大開,觀點不能存異,相處不能釋懷,好端端的一個人一下子說不得碰不得了。</h3><h3><br></h3><h3>加之網絡盛傳的"和讓你舒服的人在一起",于是對朋友、對周邊的人,說話更直白、更率性、更不計后果,因為我正在更年你們得讓著點,不然就抑郁了。</h3><h3><br></h3><h3><b>幾年前一個朋友對我說,更年期要更成一個好老頭、一個好老婆。什么樣子是好,不嘰歪,不絮叨。我覺的樸素實用。</b></h3><h3><br></h3><h3>剛結婚時我和老公也吵吵鬧鬧,現在回想就是動物的基因做祟,搶地盤,爭大小王。在這場爭奪戰中比的是心狠心硬,我敗了,從此脾氣也好了,脾氣像彈簧可弱可強。不知這個體會可否用在更年期上。</h3><h3><br></h3><h3>老了,是一個階段,是一種福分。褪去無知,褪去沖動,經過一路摸索、一路拚博,也該有完整成熟的人格,也該有做人做事的彈性,也該有歲月洗禮的整合。</h3><h3><br></h3><h3><b>愿我親愛的更姐妹們,珍惜上天的恩賜,珍愛大自然的賦予,珍惜不同階段自己,珍愛參差不齊的朋友。</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麥子回信</b></h3><h3><br></h3><h3>王楠:</h3><h3><br></h3><h3>你好,看了你的來信,看樂了。看到更年期想起中年這個詞,前一陣油膩的中年男人,今天豈不是要來一個“暴躁的中年女性”?</h3><h3><br></h3><h3>我看到中年危機,就在想怎么沒有青年危機、老年危機?想了想,大概是這么來的,我們的文化里一直倡導尊老愛幼,老人和青年都是需要被愛護的,所以青春期叛逆的都是孩子,老人無理取鬧是年紀大了,要理解。而唯獨中年不行,中年人有情緒波動無法獲得原諒,畢竟他是成熟的“大人”。</h3><h3><br></h3><h3>其實我覺得本沒有某某危機一說,溫和的人固然是天使,不急不躁,如家貓般優雅。而暴躁的人更喜歡和時間作斗爭,在焦慮中爆發,對此我只想說,善待身邊那些還沒有成熟的“中年人”,他們可能也是你同學聚會、你同事群里最熱鬧的那群人,哈哈。</h3><h3><br></h3><h3>用你結尾的話和正在經歷或者總有一天要經歷中年的大家共勉,接受歲月的惠贈,擁抱中年!</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麥子</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②</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寫給《芳華》何小萍演員苗苗的一封信</b></h3> <h3>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你寫給何小萍的信,感受頗深,從中了解你的人生經歷,也知道了你在劇中拍攝的種種艱苦與不易,一個八八年出生的人,能把幾十年前的故事演的這么好,把人物刻畫的這么出色,這說明了你前十年的磨礪,打下很好的表演基礎,當然其中也有你虛心學習,認真揣摩了解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心理,精神狀態,是分不開的,<b>劇中的小萍表現的飽飽滿滿,可圈可點,是五零后、六零后的伯伯、叔叔、阿姨們非常認可的。</b></h3><h3><br></h3><h3>苗苗我知道你是88年生的,和我家二孩同齡,所以我以長輩的身份,最后還要囑咐你幾句,在藝術道路上前行,要經常保持清醒和自律,避免不良啫好和社會不良現象侵蝕,新中國造就一大批人戲俱佳、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如:秦怡、王曉棠、于蘭、田華,王心剛、陳強、程述、黃宗洛……等老一輩電影人,你要多向他們學習,學做戲,更要學做人。<b>在塑造人物上,選擇角色上要銘記人藝老術家黃宗洛的那句話:“戲劇里,只有小角色,沒有小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生存的意義,只要演的認真,再小的角色都能閃閃發光。</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麥子回信</b></h3><h3><br></h3><h3>jzliqizhen:</h3><h3><br></h3><h3>替演員苗苗和你說一聲,有心啦!一部《芳華》戳中了很多美友的回憶。也讓我感慨,戳中年代記憶的電影題材確實不多,爺造成了《芳華》大熱。</h3><h3><br></h3><h3>喜歡芳華的人,大多是在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有共鳴,有代入感。我把這封信發出來,是因為也許你這封信也是很多喜歡芳華的人,想對《芳華》工作人員說的話。</h3><h3><br></h3><h3><b>這些喜歡和贊美里,有太多太多包含熱淚的情感和記憶,這些真誠的文字值得讓更多人看到。</b></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麥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③</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某人,你還好嗎?</b></h3> <h3>某人你好:</h3><h3><br></h3><h3>三十多年沒有見面,你好嗎?我想你過的一定很好。可我過的不好,你知道嗎?</h3><h3><br></h3><h3><b>如果僥幸,你能看到我的美篇,能夠看到我的照片,你還能認出我嗎?但愿你還活著,天道無常,你的同齡人有的都去世好幾年了!</b></h3><h3><br></h3><h3>你們那一撥下鄉的知青,只有一位女同志在農村安了家,留了下來。其余人都回城里去了!</h3><h3><br></h3><h3>有人說,我寫的作品像三毛!其實,我的人生遠比三毛曲折,歷盡風雨,慶幸我還活著。</h3><h3><br></h3><h3>臨走時,你說,以后會常回來看我。你一去不復返,一別就是幾十年!我成了李春波口中歌唱的《小芳》。</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麥子回信</b></h3><h3><br></h3><h3>伍楓:</h3><h3><br></h3><h3>一句某人,藏了多少故事啊。30多年沒有聯系,麥子希望這封信能被他看到。</h3><h3><br></h3><h3>知青年代,可能像你這樣擦身而過的故事有很多。多少誓言隨風飄散,有心的人還在癡癡地等。看到你開頭的那句“但愿你還活著”真是讓人分外傷感。</h3><h3><br></h3><h3>和你分享一個自己的事吧:前不久,我做了一個夢,夢里有學生時代喜歡過的人,第二天我微信上找他和他說了夢里如何如何,簡單聊了幾句,最后大家都很禮貌客氣地說了句: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挺好的。</h3><h3><br></h3><h3>那一刻,我才發覺我漫長的青春期結束了,我好像一下子成長了。因為我終于懂得,時間就是人和人之間最大的鴻溝。<b>過去只是看上去很美,在時間和空間面前,那些傷感顯得廉價而毫無意義。</b>所以看了你的信,也覺得蠻好的,30多年過去了,你還停留在“青春期”那個階段,這樣來看,這份傷感還蠻值得的。你說呢?</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麥子</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重拾書信時代的美好,</font></b><b><font color="#167efb">請給麥子信箱寫信!-</font></b></h5> <h3>考慮到朋友們最近麥子信箱信件頗為寥寥,麥子嘗試定一些主題。如果你想寫信,但不知如何下筆,不如從麥子給你的主題下手吧:<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給25歲的自己寫封信吧!</font></b></h3><h3><br></h3><h3>25歲的你在干什么?那一年你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有什么想對當年的那個自己說呢?都寫下來吧。</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江门市|
五莲县|
清远市|
正蓝旗|
固始县|
盱眙县|
抚远县|
临朐县|
嵊泗县|
津南区|
民勤县|
涪陵区|
衡东县|
毕节市|
伊宁市|
玉山县|
恩平市|
安平县|
青川县|
呈贡县|
文化|
关岭|
怀化市|
东乡县|
邢台市|
淄博市|
徐水县|
临夏县|
墨竹工卡县|
松滋市|
神农架林区|
乐亭县|
桐乡市|
巴东县|
泸水县|
黎城县|
南涧|
巴林左旗|
株洲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