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利用多重曝光獲得虛實相生的影像,無論多少重曝光,黑白畫面的黑白灰層次和主體突出</h3> <h3>利用多重曝光得到意想不到的情狀,這個要求大家明白多重曝光中圖像中黑色和白色部分影像重顯的原理</h3> <h3>在第一次曝光拍攝這張頭像的時候,大家就要清楚,這張圖像中白色的部分在第二次曝光的時候仍然會是白色</h3> <h3>第一次曝光時畫面中越黑的部分在下一次曝光時影像印在黑色部分越清晰</h3> <h3>前面的頭像和建筑結(jié)合的作品,我們假設(shè)它是用這樣一張頭像和另一張建筑場景結(jié)合的</h3> <h3>在第一次曝光拍攝這張頭像的時候,大家就要清楚,這張圖像中白色的部分在第二次曝光的時候仍然會是白色</h3> <h3>第一次曝光時畫面中越黑的部分在下一次曝光時影像印在黑色部分越清晰</h3> <h3>綠色部分就是第一張圖里面的白色</h3><h3>所以不會二次顯影</h3> <h3>紅色部分是第二張圖片中的白色</h3> <h3>上面這張圖就是由兩張類似這樣的圖片合成的</h3> <h3>也就是說無論雙重曝光的第一次或者是第二次,只要你準(zhǔn)備拍的畫面中有白色,白色部分是不會顯影的,無論曝光多少次</h3> <h3>看看這兩張照片合成在一起就會是這個樣子</h3> <h3>腦袋是黑色的,但是第二次曝光的建筑和她腦袋重疊的部分是天空</h3><h3>天空是純白的部分和她腦袋重合的部分就會是白色</h3> <h3>這是利用圖層混合模式里的"疊加"得到的效果</h3><h3>白色部分其實就是過曝的部分,過曝的部分就沒有層次一樣的道理</h3> <h3>利用圖層混合模式里的"顏色減淡"得到的效果</h3> <h3>膠片時代,白色部分就是底片上被光線曝光過度的地方,片基就很薄,沒辦法再次顯影</h3> <h3>看到這張大家應(yīng)該更明白這一點,黑色的頭發(fā)部分會更能夠清晰的顯現(xiàn)下一張的影響</h3> <h3>這個是很多次多重曝光得到的效果</h3> <h3>利用許多次多重曝光得到平面化、裝飾化的效果是近年比較多見的一種方式,2015年多倫多藝術(shù)博覽會、戶外藝術(shù)展等一些展覽中都有這種方式,2016年上海影像博覽會等展會中也開始有很多這種手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h3> <h3>用多重曝光的手法讓攝影成為時間流逝世事變遷的見證者和記錄者</h3> <h3>一、頻閃多重曝光</h3><h3><br /></h3><h3>頻閃多重曝光就是在同一張照片上,利用多次閃光得到不同位置的同一影像。拍攝這類作品,有兩個方法,假如拍攝人物,首先把相機(jī)牢固在三腳架上,打開B門,第一種方法可以移動模特,提前計算好模特移動的位置,在取景屏里預(yù)留位置,第二個轉(zhuǎn)動相機(jī),計算好轉(zhuǎn)動的角度。另外有一些閃光燈帶高速拍攝,這樣我們就可以抓拍下運動員的運動軌跡,在開啟快門的瞬間,閃光燈會多次頻閃,抓拍的影像記錄在同一張底片上。</h3> <h3>二、黑卡多重曝光</h3><h3><br /></h3><h3>當(dāng)你所拍攝的背景比較明快,在拍攝多重曝光這類作品的時候就需要利用黑色卡紙。拍攝前首先打開多重曝光設(shè)置,或者利用B門都可以操作,我們先把感光材料的一半遮擋起來,然后拍攝景象,第二次拍攝,把已經(jīng)拍攝過的一邊遮擋起來。這樣得到的影像,曝光比較容易控制,不會出現(xiàn)多重曝光里面經(jīng)常遇到的重疊曝光。</h3><h3><br /></h3><h3>三、轉(zhuǎn)換焦距多重曝光</h3><h3><br /></h3><h3>如果使用轉(zhuǎn)移焦距多重曝光,必須設(shè)置多重曝光的功能,利用這個技法拍攝作品,要計算畫面的大小,一般拍攝同一個景物或者人物,首先用長焦拍攝一張構(gòu)圖比較滿的影像,再利用較短的焦距拍攝一張,然后疊加在一起。</h3><h3><br /></h3><h3>四、多張疊加多重曝光</h3><h3><br /></h3><h3>可以拍攝很多張照片疊加在同一張底片上,這樣的方法通常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較夢幻,也可以提前設(shè)想好疊加的位置,也可以利用黑卡的部分遮擋,這樣的方法比較靈活。對于兩次曝光,把正常的曝光參數(shù)減小一擋。假如需要3次曝光,每次曝光量比正常的曝光參數(shù)減小2/3擋。</h3> <h3>利用深色的物體和正常曝光的景象疊合在一起</h3><h3>這是一張利用閃光和環(huán)境光疊加的照片。這對開始嘗試拍攝多重曝光的朋友們有一點難度,在這張畫面上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光源,第一個是照射主角的燈光,第二個是前面的熒光效果。從人物身后的光影能看出,照射人物的光源是閃光燈,前面的熒光其實是用手電筒的光源拍攝的,在手電筒的前面加上不同顏色的色片,畫出的軌跡就是不同的色彩。</h3><h3><br /></h3><h3>首先把相機(jī)架在三角架上,燈光按照位置布置好,B門打開,在我們選定好的位置上用手電筒先實現(xiàn)光繪的效果,第二步是模特就位,啟動閃光燈,拍攝完畢,就得到和上圖一樣效果的照片,另外,假如我們光繪的效果是英文字母或漢字,都要從左到右繪畫。按照視覺習(xí)慣,我們拼讀是從左到右</h3><h3><br /></h3> <h3>多重曝光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嘗試很多種光源和輔助道具一起玩</h3><h3>多重曝光的過程中每次曝光量的改變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h3><h3>每次采用不同的光源照射也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效果</h3><h3>每次疊加的影像不同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h3><h3>無論怎樣,大家要記住一個原理,就是白色部分是過曝部分,不會顯影</h3><h3>黑色部分是越容易顯影的部分,也是顯影越清晰的部分</h3><h3>無論怎樣,大家要記住一個原理,就是白色部分是過曝部分,不會顯影</h3><h3><br /></h3> <h3>黑色部分是越容易顯影的部分,也是顯影越清晰的部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银川市|
全椒县|
宁德市|
永寿县|
石门县|
绥芬河市|
伊金霍洛旗|
铜鼓县|
安乡县|
百色市|
永寿县|
织金县|
鹤峰县|
万安县|
林周县|
苏州市|
阿拉尔市|
宜城市|
濉溪县|
荔波县|
锦屏县|
綦江县|
英德市|
洪洞县|
乌审旗|
大同市|
鄢陵县|
宝鸡市|
仁化县|
高陵县|
介休市|
呼图壁县|
班玛县|
太保市|
西安市|
四子王旗|
安吉县|
盐池县|
大厂|
仙游县|